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孝慈
东吴大学原校长
章孝慈(1942年3月—1996年2月),浙江奉化人,台湾地区法律学者,曾任台湾东吴大学校长、国民党中央委员。
章孝慈和孪生哥哥章孝严(后改名为蒋孝严)一般被认为是蒋经国与其秘书章亚若的私生子。1942年3月,章孝慈出生于广西桂林市。1942年8月,章亚若在桂林市去世,章孝慈兄弟俩被送往江西万安县,由外婆周锦华抚养。1949年5月,在蒋经国的安排下,章孝慈兄弟二人跟着周锦华搬到台湾,定居在新竹市。1961年,章孝慈考入台北东吴大学,之后取得东吴大学文学、法学双学士。1971年,章孝慈赴美国求学,用六年时间获得南美以美大学政治学硕士学位和杜兰大学法学硕士、博士学位。1978年,从美国归台后,章孝慈进入东吴大学任教,先后担任法律系教授、法律系副主任、法学院院长、东吴大学教务长。1988年,章孝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三年后,又当选为台湾“国大代表”。1992年,章孝慈担任东吴大学校长。1993年8月,趁到北京参加海峡两岸法学学术研讨会之机,章孝慈到桂林市为母亲章亚若扫墓。1994年11月14日,在北京进行学术访问时,章孝慈因脑出血突发昏迷不醒。1996年2月24日,章孝慈在台北市逝世,终年54岁。
章孝慈潜心学术多年,原东吴大学校长杨其铣称赞章孝慈:“头脑细密,办事有步骤,讲话有条理,思路清晰,平日虽然不大爱讲话,但教学、演讲都不错。”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42年3月,章孝慈与孪生哥哥章孝严(后改名为蒋孝严)出生于广西桂林市,一般认为兄弟二人是蒋经国与其秘书章亚若婚外所生的双胞胎。章亚若为章孝慈取小名“狮儿”(章孝严为“狸儿”),蒋经国则叫章孝慈为“小猫”(章孝严为“大猫”),因此章孝慈乳名为“小毛”(章孝严为“大毛”)。后来蒋介石以蒋家字辈排行中的“孝”字辈为兄弟取名“孝严”和“孝慈”。因为他们是蒋经国非婚所生的私生子,所以孝严、孝慈从母姓章。
1942年8月,母亲章亚若在桂林去世,之后章孝慈和章孝严被送往江西万安县,交由外婆周锦华抚养。不久,章亚若的弟弟章浩若贵州省铜仁市县长,周锦华带着兄弟二人到贵州与章浩若一起生活。在章孝慈兄弟上幼儿园时,他们在铜仁市上了户籍,父母一栏填的是舅舅章浩若和舅妈纪琛的名字,章孝慈的名字是章小毛,章孝严的名字是章大毛。
抗战胜利后,周锦华带着章孝慈和章孝严返回江西南昌市。在南昌,他们的外公章贡涛亲自教兄弟二人写毛笔字、背诵诗词。兄弟俩6岁时,进入天主教办的“宏道小学”读书。1947年,蒋经国给周锦华去信,要求见两个孩子。于是,纪琛带着孝慈、孝严来到南京市。这是章亚若去世后,兄弟俩第一次见到父亲,但因为他们当时年龄太小,没有留下任何印象。
抵达台湾
1949年5月,在蒋经国的安排下,章孝慈与章孝严跟随外婆、大舅妈纪琛、二舅章浣若及舅母章向凤妹搭乘运送黄金的军舰来到台湾,定居新竹县。在他们启程时,蒋经国前来送行,但章孝慈与章孝严当时并不认识父亲蒋经国。到台湾后不久,因有人误传章浩若在大陆被解放军逮捕,纪琛离开台湾,再次返回大陆。自此,章孝慈和章孝严与外婆、二舅相依为命。
到台湾后不久,章孝慈与章孝严在新竹东门小学插班读三年级。上学时,他们报的学名是章孝慈、章孝严。由于怕发生意外,章浣若在为章孝慈、章孝严报户口的时候,把本是同一天出生的两人出生年月错开了一岁:章孝慈改为1942年1月27日,章孝严改为1941年5月2日,父母一栏,填的依旧是章浩若、纪琛。
章孝慈与章孝严到台湾后,蒋经国委托亲信王升代为照顾。但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章浣若与王升关系闹翻,从台北市送来的生活费由此中断,而此时章浣若的生意又不断遭遇挫折,只能凭借微薄的积蓄,养活一家十几口人,再加上通货膨胀,章家生活困顿,三餐难以为继。小学毕业后,章孝慈考入中中学读初中,后又在私立义民中学读高中。1960年底,在章孝慈和章孝严十八岁时,周锦华告诉两人,他们的生父是蒋经国。
艰难求学
1961年,周锦华因病去世后不久,章孝慈考入台湾东吴大学中文系。在东吴大学读书的时候,章孝慈及其家人的生活依旧很困难,因此他们的学费还要请求“三期缴付”。1965年,章孝慈在东吴大学获得文学学位后,再转系攻读法律,获得了法学学位。1971年,章孝慈赴美国求学,他先是到美国得克萨斯州教会办的南美大学攻读政治学硕士学位,之后又到杜兰大学攻读了法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在美国求学期间,为了攒学费,章孝慈做过很多临时工,包括服务生和保安公司的警卫。
