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比克泰德(Epictetus,约公元50年-约公元135年),是斯多葛派哲学家。他出生于福吕吉亚(Phrygia)的希拉波利斯(Hierapolis,今
土耳其西部的棉花堡
棉花堡)。他被卖到罗马,做了爱帕夫罗迪德(Epaphroditus)的奴隶,后来跟从罗马斯多葛哲学家鲁福斯(Musonius Rufus)学习哲学。他后来在尼科波利斯(Nicopolis)讲学,直到去世。他一生没有写任何作品,他的教义是由一名叫阿里安(Flavius Arrian)的学生写下来的,包括《论说集》(Dissertationes )和《道德手册》(Enchiridion)等。
现代历史学家将
斯多葛主义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将爱比克泰德与塞涅卡(Seneca)、穆索尼乌斯(Musonius)和
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一起归入晚期阶段。爱比克泰德提出心学三题,即意愿、行动驱动和同意,其中他认为意愿问题最为重要,他的教学希望学生们注重实践生活,关注意愿之内的完全由自己控制的部分,而消除外在的非完全由自己控制的欲望,从而实现心灵的平静和遵循自然的生活。
爱比克泰德的影响十分广泛,他不仅成为斯多葛主义的公众形象,还加以创新,使斯多葛主义在他的时代和后世能被更广泛的读者所接受。其伦理学注重帮助人们改善生活,加之
写作风格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因此被长期地广泛传播,其教义也被翻译成各种语言。
生平
爱比克泰德在约公元50年出生在一个
小亚细亚半岛的
希腊城市
希拉波利斯。后来,他被卖到罗马,做了爱帕夫罗迪德的奴隶,后者原本是
尼禄·克劳狄乌斯·德鲁苏斯·日耳曼尼库斯的奴隶,获释后做了自由人,权重一时。为奴期间,他听过当时著名的罗马斯多葛哲学家鲁福斯的课。爱比克泰德身体孱弱,一腿残疾,至于残疾的原因有不同的说法,如主人摧残和幼儿时小儿麻痹等不同的说法。
爱比克泰德最终获得了自由,在穆索尼乌斯(Musonius)的庇护下,他可能在罗马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他开始以自己的名义授课,但是在公元95年,多米提安(
图密善)禁止哲学家进入
亚平宁半岛的法令,他被迫离开了罗马。
爱比克泰德后来搬到
亚得里亚海(Adriatic sea)对岸的尼科波利斯,在那里为年轻人开办了一所哲学学校。尼科波利斯是
希腊西北部亚得里亚海沿岸伊庇鲁斯(Epirus)的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和
行政中心。除了短暂访问
雅典和奥林匹亚之外,他似乎一直在那里教书和讲学,直到135年左右去世。据说哈德良皇帝曾拜访过他。
爱比克泰德没有写任何作品,他的教义是由一名叫阿里安的学生写下来的,它们包括《论说集》(Dissertationes)和《道德手册》(Enchiridion)等。
爱比克提从未结婚,但出于仁慈的原因,他晚年收养了一个父母无法供养的孩子,在多年的独身生活后,他娶了一个妻子(或住在女仆家里)抚养孩子。
著作
Dissertationes
《论说集》(Dissertationes ,Diatribai或Discourses) 最初有八卷,但现在只有四卷流传下来。《论说集》记录了爱比克泰德和学生们之间的交流,有时还会有一些被他的名气吸引的访客和希望咨询他的当地人之间的对话,例如第二卷第四章记载了一天爱比克泰德正在给学生们讲课时走进一个颇有学者名声的人,但是曾被人捉过
通奸,于是爱比克泰德与他展开了一场相关的谈话;第二卷第十四章记载了一次一个罗马人带着儿子走进来听爱比克泰德讲课;第三卷第七章记录了一个
伊壁鸠鲁派行政长官来拜访爱比克泰德时展开的对话。
在《论说集》中爱比克泰德旨在让他的学生思考如何实现斯多葛哲学家追求的平静和顺应自然的生活。这本作品涉及的话题十分广泛,包括论神的内容(1.6,1.16等)、
逻辑学(1.7等)等,还有亲情(1.11)、不应该对别人生气(1.28)、修饰外表(3.1)、如何忍受病痛(3.10)、孤独(3.13)等各种内容。
