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
江苏南京市钟山风景区的公墓
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钟山风景区灵谷景区,是民国时期中国国殇墓园,占地约1平方公里。公墓中轴线由墓门、牌坊、祭堂(无梁殿)、第一公墓、纪念馆(松风阁)、纪念塔(灵谷塔)等建筑组成,南北长一公里,平面呈“十字架”形。建筑群自1931年3月开始建造,至1935年11月竣工。
公墓入葬的将士包括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内战中阵亡的将士代表。建筑群充分利用地形环境,与已有建筑风格相一致,又具有自身特色,层次分明,蔚为壮观。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纪念性公墓建筑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被更名为“灵谷公园”。第一公墓改为花坛和草坪;第二公墓改为邓演达墓;第三公墓废弃。
历史沿革
1928年北伐战争结束。三年北伐战争中,数万将士流血牺牲,抛尸疆场。同年11月,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为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建造公墓,并成立了以蒋介石何应钦陈果夫叶楚伧刘纪文等12人组成的建筑阵亡将士公墓筹备委员会,由叶楚伧担任常务委员。公墓的方案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共筑三座公墓,第一公墓居中,第二、第三公墓分别位于第一公墓东、西两侧偏南的位置,布局基本上沿袭了明清时期灵谷寺原有的格局。
1928年,北伐结束后国民政府筹划为北伐战争中牺牲的士兵们修建陵园,等到开工建设后,又加入了1932年1.28淞沪抗战、1933年长城事变中的部分阵亡士兵骸骨和名刻,同时在灵谷寺基础上修建了大门、牌楼、灵谷塔等现代建筑,构成了国家级的烈士纪念场馆。牌楼,正反面都有瓷质的中国国民党党徽,一面刻大仁大义,一面刻救国救民,是国民党元老张静江的手笔,但应是后来复刻的。
阵亡将士公墓从1931年3月动工,至1935年11月完工,11月20日,在公墓举行了盛大的落成暨公祭典礼。
至1936年建筑阵亡将士公墓筹备委员会结束时为止,第一公墓内共有墓穴1624个,第三公墓有墓穴2268个,所有的墓穴均用砖块及三合土铺底砌墙,上以钢筋水泥板封盖。1936年7月,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移交总理两周王陵管理。抗战期间,公墓遭到部分破坏,尤其是纪念馆损失严重,抗战胜利后进行了维修。1947年6月,中国国民党政府制定了“春秋二季致祭阵亡将士办法”,定每年春祭日期为3月29日,即黄花岗起义纪念日;秋祭日期为9月3日,即抗战胜利纪念日。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每年都要在阵亡将士公墓举行隆重的公祭仪式,直到1949年3月29日,国民党败退台湾的前夕,代总统李宗仁还率领一班文武官员到灵谷寺阵亡将士公墓举行了最后一次春祭。
修建阵亡将士公墓的决定始于1928年北伐战争结束。这年11月,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作出建造阵亡将士公墓,以安慰忠魂的决定,并成立由蒋介石何应钦陈果夫、叶楚伧等12人组成的筹备委员会。经多次实地勘察和研究,1929年9月,第五次筹备委员会会议确定以明代灵谷寺旧址为墓址。当时,中山陵即将竣工,灵谷寺已被纳入陵区范围,将公墓建在陵区内,含有对阵亡将士褒奖之意义。
美国建筑师茂菲受国民政府邀请担任公墓设计师。他的设计基本沿袭了灵谷寺原有格局,改金刚殿为公墓正门、无梁殿为祭堂;新建3座呈钝角三角形布局的公墓和纪念坊、纪念馆、纪念塔各一座。
亨利·墨菲的设计方案,筹备委员会先后17次开会论证,直到1931年3月初才获通过。几天以后,蒋介石到灵谷寺听取汇报、审阅公墓设计图样并进行实地查勘,当他来到第三公墓时,看到这里地势低洼,提议将该墓改建在原址西南方向的一处高地上。之后,公墓正式开工。
阵亡将士公墓由上海陶馥记营造厂最初以80万元,后增加至92万元承建。陶馥记营造厂是一家著名营造厂。当时,该营造厂刚结束中山陵第三部工程。
阵亡将士公墓在建造过程中及建成后,有不少阵亡将士陆续葬入。入葬的阵亡将士包括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内战三类,以北伐阵亡官兵为主。因阵亡名额太多,公墓不可能全部容纳,经筹备委员会研究,决定采用“代表葬”办法,即以师为单位,从每个军阶阵亡将士中抽签选出一名代表入葬。统计各师呈报名册,北伐阵亡将士共有33224人,计60个师。
