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底灯鱼
灯笼鱼科底灯鱼属的一种鱼
七星底灯鱼(学名:Benthosema pterotum),为灯笼鱼科底灯鱼属的一种鱼类,别名灯笼鱼、光鱼、七星鱼。其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的沿海水域,分布范围西起印度洋,东至太平洋夏威夷,北至中国、日本,南至印度尼西亚。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从黄海中、南部到东海南部海区。七星底灯鱼属于中上层小型鱼类,常见于热带亚热带的海洋和沿海地区。
七星底灯鱼体长28-37毫米,体长为体高3.9-4.0倍。体延长,侧扁,前半身稍膨大,向后渐窄。背、腹部圆钝。头大。吻短钝,小于眼径。眼大,眼间隔较窄,短于眼径。鼻孔每侧2个,近眼前缘。体为银灰色。头部、体侧和腹部有许多圆形发光器,尾部前发光器位置较高,临近侧线。体和头部均被薄的圆鳞,易脱落。各鳍皆无斑点。侧线完全,位于体侧中央。七星底灯鱼是以浮游动物为食鱼类,通常在夜间进食,以垂直昼夜迁移的方式寻找食物,它们在每年的8-9月进行繁殖,一次产卵数量一般为253-1942枚。
七星底灯鱼因为其高脂肪含量,在初级消费者和三级消费者之间的食物网中保持着重要地位,它们也通过分解排泄废物对生态系统做出贡献。同时它们还通过垂直迁移,将营养物质从海面表层输送到深水,改善海底区域的营养流动。此外,七星底灯鱼是近海定置网主要捕捞对象,是东、黄海经济鱼类的重要饵料鱼种之一,因其富含营养,还适合用作家禽饲料、农作物肥料以及鱼粉行业的潜在用途,除少量鲜销外,还可以加工成鱼粉、鱼露鱼油等。
形态特征
成鱼
七星底灯鱼体长28-37毫米,体长为体高3.9-4.0倍,为头长3.1-3.6倍;头长为吻长3.5-4.5倍,为眼径2.6-3.0倍,为眼间隔4.4-4.5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8-2.0倍。体延长,侧扁,前半身稍膨大,向后渐窄。背、腹部圆钝。头大。吻短钝,小于眼径。眼大,眼间隔较窄,短于眼径。鼻孔每侧2个,近眼前缘。口大,前位,稍斜裂。上下颌等长,上颌骨后下部甚为扩大,后端伸至前鳃盖骨边缘。两颌各具1列细牙。犁骨、腭骨和舌上均具绒毛状牙。鳃盏骨为薄膜状,前鳃盖骨边缘平滑。鳃孔大,鳃盖膜与峡部不相连。有假鳃。鳃耙细密,鳃耙上具许多细刺。
七星底灯鱼体为银灰色。头部、体侧和腹部有许多圆形发光器,尾部前发光器位置较高,临近侧线。体和头部均被薄的圆鳞,易脱落。各鳍皆无斑点。侧线完全,位于体侧中央。背鳍中大,鳍条较长,位于体中部稍前,起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近。背鳍后方有1脂鳍。臀鳍大,鳍条较长,基部较背鳍基长,起点同背鳍第六鳍条相对。胸鳍狭长,下侧位,鳍端伸达背鳍基部中央下方。腹鳍较小。尾鳍深叉形。
后期仔鱼
体长5.00毫米的后期仔鱼,外形粗壮,尾部细长。头部中等大。吻略尖。口微斜,口裂达眼后缘的下方。鼻孔1个,圆形,近吻端。眼长圆形,有很小的半圆状脉络组织。背鳍初步形成,其前后还存在鳍膜,前部的鳍膜肥厚、隆起,后部的鳍膜较薄,与尾鳍相连。臀鳍基形成。胸鳍小扇状。尾鳍近圆形,尾下骨出现并有少数的鳍条。下颌前端和下颌骨后端各有1个较大的星状黑色素胞。鼻孔上方1个星状黑色素。峡部和胸下有数个星状黑色素,黑色素之间几乎连在一起。消化管中部和肛门处各有1个大的、放射状黑色素。脊索末端开始向上弯曲。
稚鱼
