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1981年创作的散文
《秋天的怀念》是作家史铁生于1981创作的一篇散文作品。这篇散文讲述了身患重病的母亲,隐瞒自己病情,悉心照顾残疾的儿子,直到生命最后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史铁生对母亲的怀念和愧疚之情。
该篇散文被选入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本(语文出版社出版)和七年级语文上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作品梗概
《秋天的怀念》是作家史铁生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本篇文章以北海看菊花为故事背景中心,讲述了身患重病的母亲,隐瞒自己病情,悉心照顾残疾的儿子,直到生命最后的故事。
创作背景
1969年,史铁生前往延安地区插队,然而,他在1972年因双腿瘫痪而回到北京。由于遭受了生命的打击,他的情绪变十分暴躁。尽管如此,他的母亲一直在默默地承受着肝病的痛苦,疼得整夜无法入睡,但她却始终将这一切深藏心底,不断鼓励着儿子坚强地生活。在母亲突然离世后,史铁生写下了这篇文章,以表达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作品原文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主题思想
本文主要表达了母爱的真挚、细腻、深沉和伟大。作者以去北海看菊花为中心,描述了病入膏肓的母亲如何忍受着巨大的病痛,隐瞒自己的病情,全心全意地照顾残疾的儿子,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母亲对儿子的爱无微不至,她理解、体谅、包容儿子的情绪波动,用尽苦心想办法调整、改善儿子的心情(例如外出看花),并尽量避免可能对儿子情绪产生负面影响的任何事情。在临终时刻,她仍念念不忘有病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这篇文章除了展示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爱意,还并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和人生的认识与信念。母爱是人类天性中一种伟大的感情,但并不是每个承受母爱的儿女都能同样深刻地感受到。有些心灵缺乏或是失去了感受爱和表达爱的功能,变得近乎荒漠一片。无法感受爱的人一定不会去爱,而能感受爱的人在感受的同时就是一种对爱的回报。史铁生通过描述母亲对自己的爱,表达了对母亲的爱。
艺术特色
名家品鉴
“这篇《秋天的怀念》承袭了作者回忆性文章一贯清新质朴、感人肺腑的特色,以歉疚的笔调追忆了自己瘫痪后和母亲去世前的一段相处时光。母亲为了不增加儿子烦恼,隐瞒了自己早已病入膏肓的实情,仍旧无怨无悔地照料抚慰脾气暴躁的儿子,看似平凡的母亲,在看似平常的日子里,一言一行中却藏匿了对孩子无限深沉的母爱,读来感人至深。”。 ——《大语文·童年的铁皮鼓》(作者:文珍)
“这种在菊花盛开季节中的怀念,是那样地苦涩、凄切而悲凉。”
——《散文百年经典·1917-2015》(作者:李朝全
“情真是散文的灵魂。情真与质朴是密不可分的。《秋天的怀念》是作者用心血写成的文字,它不同于一般作家体验生活、观察生活而得出的情思与颖悟。”
——《看山集》(作者:崔宝国)
“全文无一处、无一字提及母爱,但母爱渗透于每件事、每句话、每一表情动作,甚至每个字上;句句含情,字字如金,铸就一篇感人至深的经典美文。”
——《史铁生散文精选》(作者:胡山林)
后世影响
《秋天的怀念》入选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本(语文出版社出版)。
《秋天的怀念》入选七年级语文上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五课中。
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在1969年,他去往延安市一带插队,后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此后又患上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于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为突发脑出血逝世。史铁生著有《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命若琴弦》《务虚笔记》等作品。2005年,其作品《病隙碎笔》获得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2018年9月27日,其作品《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入选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短篇篇目。在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参考资料
史铁生散文选集.豆瓣读书.2023-08-13
史铁生文学经典化历程初探.中国作家网.2023-08-13
史铁生自选集 .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2023-08-16
秋天的怀念·好文推荐.微信公众平台.2023-08-13
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中小学教材电子版.2023-08-13
史铁生 Tiesheng Shi.豆瓣读书.2023-08-13
史铁生.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2023-08-13
病隙碎笔.豆瓣读书.2023-08-13
目录
概述
作品梗概
创作背景
作品原文
主题思想
艺术特色
名家品鉴
后世影响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