七子之歌
闻一多组诗作品
《七子之歌》是中国近代爱国主义诗人闻一多于1925年3月在美留学期间所创作的组诗作品,是闻一多爱国主义诗作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于1925年7月4日第一次在报刊《现代评论》第2卷第30期发表。此后,《七子之歌》被收录于多部闻一多诗歌集和作品集中,书籍版本众多。
《七子之歌》写于闻一多赴美留学期间。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近代中国主权沦丧,澳门、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威海卫、湛江市九龙、旅顺大连这七个地方相继被列强侵占。闻一多在留学期间,亲身经历了作为中国人因国家贫弱所受到的歧视与偏见,激发了他思念祖国的感情和渴望民族复兴的斗志,于是提笔写下《七子之歌》,在回国后有感于五卅运动而将其发表。闻一多在《七子之歌》中使用拟人化的手法,将七个被割让殖民的地方比作与祖国母亲骨肉分离的七个孩子,让他们倾诉流落在外的孤苦和所受的痛苦及欺辱,表达了流落在外的七子对于祖国母亲的深刻依恋,同时体现了闻一多的拳拳爱国之心。全诗结构整齐,音节调和,极具诗歌的韵律美和音乐美,同时将夸张的想象与多种修辞手法相结合,使用第一人称直抒胸臆,使得诗歌兼具抒情性与文学性。
《七子之歌》是一首将多国运与诗人个人羁旅感慨结合的代表性诗歌,发表伊始就起到唤醒民众、解放思想的重要作用;同时作为闻一多的代表之作,体现了闻一多诗歌的特点,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其中的《七子之歌·澳门》篇和《七子之歌·台湾》篇被谱曲改编,分别成为纪录片《澳门岁月》的主题曲、迎接澳门回归的主题曲和电视连续剧《郑成功》的剧集片尾曲,被广泛传唱,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创作背景
社会背景
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展开了对中国的疯狂侵略,中国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历经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这七处相继沦为列强殖民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随后中国大地陷入军阀混战,社会动荡不安,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仍遭到破坏。
1925年前后,随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达成,国内工人运动逐渐恢复,国内革命热情迅速高涨,中国革命的步伐不断加快。同时,五四新文化运动进入落潮期,党派纷争、思想界分化逐渐取代了新思想新文化的启蒙,文化保守主义抬头。
个人背景
1922年冬到1925年夏,闻一多赴美留学期间,亲身感受到了一旦国家贫弱,国人就会受到无止尽的民族歧视和种族偏见,这刺激了他的民族自尊心,使他独居异国他乡不由地眷恋祖国。在外留学的经历使得闻一多对于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与眷恋更添几分,加深了他对于中华文化的思考和理解,因此他写下大量以《七子之歌》为代表的爱国主义诗作。闻一多在写下《七子之歌》后,曾向好友梁实秋表明《七子之歌》就是“国家主义的呼声”。
1925年5月,闻一多提前学成归国,当时国内发生了五惨案,上海市学生及其他群众代表为援助被日本纱厂枪杀的中国工人举行了反帝游行和讲演,租界巡捕开枪镇压,导致死十三人伤数十人,惨案发生后中国人民随即发起了以上海为源头并扩张到全国的五卅运动。五卅运动是促使闻一多发表《七子之歌》的重要原因,闻一多目睹五卅运动中中国人民顽强不屈地进行反帝斗争,于是将《七子之歌》投递给报刊《现代评论》发表,借此诗表达对帝国主义血腥镇压中国人民的“五卅惨案”严厉的抗议,希望可以唤醒民众团结爱国的愤慨之情。
出版历史
《七子之歌》创作于1925年3月,6月回国后,闻一多北上,在北京见到了也是从美国回来不久的《现代评论》编辑杨振声,闻一多决定把原准备投送《大江季刊》杂志的《七子之歌》及《醒啊》、《爱国的心》等几首诗作,提前给《现代评论》发表。1925年7月4日《现代评论》第2卷第30期刊登了本组诗,11月25日出版的《大江季刊》的第1卷第2期转载本组诗时,闻一多又对个别词句进行了修改。《七子之歌》反映了广大中国人谋求民族解放和独立的心声,当时正值中国人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高潮,于是一经发表,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一位署名吴嚷的青年读后,将其推荐在《清华周刊》第30卷第11、12期合刊上转载,并撰写了附识。
由于《七子之歌》并未收录于闻一多著名诗集《红烛》《死水》或《闻一多全集》,因此长期不为大众所知。伴随着《七子之歌》中所诗咏的香港回归祖国,《七子之歌》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在1997年香港回归之年,4月出版的《清华校友通讯》曾刊登清华1947级校友施巩秋题为《重温七子歌思念闻一多》的文章,接着澳门回归祖国的日子临近,第一节就诗咏澳门的《七子之歌》更加引起人们的注意。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委会正式成立后,《新清华》报纸于1998年5月15日在文艺副刊“水木清华”上刊登了《七子之歌》的《香港》《九龙》《澳门》《台湾》四节。在1999年澳门回归之际,《七子之歌》因澳门篇的谱曲传唱晓喻祖国大江南北。
