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星烺(1889年-1951年7月13日),字亮尘,
泗阳县人,中国历史学家。
1906年,张星烺被选派公费留美,1909年毕业于
哈佛大学化学系,同年转
柏林洪堡大学学生理化学。回国后在
汉阳兵工厂、江苏公署工作,复受聘
北京大学预科担任
化学教员,兼国史编纂处特别纂辑员。1917年去日本治病时,被
蔡元培委托搜集国史材料。1922年至1926年任青岛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化验室主任,同时在工作之余完成了《马可·波罗游记导言》与六册一百二十万字的
历史学代表作《
中西交通史料汇编》。1927年,
台湾辅仁大学校长
陈垣聘请张星烺到辅仁大学历史系任教,并担任系主任。张星烺与陈垣、
向达、
冯承钧、
方豪等人,一同开创了中西交通史的体系。1929年至1940年间,张星烺在燕大主讲中西交通史、宋辽金元史等等。此外张星烺还在
北京师范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等高校兼授史学课。1951年7月13日,张星烺因病在寓所中逝世。
张星烺1889年出生于一个爱国知识分子家庭,幼时跟随父亲、师长学习中国经典史籍,后随其父入南洋公学又转读于北洋
京师大学堂。1906年,张星烺被选派公费留美,1909年毕业于
哈佛大学化学系,同年转
柏林洪堡大学从EAil Abderhalden教授学生理化学,研究多肽合成,是中国第一个学习生理化学的留学生。
1912年,张星烺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悉国内
辛亥革命胜利,认为腐朽的清政府既覆灭,中国当实现共和,倾其全部积蓄购买了科学书籍、仪器药品,回国实现他“科学救国”的理想。回国后,张星烺先后曾在
汉阳兵工厂、南京省公署等地做技术工作,后来到
北京大学教书。因疲于南北奔波和生活压力,他染上了严重的
结核病。1917年去日本治病时,被
蔡元培委托搜集国史材料。在病愈后,张星娘出任过长沙工业学校化学系主任,青岛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化试室主任,白天以化学为职业,晚间则从事中西交通史料的整理研究。1922年至1926年,任青岛四方机车厂化验室主任期间,在工作之余完成了《马可·波罗游记导言》与六册一百二十万字的
历史学代表作《
中西交通史料汇编》。1923年,他在
北京师范大学兼授《高等有机化学》。他先后在《辅仁学志》《
燕京学报》《
清华周刊》《华裔学志》《
尚书·禹贡》半月刊《中德学志》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还有专著《马可·波罗》《
欧化东渐史》《
马可·波罗游记》《历史的地理基础》等,皆由
商务印书馆出版。1926年,受聘出任任
厦门大学校国学研究所所长。此放弃了
化学工作,专心致力于中外关系史的研究和教学。他在厦门大学开创了《南洋史地》《华侨史》等课程,发表了有关非律宾史地和华侨状况的论文六篇。他还从中外关系史角度考察和论述了泉州的古迹,写出的《泉州访古记》一文。
1927年,北平
台湾辅仁大学开办,张星烺出任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张星烺到任后,创新开设了《
中西交通史》这门
历史学中的新课程。1928年,张星烺曾在
北京师范大学开过高等有机化学课。1929年,《
中西交通史料汇编》作为“辅仁大学丛书第一种”正式出版。1929年至1940年间,张星烺在燕大主讲中西交通史、宋辽金元史等等。此外张星烺还在北平师范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等高校兼授史学课。1951年7月13日,张星烺因病在寓所中逝世。
由于张星烺在中外关系史方面的渊博学识和勤奋严谨的治学态度,使他成为
中原地区中外关系史学科的重要开拓者,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盛誉。他教书育人,热心帮助学生。辅仁历史系的优秀学生万心蕙毕业后想要到
燕京大学研究所深造,张星烺急忙从北京鼓楼方砖厂街的家里一步一步走到东单,去找燕京大学历史学系的
洪业教授,为万心蕙了解燕大研究生院的复员情况。张星烺帮助下,万心蕙考上了燕京大学史学研究所,以第一名的成绩拿到了
哈佛燕京学社的奖学金。之后万心蕙为了怀念张星烺在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设立了张星烺奖学金。
张星烺努力介绍西方的工具、资料和方法,从事西方学界感兴趣的领域和问题,来促进
中原地区历史学的发展。自20世纪20年代起的中国学者,大多有“把汉学中心夺回中国”的想法,
张姓在《
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的序言中称其十多年辛勤治学的动力是有慨于中国学术之落后,“中国史地西洋人且代吾整理”的现状。要与西方、
日本学者争胜,就必须进入他们所擅长的领域,不仅在研究领域上把握国际学界的关注点,而且在方法和工具上同步。中国现代学术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西方汉学界与中国学界互动的结果。张星烺居于其间既是受益者也是实际推动者,凭借深厚的国学基础,丰富的治史经验,将西方学术介绍到
中原地区,在中国学术的现代转型中有重要的意义。张星烺逝世后将两代藏书全部捐赠
中国人民大学。
张星烺为人刚直不阿,待人热心诚恳,事事谦让,从不作争名夺利的事。对学术界中的“文人相轻”,他以一笑置之,视为无知之举。他对青年循循善诱,爱护栽培。他生活俭朴,从不追求奢侈享受,布衣布履,烟酒不沾,嗜好全无,唯视时问如命。备请人在墨盒上刻了一个警句:“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这只墨盒伴随了他一生。“勤能补拙”是他一条自勉的格言。晚年多病,仍奋力工作,直到卧床不起。——(张至善 评)
电视剧《珠帘玉幕》在创作过程中,历史顾问、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曹建墩参考了张星烺《
中西交通史料汇编》、
谭其骧《
中国历史地图集》、
严耕望《
唐代交通图考》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对唐代丝绸之路做了详细的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