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简称《清平湾》)是中国当代作家
史铁生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发表于《青年文学》1983年第1期。1984年初,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1983短篇小说选》,1985年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
1982年,结束
知青生活回城后的第十年,史铁生在病榻上创作了《清平湾》。《清平湾》讲述了作者
插队时在
黄土高原上的小山村放牛,和淳朴善良、顽强不屈的破老汉及懂事乖巧的留小儿等
陕北地区人民相处的故事。《清平湾》是史铁生的自传体小说,是其挖掘自我记忆的前期作品,侧重描写乡村净土,表达乡村思恋之情,强调农村生活的价值,进而对民间生活中的人性品格进行审视。
《清平湾》以第一人称的叙事口吻讲述故事,语言通俗生动、质朴自然,对乡野山村、风俗人情、民间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进行了较为真实的描绘。1984年,《清平湾》获得
中国作家协会颁发的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青年文学杂志社颁发的首届青年文学创作奖。《清平湾》是
史铁生的成名作,1985年后《清平湾》被认为是寻根文学的先声。20世纪90年代以来,书写灵魂的
史铁生真正被文坛认可,之后对《清平湾》的研究, 较多集中在研究其艺术特质、语言艺术、宗教哲学特质以及小说中呈现的优美质朴的乡村上。
创作背景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运动后期,中国政府组织大量城市“
知青”离开城市,在农村定居和劳动,这是一场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政治运动。这场运动也造成了各个层面的社会混乱,改写了一代人的命运,史铁生就是其中之一,其于1969年赴
延安市乡村
插队务农,1972年因双腿
瘫痪回到北京,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
20世纪80年代初期,伤痕小说与反思小说占据文坛。这是关于创伤的故事,主要内容是控诉“文革”与极“左”政治给人造成的心灵伤害,这种控诉在当时被认为是合理的。随着知青逐渐返城,直露创伤的作品慢慢减少, 回城后如何开始并适应新的生活更为重要。1981-1982年左右,批评家的话语已经逐渐从该不该“控诉”,转向了“奋进青年的奋斗之作”。1982年,
史铁生结束
知青生活回城后的第十年,他在病榻上创作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史铁生表示,创作清平湾是因为病着,因为真心想念在清平湾的平淡生活,质朴的乡亲、动人的破老汉、贫瘠的黄土地、悠长的吆牛声等。
出版历史
1983年1月,《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发表于《
青年文学》1983年第1期。同年3月,《
小说月报》第3期选载了该小说,《
小说选刊》第3期也对其进行了转载。6月,《
新华文摘》第6期在短篇小说头条位置转载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从而使该小说受到了更广泛的瞩目,助推了这篇小说在中国的传播。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于1984年初,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1983短篇小说选》,同年8月入选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1983年全国短篇小说佳作集》。1985年由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
此外,小说还先后入选