内容情节
《七子之歌》是闻一多所创作的组诗作品,分别以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这七处沦为列强殖民地的中国领土为主题创作,共计七节小诗。诗人将七处沦丧的土地拟人比作祖国母亲流亡在外的七个孩子,每节小诗都以“母亲!我要回来,母亲!”结尾,呼告抒情,展现了他们在殖民统治下受尽欺凌,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游子之情和赤子之心。
小序
原文收录
有七子之母不安其室。七子自怨自艾,冀以回其母心。诗人作《凯风》以之。吾国自《尼布楚条约》迄旅大之租让,先后丧失之土地,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臆其悲哀之情,盖有甚于《凯风》之七子,因择其中与中华关系最亲切者七地,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斗云尔。国疆崩丧,积日既久,国人视之漠然。不见夫法兰西之Alsace—Lorraine耶。“精诚所至,金石能开。”诚如斯,中华“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
内容解析
诗人在序言中借用《诗经·邶风·凯风》中儿子感念母亲慈恩的典故,《凯风》描写了有一个母亲辛苦地养育了七个儿子,她的母爱让人在夏日感受到温暖的南风的吹拂,子女如枣树般在南风的吹拂中发芽生长,七子自责无以回报的母亲的恩情致使母亲离弃自己,于是向母亲自责哀告希望母亲回心转意。闻一多受到这首诗的触动,将对诗中的七子养亲不再的悲悯之情扩大为中华民族国土崩丧、主权沦丧的民族悲哀,写下《七子之歌》。闻一多将被列强七处土地喻为祖国的七个儿子,借以抒发中原地区国土在列强的淫威下飘零不已,呼吁同胞勇于斗争收回失去的领土,洗刷屈辱的历史。
澳门
原文收录
参考文献:
相关历史
公元15世纪,葡萄牙人率先开启航海大冒险,在向东方扩张的过程中,他们以晾晒浸水货物为由登录澳门半岛并在此定居。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主权领土沦丧,葡萄牙先后侵占氹仔岛路环岛,逐步占领澳门。1886年,清政府同葡萄牙帝国签署《中葡和好通商条约》,条约规定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自此澳门沦陷,直至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葡萄牙侵占澳门以来,以特权凌驾于澳门统治之上,澳门人民饱受欺辱,先后进行多次革命反抗。
内容解析
开篇两句,七子之一的“澳门”向祖国母亲倾诉自己被掳去的痛苦,被换作不是真名的“妈港”。尽管被掳走,但是儿子澳门依旧心系祖国母亲,二者血肉相连。“掳”字的使用体现了澳门在侵略者的统治下饱受蹂躏和摧残,更突出了澳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赤子之情。即使经历了三百年的风雨,游子仍然时刻想念着亲生母亲,深情的思念在此化作对母亲呼唤自己乳名的渴望。
香港
原文收录
参考文献:
相关历史
在1842年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在此之后,英国同清政府陆续签署《北京条约》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占领香港、九龙新界,也就是现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全部面积,直到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国。近代香港在英国殖民统治下,香港同胞饱受欺凌,长期不能享有平等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
内容解析
诗人将香港比作“守夜的黄豹”,在阶前守望着“凤阙”里高贵神圣的祖国母亲。虽然身份低微却地势险要,哪怕殖民者如残暴的海狮一样“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儿子香港也不改初心地守护着祖国母亲的安宁。“啖”“咽”写出了殖民者对香港的残酷掠夺与剥削,诗中多声母亲的呼告,展现了儿子香港饱受折磨的痛苦和渴望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急切。
台湾
原文收录
参考文献:
相关历史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国土,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后被迫签署《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给日本,至此台湾开始了其被殖民统治的历史。在日本侵占台湾后,广大台湾同胞始终不屈不挠,捍卫祖国疆土完整,同日本殖民殖民者进行长达半个世纪的斗争。台湾于1945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收复。新中国成立前夕,蒋介石带领中国国民党余部逃往中国台湾,使台湾与祖国大陆再度处于分裂状态之中,如今海峡两岸虽然尚未统一,但台湾始终属于中国,不容分割。
