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岩鹨
雀形目岩鹨科动物
领岩(学名:Prunella collaris)是鸟纲雀形目岩鹨科岩鹨属的鸟类,俗名岩鹨、大麻雀、红腰岩鹨。领岩鹨种下属有6个亚种
形态特征
领岩鹨体长18厘米。似麻雀但稍大,头部为灰褐色,腰部为栗色,尾羽为黑褐色,有较淡的淡黄褐色边缘;中央尾羽有很宽的栗色端缘,外侧尾羽的末端有白色缘斑,颏和喉灰白色,羽毛近端处有“V”字形灰色和黑色相间的横斑;上腹及两肋栗色,各羽有较宽的白色边缘;下腹淡黄褐,各羽有暗色横斑;尾下复羽的基部灰色,次端为黑粟色,末端为白色。幼鸟整个下体褐灰色,有淡黑色条纹,嘴裂为显著的橙红色。
体重:雄性18~19克,雌性14~18克;体长:雄性148~164毫米,雌性126~144毫米;嘴峰:雄性10~11毫米,雌性10~12毫米;翅:雄性73~78毫米,雌性72~77毫米;尾:雄性66~73毫米,雌性61~67毫米;跗:雄性19~20毫米,雌性19~21毫米。
分布范围
领岩鹨分布于欧亚大陆包括整个欧洲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蒋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中国香港地区、海南岛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华莱士区,指传统的华莱士线(从棉兰老岛的东侧海域经望加锡海峡巴厘岛龙目岛之间)以东、巴布亚新几内亚以西的区域,包括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小巽他群岛西南群岛马鲁古群岛(马鲁古群岛)、东帝汶等岛屿。
栖息与习性
领岩鹨为高山鸟,栖息于2200米到3100米左右的高山针叶林带及多岩地带或灌木丛中,冬天下降至溪谷中栖息,7-10个一小群或一对对的在灌木丛中或冬天的雪地上跳跃,常由一个岩石上飞向另一个岩石。性较羞怯,见人常藏匿在灌木丛中。鸣声除平常飞翔时发出的高声外,还有一种多变化的婉转动听的鸣声。除繁殖期成对或单独活动外,其他季节多呈家族群或小群活动。性活泼而机警,在地面上活动和觅食,当人接近时,则立刻起飞,飞不多远又落入灌丛或杂草丛中。主要以甲虫、蚂蚁等昆虫为食,也吃蜗牛等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和植物果实、种子与草子等植物性食物。在中国主要为留鸟。在东北西北部额尔古纳河繁殖的种群或许为夏候鸟,但在何处越冬尚不清楚。冬季罕见于甘肃省西北部武威市
繁殖
繁殖时期约在6—7月间。巢置在多岩山地的岩石下及岩隙间,以禾本科的穗、枯茎、枯叶、细草根、细技及苔藓植物等制成,为碗形,铺有残羽、兽毛或纤维状细茎等。卵每产3—4枚,青色,孵化大约15日而出雏、雌雄共同育雏。
保护
保护级别
领岩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种群现状
领岩鹨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
人工养殖
鸟的选择
野生成鸟不易驯熟,长时期饲养才能小声鸣叫,故一般只饲养当年幼鸟,第二年换羽后方能驯熟、大声鸣啭。
笼的特点
黄雀笼或山雀科笼最合适,封闭笼底(死底)上铺布笼垫。
饲料和喂法
岩鹨属的鸟由于外形,羽色常被养鸟者误认为是“眉子”,饲养方法也照搬,按食谷鸟饲养,很少能养到“大叫”。因为岩在自然界主食昆虫,而不象“眉子”主食植物种子。饲养岩鹨喂鸡蛋(占20%)小米或蛋黄搓鸡料面,每隔两天喂少量昆虫幼虫和青菜叶,它能生活得很好。
管理和调教
容易饲养,管理简单。除保证常备料清洁、充足外,每隔日换一次饮水,每周清刷一次鸟笼及罐、栖杠即可。水浴视鸟的需求,如鸟自行沾水罐中水洗浴时,则供给浴水。耐寒,冬季无需保温。不必遛鸟,只需挂高处就能起兴。
外部链接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栖息与习性
繁殖
保护
人工养殖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