1933年3月18日举行抽签仪式。抽定入葬代表603人、副代表6522人,筹备委员会派出32名墓地调查专员,分赴各地寻访阵亡将士代表、副代表遗骸下落。1935年1月,又举行北伐第4军阵亡将士抽签。抗日阵亡将士包括1932年淞沪抗战及后来华北长城抗战阵亡将士;淞沪抗战阵亡将士代表于1933年6月2日入葬,第十九路军阵亡将士代表78名、第五军阵亡将士代表50名,合计128名,以象征纪念“一·二八”之意;华北长城抗战阵亡将士代表也经抽签确定,于1934年底入葬公墓。
内战阵亡将士1934年入葬,1935年1月又举行代表抽签。但一些高级将领遗骸则由蒋介石直接批准入葬。如:国民党第五十二师师长李明;第九军第三师少将师长潘国聪等。
1936年,筹备委员会工作结束。第一公墓有墓穴1624个;第三公墓有墓穴2268个,所有墓穴都用砖块和三合土铺底砌墙,上面用水泥板封盖。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制定春秋两季致祭阵亡将士办法:每年春祭日为3月29日,即黄花岗起义纪念日;秋祭日期为9月3日,即抗战胜利纪念日。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7年,阵亡将士公墓内修建戴笠墓及第七十四孟良崮战役殉国官兵纪念碑。
1949年3月29日,李宗仁以国民政府代“总统”身份,在此主持了最后一次国民政府春祭。
时过境迁,物事人非。1949年后,阵亡将士公墓改为灵谷寺公园,首先被拆除是戴笠墓及第七十四孟良崮战役殉国官兵纪念碑;第一公墓改为花坛草坪;第二公墓建邓演达墓;第三公墓被废弃。
2001年6月,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要建筑
建筑以墓门、牌坊、祭堂、第一公墓、纪念馆、纪念塔等建筑构成南北一公里长的中轴线,两边对称分列第二公墓和第三公墓,葬有1029名国民革命阵亡官兵,多数是北伐及淞沪会战中牺牲的将士。
墓门
墓门为仿古建筑,歇山式屋顶覆绿色琉璃瓦,下辟三拱门,门额题“国民革命烈士之祠”,左右筑红色墙垣,两端再辟一个偏门,正门前有一对石狮。原为明代灵谷寺的金刚殿,毁于清代战火,光绪年间重建,成为灵谷寺大门,俗称“红山门”。造墓时改建为公墓大门。
牌坊
牌坊前的石兽阵亡将士牌坊共分五间,建于42层石阶之上,台基面宽32.7米,进深16.6米,牌坊高10米,钢筋水泥构筑,外镶花岗石,仿造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形式,顶覆绿色琉璃瓦,饰有水泥脊兽,斗拱三级,四角起翘,十分壮观。牌坊正面题“大仁大义”,背面题“救国救民”,均有国民党元老张静江题写。门额上均饰有瓷中国国民党党徽。牌坊前设有一对石兽。此处原是明代灵谷寺的天王殿旧址,清代毁后曾重建,改为大雄宝殿。建公墓时拆除。
祭堂(灵谷寺无梁殿
祭堂由建于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的建筑无梁殿改造而成。无梁殿原名“无量殿”,因殿内供奉有无量寿佛而得名,为砖石拱券结构,无梁,故俗称“无梁殿”。整修花费经费12万元,虽经大修,但整体结构未变,定名为“正气堂”。殿东西长50米,南北进深34米,重檐九脊,五间三进。正堂中央奉有“国民革命烈士之灵位”,两边是“国父遗嘱”和“民国国歌”碑刻,四周内壁上嵌有110块黑色大理石碑,上面刻着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的姓名、所属部队和军阶。其中1至61块石碑刻1926年至1930年北伐期间阵亡的北伐军将士名单;61至67块石碑上刻1932年淞沪会战中阵亡的第十九路军将士名单;67至110块石碑上刻1931年至1933年华北抗战中阵亡的各部将士名单,共刻有阵亡将士33224名,全文165,000余字,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阵亡者名录碑刻。现辟为辛亥革命名人蜡像馆,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纪念馆
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馆名曰“松风阁”,是一座依山而建的仿走马楼式建筑,面阔9间,屋顶为重檐式,铺以蓝色琉璃瓦。纪念馆于1931年起建造,由美国建筑师茂非按中国传统的民族建筑形式设计,造价21.5万元。1933年完工后正式定名“革命纪念馆”。这幢二层楼建筑,高10米,东西长41.7米,南北宽19.7米,为钢筋水泥仿木结构仿中国传统古建筑形式,。外有回廊,楼下为9间,中为穿堂,上面是走马楼式的楼屋。上下遍设架柜,供陈列阵亡将士遗物或举办展览。这里原是明代灵谷寺律堂的旧址,清代毁后改建为观音殿咸丰年间又毁。