体长6.10毫米的稚鱼,头部中等大。吻钝圆,呈截形,两颌约等长。鼻孔有所增大,近吻端。眼长圆形,微向后倾,脉络组织明显。背鳍基本形成,有鳍条12根,脂鳍出现。臀鳍形成,有鳍条18根。胸鳍扇状,有鳍条12根。尾鳍浅叉形。下颌前端和下颌骨后端的星状黑色素增大。鼻孔上方的黑色素更为明显。峡部和胸下的黑色素聚集成2个较大的、放射状黑色素。出现1个鳃盖条区发光器。脊索末端向上弯曲。
体长7.30毫米的稚鱼,头部中等大,吻钝圆,呈截形,上下颌约等长,均生有小牙。眼长圆形,脉络组织明显。背鳍前端仍有很低的鳍膜,有鳍条12根。脂鳍发育完全。胸鳍呈扇状,有鳍条12根。臀鳍鳍条18根。尾鳍浅叉形。下颌前端和下颌骨后端的星状黑色素明显。鼻孔上方的黑色素移至鼻孔前缘。峡部和胸下的黑色素聚合成1个大型的、放射状的黑色素。鼻部背侧发光器初现,盖条区的发光器有所增大。脊索末端向上弯曲。
体长9.50毫米的稚鱼,外形粗壮。前额隆起。吻钝圆,微向前突,口裂加深,达眼后缘稍后的下方。上下颌约等长,均生有小牙。鼻孔分化成瓣状。眼近圆形,脉络组织小月牙形。腹鳍出现,小叶状,有鳍条6根,其余各鳍发育完全。黑色素分布变化不大。鼻部背侧发光器增大,鲤盖条区的发光器明显,胸部发光器出现。
体长12.10毫米稚鱼,外形已和成鱼相似,脂鳍已形成,尾鳍深叉形,体上各部的发光器已全部出现。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七星底灯鱼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的沿海水域,分布范围西起印度洋,东至太平洋夏威夷,北至中国、日本,南至印度尼西亚,包括中国东海、印度洋热带地区、北阿拉伯海、红海阿曼湾。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从黄海中、南部到东海南部海区。
具体来说,七星底灯鱼的活动范围从莫桑比克南部沿着非洲海岸延伸,并沿着海岸向北延伸到阿拉伯海亚丁湾。同时它们的范围还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海岸,并沿着巴基斯坦印度的海岸继续向西穿过阿曼湾,向东延伸到孟加拉湾,包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中国、韩国、日本、俄罗斯南部和澳大利亚西海岸等周围的水域。
栖息环境
七星底灯鱼属于中上层小型海洋鱼类,喜栖息在氧气浓度较低的海水中,常见于热带亚热带的海洋和沿海地区,白天栖息于130-300米,晚上则于水深10-200米处觅食。在中国东海,七星底灯鱼仔稚鱼主要栖息于陆架边缘表层水温为26-29°C、表层盐度为32.10-32.80的黑潮深水区,卵子和仔鱼的栖息水层为20-200米,其中以40-80米水层的数量较多。
生活习性
摄食习性
七星底灯鱼属浮游动物食性鱼类,共摄取15大类105种的食物,包括桡脚类端足目磷虾类、介形亚纲毛颚动物类、幼体海洋动物、软体动物门多毛纲、鱼类和其他动物。其中丽隆剑水蚤属(Oncaea venusta)、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太平洋磷虾(Euphausia pacifica)和锥形宽水蚤(Temora turbinate)是七星底灯鱼最为主要的食物种类。
七星底灯鱼通常在夜间进食,偶尔会在白天进食,一般在200米-400米的深度觅食,不会吃超过其体重三分之一的食物。通过垂直昼夜迁移的方式在水层中寻找磷虾桡足类和鱼卵等食物。
同时七星底灯鱼的食性会随季节发生变化。如分布在中国东海黄海南部的七星底灯鱼因浮游动物的季节消长等原因,以致七星底灯鱼的食物组成、优势种和多样性程度有明显的季节更替。其食物中出现的种类数,春夏秋冬四季依次为53种、59种、55种和42种,夏季最多,秋、春略低,冬季最少,这与春夏季节海域中浮游动物繁盛,食物多样性程度高,秋冬季节随着海域水温的回落,外海和暖水性浮游动物减少有关。七星底灯鱼的摄食强度也是如此,不同季节胃饱满指数的差异显著,但春夏秋冬依次降低,季节差异程度秋冬\u003e夏秋\u003e春夏。此外,而相对于季节变动对七星底灯鱼食性变化所产生的影响,体长差异对七星底灯鱼食性变化所起的作用明显要小,这应与七星底灯鱼体形小,体长变幅不大有关。