《论说集》并没有将学生们在爱比克泰德处所接受的教育完全记录下来,这些对话可能是他们课堂的非正式补充,课堂中还有对经典斯多葛文本的详细研究,包括
埃利亚的芝诺(Zeno)、克林西斯(Cleanthes)和克里西波斯(Chrysippus)等,还有逻辑书面练习,可能还有一些柏拉图式的对话。尽管在《论说集》的论述中没有具体阐述逻辑技术细节,但是假定他的学生们都理解斯多葛逻辑的主要术语、论证模式和
悖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了解这一背景的读者就难以理解这部作品所反映的爱比克泰德的主要思想,因为他的大部分文本都是比较容易接近的,不过它们反映的内容实际上更加复杂。
Enchiridion
《道德手册》(Enchiridion,Encheiridion,Handbook或Manual)这本小书是阿里安从《论说集》提取的一套总结的规则和学说,重点关注爱比克泰德斯多葛
伦理学教学中的关键主题。
从
波利齐亚诺(Poliziano)将手册翻译成拉丁语开始,这本书很快就在几乎所有
欧洲语言中出现了。《道德手册》在
中世纪早期不止一次被改编用于
基督教背景,专门为修道院使用,例如用
圣保罗的名字取代
苏格拉底的名字。
这本书的一部分由
耶稣会传教士
利玛窦(Matteo Ricci)翻译成中文,译文名为《
二十五言》,收录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杂家类第93册。传教士利用这部作品与
儒家思想的亲和力,帮助读者为基督教做好准备。
思想
心学三题(topoi)
爱比克泰德的心学三题,也是
斯多葛主义的三个主题。认为一个人要做到既善又智慧的话,需要在三个方面锻炼自己:(1)想得到东西的意愿(prohairesis)和想要回避东西的意愿,即一个人要做到永远能够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永远能够回避自己想要回避的东西。(2)采取行动还是不采取行动的驱动,一个人永远要做应当做的事情,行为一定要有条理,合乎理性和小心谨慎。(3)关于同意的问题,避免失误和受到蒙蔽,不要有任何草率的判断。(3.2.1-2)
这三个方面的重要性是递减的,其中最要紧的是第一个方面,即人的情感问题,爱比克泰德认为激烈情感的产生都是因为没有得到想要得到的东西或是落入了自己希望回避的东西;第二个方面是行为适当问题,爱比克泰德认为我们不应该麻木不仁、没有感情,而应该尽力保持与他人建立起来的先天或后天的关系;第三个方面是对已经在道德上有所进步、要使自己的思想行为在上述几个方面的事情中获得确定性的人说的,在任何情况下不让自己成为未经审查的
表象的俘虏。(3.2.3-5)
内在和外在
意愿(prohairesis)
善恶
作为一个斯多葛学者,爱比克泰德将善恶限制在对灵魂的价值上,只有美德才是真正的善,只有邪恶才是真正的恶,其他的东西都是无关的,它们本身是没有道德价值的。如果它们由于实用的原因值得选择,那么它们就具有折衷的价值,但它们和善恶在种类上是不同的。“在所有存在的事物中,有些是善的,有些是恶的,有些是无所谓的。善的事物包括美德以及与美德有关的事物;恶的事物与此相反;无所谓的事物包括财富、健康、名誉等等”。(2.9.15)“善的本质是一种意愿,恶的本质也是一种意愿”(1.29.1),“外在之物是意愿的材料,意愿在对这些材料的处理中就会获得自己的善或恶”(1.29.2),“意愿对材料的认识和看法如果是对的,意愿就会善。如果是错误的、扭曲的,就会恶。”(1.29.3)
对于行动者的道德评估,爱比克泰德认为只取决于行动者的判断,如果行动者所依据的判断是好的,那么该行动本身便是好的,反之则是恶的,根据这一观点,一个行为的道德上的善和恶完全由行动者的判断决定,因为这有这种判断真正属于行动者。“只有这些认识和看法才是每一个人自己的东西,才决定了他自己的行动到底是善的还是恶的。”(4.4.44)而行动所造成的后果是无关紧要的,因为任何后果都不在行动者的控制之下,爱比克泰德认为它们超出了道德判断的范畴。“只有根据正确的认识和看法做出来的事情才算做得好,只有根据错误的认识和看法做出来的事情才算做得不好。所以,除非你了解了一个人做一件事情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认识和看法,否则你就不要称赞或者指责他。”(4.8.3)
