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镇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下辖镇
南江镇,位于四川省南江县,是该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原名治城镇、城关镇,1983年12月更名。南北朝时期,曾为东巴州的治所。2019年12月,巴中市人民政府决定撤销南江镇。
基本情况
南江镇位于米仓山南麓,地处东经105.50',北纬32.31',最低海拔475米,浅丘山区,东邻赶场镇,南靠东榆镇,西与团结乡相连,北与桥亭乡接壤,境内交通发达,邮电通讯便捷,是南江县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距国家风景名胜区光雾山风景区10公里,镇内山势形若“公”字,河流形若“几”字,故有“公山几水”之别称,又因其经济繁荣,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和迷人的“小香港式夜景”,故又有“川北明珠”之雅称。全镇辖20个村,102个村民小组,13个社区,70个居民小组,幅员面积114.7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802亩,常住人口111085人,户籍人口76906人,乡镇从业人员48864人。镇党委下辖目前共有党的基层组织73个,目前共有党员1617名。2015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377万元比上年增长6.59%,人均生产总值12121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500万元,招商引资3500万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47%;地方财政收入实现12850.3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4687元比上年净增33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142元比上年净增1466元。
历史沿革
南北朝时代的北周闵帝时,在这里设立东巴州的治所,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李渊武德元年(618年),置集州,以难江县属之。州、县治所均在今南江镇。李隆基天宝(742年)改集州为符阳郡,难江县属之。郡县治所均在今南江镇。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置集州(州治所在今南江镇),领难江(治所在今南江镇)、平桑、长池三县。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改难江县为南江县,治所在今南江镇。在清代中期为治城场,属崇清乡。清朝末年为一区所属的治城场。民国初年沿用清代建制。民国24年(1935年),属一区治城联保,为联保办事处所在地。民国37年(1948年)设治城镇。民国时期治城镇,幅员不到一平方公里,人口不足两千,沿河的河街为主要街道,镇内房屋陈旧,主要为“穿斗”结构瓦房,街道狭窄凹凸不平,白天行人稀疏,黑夜恶犬伤人,当时流传的顺口溜“好个南江县,走拢才看见;大堂打板子,四门都听见”是当时的真实写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2月19日南江解放,1951年4月正式沿用设立治城镇到1953年。1953年治城镇更名为城关镇,属城关区管辖,1977年直属县人民政府管辖,1983年12月,沿用近30年的城关镇正式更名为南江镇至今。
1988年以前南江镇只有文星、朝阳两个村,1988年9月又分别将小河乡的黄金村、红塔村及小河乡的槐树村一社、水洞乡的光辉一社合并为庄房村,碾盘乡石光村一、二社合并为公山村,元山村的一、二、三社、红卫村的一社合并为元山村,新调整的5个村整体划归南江镇管理,全镇共有7个村21个村民小组。为了便于管理,2001年,经县政府批准,将公山村与文星村合并为文星村,将庄房村并人黄金村,全镇有5个村,18个村民小组。2005年3月行政区划调整后,将原碾盘乡、水洞乡划归南江镇管辖,至此,南江镇所辖20个村,102个村民小组。随着城镇建设的扩展,为便于社区管理,2001年将原有水码头、回龙桥、南门口、麻柳湾4个居委会重新界定为大堂坝、春场坝、西佛山、朝阳、南磷路、沙溪坝6个社区居委会, 2002年10月,县政府在南江煤矿的基础上成立杨家河社区并划归南江镇管理。
名胜古迹
南江镇历史悠久,名胜古迹多,特别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镇内留有许多遗址。
阳八台新石器文化遗址。县城东5里的白鹤村有阳八台,1977年冬,在这里开挖相距70米的两口塘时,出土一批石器、陶器。其中石器36件,有斧、矛、锄、穿孔器、刮削器、球形和环形饰物等。陶片有:粗绳纹、细绳纹的夹沙灰陶,平行线条纹或划纹的夹沙红陶和无纹细泥红陶。经鉴定,初步确定为新石器时代人类遗物,距今5000--9000年。遗址已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红四门。原名“迎晖门”,为纪念1933年2月1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从此门入城解放南江改为现名。它位于县城东街与上河街之间,古城之东门,青条石垒砌的城门,拱高3.83米,墙高5米,门宽3.64米,深9.4米。1981年列为地级文物保护单位。
