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露萍
革命烈士
张露萍(1921年5月28日—1945年7月14日),曾用名余家英、余硕卿、余慧琳、黎琳等。四川省崇庆县杨宫保府(现崇庆县人民政府招待所)人。抗战时期的共产党地下工作者、革命烈士。
1921年5月28日,张露萍出生于四川省崇州市,在读高中时,学习马克思主义,有了革命思想。1936年,她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积极投入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1937年11月,她在成都“抗敌后援会”的帮助下,奔赴延安抗日根据地,先后在陕北公学和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学习。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张露萍受党派遣到重庆南方局,打入国民党军统局内部,领导电讯处秘密中共党小组。此间,她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军事组的直接领导下工作,多次获取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重庆电讯总台的密码、波长、呼号、图表和军统在全国各地秘密电台分布情况;秘密向延安电台传递消息。1940年3月,由于张蔚林工作失误,烧坏了一部收发报机的真空管,戴笠生疑,引发“军统电台案”,导致多人被抓。张露萍牵连其中被捕入狱,先后关押在白公馆息烽集中营。在狱中,她仍然坚持斗争,在《复合月刊》和《异正周报》上撰写诗文,参加演出《女谍》《日出》等剧主要角色,揭露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唤起被囚人们对的新社会制度的向往。1945年7月14日,张露萍等七人英勇就义于贵州息烽快活岭,她年仅二十四岁。因张露萍被关在息烽集中营,消息隔绝,被人误以为叛变。直到1983年,在党中央的直接关怀下,终于查清事实真相。中央有关部门为烈士正名平反,张露萍被列为国家一级革命烈士。
张露萍和战友们向延安传递的重要消息,中共中央可以及时了解敌人动向,采取对应措施,避免斗争中的伤亡、损失。她以此揭露了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妄图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的阴谋,为革命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21年5月28日,张露萍出生于四川省崇庆县杨宫保府(现崇庆县人民政府招待所)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余泽安,以教私塾为业,是一名旧知识分子;母亲曹天荣,勤劳朴实,操持家务,还以积麻纺线贴补家用。张露萍共姐妹四人,她排行第四。1936年秋,张露萍在大姐的资助下到成都建国中学就读,第二年,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成都蜀华中学读高中七七事变后,成都市各界开展抗日救亡活动,由于同学车崇英的关系,张露萍认识了车崇英的父亲——中共川西特委军事委员车耀先。当时车耀先以经营成都祠堂饭店秘密进行抗日救亡活动。在此期间,她受到马克思主义教育启蒙,学习了车耀先主办的《大声》周刊。在革命前辈的教育和革命刊物的影响下,她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积极投入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
开展地下工作
1937年11月,在车耀先和成都“抗敌后援会”的帮助下,张露萍和同学一起前往延安市。1938年2月,张露萍先后在陕北公学和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学习。同年12月26日,经郑继斯、杨馨二的介绍,张露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抗大”毕业后,张露萍参加了中央组织部举办的干部训练班,之后到延安文联做秘书工作。
此前,中共中央南方局在国民党军统电讯处发展了张蔚林等几名秘密党员。1939年10月,张露萍受党派遣回四川省工作,秘密打入重庆国民党军统局电讯处。张露萍归南方军事组和叶剑英领导,直接联系她的是曾希圣、雷英夫。叶剑英等人决定她与张蔚林以兄妹相称,为她化名“张露萍”,以军统职员“家属”的身份,担任党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地下党支部书记。张露萍领导张蔚林、冯传庆赵力耕、杨洸、陈国柱、王锡珍六名秘密党员,向中共南方局传递情报,寻机在军统内部发展党员。张露萍等人通过艰苦工作,多次获取军统重庆电讯总台的密码、波长、呼号、图表和军统在全国各地秘密电台分布情况;再通过总台报务冯传庆利用电台值班之际,秘密向延安电台传递消息。她们多次截获破译敌人的密电,延安市总部根据她们提供的准确情报,及时捕获戴笠派遣的妄图潜入延安的特务潜伏小组。
秘密被捕
