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团
南朝鲜军队
白虎团,即南朝鲜"首都师团"第1联队,组建于1946年,是南朝鲜军队首批组建的8个步兵联队之一,号称“首都师团”的“王牌”。“首都师团”以一只张着血盆大口、露着獠牙的黑底金纹虎头作为师徽,而第1联队的官兵不仅臂章上均有师徽,且联队有一面由南朝鲜领导人李承晚亲自授予的写有“优胜”二字的虎头旗,另由于臂章常年暴露在外,容易褪色发白,故被称为“白虎团”。
1953年7月13日,在朝鲜战争金城战役二青洞一战中,"首都师团"第1联队团部被中国人民志愿军68军203师派出的“化袭班”摧毁,“虎头旗”也被缴获,如今收藏在中国人民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而第1联队主力也被中国人民志愿军68军203师击溃。
历史沿革
成立起源
南朝鲜"首都师团"第1联队成立于1946年,是李承晚的南朝鲜军首批组建的8个步兵联队之一。由于朝鲜曾沦为日本殖民地长达50年之久,在部队编制的称谓上沿袭了旧日军军团、师团、联队的叫法。南朝鲜"首都师团"第1联队的历史比1949年成立的“首都师团”还要悠久,“首都师团”下辖部队多次发生变化,但第1联队始终都在建制内,故其也是“首都师团”的主力部队。
一战成名
南朝鲜"首都师团"第1联队所属的“首都师”是当时南朝鲜4个王牌师之一,清一色的美式装备,朝鲜战争初期战功显著。1950年9月率先跨过“三八线”北进,同年11月占领清津港,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反击后又是唯一守在“三八线”以北的南朝鲜军队,被美第8集团军司令詹姆斯·范佛里特命名为韩国第一荣誉师。第1联队则是“首都师”的“王牌团”,享有“国军主力”的美名,在“三八线”以北的襄阳守备战中,一战成名,南朝鲜总统李成晚亲授“虎头旗”,从此得名“白虎团”。也有说法称其部队由于臂章常年暴露在外,容易褪色发白,故被称为“白虎团”。
走向灭亡
1953年7月13日到7月27日,朝鲜战争金城战役爆发,这也是朝鲜停战协定签定前的最后一仗。在二青洞一战中,"首都师团"第1联队团部被中国人民志愿军68军203师派出的“化袭班”迂回支队摧毁,联队主力也被中国人民志愿军68军203师击溃,就此走向覆灭。
背景
1953年,正当朝鲜停战谈判将要达成协议之际,李承晚集团蓄意破坏战俘遣返协议。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决定在金城以南地区发起夏季反击战役,由第20兵团负责具体实施。该兵团将兵力分为左、中、右三个集团。其中西集团右翼68军正面就是南朝鲜军的“首都师团”。“首都师团”在一线并肩展开第1、第26两个联队,部署在浦幕的机甲联队为师团预备队。整个师团防御正面10千米、左纵深5千米、右纵深8千米。第1联队将下属3个大队成1个梯队展开于522.1高地、552.8高地及其以北诸高地,防御正面宽约3.5千米,联队团部位于二青洞,68军决定由203师负责主攻第1联队。
经过
战役发起前,中国人民志愿军68军第203师组织了细致的现地勘察,捕获了数名俘虏,查明了南朝鲜军兵力部署和工事构筑情况。为了迅速歼灭此处的南朝鲜军,第203师决定以第607团侦察排组成一个“化袭班”,由该团副排长杨育才带领。在发起总攻的同时,穿插分队的先头化袭班,以化装奇袭的手段,直取第1联队团部,为主力全歼守敌创造有利条件。
化袭班受领任务后,认真分析了第1联队的军情、地形,审讯了20多名俘虏,基本摸清了第1联队团部的位置、警戒情况及人员活动规律,并结合地图进行反复研究,制订了具体的作战方案。全班编为3个袭击小组,体型高大、高鼻梁、深眼窝的杨育才化装为美国军队顾问,朝鲜族联络员韩淡年化装为南朝鲜军排长,其余人员均化装成南朝鲜军士兵,伪装成护送美军顾问或溃退散兵之模样。接近目标后,第1小组负责歼灭第1联队警卫排,保障其他各组的袭击;第2小组攻击第1联队炮兵指挥所;第3小组进攻第1联队团部作战室。作战计划制订后,化袭班及时组织了战前训练,尤其是对南朝鲜军言行的模仿、穿插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及处置方案,都进行了多次演练。
14日0时4分,化袭班从白杨里出发,快速越过南朝鲜军炮火封锁的500米开阔地,进至南朝鲜军前沿阵地380高地附近。此时志愿军方总攻已打响,南朝鲜军正遭受志愿军猛烈攻击。该班趁着混乱,直插前往二青洞的公路,向纵深推进。此时化袭班为反客为主、迷惑对手,一路不断用朝鲜语高喊“巴利卡”(快跑)。1时10分,穿插至415高地南侧约50米时,借着南朝鲜军照明弹的光亮,化袭班队员发现有一名南朝鲜士兵在我队尾跟进。化装成南朝鲜军排长的联络员韩淡年立即对其进行询问。此人为南朝鲜军的传令兵,误认为韩淡年是南朝鲜军长官,并供出当夜的口令。行进中,杨育才又令联络员向相遇的南朝鲜士兵确认了口令。随后,全班顺利通过南朝鲜军岗哨。
