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辞店》是黄梅戏传统剧目,又名《菜刀记》《蔡鸣凤辞店》《卖饭女》等,属黄梅戏 36 本大戏之一。故事改编自清末道光
肥西县三河镇二龙街发生的真实事件,具体历史年限无从考证,经过民间艺人不断整合改编为
黄梅戏剧目,与《
天仙配》《
女驸马》等剧齐名,是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
严凤英的成名剧,并且严凤英艺名即取自剧中女主人公柳凤英。
《小辞店》根据清末道光年间安徽肥西三河镇二龙街发生的真实事件改编。主要讲述了湖北商人
蔡鸣凤新婚不久即外出经商投宿饭店,结识漂亮多情、贤惠能干卖饭女柳凤英。柳凤英丈夫游手好闲,没有家庭责任感,她跟商人蔡鸣凤相识后产生好感,被骗取感情。二人露水夫妻三年整,都以为找到了真爱,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蔡鸣凤接到家书后,离开柳凤英,回家后被妻子及奸夫暗害,柳凤英为之申冤后撞死在他的墓碑上。
1945 年以后,作为
严凤英的拿手戏,该剧曾一度在安庆大受欢迎。
新中国成立后,“戏改”运动展开,该剧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鲜有上演。
改革开放之后,戏曲表演艺术家
丁玉兰老师与
合肥市庐剧团的剧作家们合作对其进行了剔除瑕、整合雕琢的改编创作工作,使其再度走进了广大观众的视野。
创作背景
《小辞店》的故事是根据清末道光年间
肥西县三河镇二龙街发生的真实事件改编,剧作者已不可考。该故事在安徽民间流传已广,横跨安徽、湖北两省,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原本是庐剧表演艺术家丁玉兰的代表剧目,后来改编为
黄梅戏。因为解放前的黄梅戏全凭教戏的师傅口传心授,没有一个正式统一的文学脚本,因此这个戏可能是过去的文人和艺人集体创作的,经过历代黄梅戏艺人的共同努力和长期的舞台实践,取长补短,逐步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
1951年,《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颁布,“戏改”运动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由于《小辞店》的剧情被认为包含“淫荡
猥亵”“
迷信恐怖”“
醢刑凶杀”等元素,该剧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鲜有上演。文革中《小辞店》受到冲击被禁演。
改革开放后,在下乡巡回演出过程中,农民要求看《小辞店》的呼声很强烈。
王冠亚、
何培、
侯露等剧作家对其进行了改编创作或修订工作,剔除瑕疵,删除了其中的色情糟粕,重新整合雕琢。
剧情简介
湖北省浠水县人蔡鸣凤新婚燕尔,离家出外经商,在下江投宿于柳凤英的客店。他惊羡于卖饭女的美貌、能干,谎称自己未婚。另一边,柳凤英丈夫游手好闲,没有家庭责任感,她结识商人蔡鸣凤后产生好感,两人成为“露水夫妻”。在此期间,蔡妻朱莲与曾经相爱的屠户陈大雷发生婚外奸情。三年后,蔡鸣凤接到岳父催归的书信,不得已与柳凤英离别。时值
中秋节,蔡鸣凤回到家中,当晚即被陈大雷和朱莲合谋杀死,这一切都被紧随蔡鸣凤的小偷魏大蒜看的清清楚楚。朱莲偏向陈大雷,诬陷自己父亲。朱茂卿深恨自己养女不孝,感叹是报应,听凭处置。宣判之后,县官正让朱茂卿认罪画押,忽然有人击鼓,竟是柳凤英得知凶信,不怕辛苦从桑河赶来,代蔡鸣凤鸣冤,众人不知她和蔡鸣凤的关系,公堂之上,柳凤英将三年来两人之间的恩爱离别一一道出,柳凤英的述说,并未给案件审理带来多少转机,但此案经过被小偷魏大蒜亲眼所见,诉诸公堂后,方使冤情大白。但柳凤英无根无基,又犯了众怒,被处以卖做