自由
爱比克泰德所说的“由我们决定”指的是我们可以完全自由地决定这些事情,没有任何外部力量会违背我们的意愿来决定这些事情,例如概念观点、选择的冲动、欲望和厌恶。“(神)让有些东西属于我们自己,他让另外一些东西不属于我们自己;他让受到阻碍、束缚和剥夺的东西都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而让那些不受阻碍的东西才是我们自己的东西。善和恶的本质,神已经交给了我们,他已经使它成为了我们自己的东西”。(3.24.3)“接受教育就是学习分清什么是在我们权能之内的,什么是不在我们权能之内的。在我们权能之内的东西是意愿和所有意愿的行为。不在我们权能之内的东西有身体、器官、财产、父母、兄弟、子女、国家,也就是说,所有与我们交往相处的人。”(1.22.10)
意志或意愿(prohairesis)概念是爱比克泰德
伦理学的核心,他认为这种选择能力、道德能动性和自我决定是人的本质,每个人在自己的领域内都拥有完全的权力,没有人能够控制另一个人的行动。在我们意愿之内的东西上我们是自由的,爱比克泰德说“你可以把它们(双腿)锁起来。可是我的意愿(prohairesis),即使宙斯也无法让它屈服。”(1.1.25)“认识和看法是我们所有行为的原因”。(3.9.4)因为神在把我们意愿之内的东西给我们的时候并没有给它施加其他的限制,连他自己都无法限制,“如果神从他自己身上取下一部分送给了我们的时候,他让他的这一部分可能会受到他自己或别人的束缚和限制,那么,他就不是什么全能的神,而且他也就并没有好好关照我们。”(1.17.27)爱比克泰德还有更明确的表述,“这就是我要做的事,不管是暴君,还是我的主人,他都无法阻止我的愿望;即使他们是多,而我是一,可是他们也无法压制我;纵然他强我弱,他也无法妨碍我,因为神赐给我们每一个人这件东西的时候就是要让它不受任何阻碍的。”(4.5.34)“只有一个人的认识和看法才能征服认识和看法自身,只有意愿才能征服意愿自身,其他任何东西都是无法征服它的。”(1.29.12)“人的好在于意愿,人的坏也在于意愿,其他的一切都与我们无关。”(1.25.1)爱比克泰德的意志(prohairesis)这一概念旨在为斯多葛
宇宙僵化的物质
决定论中的
道德责任腾出空间,是爱比克泰德试图挽救自我自由的尝试。
爱比克泰德提出的人的解脱的方法是“完全丢掉自己想要得到东西的意愿,只对意愿之内的事情行使你想要回避东西的意愿”(4.4.33),放弃所有那些一定会毁灭、注定要被别人支配的东西,努力去追求那些永远不会毁灭、本性上自由自在的东西,爱比克泰德让他的学生们牢记,谁都不可能伤害任何人,谁都不可能对别人有任何好处和帮助,只有我们自己对各种事物的认识和看法才会伤害我们、推翻我们。(4.5.28)我们的所有痛苦和不幸都是“一些认识和看法而已,因为,这些事情本来都是意愿之外的事,可是我们却偏偏认为是善的或是恶的。如果有人能够把他的注意力转移到意愿之内的事情上,那么,我可以保证,不管他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他都会心情平静,坚定不移的。”(3.3.19)
外在
爱比克泰德认为一个人的内在的意愿才是他的主导之物,是一个人应该加以关注的东西,但是对于并非他控制范围之内的外在事物,他并没有认为可以随意应对,而是说我们“要合乎理性,而不是粗心大意(地对待外在的东西)”。(3.10.16)他认为对待内在和外在的不同态度应该是这样的:“不管你干什么事情,你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善的东西,至于所有其他东西,你要满足于神给你什么你就接受什么,只要你能够合乎理性地使用它就行了。否则的话,你就会非常不幸,你就会非常痛苦,你就会受到束缚,你就会受到阻碍。”(4.3.11)
对于外在的能力,如
听觉、说话能力等其他非意愿的能力而言,他认为如果有人说“除了意愿以外,其他能力都没有用处或益处”,“那他就太傻、太不敬神、对神太忘恩负义了。我们应该,一件东西有多少价值,我们就拿多少价值衡量它”,“不能因为有些东西比别的东西强,所以我们就看不上那些别的东西的用处”。(2.23.23-25)这些外部的官能尽管没有道德价值,但是它们具有工具价值。