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现名“”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是公墓的最北端,塔高60米,九层八面,钢筋水泥和苏州花岗石混合构筑,底层直径14米,向上逐层缩小,顶层直径9米,每层都以绿色琉璃瓦做披檐,外有走廊,围以石栏,便于游人凭栏赏景。建于1931年至1933年,造价35.5万元。由美国著名建筑师亨利·墨菲与中国建筑师董大酉设计。塔内正中有螺旋型扶梯直上九层,共252级。塔外壁刻蒋介石题书的“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和由他撰写的《遗阡表》,还刻有黄埔军校同学录序。塔内二至四层和五至八层壁嵌石碑分别刻有孙中山黄埔军校的开学词和北上前在黄埔军校的告别辞,分别由中国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吴稚晖书写,是一组十分珍贵的民国文化遗产。现塔正门横帽上的“灵谷塔”三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后中山陵园管理处第一任处长高艺林所书。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现为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国民党第五军淞沪会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蒋中正手书“精忠报国”之“忠”第一公墓在祭堂后,广达9000多平方米,原为灵谷寺五方殿的旧址,建墓时筑起花瓣形半圆围墙,内辟蛛网式小路,分列墓穴。每位墓穴上置有石碑,上刻序号,阵亡者姓名、军阶、阵亡地点和时间。在花瓣形墙前,竖有一对立柱式花岗石纪念碑,碑上分别刻“第十九路军淞沪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和“第五军淞沪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祭堂东西两端约400米处,是第二和第三公墓,其形式与第一公墓相同。三个公墓共葬入1029名阵亡者,多数是北伐战争及淞沪会战中牺牲的将士。当时由于阵亡将士之多,公墓没能全部容纳,采取以师为单位,用抽签方法,从每一军阶将士中抽一名代表安葬。现为南京市“抗日战争历史教育基地”。
文物保护
阵亡将士公墓 落成后,中国国民党党政军各界人士赠送了许多珍贵的纪念物,供公墓及纪念馆陈列,并对外开放,让游人观瞻。
据史料记录,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赠送了一对高四英尺的紫铜狮子;天津市市长张自忠赠送了高五英尺的紫铜鼎一只;杨虎城将军赠送了石鼎一座,鼎刻“铭鼎垂勋”四字;第十七军赠送的汉白玉石刻貔貅一对立于牌坊前;陈济棠赠送的一只铜香炉供陈列祭堂;刘镇华赠送石罄一只陈放纪念馆外平台正中。此外,还有商震何键刘峙、关忠信、顾祝同蒋鼎文卫立煌以及许多其它团体和个人赠送的石鼎、铜鼎、石狮、银鼎、银盾、银花圈等纪念品。这些礼品,现在只有红山门大门口两侧的一对石狮、牌坊前的一对汉白玉石刻貅以及松风阁后的一座石鼎尚存外,其余都不知下落了。
抗战期间,公墓建筑群曾遭到破坏,特别是纪念馆(今松风阁)破坏严重。抗战胜利后,国府还都,曾做了简易的维修。1947年6月中国国民党政府制定了《春秋二季祭奠阵亡将土办法》,决定每年春祭日期为3月29日,即黄花岗起义纪念日;秋祭日期为9月3日,即抗战胜利纪念日。1949年国民党败退前夕,“代总统”李宗仁还曾率领文武官员到阵亡将士公墓举行了最后一次春祭。
新中国成立后,阵亡将士公墓区改为灵谷公园。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文物部门,都十分重视保护这里的文物史迹,派公安部队所属的陵园警卫中队日夜放哨巡逻,与整个中山陵园地区一样,每天24小时从不间断,使建筑物和树木没有受到破坏。
灵谷公园成立后,国家屡次拨款维修,对在抗日战争时期与十年动乱中遭到破坏的建筑物,中山陵园管理部门已分期分批进行了整修,逐步恢复了历史的原貌。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主要建筑
文物保护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