官妓的惩罚,衙役押着柳凤英路过蔡鸣凤之墓,柳凤英突然间拔步飞奔,一头碰在石碑上自杀
角色介绍
以上资料来源
幕后制作
《小辞店》早期整折戏要演八十多分钟,而唱腔大部分都是柳风英的唱词,因此演唱难度非常高。
严凤英的《小辞店 》演唱艺术水平,是在一段不断学习、融会的历程中逐渐完善的。 最早她曾跟汤纯志、张守宽、严松柏等人学习唱做。后来向查文艳、郑鸿霞较系统地学了(有时是在一旁偷学)《小辞店 》全折。之后又受到
丁永泉、丁翠霞等人的指导和影响。严凤英将学的、看的、“ 偷 ” 的、问的等多方面方面知识融会贯通,再根据观众反映不断进行微调适应,因此技巧不断提高,艺术日臻完善。并且严凤英还对唱词做了些简练与净化的处理,将八十多分钟压缩到五十分钟,使得剧情更加紧凑。
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的改编者们又对《小辞店》做出有别于以往的解读与诠释,更加强调原生婚姻的不幸,而非婚外情的部分。在
王冠亚改编的版本里,将原剧中朱莲见钱眼开,与陈勾搭成奸,改为朱莲和陈大雷设定为本是自由相恋的一对情侣,只因其父朱茂卿觉得屠户的身份不大体面,执意将女儿嫁给不认识的蔡鸣凤。而柳凤英丈夫的形象,也从
潘泽海、丁翠霞、严松柏、查文艳口述的版本中“一个由父母包办,比她小好多,又秃、又赌、又
酗酒,连油瓶倒了都懒得扶一下的憨子”,变成一个嗜赌、对家中事务毫不关心的形象。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悲剧主义
《小辞店》通过柳凤英个人悲剧,表达对于不符合人性道德的古代
父权制社会的抨击,为妇女的
婚姻自由而呐喊。柳凤英和
蔡鸣凤的爱情注定是场悲剧,柳凤英之所以爱上蔡鸣凤,源于自身不幸的婚姻。她的丈夫嗜赌成性,从不顾家。其不仅独守空房,还要独力肩负生活的重担,渴望能有人为自己分担忧愁。恰在此时,蔡鸣凤走进她的生活,他不但眉清目秀而且通情达理,因此才有了 “ 在店房我看你为人忠厚,瞒公婆与丈夫私配了鸾俦 ” 的想法。但两人的初次见面就有着欺瞒,蔡鸣凤隐瞒了自己已婚的事实,这就注定了两人私配会以“悲剧”收尾。
《小辞店》描绘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婚外恋引发的家庭悲剧,其背后有着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在古代男权社会,女人是附庸的存在,在婚姻感情中没有选择的权力,因此柳凤英无法主动结束与丈夫的婚姻,朱莲也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选择结婚对象,成为
包办婚姻的牺牲品。而看似有选择权的
蔡鸣凤,如果不选择与柳凤英的别离,那么自己在公堂之上也必然得摊上官司,因为他与柳凤英的爱情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是与整个社会道德相悖的。而蔡鸣凤自己最终也因为另一段爱情(朱莲和陈大雷)的悲剧,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女性主义
《小辞店》里的核心人物柳凤英是一个被封建婚姻压迫与残害的人物形象,但却保持着一个女人的独立品格。她非但不是丈夫的附庸,反而凭借一己之力养活了丈夫一家。即便对蔡鸣凤心有所属,对蔡鸣凤的离去百般不冤,但可当她得知蔡鸣凤已有妻子在黄州时,虽心有不舍,但还是主动送别了蔡鸣凤,这背后是个女人在历经过苦难之后,沉淀出的坚韧与自尊。柳凤英还是一个在社会束缚与压迫之下,仍然敢于表达自我、挣脱束缚与追求新生的女人。面对封建婚姻压迫与残害,她敢于主动寻求幸福,这显现出了女性作为独立个体与