1时40分,化袭班在勇进桥南与南朝鲜军增援部队相遇,南朝鲜军40余辆汽车满载士兵向北驶来。众寡悬殊,杨育才指挥化袭班在二清洞村北伏下,待机行动。当放过南朝鲜军车25辆后,第203师穿插支队与南朝鲜军增援部队前卫交火。南朝鲜军后卫车辆即停于第1联队团部沟口的公路上,堵住了化袭班前进的道路。杨育才下令对南朝鲜军发动突袭,仅用时3分钟,即毁南朝鲜军汽车7辆。随后,全班乘南朝鲜军混乱之际迅速越过公路,继续向目的地疾进。
2时40分,化袭班成功进至第1联队团部所在地。发现团部前停有汽车30余辆,来往人员较多的情况后,杨育才果断将原3个袭击小组调整为4个,前3小组仍遂行原定任务,增编之第4小组主要负责歼灭混乱之敌和炸毁敌汽车,支援第2、第3小组战斗。
2时43分,第1小组向南朝鲜军第1联队警卫排突然开火,歼灭大部,少量南朝鲜军向南逃窜。该组迅速尾追至下枫洞三岔路口附近,占领有利地形,与增援、溃退的南朝鲜军激战6次,给对方以杀伤。第2、第3、第4小组则趁着混乱,向各自目标发起猛攻。第3小组成功封堵第1联队作战室大门,侦察员包月禄迅速投进1颗手榴弹,在手榴弹爆炸后快速冲入室内,将敌大部歼灭。第2小组在歼灭敌炮兵指挥部后,随即和第3小组会合,对混乱的南朝鲜军展开进攻,化袭班第4小组迎头截击。最终第1联队指挥中枢的大部被歼,战斗仅持续14分钟便宣告结束。
在化袭班突袭第1联队团部的同时,志愿军203师609团2营也消灭了机甲联队第2大队,并在混战中击毙了联队长陆根洙上校。而因为被打掉了指挥中枢,第1联队的防线很快便崩溃了,其中第1大队被全歼,第2大队溃败后,原1000人中只收容到280人,遭重创的第3大队因为逃跑迅速逃脱了覆没的命运。此外,该联队建制内和临时配属作战的炮兵部队基本被歼。
结果
中国人民志愿军化袭班在击溃第1联队团部后,从床底下和草丛中搜出了第1联队人事科科长、副官、炮兵副大队长等8名军官,总计俘虏了16人,现场清点出54具敌尸,缴获枪支76支(挺)、电台2部、总机2部、发电机2部报话机、电话机117部、吉普车27辆、卡车11辆、火箭炮1门,还有两个大仓库和其它很多器材。作战室墙上那面写有"优胜"字样的虎头旗,也被化袭班扯下来当收缴战利品的包袱皮用。
第1联队第1大队被中国人民志愿军68军609团2营全歼,第2大队溃败后,原1000人中只收容到280人。第1联队配属作战的炮兵部队基本被歼,19门榴弹炮都成了2营的战利品。
战后,609团2营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等功臣营",该营4连荣立特等功。杨育才被记特等功一次,并授予"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授予一级国旗勋章和金星奖章。“首都师团”第1联队联队部缴获的"优胜"虎头旗,则由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至今。
部队重建
“白虎团”一说叫“飞虎团”,“首都师”是李承晚的精锐部队,绰号“老虎师”。在遭到志愿军歼灭后,李承晚又重建了这支部队,“飞虎团”死而复生。直到今天,“老虎师”依然存在,下属的“飞虎团”则已经扩编成为“飞虎旅”。
相关作品
著名京剧演员方荣翔在为志愿军战士演出时,在一份《战地简报》上看到一篇介绍战斗英雄杨育才带领尖刀班、深入敌后智歼南朝鲜军白虎团的故事,深受感动,决定将这一事迹搬上京剧舞台。1972年现代京剧电影《奇袭白虎团》在中国上映,该片由苏里王炎执导,宋玉庆、方荣翔等主演的电影。讲述了侦察排长严伟才率领一个尖刀班,在朝鲜人民军韩大年和金大勇协助下,他化装成美、李伪军,插入敌人心脏,击毙了“白虎团”团长,捣毁了团部,为全线反击创造了有利条件的故事。
相关事件
韩国的707特种大队绰号“白虎”部队,这自然让很多中国读者想起了朝鲜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奇袭白虎团”的故事。但“白虎”部队并非当年被歼灭的“白虎团”。“白虎”部队707大队到20世纪70年代才成立,据称,是在1972年德国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发生极端分子杀害以色列运动员的悲剧后,由韩国总统朴正熙下令建立的。最初名字叫作606部队,是从当时韩军的特种部队里精选组成,由韩国总统府警卫室直接领导。韩国军人专制结束后,韩国总统金泳三将606部队解散,成员重新归属特战司建制,编成707大队。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成立起源
一战成名
走向灭亡
背景
经过
结果
部队重建
相关作品
相关事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