天开蕊榜。县城南门大桥头,几水南岸有山壁立,其顶处有矩形巨大石壁,悬岩奇险,爱新觉罗·旻宁十年(1830年),知县张去行书“天开蕊榜”四个大字,镌于石壁。字高2.3米,数里之外,清晰可见。笔力劲遒,结构严谨,素为书法推崇。
沙溪坝宋墓。县城东2公里沙溪坝,坝头有宋墓数丘,据传,其一为宋人岳飞嫡裔乐之震墓(因避桧祸易姓乐)。其二为宋太学生,之震子乐鼎森墓,碑记完好。现已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太子洞。县城东门沟内一公里许有蒲洞,菖蒲丛生,流水淙淙,景色宜人,为历代游人乐往之地。洞中石壁,代有石刻,年号可辨识者有:唐太和丁未,宋绍兴甲年,淳熙甲辰,嘉定任申,明嘉清甲午、天启,清光绪丁未等。相传唐李贤李贤曾来此游览(考证唐史,恐系刘隆李重茂。据《旧唐书》、《资治通鉴》载:太子重茂于景龙四年六月即帝位。未几逊位于叔父相王。景云二年,受封周襄王,迁于集州。三年后转房州剌史)。其二为宋太学生,之震子乐鼎森墓,碑记完好。现已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断渠。城东2公里有一断渠,系一亿五千万年前中生代侏罗纪时期造山运动时,由于向心力和离心力的不平衡而造成的裂变地貌。渠谷纵横交错,怪石倚迭。拟人状物,似禽如兽。鬼斧神工,百态千姿。渠内原始人的股骨化石,中原地区科学院古人类研究所的专家认为:“大巴山脉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结合部,断渠的化石,对中国人类的发展,有重要的科研价值”,渠内新近发现石锄、石斧、砺石场等遗址,证明远古时就有人活动。渠内还有大小寨堡十余处,曾掘出大量“东汉剪边五铢钱”和兵器,证实一千七百多年前,有人利用断渠地形的隐蔽和险要,修建寨堡防兵灾匪患。断渠还有大石蓬盖如拱厅,清爱新觉罗·颙琰年间,白莲教攻进南江城烧毁了县衙,知县裘民骏利用石窟作为审理案件之地,故该处有“大衙门”之称。断渠三面环水,岩洞毗连,紫藤蔓,幽静深,历来为南江名胜之一,清朝有“龙泉山庄,,雕花建筑,后花园依山傍岩刻一龙头,引山泉之水从龙口流人荷花池内。民国时期,园内金果飘香,盆景竞艳,风格别致。以上两代建筑皆毁于历史的变迁。断渠地质地貌世所罕见,古迹遗址堪称瑰宝。加之千亩自然森林,辽阔清幽。山、水、林、石、渠、洞,组成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群,可供成千上万人游览。
1995年县委决定开发断渠,投资上百万元,经过三年兴建,园林初具规模。石径回环,四渠纵横,亭廊多姿,飞阁流丹,引人入胜。该渠八大景观规模恢宏,钟灵秀:南门雄风展示了一代巴山人的雄伟气魄;石海洞乡留下了远古巴人的生活奇迹;东探奇寄寓了千姿百态灵石之趣;西楼玩月待你去把酒凌虚对月高歌;鸿蒙幽情揭示悠悠岁月的人间情愫;松涛流韵让你静听大自然的呼声;琉璃泛舟,可使你漫游云天,净化灵性:龙华佛光祥云霭霭,草木生辉,荡尽红尘烦虑,则是朝山拜佛之理想天地。断渠既是镇内远古遗址,又是游客的旅游胜地。
基础设施
南江镇交通发达,二南(南江一南郑)路、双江(南江—通江)路,沙南路纵贯全境,公路网络基本形娥,乡村公路更穿插交融,组成了一张集密的公路网。话区内有火电厂一座,加之国家电网拉通,供电充足,价格头恳,为今后的更大发展提供了能源保障。自来水网络、大然气网络、通讯网络、加密电视传输网络等基础设施也日趋完善。
综合经济
近年来,南江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立足社区、强化城管、拓展城郊、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大力≥施“民营立镇、种养兴镇、旅游活镇、依法治镇”的发展战略,着力推进“三大转变”,加快发展“三大绎济”,大力经营“三大资源”,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力度,经济社会得到全面发展。
⒈绿色经济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依托城郊优势,大做“菜篮子”文章,突出名、优、特、新和无公害特色,狠抓以优质蔬菜、特色水果、金杯茶、湘蕾金银花、生猪、小家禽为主的农产品基地建设,建成了县级“无公害绿色食品示范园”、“农业科技示范园”和“绿色水果示范带”。
⒉民营经济不断壮大。始终坚持以民营经济为主体构筑镇域经济新框架发展战略,通过旧城改造、朝阳新区开发、各类市场建设、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增强和完善城市功能,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努力聚集人流、物流、信息流,为民营经济搭建发展平台,个体私营经济户和民营企业从十年前的620户、5家发展至近4000户和90余家。
⒊旅游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围绕建设山水生态旅游城市目标,大力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全面改造米仓山大道、光雾山大道。分片统一建筑外墙色调,形成一街一特,城市品位明显提升。全面启动“三台山生态农业观光园”、“三百钱沟古街古屋古俗开发建设”等项目,实施路、水、园、通讯、电视等基础设施综合整治工程,改善了农村、城镇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建成了以县城为中心的绕城绿色生态屏障,促进了旅游经济的发展。