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一九八三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获奖作品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北京优秀短篇小说选1949——1984》、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青年佳作——1983年优秀小说选》、
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知青小说选》、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13集短篇小说卷以及日本
德间书店出版日文版的《现代中国文学选集3史铁生》等出版社的几十种选本。
内容情节
“我”
插队的时候喂过两年牛,那是在
陕北地区的一个小山村——清平湾。和“我”一起拦牛的老汉姓白。陕北话里,“白”发“破” 的音,“我”们都管他叫“破老汉”。他爱唱,可嗓子像破锣。干活歇下的时候“我”们就请老乡唱,大伙都说破老汉爱唱,也唱得好。傍晚赶着牛回村的时候,破老汉一路走一路唱,他一肚子的
民歌,如《
信天游》《
走西口》《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等。
破老汉只带着个七八岁的小孙女“留小儿”过日子。听说留小儿的爹死得惨,是因为破老汉舍不得给大夫送十来斤米面,把儿子的病给耽误了,老汉一想起就哭。后沟的寡妇亮亮妈对破老汉不错, 老汉有心娶她,又怕对不起留小儿。留小儿没完没了地问“我”北京的事,并想让“我”带她去北京,“我”真想冬天回家时把留小儿带上,可就在那年冬天,“我”的腰腿病厉害了。
种完了麦子,“我”和破老汉整天在山里拦牛。有时剩“我”一个人也不寂寞。
和牛在一起也可谓其乐无穷了。方圆十几里内看不见一个人,全是山。山沟里有泉水,渴了就喝, 热了洗一通,生活倒是自由自在,就是常常饿肚子。 破老汉爬到
杜梨树上,把小指盖大小的杜梨摘下来让“我”充饥,酸极了。那年冬天“我”的腿突然用不上劲了,回到北京住院的时候,一个
陕北地区回来探亲的同学来看“我”,带来了破老汉捎给“我”的一张张十斤的粮票,这是他卖了十斤好小米换的, 说“我”治病时会用得上。破老汉还记得他儿子的病是怎么耽误的。十年后,留小儿自个儿攒够了盘缠来了趟北京, 她说这两年农村的生活好多了,能吃饱, 一年还能吃好多回肉。清平河水还流,那头红犍牛变老了,破老汉还在唱着那悠悠的山歌。“我”对清平湾深深眷恋着。
角色介绍
“我”
“我”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更多地充当叙述者和观看者。“我”是一位北京青年,在陕北清平湾
插队,通过“我”的回忆和反思,小说展现了
知青在陕北的插队生活,以及这种生活对“我”个人成长和人生观的影响。通过“我”的视角,小说探讨了历史与个人命运的关系,以及个人如何在历史的大背景下寻找自己的位置和价值。这种反思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回顾,也是对那个时代社会现象的批判和思考,展现了“我”作为一个知识青年对历史和社会的责任感。
破老汉
破老汉(白老汉)是《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中最主要的人物,是
史铁生在回到北京、双腿
瘫痪、受尽了白眼和嘲讽之后,塑造出来的一个美好的
陕北地区农民形象,在他身上凝聚着诸如勤劳、善良、大方、纯朴、达观等美好的人性。
破老汉是
绥德县人,为了谋生来到清平湾。他有颗零零碎碎的牙,稀稀拉拉的胡子及他的嗓子像破锣。破老汉的一生,过得并不顺心,妻子和儿子都没了,留下一个小孙女,两人相依为命。在白老汉眼里,奸猾的赚钱不是一个厉害人,破老汉看不上他弟弟,他佩服的是老老实实的受苦人,哪怕他过得贫困,也是本本分分的挣辛苦钱。他和寡妇亮亮妈互相喜欢,心中觉得“亮亮妈,人可好”,但他为了避免小孙女受气,选择一个人带着留小儿生活。他为儿子的不幸去世遗憾,心里惦记着同样生病的作者。他最主要的特征就是“穷”,但是他丝毫不吝啬的帮助别人,在这日复一日的劳作中依然保持着淳朴善良。破老汉虽穷,志不穷。他忍辱负重地生活着,用他的勤劳和智慧创造生活,用他的歌声表达对生活、生命的执着,以坚定的信念对待理想幸福的忠贞不渝,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
留小儿
留小儿也是《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的重要人物,她是破老汉的小孙女,是个懂事的小姑娘,小小年纪就跟着破老汉放牛、干活、做饭,几个放到火堆里的玉米粒变成
