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寿绣品《耶稣像》
民国初年刺绣名家沈寿创作的耶稣绣像
耶稣像》是民国刺绣名家沈寿的代表作,也是苏绣中仿真绣的代表作品。《耶稣像》高54.8厘米,宽39.4厘米,沈寿以当时著名青年画家颜文良依据意大利画家圭多·雷尼的古典写实油画《耶稣像》创作的作品为绣稿,展现了头戴荆棘冠的耶稣的痛苦神情。
中华民国初年在西学东渐热潮下,沈寿将西方绘画融入传统苏绣技艺创立了仿真画绣,《耶稣像》是沈寿为中原地区参加1915年巴拿马共和国博览会创作的基督教画绣。1921年沈寿去世后将《耶稣像》赠予张謇,张藏于南通博物苑中。后几经辗转,终藏于南京博物院,成为该博物院镇院之宝之一。
沈寿在运用苏绣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融合西方油画透视法、明暗原理,色彩、结构、光影与针法相互配合,创造性运用了虚实针、旋针等新针法,还创新地将多股颜色丝线绞合使画面色彩更有层次感,人物更加生动逼真。《耶稣像》是中华民国时期苏绣技艺的创新,仿真绣发展的体现,也是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体现。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共和国——太平洋世界博览会“上,《耶稣像》荣获一等奖——金奖。
创作背景
创作环境
苏绣是以苏州市为中心,在孙吴范围内运用苏绣针法技艺并具有苏绣艺术特征的刺绣品的总称。沈绣是苏绣的一种,又可称仿真绣或艺术绣。清朝末年西方文化传入中原地区,掀起西学东渐热潮,生于苏绣发源地苏州吴县的沈寿从小学习刺绣,后还受朝廷委派到日本考察交流刺绣与绘画艺术。她将西方绘画融入传统苏绣后创立了仿真绣,故又称“沈绣”。沈寿大部分绣品的底稿由其丈夫余兆熊绘制,随后其用旋针、虚实针表现物体肌理,多彩丝线调和色彩,融入西方的光影表现方式和写实画风,绣品色调自然柔和,有立体感。
创作过程
1913年,为庆祝巴拿马共和国运河正式通航,美国欲举办博览会(即后于1915举办的“巴拿马世界博览会”)。并派劝导员来中国邀请中国代表团参加。袁世凯将参加博览会看作是中华民国走向国际舞台的大事,委托农商部全权代理。有人建议绣佛像送展,但时任农商总长的张謇认为不妥,看到张孝若德国带回来的画作照片,就和沈寿决定以意大利著名画家圭多·雷尼的油画《耶稣像》为绣稿创作一幅仿真绣参展。绣稿由当时著名青年画家颜文良以《耶稣像》为样本再创作,沈寿认真研究了绣稿,为展现耶稣神情精心设计了方案,费时一年半于1915年绣制完成。由高剑华主编、张謇题写书名的大型女性百科全书《治家全书》中收录有沈寿所作《耶稣绣像记》《耶稣绣像说明书》,记有相关内容。
《耶稣绣像记》
《耶稣绣像说明书》
题材原型
晚明时期耶稣会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教过程中发现用耶稣基督宗教图像传教的效果明显,经利玛窦等人对耶稣像进行本土化改造后,耶稣基督宗教图像渐渐被中国人熟悉。
圭多·雷尼(Guido Reni,1575—1642)是16至17世纪意大利一位著名的巴洛克画家。圭多·雷尼以高超的写实技法将宗教题材绘画中的神明和雅威再现,其作品中的基督耶稣常被描绘为头戴荆棘,仰望天父的形态,“雷尼式翻白眼”也是其作品特色。其中雷尼1620年绘制完成的《耶稣像》是沈寿作品的原型,目前藏于荷兰阿姆斯特丹荷兰国立美术馆。
作品内容
《耶稣像》高54.8厘米,宽39.4厘米,是绸料加各色丝线绣制而成。面部共用了一百一十色的丝线,绣像上方的十字架也附用了一百一十色的丝线绣制而成。绣品嵌装在内框呈椭圆形的红木镜架中,保留了美术明信片上耶稣像的头戴荆棘、双唇微张、血迹披面,神情痛苦不堪的情状。装裱的绣架为上等黑檀木与紫楠木制作而成,架面上装饰有真金银丝花纹。
艺术鉴赏
刺绣技艺
沈寿在《耶稣像》的创作中,采用110多种颜色的绣线,根据散针与接针的特点,创造性地用了拼色法(几色线同穿一麦粒肿) 、镶嵌法 (先虚铺后逐步嵌密) 、虚实法以及旋针法等新针法,增强画面立体感。体现了她“余之于针法也,旋针昔所无,余由散针、接针之法悟人而变化之。”的刺绣理念。
为了表现耶稣肌肉的丰富质感,沈寿同时将多种颜色的丝线绞合,用色调和丝光与刺绣针法之间的配合来突出人物面部神态的层次感,而丝线材料自身的质感也被淡化了。其绣法从环境色彩的渲染到人物造型结构的塑造所运用的透视原理和明暗阴影都体现出西方现实主义的特点。