内容解析
诗人将台湾和琉球王国比作东海里的珍珠,生动形象地体现了其富庶与珍贵。台湾自古流淌着爱国义士的血脉,明朝的郑成功打败荷兰侵略者成功收复台湾,即使如今饱受日本殖民者如“酷炎的夏日”一样的折磨,祖国母亲的一声号令,儿子台湾就能请缨胜战,保家卫国。
威海卫
原文收录
参考文献:
相关历史
威海卫是中国山东半岛威海市的一个海防卫所,于明朝防患倭寇侵扰始设。中日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断扩展在华势力,英国于1898年迫使清政府签署《议租威海卫专约》,强行租占威海卫,于1930年由中国国民政府收回。英国殖民威海卫期间,在此进行海军训练和疗养,服务于英国舰队。
内容解析
诗人从威海卫的地理位置入手,刻画其守卫海防、地理位置重要的特点,而“圣人”指山东省大地是孔子的故居,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历史悠久,如今此地却受列强欺辱。威海卫是骁勇善战保卫母亲的战士,敢于迎难而上,但是在母亲面前仍是渴望关怀的孩子,深切地期盼回到祖国母亲怀抱。
广州湾
原文收录
参考文献:
相关历史
广州湾是湛江市之旧称,在1898年时,清政府被迫与法国签订《租借广州湾条约》,为法国的殖民地,1943年被日本占领。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投降,广州湾回归中国,建为如今的广东省湛江市。
内容解析
闻一多通过“管钥”和“铁锁”的比喻来说明广州湾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并向母亲发问:怎么舍得割舍如此重要的我,并用日常生活中母子亲密的场景——回到母亲膝前和拥抱母亲脚踝,极具生活化和拟人化,生动展现了母子情深,表达孩子渴望团聚之情。
九龙岛
原文收录
参考文献:
相关历史
九龙即为九龙半岛,在地理位置上与香港特别行政区隔海相望。1860年,清政府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后,被迫签订《北京条约》,把九龙半岛南部连同邻近的昂船洲一同割让给英国。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及其他一系列租借条约,租借九龙半岛北部等给英国,租期为99年。1997年7月1日,九龙与香港一同收复。
内容解析
闻一多将九龙唤作出嫁后饱受折磨的幼女,将侵略者比作“镇海的魔王”,化用女子出嫁受到丈夫欺辱这一生活情况,拟人化地体现了侵略者的残暴与幼女九龙无助可怜的情况,将人情常理融入诗句之中,使得读者读起来通俗易懂,更理解国土沦丧之痛。
旅顺、大连
原文收录
参考文献:
相关历史
旅顺、大连即为如今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的前身,曾为清朝北洋水师的重要基地。中日甲午战争中,旅顺被日军攻占,并遭受全城范围内的大规模屠杀。189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罗斯帝国签订了《中俄会订条约》,旅顺被强租给沙俄。1904年日俄战争日军侵占旅顺,直至1950年起中苏共管,中国于1955年收回。
内容解析
闻一多把“旅顺,大连”比做“孪生的兄弟”“两团烂泥”,把沙俄比做“暴徒”,通过两组形象对比,控诉了列强施行的残暴统治,体现了该地同胞生活在水深火热的黑暗之中,表达了诗人对黑暗现实和列强暴行的憎恶与愤慨。
作品赏析
思想感情
组诗以拟人的手法,将中国当时被列强侵略的七处“ 失地”比作远离母亲的七个孩子, 哭诉他们受尽异族欺凌、渴望回到母亲怀抱,闻一多用深厚笔力,展现了七子对于祖国母亲的眷恋和热爱,体现了七子心系祖国母亲,急切渴望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赤子之心;闻一多一方面抒发了对祖国的怀念和赞美,一方面控诉侵略者的残暴,揭示其贪婪、残酷的剥削本质,表达了对帝国主义列强的憎恶;其深沉的爱国情和报国志寓于诗中,体现了闻一多对黑暗现实的愤慨之情,凸显了一个想要唤醒民众意志的斗士形象,意图唤醒国人追求独立自由的意识,发出震耳欲聋的呼号。
艺术特征
结构
《七子之歌》采用组诗的结构。组诗就是内容相互联系、各自独立完整的若干首诗组合形成的诗篇。《七子之歌》的七节小诗,每一节小诗均为七句,最后一句都是相同,其他六句字数大致相同,各节匀称,节奏鲜明,体现了闻一多诗歌所追求的建筑美;使用叠韵手法,每首诗使用一致的韵来闭合,使得全诗节奏一致、音节调和,体现类闻一多诗歌所追求的音乐美;最后一句“母亲!我要回来,母亲!”反复使用,情感饱满,使得诗歌主题突出,表达流落在外的“孩子”饱受欺凌、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真挚情意。
修辞
《七子之歌》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诗人将拟人、比喻相结合,借用大胆的想象力,使得流落在外的“七子”形象栩栩如生,引人入胜。例如诗人将流落在外的七处土地拟人化作祖国母亲的七个孩子,赋予人的思想与情态,生动形象地体现出了七子与祖国母亲血肉相融,难以分割的联系。将帝国主义的侵略比作 “海狮” “盗贼” “魔王” “暴徒” 等,深刻揭露了其野蛮、贪婪的侵略本质,将台湾比作“东海的珍珠”、将香港特别行政区比作“黄豹”、将威海卫比作“健将”等等,展现了祖国山河富庶秀美和祖国人民刚毅勇敢的特点,诗人抓住事物最本质的特征进行刻画,使得诗句意蕴绵长,极具感染力。