父权制社会之间的张力,体现了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爱情观
《小辞店》想要展现的爱情观,是对纯粹爱情的执着追求。柳凤英对爱情的界定和追求,没有任何附加的物质条件,更没有把金钱作为爱情的衡量标准。一句“恩爱岂用珍金买,能买岂有真情谊。”描述了他对于爱情跟金钱的理解,因此在蔡鸣凤返乡之时,柳凤英将蔡交给自己保管的 300 两银子原封不动地奉还,又倒贴
铜钱十串供其零用。通过她的一系列实际行动,不仅展现了什么是纯粹真挚的爱情,同时也展现出她对于这种爱情的勇敢与执着追求。
人物塑造
《小辞店》中没有多么曲折激烈的场面,主要靠柳凤英的几大段唱展开故事,全剧用 300 多句唱词诠释出一个柳凤英这位有情有义女子。自从与蔡鸣凤私配姻缘,柳凤英逐渐从不幸婚姻的阴影中走出,当她以为蔡是受了闲气才萌生去意的时候,进行种种猜测和劝解,见蔡鸣凤不为所动,执意要走时,万念俱灰的她用一连串的动作把怨恨、不舍、愤怒、绝望、痛苦的复杂心情表现出来。通过这种悲壮的方式,展现一位勤劳善良又富于情感、大胆泼辣又温柔体贴、爱憎分明又具有献身精神、重情重义但却遇人不淑的义妇形象。
蔡鸣凤对于柳凤英要跟自己返乡,甘愿做妾的请求,其实并非是不愿意,而是顾虑重重。彰显了蔡鸣凤软弱、难堪大任的性格,使得两人最终迎来注定离别的结局。
蔡鸣凤的岳父朱茂卿向妻子交代后事时,最放心不下的不是朝夕相处的妻子,而是家中的东西: “舍不得老布袜子有帮子无底;舍不得鸡舍上一顶
斗笠;舍不得床底 下三升糯米;舍不得我家中一
小鸡;;舍不得木床上两条破絮;舍不得土砖壁上一顶蓑衣。”这份交代后事时郑重其事的态度,彰显出了朱茂卿农民式的狡猾,令观众们忍俊不禁的同时,彰显出了浓厚的生活气氛。
语言艺术
《小辞店》的语言贴近生活,没有做过多的修饰,将通俗文学的语言共性和方言艺术的戏曲个性特征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辞店”一折中
旦角柳凤英的唱词有五百多句,占全剧唱词的四分之三,这些唱词质朴简单,通俗易懂,且富有一定的生活哲理,唱起来朗朗上口,使不同类型的听众都能理解明白。
唱腔特色
黄梅戏的唱腔富有特色,“辞店”一折是全剧的精华段落,柳凤英的大段唱腔缠绵悠长,蔡鸣凤的应唱哀怨忧郁。这一段有独唱、对唱、伴唱;
调式有平词、花腔、火工、彩调; 板式有慢板、快板和二行、三行,听起来让人荡气回肠,是黄梅戏唱腔之精华。柳凤英全部以唱来叙事抒情,数百句唱词以不同的板式、节奏娓娓唱来,起伏跌宕、张弛有致。依靠节奏与情绪的变化,说唱相间的语气变化,表现出潜在的情感,抑扬顿挫恰到好处,像说话一样唱出人物心中的情感。
黄梅戏女声唱腔一般
装饰音较多,但有的唱腔中也会还其本真,以白描的手法凸显黄梅戏朴实感人、自然流畅的特点,充分表现了人物内心的无尽思绪与质朴真情。
“来,来,来……上前逮住了哥哥的手,叙叙你我当初。”黄梅戏女声唱腔一般装饰音较多,但这段唱腔中装饰音较少,还其本真,一连串“来”字的运用,以白描的手法凸显黄梅戏朴实感人、自然流畅的特点,充分表现了人物内心的无尽思绪与质朴真情。同时,这一句连唱八个“来”字叙事自然、层层递进、结构完整、以情动人,将柳凤英此时此刻难舍难分、情意缠绵的内心世界抒发的淋漓尽致,这段“女平词”唱腔的板式结构在
黄梅戏的传统剧目中是独特的。“唱词与唱腔,唱腔与剧情,剧情与人物,人物与感情相得益彰、浑然一体,因而成为词以情生,曲以情谱,腔以情唱的精品。”
重要演出
1946年,
严凤英在
