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
江苏徐州凤凰山麓的纪念塔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是为纪念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所建造的纪念塔,位于中国江苏省徐州市南郊凤凰山麓,由杨廷宝设计,国务院审批,于1965年建造完毕。
1954年11月30日,江苏省民政厅向江苏省委、省政法委报告,提出“拟在徐州市修建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与烈士堂”。1959年3月,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向国务院提交修筑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与烈士纪念堂的报告。1959年4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在江苏省徐州市兴建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淮海战役纪念馆。1960年4月奠基,在此后6年的建设历程中,正值中国处于三年困难时期,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的建设也经历了停建、缓建及缩减建设规模等三次曲折,最终在1965年11月6日得以建成开放。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高38.15米。塔座两侧为大型浮雕。塔座镌刻的碑文,概括了淮海战役的全过程和伟大意义。塔顶五角星照耀下的两支相交步枪和松子绸带组成的塔徽象征着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协同作战取得胜利,象征着烈士们的精神万古长青。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先后被国务院、中宣部等部门批准或命名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等荣誉称号。
历史沿革
历史背景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之一。自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共60万人,与中国国民党精锐部队,在以徐州市为中心,东起连云港市,西至商丘市,北起临城(今薛城区),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展开了65昼夜的激战,歼敌55.5万人,胜利地完成了歼敌主力于长江之北的光荣任务,从而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解放全中国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建设筹备
1959年5月10日,由江苏省山东省、安徽、河南省四省和南京、济南市两大军区共同组成的建塔委员会正式成立。随后,建塔委员会向全国征求建塔设计方案,最终以著名建筑学家杨廷宝的设计方案为主,经过5次修改上报国务院审批。时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邓小平审阅并同意了设计方案,并转请陈毅阅批。陈毅审阅并与刘伯承、李先念商讨后,同意建塔设计方案,并在上报的“淮海战役纪念塔”塔名中增加了“烈士”两字,至此纪念塔规划设计最终确定。
建塔委员会紧接着报请党中央、请求毛泽东为纪念塔题字,1964年11月11日,建塔委员会收到内务部寄来的毛泽东亲笔书写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行草大字,有的字毛泽东还写了几遍,供建塔委员会遴选。碑文是在建塔委员会1963年1月11日上报的草稿基础上,由时任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张爱萍同原参战的中原、华东野战军部队和解放军报社等单位共同研究修改,经陈毅润笔后定稿,书法家蒋吟秋隶书书写而成。
建设过程
1954年11月30日,江苏省民政厅向江苏省委、省政法委报告,提出“拟在徐州市修建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与烈士堂”。1959年3月,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向国务院提交修筑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与烈士纪念堂的报告。1959年4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在江苏省徐州市兴建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淮海战役纪念馆。1960年4月奠基,在此后6年的建设历程中,正值国家处于三年困难时期,全国范围内压缩基建项目,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的建设也经历了停建、缓建及缩减建设规模等三次曲折,最终在习仲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支持下,于1965年11月6日得以建成开放。
整改过程
1967年1月,建成开放仅1年的淮海战役纪念馆因故关闭,各项业务基本处于停滞状态。1977年7月,遵照中共徐州市委指示,对淮海战役纪念馆进行建筑整修,同时对馆内陈展进行整改。1977年8月1日正式向社会开放。2021年11月26日起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园区暂停开放,各类线下活动暂停开展,具体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地理位置
淮海战役烈士塔,位于徐州市凤凰山麓,隶属泉山区奎山街道。
塔体构造