1940年3月,张蔚林由于工作不慎,烧坏了一部收发报机的真空管,戴笠以此为借口将他抓起来,随后派人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内部大肆搜捕,其余五名秘密党员先后被抓。此时,张露萍回成都老家探亲,返回重庆市时,也被逮捕。此事成为震惊中国国民党上下的“军统电台案”。张露萍等七人被捕后,被关押在军统重庆稽查处看守所。在看守所,戴笠亲自对张露萍进行审讯,张露萍受尽酷刑,坚不吐实,戴笠一无所获。一天,张露萍突然被特务“释放”,两个军统女便衣悄悄地跟在她身后。她沿着嘉陵江畔,朝南方局走去,突然发现有人跟踪,识破了敌人的花招。张露萍还暗示南方局的同志,后面有敌人,马上从南方局门口走过,从而没有暴露南方局的位置。之后蒋介石下令,对张露萍等七人,实施长期监禁,随时可以处决。1941年春,张露萍被敌人由重庆市转押到贵州息烽集中营。1941年夏,在狱中地下党临时支委会领导下,张露萍参加了狱中缝纫厂劳动,还在狱中举办《复合月刊》和《异正周报》上撰写诗文,以小露笔名刊出《七月里的榴花》一诗,她常参加演出曾担任《女谍》《日出》等剧主要角色,揭露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倒行逆施,唤起被囚人们对的新社会制度的向往。
逝世
1945年6月下旬,戴笠由重庆发来密电“张露萍等七人,秘密处决,报局备案”。7月14日,敌人把张露萍与张蔚林、冯传庆赵力耕、杨光、陈国柱、王锡珍七人押上刑车。通向刑场的路上,张露萍领着战友们高唱《国际歌》,悲壮激越的歌声表达了共产党员视死如归的大无畏气概。最后在敌人机关枪的扫射下,张露萍英勇牺牲,年仅二十四岁。张露萍至死都未暴露党员身份,成功保护了上级机关,是党的好儿女。
平反
1943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对被捕人员开展抢救运动,张露萍等人被关在息烽集中营,因消息隔绝,无人所知。然而担任中央社会部长的康生等人主观臆断,说黎琳叛变了。就这样,一个叛徒的罪名强加在张露萍等七人头上长达几十年之久。直到1968年,曾希圣在北京病危之际,仍问及黎琳怎么样,务必解决她的问题。1983年,在党中央的直接关怀下,中共四川省委有关部门、中共息烽县委,贵州省妇联分别从落实政策和党史资料征集的角度派专人内查外调,叶剑英等同志亲笔写了证明材料,终于查清崇州市的女学生余家英、民先队员余硕卿、“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女学员黎琳和我党地下工作人员张露萍,原来是同一个人。中央有关部门为烈士正名平反,张露萍被列为国家一级革命烈士。
人物影响
张露萍一众六人多次截获军统重庆电讯总台的传递的各类消息,向延安传递确切的情报。这些重要的消息对于中共中央及时了解敌人动向,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斗争中的伤亡、损失。她们从事的情报工作,时刻充满危险、随时都有可能牺牲。当时敌我情报斗争激烈、复杂,张露萍作为军统电台地下工作者身份隐秘,直到牺牲都没有表明自己的身份,保护了上级机关。她们以此揭露了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妄图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的阴谋,为革命事业出重大贡献。
人物评价
叶剑英曾写下诗文“虎穴坚持神圣业,几人鲜血染红星”,追忆了中共南方局的同志在敌方阵营艰苦斗争的过程,颂扬张露萍等人为共产主义倾洒热血的奉献精神。
张露萍的丈夫李清(原为陈宝琦)写有挽诗《忆黎琳》:“苍山埋忠骨,正气撼山川,梦随孤坟绕,犹如延水边。”
张露萍的同学车崇英特写诗吊唁:“硕卿生命虽短暂,为国为民身躯捐。从容就义气如虹,妇女楷模英烈颂。”
韩子栋为张露萍墓题写了碑文:“少年赴陕,献身革命。受命返渝,虎穴栖身。智斗顽敌,戴笠震惊。狱中再战,威慑敌营。一代英烈,肝胆照人。立石为证,长志艰辛。”
后世纪念
露萍广场
1984年10月,中共崇庆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在县城风景怡人的画池畔为张露萍烈士集资塑造汉白玉雕像,底座正面刻张露萍烈士生平简介,讲述她短暂而辉煌的一生。2001年,崇州市委、市政府在原唐安西路烈士陵园旧址建“露萍广场”,将张露萍塑像从罨画池迁至广场中,“露萍广场”位于四川省崇州市唐安西路。
张露萍等七烈士陵园
张露萍等七烈士陵园位于贵州省息烽县城东南3公里处,属于永靖镇下阳朗村快活岭,建立于1984年3月7日。占地面积8519.37平方米,建筑面积799平方米,现有陈列室图片、纪念碑、名家书画展。1940年,张露萍等七位同志不幸被捕,后辗转囚禁于息烽集中营;1945年7月14日,她们在阳朗村快活岭被敌人秘密杀害。1990年,在园内建立了张露萍等七烈士纪念碑,代表贵州省人民对解放贵州省而英勇献身的烈士们的崇高敬意,是贵州人同开展革命纪念活动,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和缅怀先烈的重要场所。
文艺影视
文学作品
影视形象
人物关系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开展地下工作
秘密被捕
逝世
平反
人物影响
人物评价
后世纪念
露萍广场
张露萍等七烈士陵园
文艺影视
文学作品
影视形象
人物关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