节律习性
七星底灯鱼季节移动明显,既有南北向,也有东西向移动趋势。在中国东海,七星底灯鱼主要有2个群体,一个是分布在30°N以北的东海北部群体,另一个是分布在浙江省中南部近海的群体。东海北部群体全年从沿岸到外海都有分布,沿岸数量较少,主要分布在30°30′-32°30′N、124°00′-126°30′E之间的海域。该群体以冬春季节分布面较广,夏秋季节的分布面较窄。浙江中南部近海群体的数量较少,分布面较窄,各季节只有零星分布。
从冬季到春季,东海北部七星底灯鱼群体中心分布区从西南到东北进行短距离的移动。春夏季节,七星底灯鱼群体的密集分布海域基本一致,主要分布在东海北部外海、北部近海和南部近海有少量分布,出现在水深60-100米海区。可能由于其它大型鱼类的捕食的原因,夏季的密集区域比春季有一定的减小。从夏季到秋季,东海北部七星底灯鱼群体中心分布区从东北到西南进行短距离的移动,这和冬季到春季的移动趋势相反。各季节间东海北部七星底灯鱼群体的中心分布区之所以出现上述的移动趋势,除了其洄游活动的原因,可能还由于该鱼种为本海区多种经济鱼类的饵料。而浙江省中南部近海的群体变动比较小,只在春季相对较大。
防御习性
七星底灯鱼的掠食者主要包括星云巨口鱼(Stomias nebulosus)、斯氏蝰鱼(Chauliodus sloani)和黑蝰鱼(Chauliodus pammelas)等,其他捕食者还包括企鹅、非中上层鱼类栉大蚊属科的其他灯笼鱼科。它们能够通过在垂直洄游时伪装自己,从而躲避捕食者。此外七星底灯鱼也通过密集地聚集在一起,而从群体狩猎中获益。
活动特点
七星底灯鱼是海洋鱼类,在海洋中主要通过垂直迁移的方式在低氧区生存,如在太阳落山前一小时,它们会密集成群一起进行垂直洄游,一般于日落后一小时,它们就完成了向上迁移到上层区域的过程;在黎明前密集海洋表面;到白天它们就会向下返回中层区域。通过这种方式,它们可以游到营养丰富的水域进行觅食,同时保持较低的代谢率。
发光交流
七星底灯鱼具有生物发光特性,这是因为它的腹外侧区域散布着发光体,这些发光体短行成群,左右对称,其发光系统属于荧光素-荧光素酶类型,它们这些自身的发光体有助于提高其视力,吸引潜在配偶的注意。同时不同个体的七星底灯鱼,其发光体的排列方式也不尽相同,雌雄七星底灯鱼之间可以通过发光体进行交流。
此外,七星底灯鱼的神经系统还与横贯鱼体的侧线系统相连,可以向大脑发送脉冲信号,有多种用途,如感知压力和探测周围的物体(捕食者、猎物)等。
生长繁殖
繁殖产卵
七星底灯鱼是一种雌雄同体的交配系统,不形成配对结合,在每年的8-9月进行繁殖。它们在秋季产卵两次,每次间隔约一个月。成熟的七星底灯鱼在海湾300-100米深的地方产卵,产卵发生在黄昏时分。受精卵则是在外部进行的,一般雌性释放卵子,其数量一般为253-1942枚,根据雌鱼长度越大,其鱼卵数量越多,但雌性不表现出任何守卫行为,此外雄性就在体外使卵子受精。受精卵呈圆球形,彼此分离,浮性,卵膜有六角形龟裂纹,每个角上都有树状突起,卵径1.33毫米,油球1个。
孵化生长
七星底灯鱼的孵化日期主要分为两批:一批从8月下旬-9月上旬,另一批从9月中旬-9月下旬。当水温为21°C时,孵化时间约为12小时。孵化发生在距海面200米处,是在卵上升到离水面50米以内的水柱(卵有浮力)之前。
