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仁美
杨家将系列故事中的反派角色
潘仁美,名洪,北宋太宗时期的将领,是杨家将系列故事中的反派角色,他的原型人物为北宋的开国功臣潘美,而潘仁美这一奸臣形象在南宋话本以及元代明代的折子戏中已有出现,直到明代中期,他的反派形象才在章回小说《杨家府演义》(又名《杨家将演义》)中得到定型,此后的小说以及戏曲作品中,潘仁美大多以奸臣的形象出现。书中将其相貌描写为长着一张比张飞更凶比判官还丑的大黑脸,体型肥硕,满脑肥肠。在戏剧中,潘仁美常为白脸的形象,以展示其奸诈、狡猾的性格特征。
潘仁美为北宋的开国功臣,彼时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之时,潘仁美也参与其中。其女潘氏为赵光义之妃,其子潘豹被杨延嗣劈死,同时在宋太宗北征太原市之时,潘仁美被杨业一箭挑中落马,因此潘仁美因这些事与杨氏一族结怨。在太宗北伐辽朝时,潘仁美、王侁与杨业在西路征伐,王与潘仁美要求杨业率先出击因此拒绝了杨业佯攻的主张,当杨业兵败退至陈家谷口时,原本应前来接应的王侁与潘仁美却不见踪影。在这种情况下,杨业率兵力战最终被擒,绝食三日,头撞李陵碑而死。拼死杀出重围的杨延昭前往京师陈情,在八王和寇凖等人的帮助下,潘仁美供认罪行,被革职削为平民,最终被杨六郎斩杀。
潘仁美这一形象对文学、戏曲作品的创作有着较大影响。在南宋话本、明代的章回小说等其中杨家将有关的系列故事里,潘仁美均以奸臣的形象出现。戏曲作品如秦腔京剧中均有《审潘洪》这一传统剧目。而潘仁美这一奸臣形象的塑造也对其原型人物潘美有着较大影响,在湖南怀化的荆坪村,村民自诩为潘美的后代,千百年来均禁演杨家将有关的剧目,他们认为杨家将系列故事是对祖先潘美形象的丑化。潘仁美的奸臣形象与其原型人物潘美一代名将的形象有着较大的不同,二者之间的联系仍存在着争议。
形象设定
外貌
潘仁美长着一张比张飞的脸更凶比判官的脸更丑的大黑脸,留着长长的络腮胡,体型肥硕,挺着一个比怀孕的猪八戒还要大的肚子,满脑肥肠,外罩一件唱戏中的“官袍”。
身份设定
潘仁美是北宋的开国将领,彼时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时便是潘仁美首先回朝通知这一消息,令其对朝中重臣进行劝服,劝他们俯首称臣。而在其后收复其他地方割据的过程中,潘仁美也多次立功,开宝七年,赵匡出征南唐时,潘仁美便率军大败南唐的江南军,拿下金陵城,使南唐灭亡,潘仁美深受宋太祖、赵光义的信任。在《杨家将演义》的故事中,潘仁美被任命为“云、应、朔等州都部署”,正是杨业的上司。同时潘仁美的女儿潘氏为太宗的妃子,潘仁美除将领这一身份外,还有国丈这一身份,杨延昭进京告御状之时,潘仁美便让潘妃在其中斡旋并向太宗辩解。
性格特点
潘仁美为人阴险狡诈,奸邪嫉功,为报山西省之役的一箭之仇,他便残害忠良,杨业、杨延嗣先后死于他之手。同时他还嫉妒贤才,在皇帝打算赏赐宅邸给呼延赞时蒙骗皇帝赐给呼延赞旧房子。除此以外潘仁美骄傲自负,居功自傲,因自己的女儿为太宗妃,便将一般的人的不放在眼里。
主要经历
为宋朝立国立下汗马功劳