安庆市出演《小辞店》中的柳凤英走红。也因为这场演出,她的名字直接从“严鸿六”改成了“严凤英”。
2017年4月26日,87岁的
丁玉兰在国家非遗专场演出《小辞店》。
2017年7月27日,
池州市黄梅戏剧院在黄梅戏剧院小剧场演出经典传统黄梅戏《小辞店》,累计演出场次达到1000场。
2023年5月31日,
央视网《空中剧院》播出《小辞店》选段,由戏曲名家
韩再芬表演。
作品地位
《小辞店》是
黄梅戏传统剧目,属黄梅戏 36 本
粤剧之一。也是黄梅戏杰出表演艺术家、“严派”创始人
严凤英的成名之作。《小辞店》因为质朴和贴近生活的词句被社会上很多人所喜爱,有百禁而不绝之说。而它的出现对早期的黄梅戏及艺人也有着深远的影响,由于它难唱、难记,人物心理难以掌握,对演员本人的基本功有很大的锤炼效果,才进一步体现了能演好这部戏演员的基本素质,或许也正是由于这部戏的一炮打红也才有了后来的
严凤英。
作品影响
旅游影响
在严凤英版《小辞店》中,蔡鸣凤唱“表我家住湖北
浠水县”。2009年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时,又在
洗马镇与
绿杨乡交界的太平寨山发现了疑似蔡鸣凤人物原型的墓葬,因此湖北水县洗马镇太平寨村一直致力于借《小辞店》进行太平寨旅游规划及推介工作。根据设计,划分为四大景区,即:蔡鸣凤人文景区、龙宫湖亲水景区、太平寨自然景区及蕲阳坪商贸景区。 计划主打特色文化牌,以旅游带动优势农副产品销售。
“小辞店”的故事发生地安徽三河,卖饭女即店大姐柳凤英就是三河人。三河当地利用“小辞店”的品牌开发旅游事业,在《小辞店》演出旧址处复原饭店、建小剧场,每年举办“庐剧文化艺术节”等等。文化与旅游结合,经过近十年的打造,古镇三河已成为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全国文明村镇。
衍生作品
1988年,
王冠亚改编的三集
黄梅戏电视连续剧《小辞店》上映,这部剧由安徽电影厂厂长王文锡和安庆地区黄梅团团长
麻彩楼任导演,安庆地区黄梅剧团
韩再芬饰演剧中主角柳凤英。
2015年,
闫立秀独立创作的黄梅戏电影艺术片《小辞店》剧本,由安徽省文联、安徽电影家协会联合出版,获安徽首届电影剧本
优秀奖。
作品评价
我一生看了很多优美的戏剧,而你们的
严凤英一折《小辞店 》征服了我
田汉。——田汉
《小辞店》是黄梅戏中难度较高的唱段,因其中
旦角“柳凤英”的唱词最多,仅“辞店”一折的唱词就有数百句。可以说,这是一出典型的唱功戏,也是检验一个旦行演员演唱基本功的过关戏。——东方网
《小辞店》被誉为一部中国版的“廊桥遗梦” ,一段用悲剧和死亡包装的浪漫婚外恋情,一个流传百年真实而又凄美的故事。——
中国新闻网其他看点
《小辞店》反映了草根阶层的社会意识和人生态度,许多情节有趣又真切可信,均源自民间艺人的日常生活经验,具有生活气息。剧中再现了安庆地区神秘的 “叫魂”仪式,这一民俗活动源自古人的灵魂观,在特殊时期有可能失魂落魄,一旦被认定为失魂,就必须举行仪式以唤回灵魂,这就是所谓的 “叫魂”。这种民俗活动千百年来一直存在于民间,各地的叫魂方法差异较大。安庆地区的叫魂仪式据剧中表演来看,需到灵魂迷失之地高呼 “失魂者”的姓名,旁人高声应答 “回家了”,同时将少数米粒和茶叶撒向四方,以献祭于鬼神,如此反复,方可唤回魂魄。广东东莞地区的 “喊惊” 仪式大致与此相同。另外,剧中朱茂卿所说的俗谚 “云掩中秋月,雨打上元灯”,也源自安庆民间在中秋观月之明晦以预测来年元宵节阴晴的习俗。不仅如此,《小辞店》中还有一段细数鸦片危害的唱词,虽多用口语,却意味深长,演员唱得在理,观众听得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