爆米花就能让她惊喜不已,艰苦的生活对于孩子来说很不易,但她自己从这平淡的生活里寻找乐趣。她渴望
天安门、渴望北京、渴望走出农村、渴望美好幸福的未来,她对那清平湾之外的天空充满着好奇。留小儿常问“我”关于北京的事情,并攒钱希望“我”去北京引她一起去,“我”答应了却不料病情加重。但是最后,留小儿还是攒钱来了北京,见到了“我”,对于生病的“我”,见到留小儿是很大的安慰,她在困难中从未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她和白老汉一样,是一个乐观、热情、活泼且富有生活气息的人。留小儿的形象是清平湾下一代人的代表,依然努力,最终改善自己的生活。在那遥远的清平湾里,所有人都是这样的,乐观热情,他们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变好。
牛
牛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是泛指的牛与具体的两头牛(老黑牛,红犍牛),它们既是真实的也是象征的,它们的身上有一种命运的、沧桑的象征性,携带着一种日常生活灰尘弥漫的气息。小说以牛开篇,“我”生病干不了活就去养牛了,“我”在放牛这个日常的工作中,塑造了牛的形象。它们总是一言不发地干好它的工作,乐观、温驯、勤劳,既平凡又伟大。它们勤勤恳恳的劳作着,养活着这片土地上千千万万的农民。“我”起初不喜欢那头老
黑牛,觉得它“老谋深算”,它能把野草和田苗分得一清二楚,它假装吃着田边的草,在“我”不注意时趁机啃倒一棵玉米或者高粱。但是,随着相处时间的增多,这头老黑牛的首领风范,让“我”刮目相看,老黑牛的精神让人感动。面对生命的威胁,它勇敢不屈;面对自己的同类,它爱护有加;面对角斗的失败,它坦然接受,它就像白老汉一样,虽然年老却依然坚韧,虽然倔强却又深藏温柔。
主题思想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是
史铁生的自传体小说,是其挖掘自我记忆为基础的前期作品。小说讲述了作者
插队时和
陕北地区人民在
黄土高原上的小山村放牛的故事,描述了他所体验的独特的 “爱”与“美”支撑的世界,是返城
知青“我”对插队生活的深情回忆。很多研究把《清平湾》放置在知青文学的范畴里,知青文学既是知青写的,又是写知青的,《清平湾》当然符合这两个条件。不过,《清平湾》在知青文学中又具有一些独特性。较之于知青“
伤痕文学”主流社会的叙述立场,
史铁生侧重描写乡村
净土,表达乡村思恋之情,强调农村生活的价值,进而对民间生活中的人性品格进行审视。《清平湾》构建了一个田园牧歌般的乡村世界,塑造了民间人格,刻画了作为农民的白老汉的形象;同时将视线转向日常生活,不同于当时流行的两类政治性比较强的知青文学,形成了与宏大叙事相对的日常叙事。
《清平湾》里的“知青”并非某一个群体,更多的是指史铁生自己。双腿残疾的苦难给史铁生带来的心灵的巨大痛苦,但他对知青生活的阴暗面采取了回避的态度。《清平湾》最为感人动人之处是“不被扩散的疼痛”,它那样淡然,像裹了些许糖衣的苦药,仅从表层的品尝你几乎品不出苦味来。小说中,他提到“
清明节的时候“我”病倒了,腰腿疼得厉害,在另一环中他再次提到病疼,“那年冬天我的腿忽然用不上劲儿了,回到北京不久,两条腿都开始萎缩”—这疼痛其实是连绵的,但作者有意不渲染,那种轻描中回味悠长。小说中的清平湾并不是当地农民眼中的乡村,而是作者心中的第二故乡,他想象与虚构了那里的生活虽然是艰苦的,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却是和谐的,是一个温情脉脉的美好世界,曾经与队长、破老汉以及村民们相互理解、体谅、关爱的那份和睦当然会成为最明亮最耀眼的部分从记忆的深处浮上来,而曾经的劳累和饥饿也就会成为晦暗而沉重的部分沉下去,不再被关注。这是对他自身苦难的一种慰藉。
《清平湾》展现了诗性的世界风貌,但这不是纯粹的审美形式,诗意的选择是审美与价值
同构的结果。这一前期的回忆作品是
史铁生初步对生命的思考,生命的更迭是必然的,个人的价值在于过程,主要通过“我”对老黑牛的态度转变体现。老
黑牛也曾年轻过,也有自己生命的价值,并且不断诠释自我价值。虽和年轻的红犍牛比赛输了,但真正的意义在于最后也始终坚持了生命意义。这一过程所留下的伤疤才是其真正的价值标志,也更为重要。
艺术特点
叙事手法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以第一人称内聚焦的叙事口吻,讲述了作者在