第一人称
《七子之歌》是闻一多爱国主义的创作题材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流落在外的七子对于祖国母亲的深沉依恋,同时体现了诗人的拳拳爱国之心。全诗感情真挚,使用第一人称“独白”的方式,便于诗人感情的宣泄,使读者读起来亲切易懂,如临其境般感受到七子所遭受的侵略苦难和他们坚韧不改的精神品格,对祖国母亲眷念之情喷薄而出。
影响
《七子之歌》发表至今接近百年时间,依旧广为流传,历久弥新。该诗真切地反映当时时代下爱国诗人的内心呼声,意图唤醒沉默的民众起振兴中华、收复失地,发表伊始就引起强烈反响,起到解放思想、激发民众爱国热情、推动历史前进发展的积极作用。该诗是闻一多爱国主义题材的代表作之一,在诗中将“祖国” 比喻为“母亲”,将割让的殖民地比喻为“子女”,这种表达对于促进 “祖国母亲”这种政治隐喻的形成及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七子之歌》体现了闻一多诗歌的建筑美和音乐美,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是研究闻一多诗歌的重要参考内容。同时,《七子之歌》入选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等多部教材,澳门篇和台湾篇被谱曲广泛传唱,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随着中国的富强和民族复兴,《七子之歌》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精神。
评价
近代青年学者吴嚷将《七子之歌》推荐给《清华周刊》转载时撰写的附识称:“读《出师表》不感动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不孝;古人言之屡矣。余读《七子之歌》信口悲鸣一阙复一阙,不知清泪之盈眶,读《出师》、《陈情》时,固未有如是之感动也。今录出聊使读者一沥同情之泪,毋忘七子之哀呼而已。”
现代作家闻立雕,也是作者闻一多的儿子,在其关于父亲的回忆录《红烛:我的父亲闻一多》写道:《七子之歌》情感真挚,感染力极强,沁人肺腑,催人泪下,是一篇控诉帝国主义罪状的血泪书,是启迪人们爱国意识、唤起民众讨伐帝国主义的檄文,不仅在当时感动了千千万万读者群众,而且几十年后仍令人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当代作家李朝全认为,《七子之歌》是一首渴望祖国富强、完成领土统一的爱国诗作。这首诗传唱了半个世纪,诗人的吟唱如杜鹃涕泣,声声泪,声声血,情感饱满,感人至深。
衍生作品
1998年,《七子之歌·澳门》篇由作曲家李海鹰谱曲,来自澳门7岁的小朋友容韵琳演唱,作为中国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专题片《澳门岁月》中的主题曲。当时,《澳门岁月》的总编导在偶然翻阅闻一多诗集时注意到了《七子之歌》,并邀请作曲家李海鹰为澳门篇谱曲,谱曲中融合潮汕民歌的特色,使用夹带浓重澳门乡音的普通话演唱,极具地方特色。由于《澳门岁月》在海内外影响巨大,主题曲《七子之歌·澳门》也因此广为传唱,并成为1999年迎接澳门回归的主题曲。2019年6月,该曲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
2006年,《七子之歌·台湾》正式发行,由中国著名音乐人袁忠宜谱曲,内地歌手谢华演唱,成为电视连续剧《郑成功》的剧集片尾曲,并受到新华网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等众多媒体大力推介。
参考资料
近代史_历史概况.中国政府网.2023-08-03
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25年 .共产党员网..2023-08-05
闻一多论..文学评论丛刊 第六辑.2023-08-05
闻一多与《七子之歌》.清华大学官方微博.2023-08-08
澳门统计年鉴2022历史.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2023-08-03
澳门地名考述.光明网.2023-08-03
台湾的历史沿革.中国台湾网.2023-08-03
近代广州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网.2023-08-03
《七子之歌》是谁写的.中国历史网.2023-08-03
目录
概述
创作背景
社会背景
个人背景
出版历史
内容情节
小序
原文收录
内容解析
澳门
原文收录
相关历史
内容解析
香港
原文收录
相关历史
内容解析
台湾
原文收录
相关历史
内容解析
威海卫
原文收录
相关历史
内容解析
广州湾
原文收录
相关历史
内容解析
九龙岛
原文收录
相关历史
内容解析
旅顺、大连
原文收录
相关历史
内容解析
作品赏析
思想感情
艺术特征
结构
修辞
第一人称
影响
评价
衍生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