潘仁美原为后周将领,但与赵匡胤交好。柴荣去世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以黄袍加身,命令潘仁美返回汴京城,告知执政的宰辅这一消息,令他们顺应天意、俯首称臣。彼时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韩通企图率众反抗,被潘仁美平息。而在北宋建国后,赵匡胤担心统兵在外的将领拥兵自重,尤其是陕帅袁彦,便任命潘仁美为陕州区监军,前去探查,潘仁美到陕州后,对袁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劝服袁彦随他一起回朝觐见。
潘仁美计逐英雄
李世民即位后,十分重视将帅人才,便派高琼前去招安呼延赞等人。太宗见呼延赞身材魁梧,英姿飒爽,对他称赞不已,决定赏赐他上好的府邸,潘仁美蒙骗皇帝赏给他一座破房子,希望借此使潘仁美主动离开京城。但潘仁美没有料到呼延赞并不在意房屋的好坏,认为此人今后必有大用,因此需要尽快将他看出京城,便先以一百杀威棒为由,将呼延赞毒打一顿,随后又以呼延赞未在家门前立碑是对太宗不敬为由,下令将呼延赞抓到法场,就地处斩,幸得八王及时赶到,呼延赞才幸免于难。
与杨氏一族结下仇怨
赵光义北征太原市时,潘仁美与杨氏一族随其出征,在河东一役中杨业误射潘仁美一箭致其跌落马下。其子潘豹自恃国舅身份,横行霸道,摆设擂台立威,将多人打死,但旁人敢怒不敢言,杨七郎得知此事便行侠仗义前去攻擂,在打斗途中劈死潘豹。潘仁美便上金殿状告杨家称杨七郎杀害其子潘豹,太宗听完潘仁美的话勃然大怒立刻召见杨业父子,最终在文武百官、佘太君和八王的劝解下,太宗赦免了杨家父子。潘仁美与杨氏一族的仇怨也就此结下。
残害杨氏一族
潘仁美请求惩治杨氏父子未果于是怀恨在心,随即他又心生一计,即请求挂印为帅,率军北征辽朝,并由杨家父子担任副将一同前往,借此机会报仇。杨业父子三人击败辽国将军土金秀之后乘胜追击,临行前与潘仁美约定潘仁美与护军王侁埋伏在两侧随时接应,潘仁美假意答应。至中午时分,仍然没有传来杨业的消息,王侁与潘仁美便认为是辽军败走,王侁随即撤兵,潘仁美害怕王侁抢功便也将将士们撤离谷口而沿河追击辽军,随后才传来杨业兵败的消息,潘仁美却心中暗喜,便将兵士退至鸦岭。杨业父子兵败退至陈家谷时无人接应,只能力战辽军,但最终杨业因身受重伤被俘,绝食三日之后,头撞李陵碑而死。杨延嗣突出重围去找潘仁美求援,潘仁美为报七郎劈死潘豹之仇,便将杨七郎灌醉后绑在树上并用乱箭射杀。
寇准勘问潘仁美
杨延昭奋力突围出来,又遭遇潘仁美设伏,幸得陈琳解救九死一生前来京师告御状。陈琳原是潘仁美帐下将士,因不满潘氏所作所为便放走杨六郎,自己也来投奔赵元俨赵德芳。此时太宗看完六郎之疏大怒,便派杨静和党进前去捉拿潘仁美(一说由呼延丕显前去捉拿)。潘仁美被捉拿回来后,以两朝老臣的身份向太宗求情,同时又让潘妃向太宗辩解,并向审理官员刘豫行贿。八王与陈琳乔装改扮得知刘豫受贿一事并予以严惩,一时间无人敢审理潘仁美一案。此时新科状元吕蒙正保举寇凖前来审理此案。寇准在了解案情后,得知潘仁美迷信鬼神之说,于是决定利用这一弱点使潘仁美服罪。寇准命狱卒将潘仁美灌醉,潘仁美于半梦半醒之间,神志不清,寇准趁此令人假扮阴曹地府中的判官审案,潘仁美见此情景便将所作所为和盘托出并签字画押,等到画押完毕才知道自己已经中计。寇准凭借此证据面见皇帝,太宗见铁证铮铮,再也无法袒护潘仁美,但免去了死罪,只判了流放,令其返还家乡。
八王设计斩仁美
潘仁美被判流放后,潘妃前来向李世民求情,希望太宗念在其父年迈,免其流放,将其安置在京。八王便与杨延昭商议出一计,即八王梦见太宗恐遭横祸,是不好的预兆,便请求太宗赐一封免罪书宽恕自己。随后传来杨六郎将潘仁美、王侁等人斩杀,并提头在午门外等候的消息。太宗大怒,命捉拿杨六郎并枭首示众,八王便提出以太宗所赐的免罪书,赦免杨六郎的罪过。太宗明白这是八王的计策,便以保驾有功的理由,赦免了杨六郎。