陕北地区插队的故事。作者有意略去纷繁复杂的故事情节和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以独特的散文化叙事,以高度自由的散文化叙事方式、质朴简洁、细碎绵长的陕北日常生活语言,讲述了
史铁生插队陕北时候颇具诗意的生活琐事。《清平湾》对乡野山村、风俗人情、民间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进行了较为真实的描绘。这一“另类”叙事既使得80年代初政治语境中知青文学进一步反思新时期“文革题材”文本及思潮的历史局限,也促进了主流知青文学中新的叙述气氛和情绪流泻。这种一乡土叙事意义不只是对于“食”“色”的田园牧歌和简单朴素的耕种生活的刻画,也不限于诗意地展现
陕北地区农民的清平与闲适的心境,更是作者对现实苦痛的希望回忆,进而启蒙生命的思考。
陕北民歌、
白话文成为《清平湾》叙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成为其苦难叙事的调味品,使贫瘠的
黄土高原承载的苦难产生了诗意,让人们在苦难生活的品味中找寻到些许安慰,有效增强了小说语言的表达效果。作者始终以艺术家的眼光来看待清平湾人们苦难的生活,发出对清平湾的诗意抒写及对贫瘠黄土地上生命的礼赞,盛赞他们坚强不屈的生活姿态,坚毅乐观的进取精神,并将
陕北地区老乡的苦难生活与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融为一体,面对苦难不屈不挠的精神,超越苦难,拯救自我。平淡朴实的陕北日常生活叙述语言,以及对陕北苦难生活的诗意抒写,呈现了陕北人贫瘠而诗意的生活,礼赞了陕北人顽强的生命力及无与伦比的生命意志,凸显了其小说诗意抒情的艺术美学追求与叙事
张力。
语言风格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写的都是陕北人的日常生活,语言也是陕北人日常生活语言,通俗生动、质朴自然,突显出强烈的陕北地域特色和风土人情,其中对陕北
陕北民歌进行了多次引用,每处都经过精心编排,运用的恰到好处,产生了独特的艺术效果。。陕北信天游是劳动人民劳作于山野沟壑间吟唱出的一种山歌。《清平湾》中对信天游的引用一方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丰富了人物的形象,另一方面小说本身也与信天游融为了一体。
方言在《清平湾》变成了
陕北文化的一个载体,这些都成为作者所构建的故事背景中很重要的一环被展现出来,在这个背景下,可以感受到的是作者对他记忆中的清平湾的留恋与热爱,是对传统文明的守望与复归。另外作者并没有将小说内容全部交给方言来表现,更多的是以普通话为基础,让方言在某一些地方出现然后褪去,从而实现了主
声部与副声部的协作,达到了两种语言和谐地统一。
句式结构
短句子,多句号是这部小说在句式结构上很明显的特点,短句子让小说语言像诗歌一般具有一定的节奏感,这种手法是
史铁生语言一个很大的特色。小说中句式的择取、排列、组合有特色,一方面使得文章读来朗朗上口,另一方面意义悠远绵长。比如“看体形,看牙口,看精神儿”,“
绥德县出打短工的,出石匠,出说书的”,“哦,我的白老汉,我的
牛群,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这三个短句本来都能合成一个长句,但形成的长句仿佛是同类词语的堆砌,表达效果远远不及短句。再如“从洛川再往北,全是一座座黄的山峁或一道道黄的山梁,绵延不断”等句子突出的特点就是把形容词放在句末,这样不仅打破了原有的句式结构,使长句变为
绝句,句子更加灵活多样,还有强调作用。还有“春天播种;夏天收麦;秋天
玉蜀黍属、高粱、谷子都熟了,更忙;冬天打坝、修
梯田,总不得闲”等例句都体现了作者对句式变化的要求,求新求变而又符合严密的逻辑和行文顺畅才能使语言更具艺术性。
人物塑造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中最为核心的人物是破老汉,作者通过叙述白老汉的点点滴滴的琐事来塑造人物形象。白老汉, 姓“白”,陕北方言话里“白”发音“破”,英语里“poor”就是穷,因为他穷,大家就叫他“破老汉”。破老汉的核心感是被诸多的片段“拼贴”起来的,每一个片断都只展示或认知他的一个小侧面,一个个的小侧面聚拢起来就构成了破老汉的完整性,部分地也是
陕北地区农民的“完整性”—破老汉不是一个个人,他是一个
