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斑背肛海兔(学名:Bursatella leachii)是海兔科,背肛海兔属的软体动物,因外表具蓝(青)色眼状斑点,且肛门位于背部得名,别名有海珠、海粉虫等。其主要分布于
热带大西洋、印太海域和地中海地区,中国常见于东海、南海部分海域。其为杂食性,体色也会依据食物种类和栖息环境发生变化。蓝斑背肛海兔雌雄同体,常见三、五个或十几个连成一串交尾并进行异体受精,交配一天后即可产卵。其有一定自我防卫能力,皮肤中具麻痹性
芳香油,可麻醉捕食者;
腺体可分泌的紫色液体,射出可使海水变紫红色,用于干扰捕食者。
成体蓝斑背肛海兔体长在9~12厘米,最长有达15厘米,体呈纺锤形,柔软,体表有黏液,头部具有两对触角和眼点。体色呈黄褐至青绿色,除背面和边缘的青绿或蓝色眼状斑点外,背侧面亦散布大小不等的黑色斑点及深色阴影,头部与胴部有多数大小不同的突起,足位于身体腹面,是匍匐移动的器官。其常栖息于海水通畅的
海湾潮下带滩涂或海藻上,产卵期间爬行至
潮间带。
蓝斑背肛海兔有丰富的药用和食用价值。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其体内部分成分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其卵群带营养丰富,在中药应用中被称为“
海粉”。海粉一词较早记载于明代
李梴的《
医学入门》,
清代李调元《南越笔记》中表明,其在明清时期已有相当完整的养殖和使用方式。蓝斑背肛海兔是中国福建部分地区常见的
经济动物,畅销中国福建和东南亚等地,但产量始终不高,主要因持续繁殖的卵群带受限,若要持续开发需进一步提高养殖技术。
命名与分类
1817年,由亨利·玛丽·杜克罗泰·德布兰维尔(Henri Marie Ducrotay de Blainville)首次描述并命名为Bursatella leachii,常见异名Notarchus leachii cirrosus W. Stimpson(1855)亦见于部分资料,且常被列为
无楯目(Anaspide)。本词条依据综合分类信息系统(ITIS),将蓝斑背肛海兔列入异鳃亚纲(Heterobranchia),海鹿目(Aplysiida),背肛海兔属(Bursatella)。
清代赵学敏《纲目拾遗》中《虫语》有记载“
海珠区,生岭南,状如
蛞蝓。”将其称为海珠;清代李元《蠕范》卷三中有“海粉虫,如蝓,大如臂。”称其为海粉虫,常见别名还有海猪子(仔)、海猫子、海珠母、雨虎等。
形态特征
蓝斑背肛海兔体呈纺锤形,分为头颈部、胴部和足三部分。胚胎发育期出现螺旋形壳,
变态后体内外均无壳。成体常见体长9~12厘米,可至15厘米,体柔软,表面有黏液,正常伸展时,头颈部触角似兔耳,胴体似兔身,受刺激时全身收缩成卵圆形。体色呈黄褐至青绿色,与栖息环境和食物种类有关,体表有多数大小不同的突起,散布于头部与胴部,背侧者较大,为长圆锥形或有多数分歧。背面和边缘具数个青绿或蓝色眼状斑点,外围有褐色线圈围绕,背侧面散布大小不的等黑色斑点及深色阴影。
头颈部
头部具两对触角,前一对较大,称头(前)触角,外侧有一纵行耳状沟,上有树枝状分枝的绒毛突起;后一对较小,称嗅角,短棍状,表面有绒毛状突起,嗅角基部两侧的凹陷处内有小且无眼柄的黑色眼点。前腹面有一垂直口,与头触角基部相连,两侧有一堆叶片状唇瓣,口缘有褶皱。其舌布满小刺,用以取食。
胴部
包括外套膜、外套孔、内脏团、鳃生殖孔和肛门等。其本鳃呈扇形,大,位于心脏右后方,正后方有肛门,呈管状突起。外套膜边缘下方有紫汁腺,可射出紫色液体。蓝斑背肛海兔雌雄同体,两侧足叶前端分离,后端愈合,反折于背方,形成一特殊裂腔,两侧足叶前端有两性生殖孔。
阴茎孔于右触角基部,与两性生殖孔之间有卵精沟相连。
足部
蓝斑背肛海兔的足位于身体腹面,宽大且平滑,几达身体全长,是匍匐使用的移动器官。足前端呈截形,足背边缘有密集的出手状小突起,两侧扩张成尖突,足底淡黄色,末端短尾状,向两侧伸展形成侧足。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范围内,蓝斑背肛海兔广泛分布于