对于其他意愿之外的事物,爱比克泰德认为它们并不决定于我们,而且对我们来说也是无所谓的,对于这些事物我们应该充满自信。(2.1.6)爱比克泰德提出了掷子的类比,对于掷骰子的人来说,桌子和骰子都是无所谓的,运用落下的骰子的时候要小心谨慎、技艺娴熟,这是我们应该努力做的事情,同样道理,在生活中,对我们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区分不同的事物,掂量它们各自的分量,并且对自己说,“外部的东西不是我权能之内的事,意愿才是我权能之内的事。”(2.5.3-4)
逻辑学
对于
心学三题的第三方面,即同意问题,避免失误和受到蒙蔽,爱比克泰德认为其内容包括有“歧义论证、提问式结论论证、假言论证和谬误论证”(3.2.6),“如果我们希望在推理过程中表现得聪颖智慧,我们就要做到能够逐一证明自己的论点,并且能够充分理解别人的论证而不会被冒充是证明论证的诡辩所欺骗”,掌握逻辑学的知识是必要的。(1.7.11-12)
逻辑学还可以为哲学原则的实践提供论证,爱比克泰德在手册中举例说哲学最首要的领域就是哲学原则的实践,例如“我们不应该撒谎”,其次是证明“为什么我们不应该撒谎”,第三就是要确定和分析前面两个方面,“为什么这就可以证明呢”,要考虑什么是证明、证明的逻辑结果是什么以及有什么矛盾等问题。(Ench. LII.1–2)
爱比克泰德虽然承认
逻辑学的作用,但是它主要对应
心学三题的第三方面,并不是最重要的方面,他批评过“现在的哲学家们,他们跳过第一个和第二个方面,他们只关心第三个方面”。(3.2.6)
神学
爱比克泰德神学的主要目的是揭示人类的自我理解和道德取向。斯多葛学派的神与传统的多神论不同,是一神论和
泛神论的结合,保留了多神论的痕迹。神不仅创造了万物还寓于万物中,人分有了神的理性,人要把自己当做整个世界的组成部分。爱比克泰德曾言“神是存在的,神维系着整体(
宇宙),不仅人的所作所为,即使是人的目的和想法,神都不会不感知到。”(2.14.11)“植物和我们的身体都与整个宇宙紧密相连、互相感应……(我们的灵魂)与神紧密相连,它是神的一部分。所以每一部分的每一个运动,对于神来说,不正是他自己的运动,而且还都与他自身一体吗?”(1.14.5-6)
神是理性,人与神的沟通不是通过
预言、启示或圣典,而只需要运用自己的理性即可。神的创世不是通过话语,而是通过理性,神本身就是理性。“(神的本质)就是智慧、知识和正确的理性。”(2.8.2)人要达到至善境界不是通过神的最终救赎,而是通过自我的毕生努力,让自己彻底理性化,达到神圣的境界。“不管我们发现众神是什么样子的,只要我们希望取悦于他们、服从于他们,我们就必须尽最大努力跟他们一样……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要把神当做我们的模仿对象。”(2.14.12-13)从伦理哲学的角度,斯多葛的神还是自由、平静、美德的最终依托和确证。“(人)不幸是由于他自己的错,因为神创造世界的时候就是要让所有的人都幸福,都心灵平静。”(3.24.2)
但是爱比克泰德的
神学中仍然保留了
希腊、罗马神话中关于众神的说法,尤其是保留了宙斯神,一神论与多神论并行不悖。爱比克泰德认为“神是人类之父,也是众神之父”(1.3.1)“(神)一直像一位父亲一样关心着我们,保护着我们。”(3.24.3)他告诉学生请求神的帮助,“永远不要忘记神,请求他帮助我们、保护我们吧,就像一个在暴风雨中航行于海上的人会祈求
狄俄斯库里兄弟的保护一样。”(2.18.29)他告诉学生要把奴隶视为兄弟姐妹,因为大家都是宙斯的孩子,“难道你忘了大家都是亲戚,大家本性上都是兄弟,都是宙斯的后代吗?”(1.13.4)
政治哲学
爱比克泰德认为人类最崇高和广阔的共同体是人和神组成的共同体,神撒下种子造成了我们的祖父和父亲,我们这些理性生物可以与神交流,通过理性与神结合成一体。(1.9.4-6)人们应该把自己视为
