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心如(1868—1946),
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少有大志,常与
孙中山谈论天下兴亡大事,加入兴中会,将自己产业十居其九捐助作起义费用,负责奔走中山、澳门、
香港特别行政区、
台湾省之间联络革命。1895年
广州起义及1900年
惠州起义,均积极参与。后在台湾协助
陈少白建立兴中会分会,地点就设在其家中。惠州起义时,孙中山曾在台湾住在杨心如家中一段时间。1911年
黄花岗起义,杨心如奉命到香港策应,起义失败后做善后工作。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认为台湾为海外联络要津,留杨心如仍居台湾。后在反袁革命中,也在其家接待不少同志。
孙中山逝世时,悲愤抑郁。
七七事变,更为沮丧。
日本投降,
台湾省复归祖国才笑逐颜开。时人称杨心如“爱国不求官”的人。1946年在台湾病逝,终年78岁。
杨心如(1868—1946),
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人,出生之时正值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中原地区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更大范围内瓦解,民族矛盾日益尖锐,不甘屈辱的中国人民纷纷起来反对
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对中国的统治。比心如稍年长的
孙中山、
陆皓东、
杨鹤龄,虽然均出生在南粤海角一隅的翠亨村,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精神深深地影响着这四个孩子的成长。他们在日后的“
反清复明”的革命斗争实践中,被乡人誉为“翠亨四杰”。
“生有大志,好读书,聪慧过人,过目不忘”的杨心如在1893年孙中山在澳门行医常回
翠亨村小住时常与孙中山相聚,彼此谈论天下兴亡大事,十分投契而结成好友。杨心如深受孙中山爱国思想的影响,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十分痛恨,孙中山所讲的革命道理,令其非常佩服,遂跟随孙中山参加反清活动。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馆藏资料《杨心如先生行状》中有记载:“国父昭示革命大义,推迩及遐。翠亨乡人首义景从,君附骥未敢后人。”
1895年,
孙中山与
陆皓东在
广州市发展兴中会并酝酿广州武装起义。此时,杨心如由孙中山介绍加入了兴中会组织,并积极参与筹备起义事宜,按孙中山的部署,策动人力、物力,做好起义的准备。他经常带着孙中山的指令,冒着生命危险,奔走于
香山县、澳门、
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地,机警地通过清政府的关卡,把有关起义事宜迅速传送到
广东省各地的会党、绿林和防军的首领。杨心如的兄长在海外经商,家境殷实。心如为人朴实,乐于助人,当孙中山领导的广州武装起义缺乏经费时,他不惜把自己的积蓄及资产慷慨捐出,充作起义经费。是次起义失败后,其岳父程耀宸及同乡好友
陆皓东等不幸遭清廷逮捕,在狱中不屈而死。杨心如则在脱险后,潜往
台湾省,在
台北市大稻埕建昌街(今
延平区)的一家经营茶叶的良德泽行任司帐。经此一役,使杨心如认识到斗争的残酷性和复杂性,烈士的殉难,更使他坚定了追随
孙中山革命的信念,立志为救国救民而献身,令
吴文秀十分敬慕。1897年,为扩大革命力量,
陈少白征得孙中山的同意,到台湾发展党务,杨心如便积极协助陈工作,并介绍吴文秀参加兴中会。通过吴文秀,陈少白又认识了在台湾的
广东省商人赵满朝、容祺年。是年11月,在杨心如家成立了台湾兴中分会。这是中国革命党人在
台湾省建立的第一个据点。之后,又吸收了台胞林震东、陈震安、陈文渠、林成木等。1898年秋,陈少白再次到台湾活动,在杨心如的帮助下,募得革命经费3000元。
台湾兴中会分会成立后,
孙中山与宝岛亦结下了不解之缘。1900年9月25日,孙中山偕
日本友人
平山周、内田良平等从
神户到台湾策划
惠州起义时,初以杨家为据点开展工作,后因“时台湾新失,日人监防甚严,孙中山日夜与杨心如共食眠未遑宁处,故设联络机关于
台北市新起町”。孙中山在该指挥所策划从日本经
台湾省运送军械和武装人员等到
广东省,杨心如则负责
香港电台之间的联络工作。10月8日,孙中山在
台北市指挥了惠州起义。正当起义队伍从三洲田向东进发所向披靡时,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兴中会领导人之一的
杨衢云却主张与清政府议和,为当时也在香港的
陈少白所发现并极力反对。
孙中山接到消息后,当即写了一封长信,着杨心如立刻带到香港给陈少白以支持,坚决抵制杨云的错误做法。轰动一时的
惠州起义虽然失败了,但给予清政府很大的冲击。事后,孙中山回到
日本,杨心如就留在
台湾省,负责主持分会的工作。
在
黄花岗起义时,杨心如一度奉召赴香港策应。
辛亥革命成功、民国成立后,杨心如向孙中山请示去留,孙中山考虑到“台湾为海外联系要津,未可轻动”,嘱咐他仍留在台湾,主持分会工作。台湾分会始终是革命的重要联络点和坚定的支持者,在其后的倒袁、护法诸役中,接应以
上海市、台湾、
香港特别行政区为联络所的南来北往之革命同志等,做了大量的工作。1913年8月,
孙中山因组织讨袁的“
二次革命”失败后,与
胡汉民和
日本友人
村田省藏,乘日轮“抚顺丸”号再度到
台湾省。孙中山此行约见了杨心如,勉励其继续留在台湾主持工作,以便联络同志,等待时机,响应革命。
杨心如也曾多次资助堂弟杨殷从事工农革命运动。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由于杨殷的关系,杨心如在广州炸粉街的住宅曾一度成为中共广东区委的活动据点之一。1927年4月15日,
广州市的
中国国民党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搜捕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杨殷就曾在其家暂避过,其妻子还帮助照顾杨殷的儿女。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杨心如隐居乡间,光复后才返
台北市居住,表现了一个老革命党人的可贵晚节。
杨心如故居位于
翠亨村,始建于
清代,民国重修。杨心如变卖家产支持
孙中山革命,协助孙中山组建台湾兴中会分会,参与
惠州起义和
广州起义。在
台湾省经商,其
商号为革命党人秘密联络机构。2008年11月杨心如故居被
中山市人民政府确定为市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