复数。他是大众中的个体,普遍中的特殊,他对生存、对自我的认知,对生活的态度,对命运所给予的态度,都具有相当的典型性。他是清平湾里所有农民的一个缩影,通过对他的描述作者展现了清平湾淳朴的民风和那些像白老汉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却依然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乡亲们。
荣誉
作品影响及评价
影响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是
史铁生的成名作,但是作品发表之后由于其异于当时的时代语法而毁誉不一。
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小说逐渐从创伤的故事转向了奋斗的故事。《清平湾》的发表不同于一般
知青作品,评论家难以将其归类。在当时,有评论家想把《清平湾》拉入“奋斗”的时代主题中,认为《清平湾》体现了伟大的人类历史进程,具有深刻的历史感。知青了解了中国,了解了人民,了解了生育自己的土地,才会更加明白肩上的责任,才不会成为随波逐流的浮萍,才能更好地奋斗。但更多的评论家对此表示不满,有学者认为
史铁生没有对过去进行强有力的控诉, 没有展现“文明”观看“愚昧”的经典故事,没有展现出民族朝向现代化的进军,这是缺乏明确的社会批判意识和文化批判能力的。
1984年后,对《清平湾》的赞誉逐渐多了起来。评论的转向,说明当时评论家对小说新的期望。1985年后,随着“寻根热”兴起,《清平湾》被认为是寻根文学的先声。《清平湾》表现主体由知青(知青生活)转移到中国农民以及农民同知青的结合体,对人生意义的揭示已拓展到民族的文化历史意识中, 因而呈现崭新的艺术风貌。评论着重分析了白老汉身上所体现的顽强的民族生命力,在寻民族文化之根的过程中重新发现、评判和铸造我们民族的性格。
先锋文学时期,《清平湾》被关注的很少。评论界沉浸在关于“现代派”与“新潮小说”的兴奋中。在“‘怎么写’代替并成为评价‘写什么’和‘好’文学的
真理标准”之时,《清平湾》遭到冷遇。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文精神大讨论”的展开,书写灵魂的
史铁生获得了抵抗商业文化的身份,从而真正被文坛认可。之后对《清平湾》的研究,较多集中在研究其艺术特质、语言艺术、宗教哲学特质以及小说中呈现的优美质朴的乡村上。
评价
“世界在史铁生的面前却是显得多么美好呵,简直出人意料。当年知青的插队生活人人皆知有多么艰苦,且不说其中还有猜忌、倾轧、暴力、谄媚等无耻之行,但是,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中却只有牧歌,所有的卑鄙肮脏都到哪去了?这是史铁生的美好的愿望或心态还是他的软弱与难以正视现实?(
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吴俊 评)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写的是陕北黄土地上的故事,字里行间流露悠远绵长的乡村图景,写得纯净。(中国当代作家
陈忠实 评)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是诗,是涓涓的流水,是醇酒,小说在情节安排中多次融入陕北民歌,是信天游,质朴而又迷人的梦。(中国当代作家王蒙 评)
清平湾没有像以前那些作品那样从过多的义愤出发,用严厉的批判和厌恶的情绪来认识并表现
插队时的生活,而是比较客观地再现了那个严峻的年月中现实的生活情景,真实细腻地描绘了贫瘠、艰辛、苦闷和伴随期间的许欢乐以及真挚的情谊。因之,这小说在认识和表现这段生活时更接近于生活的本质。唯有本质地反映了生活的作品才具有较强的
现实主义力量。(中国当代作家
李炳银 评)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是耐读的,经得起反复,并且可以是不断的反复,你会感觉它的里面始终有种打动的力量,这种力量并未被重读而遭受太多的减损;然而它做不到“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而在“永不会耗尽”这一尺度上我对《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也略有不满足。(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作家
李浩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