世界公民,是世界的一部分,而且是居于主导地位的主要部分,不仅能够神对世界的神圣统治,而且还能够推理和思考由此而引发的其他问题。作为世界公民的义务就是不要把任何事情当做是个人私利的事情,思考问题的时候不要把自己当做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来思考,在行使行为驱动和想要的到东西的意愿的时候要考虑整体,整体高于部分,国家高于公民。(2.10.3-5)
教育
爱比克泰德的教育观念将书本学习和实践生活区分开来,强调后者的价值。他对学生说他要看的不是学生对论著的阐释,而是他们如何把这些东西应用到具体事件中,如何做好准备采取行动的,看他们是否做到了合乎自然本性。(1.4.14-15)他教导学生,“需要什么认识和看法我们就要准备好什么认识和看法”,一定要保证在睡觉之前重新将一天所做的事情进行严格的检验,审查所作所为之后将其牢记心间。(3.10.1-3)
传承
师承
爱比克泰德的老师穆索尼乌斯·鲁弗斯(Musonius Rufus)属于斯多葛学派,他影响了爱比克泰德的
斯多葛主义。穆索尼乌斯是罗马上层人,是一名
骑士或
骑士团成员。他的斯多葛主义和果断的性格让
多疑的
尼禄·克劳狄乌斯·德鲁苏斯·日耳曼尼库斯感到不快,在尼禄皇帝统治时期(公元54年-公元68年),他和另一位斯多葛主义者Cornutus一起被放逐到希腊小岛Gyara。在尼禄死后,穆索尼乌斯返回罗马,但可能在维斯帕西安(Vespasian)统治下再次流亡。
提图斯·弗拉维乌斯·维斯帕西亚努斯(Titus)即位(公元79年)后,他再次回到罗马,这时爱比克泰德可能才开始与他交往。
穆索尼乌斯被认为是斯多葛学派坚韧和满足的典范,他没有发表文章,但是留下了大约二十次演讲的记录和一本语录集。他讨论的主题包括当时的标准主题,如忍受痛苦、流亡和老年。但是他还处理了一些更具体的问题,如哲学家的合适收入、哲学家是否应该结婚以及女孩的教育问题,他认为女孩应该和男孩一样接受教育,她们同样适合实践哲学的教育。
莫索尼乌斯·鲁弗斯与当时主流斯多葛哲学家一样特别强调伦理实践,爱比克泰德的思想也主要是一种实践伦理哲学而非理论伦理哲学,应该是受了他的老师鲁弗斯的影响。
弟子
其中一位学生是弗拉维乌斯·阿里安(Lucius Flavianus Arrianus Xenophon,约86-160 年),他撰写了《话语》和《手册》Discourses and the Handbook,后来在
普布利乌斯·哈德良皇帝the Emperor Hadrian统治下担任公职,并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历史学家(他的大部分著作留存下来)。他来自
黑海西南海岸的一个繁荣城市尼科梅迪亚(Nicomedia),他的父亲是当地精英中的一员。是阿里安本人还是他的家人选择了他在爱比克泰德门下学习不得而知,但不管怎样,当时的爱比克泰德显然已经有了一定的声名,吸引了来自
罗马帝国遥远地区的富裕学生。在哈德良的领导下,他获得了执政官的职位,作为
卡帕多西亚(Cappadocia)的
总督,他以军事领袖的身份脱颖而出。在公共生活之外,阿里安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他现存的作品包括一部亚历山大大帝的历史(Anabasis)、一部
印度的历史、军事论文和一篇关于狩猎的文章(Cynegeticus),他还写了家乡比提尼亚(Bithynia)的历史和地理。
影响
广泛传播
奥利金(Origen)记载了当时,即三世纪斯多葛学派的传播状况,
柏拉图主义主要由学者们掌握和研究,而爱比克泰德受到那些渴望获得益处的普通人的钦佩。爱比克泰德的《Enchiridion》得到了新
柏拉图主义(
亚里士多德评论家)者辛普利修斯the Neoplatonist Simplicius的大量评论。
中世纪时他的作品还被改编用于
基督教背景。文艺复兴时期,随着人们对他的作品重新产生兴趣,他被许多哲学家阅读,也被推荐给受过教育的公众阅读。
对斯多葛学派的影响
爱比克泰德在他那个时代特别有名,他对斯多葛学派的另一个代表人物
马可·奥勒留产生了重要影响。
爱比克泰德的主要成就之一是使
斯多葛主义在他的时代和后世能被更广泛的读者所接受。他没有讨论斯多葛宇宙论和
逻辑学的细节,也没有讨论斯多葛主义的复杂定义和区别,他的
伦理学教学关注我们如何改善自己的生活,他使用引人入胜的风格写作,并使用大量现实生活的例子,这些写作特点使得他成为斯多葛主义的公众形象。