关系设定
潘豹
潘仁美之子,蛮横无理,恃强凌弱。潘豹设擂台立威,自恃国舅身份横行霸道,在擂台比武过程中以不正当手段使多人毙命,之后被杨延嗣劈杀。
潘妃
潘仁美之女,太宗之妃,在潘仁美被捕后多方求情,向太宗辩解,并向主审官员刘豫行贿。
杨业
潘仁美的下属,也被潘仁美视为仇敌,忠君爱国,一代忠良。北征辽朝的过程中,其兵败退至陈家谷,因无人接应,只能苦战到底,最终因为身受重伤被俘,绝食三日后头撞李陵碑而死。
呼延赞
宋代将领,本领高强,忠义果敢,被潘仁美多次陷害。太宗欲赏赐呼延赞一处宅邸,潘仁美蒙蔽皇帝,使其赏赐了一处破落的宅邸给呼延赞,杨业身陨后,呼延赞与杨延昭找潘仁美讨要说法,潘仁美将呼延赞囚禁起来。
杨七郎
杨业之子,嫉恶如仇,死于潘仁美之手。杨七郎劈死潘仁美之子潘豹,在随后陈家谷一役中,杨七郎突出重围前来向潘仁美求援,却被潘仁美灌醉后绑在柱子上乱箭射死。
形象分析
阴险狡诈
在熊大木的《杨家将演义·潘仁美计逐英雄》中,潘仁美见太宗十分赏识呼延赞,打算赏赐一座上好的宅邸给呼延赞,他便蒙骗皇帝,赐给呼延赞一座破房子。潘仁美希望通过此举,能使呼延赞知难而退,自己离开京城。潘仁美借皇帝的手希望将呼延赞赶走,从中可以看出潘仁美阴险狡诈的一面。
嫉贤妒能
潘仁美嫉妒贤能的人才,害怕其超过自己的地位。潘仁美谎称像呼延赞这样招安的山贼,需要先打一百杀威棒,借此毒打呼延赞,此事平息之后,潘仁美又借口呼延赞没有在家门前立碑,称此举是冒犯皇帝的行为,下令将呼延赞抓到法场以处斩,幸得八王解救,呼延赞才幸免于难。潘仁美多次陷害呼延赞,其嫉贤妒能的形象从中展现出来。
公报私仇
潘仁美因与杨氏一族有着私人恩怨,便趁北征辽朝之时,令杨氏父子作为自己的下属,又在作战时迟迟不增援致使杨业被俘,随后惨死。因儿子潘豹死于杨延嗣之手,便不顾战机,在杨七郎前来求援之时将其乱箭射杀。潘仁美因一己私欲便公报私仇。因此,在后世的文学、影视以及戏曲作品中,大多将潘仁美塑造为一个残害忠良的反派形象。
傲慢轻敌
潘仁美见赵光义爱观景,便顺承着太宗之意称幽州城内的景色更胜一筹,太宗原打算待征服幽州之后再去观景,在潘仁美的一番奉承之下令渊平领兵三千迎敌,随后保驾进入幽州城。此举正中辽军的圈套,太宗身陷幽州城内,情势危急。此后杨氏父子前来救驾成功解救了太宗,但杨氏一族也在此役之中离散,杨业长子、杨二郎、杨三郎、杨四郎杨延德均战死沙场。潘仁美的阿谀奉承、傲慢轻敌,将杨氏一族陷于危难之中,甚至险些误国。
形象起源
原型人物潘美
潘仁美的原型人物为北宋的开国功臣潘美。潘美原为后周的将领,在赵匡胤陈桥兵变中立下功劳,于是成为了宋代的开国功臣,深得宋太祖赵匡胤的信任。而在宋朝收复地方割据时,潘美也率兵出征。开宝七年,赵匡胤决定征南唐,潘美率军强渡秦淮河,打败南唐的江南军,随后潘美趁夜攻城,攻下金陵城,使南唐灭亡。潘美深受宋太祖与宋太宗的信任。
潘美在陈家谷一役中的指挥不当,是致其形象发生改变的原因之一。雍熙三年,赵光义决定分两路大军北征伐辽,西路军以潘美为主帅,杨业为副帅,王侁刘文裕为监军。随着战程的推进,朝廷下令迁四州之民于内地,由西路军护送。杨业认为此时应先让民众安全转移,随后令强弩手埋伏在谷口并让骑兵驰援中路,但王侁、刘文裕并不赞同,仍令杨业率兵出击,杨业为给自己留一线希望便对潘美和王侁说,希望他们在陈家谷口用左右翼支援并以步兵夹击。而到了约定之时,王侁为了争功,便将军队撤离而去追击契丹军,潘美虽知此举不妥,但也未能制止,最终导致了杨业所率士卒几乎全军覆没,杨业身死的结局。