面部和颈部将旋针与传统针法相结合,体现出转折自然、细腻平滑、 光彩柔和的艺术效果;耶稣眼睛处的针法虚实结合,眼球用旋针和细密的针脚来体现立体感,眼白部分用虚实针,瞳孔处则留空不绣;头发和胡领部位将棕、黄、红、等多种色线绞合,按梳理方向施以滚针,并把施针、必针、接针、套针相融合,突显了松软、弹性的质感。
装裱艺术
耶稣像》内相适应椭圆形的内里,繁复的花边和醒目的十字架呼应基督教主题,栗色的漆木与整体画面色调协调一致,《耶稣像》的装裱边框花纹设计以及新式西洋镜框的形制已经区别于传统画绣布轴册画的装裱形制,更能保护绣品免于污染,体现出当时刺绣工艺的革新。
构图特色
沈寿的《耶稣像》中耶稣微张的嘴唇,向上翻转的眼珠以及微微向上扭动的头肩颈给人第一感觉是痛苦的,但同时整个画面充满着坚定、悲怆的色调。作品采用椭圆而不是矩形的版式,加上耶稣头戴的荆棘冠更能突出表现耶稣被禁住的状态。
画面高度与宽度的比例大约是5:4,整个画面向垂直方面伸展,给耶稣仰视的方向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使画面得到延伸。同时遵循平行透视原则,其五官比例根据“近大远小”的规则统一向右倾斜45度,耶稣的神态是痛苦、挣扎着的,但其眼神注视的方向是充满希望的、坚定的。这种矛盾组合在画面中清晰展现正得益于图式结构。
价值与影响
在中国清末西学东渐潮流中沈寿将西洋绘画技巧引入传统苏绣技法,创立“仿真绣”,使绣品更具立体感,是苏绣发展中的一大创新。沈寿所绣的《耶稣像》栩栩如生,形象逼真,通过中国传统刺绣技艺结合西方古典艺术的方式再创了欧洲古典油画风格的基督教画像。引起西方人共鸣的同时,显示了中国刺绣的精湛技艺和艺术震撼。在巴拿马共和国世博会上获得金奖更是在国际艺坛引起了轰动,提高了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
重要展览
1915年,《耶稣像》完成后首先在城南女子师范学校进行预展。预展完成后被送到旧金山正式展览。
在巴拿马博览会结束后,为了扩大影响,《耶稣像》又被送到纽约的南通织绣分馆陈列。
1921年,留美学生陈仲久受张謇指派赴纽约将《耶稣像》、《倍克像》护送回南通市,后《耶稣像》被陈列在南通博物苑最显目的地方。
抗战时期,《耶稣像》先被安置在上海金城银行的保险柜,后被带到香港特别行政区。1986年4月27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在南京举行了张謇后裔张绪武献归沈寿珍贵绣品仪式,《耶稣像》正式回到中国。1987年10月, 这幅名绣由张謇先生孙媳蒋蓉卿女士代表张氏家族捐献给南京博物院永久珍藏。
流传收藏
1915年为了庆祝巴拿马共和国运河的开凿通航,美国旧金山举办了“巴拿马世界博览会”,中国刺绣在会上获20余枚奖章,其中沈寿历时一年半完成的仿真绣《耶稣像》获得最高一等奖——金奖。这幅绣品先在南通市预展后被送往美国旧金山正式参展,获奖后售价高达13000美元。但因为价格太高难以出售,最终留在中国。张謇将《耶稣像》视为国宝,只准展览,不准出售。
1921年沈寿在弥留之际,仍不忘《耶稣像》,张謇指派留美学生陈仲久专程赶赴纽约将《耶稣像》、《倍克像》护送回南通。沈寿遗言将《耶稣像》等作品赠送给由张謇创立的南通博物苑陈列。抗战爆发后,这幅绣品被存放在上海市一家银行的保险柜里。 抗日战争胜利后,张謇的后人担心《耶稣像》久藏保险柜会霉变,便将其取出,后又随身携带到香港,加以妥善保管。《耶稣像》也因此躲过了文化大革命这一劫难,最终回到了大陆。1986年4月27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在南京举行了张謇后裔张绪武献归沈寿珍贵绣品仪式。1987年10月, 这幅名绣由张謇先生孙媳蒋蓉卿女士代表张氏家族捐献给南京博物院永久珍藏,成为南京博物院镇院之宝之一。
相关作品
1987、1994年,沈寿的再传弟子牟志红先后受中国苏绣艺术博物馆委托,复制两幅《耶稣像》,现陈列在南通沈绣艺术馆。
参考资料
沈寿与世博会.中国沈绣艺术馆.2023-09-11
沈寿作品若干史实新证.江苏地方志.2023-09-13
目录
概述
创作背景
创作环境
创作过程
题材原型
作品内容
艺术鉴赏
刺绣技艺
装裱艺术
构图特色
价值与影响
重要展览
流传收藏
相关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