大西洋、
地中海及印度-
太平洋海区,包括
西班牙、
马达加斯加、
南非、
菲律宾、中国、
日本、
澳大利亚以及
新西兰等国的
热带、
温带地区沿海。中国范围内,其常见于
东海、
南海部分海域,包括
山东省、
江苏省、
浙江省、
福建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东省和
海南省等地。
栖息环境
蓝斑背肛海兔为海生暖水性,适宜水温为12~26℃,成体常栖息于海水清澈通畅
海湾,潮下带的海涂或海藻上,产卵期间会爬行至
潮间带。高温会影响蓝斑背肛海兔幼体发育和成体的存活,温度32℃以上幼体致死增加,温度28℃以上则对成体的生存产生影响,生活盐度一般在24‰~26‰,雨季淡水大量注入时常会引起其死亡。
生活习性
移动方式
蓝斑背肛海兔的移动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利用足爬行,每分钟前进其体长2~3倍距离,二是吸水后悬浮于水中,用侧足划水和外套膜喷水前进,三是体分泌浮性黏液后悬垂于水中,借潮流移动。营爬行时,食料充足的条件下,其每分钟可爬行15厘米左右,食料不足时可达每分钟40厘米。
群聚习性
蓝斑背肛海兔有群聚的习性,可根据环境变化、饵料资源或生殖等原因成群迁移。在野外调查中,蓝斑背肛海兔通常在日出时成群出现,在下午则常为个体出现。野外观察表明,它们在日落后聚集,并在早上分散开来。这种群聚的昼夜节律性在实验室研究中仍存在,如早上最常见蓝斑背肛海兔的交配行为,觅食活动则通常集中在下午。
摄食习性
成体蓝斑背肛海兔为杂食性,以各种海藻、原生动物、
桡足类和小型
软体动物门等为食。主要食物为底栖
藻类,如舟形藻、聂氏藻等,也摄食
浒苔、石莼、
念珠藻等海生植物和少量的原生动物、
萼花臂尾轮虫,小型
甲壳亚门。幼体发育至
面盘幼虫后期之后,以有机碎屑和浮游
硅藻为食。
自卫行为
蓝斑背肛海兔移动速度较慢,因此自卫能力是其生存所必要,其基本自卫能力有两种:其一是有一种储存于皮肤的挥发油,对神经系统可产生麻痹作用,用于麻醉捕食者;其二是紫汁腺可分泌紫色液体,在危险时射出使海水变紫红色,用于掩护自身。
适应能力
温度变化会对蓝斑背肛海兔的行为产生影响,水温24℃时行动缓慢,每分钟爬行距离为20厘米;水温降至12℃时停止活动,集中于海底或海藻、礁石上;水温降至11℃以下时会移向较深海地区,将头部钻入泥中不动,可连续10天以上。在16~21℃时摄食最旺盛,生长最快;水温13℃以下或24℃以上则少摄食或不摄食。
生长繁殖
2~3月及9~10月是蓝斑背肛海兔主要的生殖季节,繁殖水温在14~23℃。雌雄同体的蓝斑背肛海兔交配时进行异体受精,常见三五个到十几个连成一串进行交尾,最前一只仅充当
雌性,最后一只仅充当
雄性,中间者则对其前个体充当雄性,对其后个体充当雌性,在
潮间带交配一天后即可产卵。产卵时,常爬于海藻或石块等附着物上,然后将卵群带经卵精沟从两性孔排出,黏在附着物上。
蓝斑背肛海兔的产卵量于个体大小有关,卵群带长度长120~(~500)~926cm,一般湿重在6~10g,胶质,表面青绿色,卵群带内含螺旋形排列的卵囊。每1cm卵群带平均含卵囊35个,每一卵囊内有卵子10~20粒。
受精卵直径为94~104μm,分裂时为螺旋形不等全裂。水温21.0℃~25.3℃的条件下,受精卵经多
细胞期,
囊胚期,原肠期,担轮幼体期,
面盘幼虫期后,约在145小时后幼体脱膜离开卵带,之后再发育一段时间后进入幼贝期。面盘幼虫阶段末期消化道发育完全前,发育所需营养和能量完全由卵黄供给,之后以有机碎屑和浮游
硅藻为食。
在
美国白灯蛾变态发育过程中,自然环境下大多幼虫会在
藻类(
蓝菌门)丰富的条件下蜕变,这些藻类也是成体饮食的一部分(如Porphyrosiphon notarisii,Microcoleus lyngbyaceus等),其身体会在1-2 天的时间内迅速长出盾板状外壳用于保护内脏,当蓝斑背肛海兔体长生长至2.5-3.0mm时,外壳便消失。
蓝斑背肛海兔成体生长相对较快,孵化后 2 或 3 个月即可成熟。条件适宜时,体长为1cm的幼苗经过5天养殖后,体长可达2.5cm,15天后可达5.5cm,30~40天后体长达到10cm,此时其性腺成熟,已经具有生殖能力。