但是不应该仅仅把爱比克泰德视作斯多葛学派的大众化者或其前任学者的追随者,他对斯多葛学派思想也有创新,如爱比克泰德的
心学三题,对三个研究领域——意愿、行动驱动和同意之间的明确区别,此外,他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发展了意愿(proairesis)这一概念,在他那个时代之前,这一术语在斯多葛学派中没有太多使用,而是与
亚里士多德联系在一起。
相关人物
争议
根据《论说集》的前言《亚利安致鲁西乌斯·盖利乌斯的信》中,阿里安声称《论说集》并不是自己的作品,他所做的就是“听到他(爱比克泰德)说了什么,就记下什么,他说了什么字,我就尽量记下什么字,这样保留他说过的话,就是为了将来在每当我读到它的时候,我就能够想起他是怎么思想的,他说的又是多么直截了当。”他还认为自己所记录下来的这些话就像跟别人聊天说话那样随意,而不是像撰写为了让人读的书那样雕琢。
但是人们对于这一说法仍然有怀疑,因为第一,当时的书写和记录工具尚十分原始,很难让他能够完全逐字忠实记录爱比克泰德的讲话内容。第二,有些章节所记录的授课内容是阿里安不一定能够亲耳听过,例如第一卷第十一章是一位官员登门拜访,爱比克泰德跟他谈了一些别的事情之后问他有没有妻子儿女,接着与他展开关于亲情的谈话,第三卷第七章是一位信奉伊壁鸠鲁学说的自由城邦的行政长官来拜访爱比克泰德时两人之间展开的谈话。第三,尽管作品的语言流畅生动,口语化强,但是从作品的内容上看,各章节的先后顺序有一定的组织安排,经过加工和处理。第四,有些章节很长,不太可能是逐字记录未加整理和修改。
一些学者认为这部作品既不是完全忠实的记录也不是完全独立的创作,而是一种有所加工的记录。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这部作品根本不是阿里安的记录,而是爱比克泰德本人创作的,阿里安的角色只是一种温和的口头虚构,例如Stellweg(1933)以及Dobbin(1998)。另外一些学者认为《论说集》完全是阿里安模仿
色诺芬进行的创作,如Wirth(1967)。
评价
奥利根(Origen)曾说“(柏拉图)只掌握在那些被誉为学者的人手中,爱比克泰德受到普通人的钦佩,他们渴望从中受益,并从他的话中感知到进步。”(Against Celsus VI.2).
新柏拉图主义
亚里士多德评论家辛普利修斯(Simplicius)赞扬《道德手册》说:“这些言论非常紧迫和激动人心:事实上,所有没有完全麻木的人都受到了它们的刺激,意识到了自己的激情,并被激励去纠正它们,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强烈。然而,任何不受这些言论影响的人都只能被
阴间的法庭裁决。(I.Hadot 1996:193)。
1758年《论说集》完整的英文版的译者伊丽莎白·卡特(Elizabeth Carter )评价爱比克泰德说:“很难忽视像爱比克提这样的演讲者的觉醒。他的劝诫中有这样的温情和精神;他敏锐的智慧和愉快的幽默使他的理智变得活跃起来,这使对他的研究成为一种最令人愉快和有利可图的娱乐。”(Carter 1910: p. xxv)
名言
轶事典故
爱比克泰德一生清贫,在罗马生活期间,他长期住在一个小屋里,里面除了一张床、一领席子、一盏灯外,几乎一无所有,他的房间也从来不上锁。据说他原来用的是一盏铁灯,后来被人偷走之后,他就满足于使用泥灯。后来他在希腊尼科波利斯教学时,享有盛誉,凡是听过他的课的人都非常敬重他,
卢奇安(Lucian)记载,爱比克泰德去世之后,有一个崇拜者花费3000德拉克玛买下了他生前使用过的泥灯。
后世形象
爱比克泰德代表着一种斯多葛式的平静的生活,成为后世很多人的精神导师。
美国作家Theodore Dreiser在其名著Sister Carrie中写道,“一个没有任何智商的吝啬鬼会因为损失了一百美元急得身上冒血而不是冒汗,而爱比克泰德则在自己最后一丝物质财富消失时面带微笑。”1998年,美国作家Tom Wolfe的小说A Man in Full中描写了一个被误抓遭囚的囚犯在狱中读到爱比克泰德的书并深受启发,出狱后影响改造了一位百万富翁的思想,使其放弃经营的业务转而从事布道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