白面奸臣潘仁美
陈家谷一役,潘美身为主帅对战争失利这一结果的确应承担一定的责任,但监军王侁却是更为直接的责任人,行军布阵的战略必须得到监军的同意才能施行,因此王侁所负责任更大。但潘美的失误在历史流传的过程中逐渐被放大化,人们在表现对杨家将的尊敬的同时,便将诸如潘美等人的形象丑化,将其刻画为白面奸臣“潘仁美”。在南宋话本以及元明杂剧中,潘仁美的奸臣形象已经出现,至明代中期的章回小说中,潘仁美的奸臣形象才得以定型,此时白面奸臣的形象已经与最初的开国功臣形象有了巨大的差异。在明代以后的文学作品以及戏曲作品中,潘仁美也多以奸臣的面目示人。
影响
文艺影响
潘仁美的形象在文学作品以及戏曲作品中均有体现。南宋的话本中潘仁美的形象已经出现,在明代中期的章回小说中,潘仁美常作为奸臣出现,如秦淮墨客所著《杨家将演义》、熊大木所著《杨家将》等小说中,潘仁美均作为重要人物出现。在戏曲作品中,秦腔传统戏《审潘洪》中的主人公便是寇凖与潘仁美,其主要内容为寇准略施巧计审问潘仁美,使其供述出残害杨氏父子的始末。而在京剧中,也有《调寇审潘》的剧目,其主要内容与秦腔《审潘洪》相似。在戏剧中,潘仁美常使用白色的脸谱,即先用白色涂抹整张脸,再用黑色或其他颜色勾画出眉眼以及面部的图案,使用白色脸谱以表现其奸诈、狡猾的性格特征。
对原型人物的影响
而奸臣潘仁美的形象,对于其原型人物开国功臣潘美有着较大的负面影响。潘仁美在《杨家将》系列故事中被塑造成一个奸邪嫉功的奸臣形象,他公报私仇、陷害忠良,还有通敌卖国之嫌。而在历史上,潘仁美的原型人物潘美,却是北宋的开国功勋,深受太祖、太宗的信任,其宦途之中,官至忠武军节度使,爵封韩国公。在陈家谷一役中,潘美也并非主要责任人。因此,由一代名将潘美到杨家将系列故事中的奸臣潘仁美,这一人物的形象转变较大,潘仁美与潘美之间的联系,至今仍有争议。湖南怀化的荆坪村村民大多数都姓潘,并声称自己是北宋名将潘美的后裔,在村中有着一个古戏台,这个戏台可以容纳千余人同时听戏,因此古戏台数百年以来都禁止表演《杨家将》戏,村民认为《杨家将》戏将自己祖先潘美的形象丑化了,并令自己的祖先蒙冤千年。
衍生歇后语
潘仁美挂帅——不敢多言、奸臣当道
潘仁美领兵——苦了杨家将
潘仁美会严嵩——一对奸臣
潘仁美吃扁食——活人的饭吃够了
潘仁美不发救兵一陷害忠良
潘仁美讨旨挂帅——没安好心
潘仁美射死杨延嗣——公报私仇
相关评价
中山大学教授康保成对潘仁美进行评价,他认为“明清以来,口述历史、戏剧小说中的潘仁美对官方也产生了影响。戏剧形象潘仁美的成功塑造,也影响到学术界对历史人物潘美的评价。”
相关作品
文学作品
参考资料:
影视作品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搜索: 杨家将.豆瓣.2023-09-14
目录
概述
形象设定
外貌
身份设定
性格特点
主要经历
为宋朝立国立下汗马功劳
潘仁美计逐英雄
与杨氏一族结下仇怨
残害杨氏一族
寇准勘问潘仁美
八王设计斩仁美
关系设定
潘豹
潘妃
杨业
呼延赞
杨七郎
形象分析
阴险狡诈
嫉贤妒能
公报私仇
傲慢轻敌
形象起源
原型人物潘美
白面奸臣潘仁美
影响
文艺影响
对原型人物的影响
衍生歇后语
相关评价
相关作品
文学作品
影视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