人工养殖
养殖概况
蓝斑背肛海兔的养殖的主要目的是收取卵群带。中国
福建省莆田和
厦门市一带常将蓝斑背肛海兔晒干后储存食用,或作为饲料和肥料,在厦门有二百年的养殖历史。1950年扩展到广东养殖,1965年福建厦门人工育苗成功,产量大增,畅销中国内地和南洋等地区。由于其卵群带的药用价值高,虽可以利用人工繁育保证产量,但用以持续繁殖的卵群带有限,产量提升始终不高,若要持续开发,需进一步提高相关养殖产业的发展。
苗种繁育
蓝斑背肛海兔苗种有两种常见来源,一是采集野生的卵带后孵化的半人工养殖,二是由人工交配产出的卵带孵化的全人工育苗。为避免苗种不足,无法满足需求,全人工育苗为主流方式。
繁育多选择在“
寒露”和“
立冬”之间,采捕野生苗。一般在潮下带用对虾网捕捞,立冬后在退潮时可直接于
潮间带用手捕捉。将健壮个体集中于消毒后水池交配,产出卵带。选择新鲜,干净和完整的卵带,过滤海水冲洗干净后,移入育苗孵化池培育。育苗期每日换水一次,在孵化至
面盘幼虫阶段开始摄食,每天按需投喂单胞
藻类为主的饵料。人工环境下,蓝斑背肛海兔苗种可达1cm左右。
养成方法
主要有三种养殖方式:
养殖管理
常巡视,修补堤岸,发现有苗种流失后立即补充,日常也需注意驱除水鸟、
家鸭等敌害。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
蓝斑背肛海兔和其产下的卵群带均有一定食用价值。其鲜肉中含有水分、
蛋白质、脂肪,并含有铜、铁等多种
维生素,去除内脏与粘液后可食用,也可用于饲喂家禽。在一些国家不是供人类食用,它们通常被认为是拖网中价值较低的副渔获物,因此被丢弃或用作肥料或用作鱼类饲料的成分。
蓝斑背肛海兔的卵群带常称为
海粉,在中国福建、
厦门市等地区已有上百年食用历史,通常是鲜食或晾干食用。新鲜海粉除了粗蛋白和粗脂肪外,其EPA(
二十碳五烯酸)和DHA(
DHA)含量丰富,占
脂肪酸总量的27.28%,具17种氨基酸,基本符合FAO/WHO标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包括Ca(钙)、Mg(镁)、K(钾)和Na(钠)等,具有较好的食用价值。
药用价值
传统医学
海粉
药用海粉一般为蓝斑背肛海兔的卵群带干品,也有部分来自网纹海兔(Aplysia pulmonica)和
大海鹿(Aplysia kurodai),其呈细索状,形如
挂面或盘为饼状,扭曲不规则,色泽呈淡绿或青绿色,质地硬且脆,味咸。其清热养阴、软坚消痰,味甘、咸,气略腥;性寒,归肺,肾经。主治肺燥喘咳、鼻、瘤、等症。
收采炮制
蓝斑背肛海兔产卵期间(旺季2~3月,9~10月次之)采收。将竹竿,石块等附着物投入
潮间带以收集卵带,早潮退潮时收取,洗去黏液,沙粒等杂物后薄铺于竹筛,放置两到三天,晒干筛去灰屑,阴雨天可烘干或加盐腌制,待晴天后再晒。
现代医学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由其全体提取的部分化学成分有抗肿瘤活性,部分成分具抗细菌、病毒作用,对中枢神经有一定抑制作用。其紫汁腺分泌的紫汁中分离纯化出的
蛋白质“Bursatellanin-P”显示出抗HIV活性。
相关文化
蓝斑背肛海兔的卵群带被称为“海粉”,始载于明代
李梴的《
医学入门》。
清代赵学敏《纲目拾遗》中有“《虫语》:
海珠区,生岭南,状如
蛞蝓。大如臂,所茹
甘紫菜。于海滨浅水吐丝,是为海粉。”今证明为
海鹿科动物的卵群带。清代
李调元《南越笔记》中有“海人冬养于家,春种之濒海田中。遍插竹枝,其母上竹枝吐出,是为海粉。乘湿舒展之,始不成结,以点汤,佳。”这表明,明清已有相当完整的养殖和使用方式。清代李元《蠕范》卷三中有“海粉虫,如蛞蝓,大如臂。食海菜,食红则红,食绿则绿。土人取其粪为粉。”其中“粪”仍为海粉,为当地人食物,对其颜色也有描写。
参考资料
蓝斑背肛海兔.《广西药用生物学名录》数据库.2023-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