由于七星底灯鱼不对受精卵进行亲鱼照料,因此孵化出的幼鱼会很快独立生活,生长速度也相对较快。当雌性长到体长为28毫米、雄性体长为24毫米时达到成熟,半年为一个世代,寿命通常为1-5年。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七星底灯鱼是一种常见的物种。据报道,该物种是其分布区内最主要的鱼类物种,到2024年为止,没有该物种遭受任何重大种群下降的报告,如在阿曼湾,其中层鱼类群落以七星底灯鱼为主,生物量估计在100万-400万吨之间。尽管七星底灯鱼被作为一种食物来源被捕捞,但依据七星底灯鱼的下降速度评估,其未达到易危群体阈值(大于十年或三代内下降30%)。
致危因素
尽管七星底灯鱼没有濒临灭绝,但在其分布区内,随着人们对七星底灯鱼的开发增加,如过度捕捞(特别是针对幼鱼)等威胁因素,还是会对该物种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七星底灯鱼的低繁殖率,也会使它们遭到威胁后,造成种群的数量下降。
保护等级
在2009年,七星底灯鱼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无危(LC)物种。
保护措施
对于七星底灯鱼,除了研究人员试图对其捕捞量进行量化外,各个国家还没有采取已知措施来试图保护这一物种。
物种用途
生态保护
七星底灯鱼因为其高脂肪含量,使得它们的捕食者从食用它们中获得大量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三级消费者之间的食物网中保持着重要地位。同时七星底灯鱼也通过分解排泄废物对生态系统做出贡献。此外,它们还通过垂直迁移,将营养物质从海面表层输送到深水,改善海底区域的营养流动。
经济用途
七星底灯鱼是近海定置网主要捕捞对象,冬春季得主要汛期,年产量在5000-10000吨。在中国东海调查海区四季数量平均资源密度为0.5kg/h,尾数密度为95804尾/h。虽然渔获量相对较少,但它是东、黄海经济鱼类的重要饵料鱼种之一,是渔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因其富含营养,还适合用作家禽饲料、农作物肥料以及鱼粉行业的潜在用途,除少量鲜销外,还可以加工成鱼粉、鱼露鱼油等。
近似物种
分布于中国东海深海的带底灯鱼(Benthosema fibulatum)与本种近似,对比如下:
参考资料
七星底灯鱼.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4-01-23
Skinnycheek Lanternfish.IUCN.2024-01-23
..2024-01-23
Benthosema pterotum.ADW.2024-01-23
Benthosema pterotum.GBIF.2024-01-23
七星底灯鱼.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4-01-22
Benthosema pterotum.EOL.2024-01-23
..2024-01-23
..2024-01-26
..2024-01-23
..2024-01-26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成鱼
后期仔鱼
稚鱼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摄食习性
节律习性
防御习性
活动特点
发光交流
生长繁殖
繁殖产卵
孵化生长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致危因素
保护等级
保护措施
物种用途
生态保护
经济用途
近似物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