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十年(1941年),随着抗战局势的发展,
国民政府迁都
重庆市后,决定开发大、小凉山及西南边陲,把西南建成后方基地。经筛选后选中
犍为县清溪镇三教寺为办学点。
1943年学校正式招生,学校首任校长由
陶玄担任。1953年,学校改组拆分,前后存在仅10年。
诞生背景
民国三十年(1941年),随着抗战局势的发展,中央政府迁都重庆后,决定开发大小凉山及西南边陲,把整个西南建成后方基地。经筛选后选中四川省犍为县清溪镇为办学点。
清溪镇人杰地灵,文化氛围浓厚,历代十分重视文化教育事业。宋元明成为县治后,360年均为全县
政治经济学文化中心。此处自唐始即有私塾。宋时曾在今沉犀山以东专门建有
南京夫子庙(
孔子庙)一座。全镇私塾盛于明清,延至民国。1902年,
中原地区科举制度被废止,1903年颁发了新的教育制度。根据新学制,清溪镇政府随即在镇上开办小学。此外,清溪镇是川西南重要的水码头,是通往小凉山的重要据点,时有“盘(搬运)不空的
马边河,填不满的马边城”的赞誉。
国民政府决定在清溪镇三教寺(今四川清溪高级中学)开办“国立清溪农业职业学校”(简称“国职校”),其办学宗旨是培养中等农业技术人才,以便开发大小凉山。该校的行政、经济、人事安排均由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理,地方无权介入。学校的首任校长由著名的教育家前世界学校校长
陶玄担任。同时任命“嘉峨师管区”某长官之妻罗剑虹为教务主任。
艰苦创业
1943年,陶玄受命来到清溪镇创办国立清溪农业职业学校,创建之初,困难重重。抗战时期,硝烟弥漫,
中国国民党节节败退,后方供给吃紧。
国民政府已经拿不出更多的资金来支持办学。而且,学校也缺少教师。
两大难题摆在陶玄的面前。一向坚强的她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她在全国聘请教师。不久,一些抗战期间从
上海市、
江苏省、
山东省、
河南省和
辽宁省、
吉林省等地入川的高级知识分子(其中留学硕士5人)就前来应聘。他们对
陶玄的事迹早有耳闻,纷纷慕名而来。很快,学校就请来40多名优秀教师。这些教师,藏、满、蒙、回、汉都有,当时在清溪号称“五族共和”。他们之中,有的原为教师,有的初任教师,还有的才改行。自然教学水平不一,质量显然悬殊,但都热心教学,尽力而为,颇受好评。人称“蒋氏三兄弟”的大哥——蒋泳秋,是江苏武进人,
武汉大学毕业,原在中央政府经济部委员会供职,来校教数学;二弟蒋泳留,武汉大学毕业,来校教
物理化学,其妻乐山
国立中央技艺专科学校毕业,来校教蚕桑;三弟蒋泳和,音专毕业,来校教音乐。
此校面向全国招生,当年(1943年)即招收一个班50人,尔后发展到12个班600人(其中初中班9个450人,高中班3个150人)。学校所设科目除国文、数学、理化、史地等学科外,还开设了土壤、肥料、农艺、
园艺、蚕桑、生物、作物栽培等学科,还引进了印度红甘蔗、番茄、杂交小麦等新品种,作为试验推广。据曾在国职校教书的老教师讲,学校还秘密开设了一个特殊的班级,专门培养军统人才。
办学细节
学校由
国民政府直接管理,学生入校交保证金,衣食全公费,统一着装,统一食宿。后取消公费制实行奖学金制。学生成绩前十六名者全公费,十七至三十二名者半公费,三十三名起自费。有土地六、七十亩,师生半天学习,半天种植。
她提出了明确的办学宗旨:“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算不得好汉!”并请人把它们作为校训。
学校初设三年制初级农科一班,秋后招高、初级农科各一班。1944年招收三年制高农科一班、初农科二班,1945年招收三年制高农科及四年制初农科各一班,1946年招收三年制高农及四年制初农各一班,1947年招收三年制高农科一班。
每天学生们就餐必须列队要喊《就餐口令》:“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算不得好汉!”“大家吃饭!”“大家吃饭!”值星连长领呼一声,学生就跟着高呼一声,学生跟着高呼完后,先女生、后男生依次进入食堂就餐。他们各自盛好饭坐在八人一桌的饭桌前,值星连长(有时是军训官)把