母校任教
1978年,章孝慈从美国返回台湾,进入母校东吴大学任教,担任法律系教授;同年8月,任法律系副主任;两年后任法学院院长。从1986年到1992年,章孝慈连续六年担任东吴大学教务长。
章孝慈从美国读书归台后,很多朋友怂他从政,章孝慈也豫犹过,但从事政治多年的章孝严却让朋友不要把章孝慈扯入政治,章孝慈也听从哥哥的意见,成为了一名学者。不过,章孝慈后来还是进入了政界。1988年,章孝慈以高票当选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当时,在当选的180名中央委员中,章孝慈获票数排名第11位。1991年,他又当选为台湾“国大代表”。1992年2月,章孝慈担任东吴大学校长。
为母扫墓
早在1985年的时候,经过多方勘察,章亚若的墓地在桂林市凤凰岭被找到。1989年10月,章孝严、章孝慈委托时任台湾省联合报》记者的周玉蔻协助修章亚若的墓地。在重立的汉白玉梁启超墓上,刻着章孝慈亲笔撰写的碑文:显妣章太夫人讳亚若之墓。1991年,章孝慈本想趁着翌年第一届海峡两岸法学学术研讨会在大陆举行之机,回桂林祭奠母亲。后来,由于会议易地在台北市举行,章孝慈不得不暂时取消回桂林扫墓的计划。按照当时台湾当局的规定,担任政府职务的人员不能回大陆探亲。1993年3月,章孝慈为准备在北京举行的九三年海峡两岸法学学术研讨会期间到桂林为母亲扫墓,面呈台湾地区领导人李登辉,辞去“国大代表”职务,退出国民党十四届中央委员的竞选,完全以学者身份赴会。
8月,章孝慈转道香港特别行政区飞抵北京,参加1993年海峡两岸法学学术研讨会,成为1949年以来蒋氏家族返回大陆正式访问的第一人。8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中南海接见了章孝慈。江泽民在会谈中提到,章孝慈将到桂林祭扫其母章亚若墓,是中国人的伦理道德表现,并对章孝严未能随行深感遗憾。9月4日,章孝慈乘坐飞机飞抵桂林。5日上午,章孝慈一行冒着大雨,驱车到桂林马鞍山市西侧风凰岭下章亚若墓前祭拜母亲。同时,章孝严在台北市家中对母亲进行祭拜。
英年早逝
1994年秋,应大陆法学界的邀请,章孝慈再度赴大陆进行学术交流。11月14日清晨,章孝慈因脑出血突发昏倒在下榻宾馆的房间里,随即被送往中日友好医院急救。章孝慈昏迷的消息传到台湾后,引起各界关注。虽然按照当时《台湾地区人民进入大陆许可办法》规定,身为公务员的章孝严不能前往大陆,但各方面人士均认为,让章孝严到大陆探视章孝慈是人伦之常。为使章孝慈在台湾的家人和家庭医生早到京,国务院台办、海协会、中国民用航空局给予全力协助,令章孝严等人不必办理任何手续即可入境。11月16日,章孝严抵达北京,前往中日友好医院探望了昏迷不醒的弟弟。11月25日,章孝慈在中日友好医院6人医护小组和亲友的护送下,乘坐国泰航空公司的飞机返回台北继续治疗。此后,章孝慈再未清醒。章孝慈昏迷期间,东吴大学校方仍保留其校长职务。1996年2月24日,章孝慈在台北逝世,终年54岁。
人物评价
章孝慈胞兄蒋孝严表示:“我们在个性上不怎么相同,我可能比较外向一点,他(章孝慈)可能比我安静一点,这也是他为什么走学术道路的原因。”
原东吴大学校长杨其铣称赞章孝慈:“头脑细密,办事有步骤,讲话有条理,思路清晰,平日虽然不大爱讲话,但教学、演讲都不错”。
相关争议
关于章孝严、章孝慈的生父,除了认为是蒋经国之外,还有不同的说法。据《蒋经国日记》所载,章孝严、章孝慈为蒋经国亡友兼下属王继春之子,蒋经国只是在孩子出生的时候应邀做了“保人”,后来却传言为蒋经国所生。在郭礼伯的儿子郭贻熹所编写的《我的父亲郭礼伯》一书中则说,章孝严、章孝慈的生父为郭礼伯。据说,在与蒋经国相恋之前,章亚若曾做过时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南昌行营中将参议郭礼伯的外室,后因此事被郭礼伯的太太发现,且恰逢郭礼伯要调职到重庆市,二人分开。但1941年4月,时任“政治大学”军训总教官的郭礼伯在暑期时与章亚若再次相聚,在此期间,章亚若怀上了郭礼伯的孩子。当时,蒋经国已经对章亚若动情。而当章亚若将怀孕之事告诉郭礼伯的时候,郭礼伯建议章亚若晚两个月告诉蒋经国,将孩子认成是蒋经国的,并让她“明年三月生下孩子后,就说是早产,因为孩子出生后姓蒋比姓郭好,对她们母子将来的幸福更有保障。”
人物关系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抵达台湾
艰难求学
母校任教
为母扫墓
英年早逝
人物评价
相关争议
人物关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