淮海烈士纪念塔的塔高为38.15米,面东朝阳。塔身正面镌刻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九个鎏金大字。塔的上端,雕刻五星照耀下相交的两支步枪和松枝绸带图案的塔徽。塔座镌刻着张爱萍将军撰写、陈毅元帅润色定稿的碑文。塔座两侧为大型浮雕。右侧是人民解放军一往无前的英雄形象,左侧是人民奋勇直前的豪迈雄姿。塔四周回廊里镶嵌着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云、邓小平、刘伯承、陈毅、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淮海地区战役的题词,镌刻着3万多名在淮海战役中牺牲的烈士的英名及长45米、高3米的陶瓷壁画《决战》。塔南、西、北设146米长廊,廊画上刻有淮海战役中牺牲的31006名烈士名单、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塔前,有宽敞的平台和长250米、宽31米的129级台阶。塔座碑文共767自,由陈毅元帅审定。
艺术特点
塔座镌刻的碑文,气势磅礴、铿锵有力,高度概括了淮海战役的全过程和伟大意义。塔顶五角星照耀下的两支相交步枪和松子绸带组成的塔徽象征着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协同作战取得胜利,象征着烈士们的精神万古长青。塔体两侧浮雕由雕塑大师刘开渠主持创作,画面饱满、造型简洁,再现了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和地方武装会师淮海、决战中原的浩大场面和广大人民冒着枪林弹雨,忍风雪饥寒全力支援淮海战役的场景。塔四周回廊里镶嵌着长45米、高3米的陶瓷壁画《决战》,再现了当年气势磅礴的战斗场面。
纪念意义
为纪念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弘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和英雄们的革命精神。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
周边景点
淮海战役纪念馆老馆
淮海战役纪念馆老馆位于纪念塔东南侧,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是一座富有民族特色的琉璃瓦孟顶式建筑,由建筑大师杨廷宝设计,陈毅元帅亲笔题写馆名1965年至1997年为展示淮海战役历史的主要场馆。
淮海战役纪念馆新馆
淮海战役纪念馆新馆位于老馆南侧,于2003年经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建设,2007年7月18日建成开放。新馆建筑面积2.56万平方米,陈展面积1.2万平方米,上下两层展厅,包括序厅、哉前形势厅、战役实施厅、战役胜利厅、人民支前厅、缅怀先烈厅等展区。共展出文物、照片、图表近3000件,复原场景9个,展线总长1600米。
淮海战役总前委群雕
纪念塔东南侧嘉立着淮海战役总前委群雕。高7米,宽95米,厚4.5米,由70块花岗石雕凿而成。前有鼎式花坛陪衬,后有折型碑墙烘托,两侧有石房石柱拱卫。整个雕塑背依青山,松柏环绕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五位领导人的雕像造型浑朴,形神兼备,让人回到硝烟弥漫的战场,看到了他们叱咤风云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气度与睿智。
淮海战役碑林
坐落在纪念塔东北侧的淮海战役碑林占地1万平方米,由碑亭、碑墙、廊、碑室依山而建,随坡起伏。主碑重150吨,正面和背面分别镌刻着毛泽东主席的题词“人民的胜利”和“关于淮海战役作战方针”的电报手稿,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560 余幅汇集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老将军、老战士、参战部队的题咏及海内外书法名家的碑刻作品点缀其间,是一处以淮海战役为依托,碑石文化为载体,集政治性、思想性为一身的艺术殿堂。
徐州国防教育馆
徐州国防教育馆位于纪念塔南侧1998年11月建成开放,分为国防教育展厅和室处兵器陈列场两部分、展厅由抗日战争展厅和兵器陈列展厅组成,陈展面积2000平方米,展示了武器装备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及徐州人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历史,室外兵器陈列场展示了飞机、坦克、各型火炮等大型兵器实物28件。国防教育馆是徐州市对广大青少年和市民进行国防教育的重要场所。
相关活动
2017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苏徐州凤凰山东麓,瞻仰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向淮海战役烈士敬献花篮,并三鞠躬。习近平仔细观看镌刻在墙壁上的“淮海战役烈士英名录”,由衷感慨:“为有牺牲多壮志!”
2019年1月9日,纪念淮海战役胜利70周年暨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仪式在徐州市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前举行。在《献花曲》的庄严旋律中,16名礼兵抬起8个花篮,缓步走向烈士纪念塔,将花篮摆放到纪念塔塔基前。
2019年9月28日,由徐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管理局、徐州广电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暨红色文化旅游线路发布于9月28日在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景区举行。
2020年1月10日上午,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在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塔前广场举行纪念淮海战役胜利71周年暨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仪式。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历史背景
建设筹备
建设过程
整改过程
地理位置
塔体构造
艺术特点
纪念意义
所获荣誉
周边景点
淮海战役纪念馆老馆
淮海战役纪念馆新馆
淮海战役总前委群雕
淮海战役碑林
徐州国防教育馆
相关活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