口笛吹得“嘘嘘”响,学生们一个个端起饭碗便“唬唬……”地吃起来。因名为“吃公粮”,每个人的饭是定量的,每天两干一稀,中午吃一份“俏荤”,每个星期打一次“牙祭”。学生怕吃不饱,总是吃第一碗饭时急忙把白饭吃了,第二碗才开始边吃饭边吃菜,细细品味。
学校还有校歌,歌词是:“屏山巍巍,马河潺潺。这是推进边疆教育的基地,这是边地青年的乐园。寺庙改教室,乱冢变农场,我们以辛勤结成美果,谁能再相信知易行难!要培养农夫般的身手,要培养成科学家的头脑。同学们大家起来,开发祖国的边疆!”这些歌词,既反映了办学的宗旨,又激励着全校师生。
在
陶玄的鼓舞下,全校师生斗志昂扬。他们把当时镇上的大庙子辟为教室,把老庙子改作宿舍,把三教寺的棺山荒地辟为农场。
每天,陶玄都会亲自来到农场里,与师生们一起观察新品种的裁种情况,而且还积极鼓励师生们在业余时间自己在农场里种地。为“养成农夫般的身手”,学校设“劳作课”,每个星期两节课。高、初中均分班安排在下午,自带入校时必带的锄头去农场,种植
大麦、小麦、葫豆、
春早、玉米、
番薯、
柑橘属和爪哇甘蔗等粮经作物。爪哇甘蔗是从
印度尼西亚辗转引进和优质高产品种,一般株高4米,干似锄把,表皮薄,红褐色,渣脆,糖分高,蔗巅极甜。学校师生在本地卖不完,还运往
犍为县、
乐山市、宜宾等地销售,深受消费者喜爱。为了管好农场,确保各项作物有较好收成,学校还请了十多名农工,从而增加了一定收入,改善了师生们的生活。
这样,既部分缓解了学校资金紧张的状况,又使学生从小就培养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
她不仅注重培养学生自力自强的精神,也时常对学生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1944年
日寇从中国东南方长驱直入,
华中地区受威胁,学校动员了20多个热血青年参加缅甸远征军,为抗日战争作出了积极贡献。1945连8月,日本宣布投降的消息传来后,全校一片沸腾,全体师生敲锣打鼓上街游行了几天,还举行了一系例其他庆祝活动。
抗战胜利后,
国民政府还都南京,1947年,
陶玄回
上海市主持上海世界学校。因当时有不少教师复员离开“国职校”,教学质量一度下降。教育部改派萨本熙接任校长后,很快调整教师队伍,教学质量才迅即好转。
清溪国职校虽然只办了10年,但她却在中国历史特别是在清溪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十年间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其中可查的优秀校友有张士良教授,1949年毕业于国立清溪职业学校高农部。1991年经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继承老中医药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先后担任峨眉山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理事、
四川省植物学会员、《川药校刊》副主编。
历史沿革
1943
陶玄受命来到清溪镇创办国立清溪农业职业学校。
1950年该校移交人民政府,3月并入犍为师范学校(已经并入
犍为县第一中学),设农职部。
1950年9月农职部从犍师校分出,迁回清溪镇,更名为“川南清溪农业职业学校”(简称“清溪农职校”),直接隶属于川南行署管辖。
1950年秋,“
犍为县初级农业职业”学校并入清溪农职校。
1953年秋按师生专业进行裁撤,其中农业专业并入宜宾农业学校(今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林业专业并入
都江堰市(原灌县)林业学校(今
四川农业大学林业学校),蚕桑专业并入南充蚕桑学校(今
四川省服装艺术学校),畜牧业并入荣昌牧业学校(今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校产除土地归农场外,均划给“四川省犍为县第二初级中学”(今清溪初中、
四川省犍为县清溪高级中学)。
1980年后,职业教育兴起,办清溪职高,
清溪中学迁出,裁撤高中部,高中部后于清溪大桥桥头南华宫复校。
迈入新世纪,职业教育没落,清溪职高迁出合并玉津职高组建
犍为县职业高级中学,四川清溪高级中学迁入校址。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