⒋加大了城市管理力度。2004年2月,原县综管局改制组建为县城管局,局领导由南江镇党政主要领导兼任,进一步整合局镇城管力量,与县城各单位、各部门落实“门前三包,院内达标”目标管理责任制,广泛开展创卫活动,城市环境卫生和市容市貌焕然一新。
⒌务工环境得到较大改善。投资23万余元规范建设西佛山、沙溪坝、春场坝社区民工公寓,公寓内购置了沙发、电视、象棋等文娱设施,丰富了背二哥的文化生活,建立了巴山背二哥公寓党支部,各项管理制度规范上墙,成立了农民工协会,选举了协会正副会长和正副秘书长,切实维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
社会事业
切实解决城镇6000余居民的生活困难问题,近400个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80%以上的农村人口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计划生育率达98%以上,全镇现有完小4所,九义校2所,在校学生6000多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南江镇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农村‘学教’活动暨基层组织‘三级联创’先进集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镇”、“国防后备役工作先进单位”等,被国家建设部等六部委命名为“重点镇”,被市委、市政府授早“招商引资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单位”和“文明集镇”等,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始终名列全县前茅。黄金村先后被中组部、四川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红塔村被省委授予“党员实践‘三个代表’示范村”。杨家河社盖被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表彰为“文明社区”。
招商引资
以宽松的环境吸引人,以良好的服务及发展的条件留住人上大做文章,提出了“你发财,我发展”的口号,形成了较好的软硬件环境,并制订了招商引资的岱惠政策,一是全面落实《巴中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亭外投资者来我市投资的若干规定(试行)》(巴府[2002]23号)及县政府已出台的招商引资相关政策:二是建设用地实行区别地段、分级定价、分块出让、有偿使用,土地出让金征收后,按照收支两条线的原则,80%安排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行政性收费原则上按堡壁收取;四是开发业主在水、电、电视、通讯安装及燃气开户等收费项目上享受最低标准;五是项目建成后,经营性项目享受国家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六是投资开发业主由纪委、监察局挂牌保护。
2005年上半年已引资建成沙溪坝建筑建材综合市场、红塔汽配修理厂、黄金农副产品加工厂奶牛养殖场等项目,下半年该镇将推出三百钱沟古街古屋古俗开发和三台山生态农业观光园二期工程等重点招商项目。
旅游资源
三百钱沟位于南江县城东南部,上接石光村,下至堵河东风桥,全长1000余米,沟内具有川北民居特色的建筑4000余平方米,不少建筑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极具开发保护价值。为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县城品位,全力打造山水生态旅游城市,镇党委、政府通过深入调查和反复论证,决定把三百钱沟改造建设成为具有川北水乡特色的古街、古屋、古俗一条街。按照“提升城市品位,再现人文景观、丰富休闲娱乐”的要求,借鉴江南水乡之理念,体现川北古街、古屋、古俗之特色,聘请了专家对三百钱沟改造建设进行了设计。整个项目规划建设面积6.4平方米,由八区八景组成,八区即人口广场、白虎关城楼、传统商铺街、传统作坊区、板盾蛮虎文化展示区、川北风情区、农家乐旅游休闲区、民俗文化区;八景即水景、街景、楼景、屋景、林景、廊景、亭景、文景。古街建设工程将采取改造、整饰、更新、移植、保护等方法,彻底整治沟内环境,改造现有建筑,保护古街古屋,发掘民俗文化,培育精品景点,
发展特色旅游,打造具有浓郁川北特色的传统街巷。预计总投资4000余万元。
三台山生态农业观光园地处朝阳新区党政中心背后,建设面积1000多亩,二期工程由农业观光园、主题草坪景观、游憩小广场、休闲小区、登山长廊、水文景观、争台楼廊、自然生态林及光亮工程共九部分组成,预计投资近1000万元。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基本情况
历史沿革
名胜古迹
基础设施
综合经济
社会事业
招商引资
旅游资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