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乡,隶属
上杭县,位于上杭县西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客家
母亲河汀江流经华竹村、下坑村、
彩坑村,全乡面积42.62平方千米,辖5个行政村(2019年10月)。2018年,珊瑚乡有工业企业4家,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家。根据2018年数据,珊瑚乡户籍人口为8584人。
历史沿革
北宋淳化五年(994年),上杭设县后至元代,珊瑚隶上杭县安丰上里。
民国时期,先后属西路第二区、第十五区、第四区。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11月,设珊瑚乡。
1949年10月,隶
平安区人民政府,此后曾独立设珊瑚乡、珊瑚公社。
1965年4月至1987年6月,隶官庄公社(乡)。
1987年7月,华竹村、上珊瑚村、下珊瑚村、下坑村、彩坑村等5个行政村从官庄乡划出,复设珊瑚乡。
行政区划
截至2019年10月,珊瑚乡下辖5个行政村:华竹村、上珊瑚村、下珊瑚村、下坑村、彩坑村。乡政府驻下珊瑚村杭庄路8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珊瑚乡地处
上杭县西北部,介于北纬25°11′25‘’—25°15′50‘’,东经116°16′37‘’—116°22′00‘’之间。东与
才溪镇交界,南、西与
武平县中堡镇接壤,南与湖洋乡毗邻,北与
官庄畲族乡毗邻,乡政府驻地距上杭县城32千米,总面积42.62平方千米。
地质
珊瑚乡境内地质属华夏系构造珊瑚
向斜褶皱,亦是桃溪旋卷构造的组成部分。
地形地貌
珊瑚乡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山脉属武夷山脉南段的延伸分支,境内群山绵延,丘陵起伏。地貌属低丘河谷地类型。700米以上的山峰7座,其中圆通顶为境内最高峰,海拔1041米,蜡石岭海拔1015米。
气候
珊瑚乡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温度18.7℃—19.3℃,无霜期290天,年均降水量1600—190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043小时。
水文
客家
母亲河—
汀江流经华竹、下坑、
彩坑村,境内长约10千米。2009年,位于下坑村横滩自然村的汀江横滩断面确定为
上杭县城区新水源取水点。
自然资源
珊瑚乡有陆地面积约38平方千米,水域约5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达74.28%。境内矿藏资源主要有下坑村煤矿,储量达百万吨;
圆通山蕴含有铜多金属矿以及石灰石、稀土等。水能资源已开发945千瓦。生物资源有国家级保护动物
蟒蛇、
穿山甲、
水獭亚科、豹、
虎纹蛙、
褐翅鸦鹃、
白头鹞等;省级重点保护动物狐、
眼镜蛇、
眼镜王蛇、
鹧鸪等;国家级保护植物
水杉、
杜仲、
野茶树、半荷枫等;省级重点保护植物
钟花樱桃、
江南油杉、
罗汉松、樟树等。
经济
2007年,珊瑚乡实现农业总产值1166万元(1990年不变价),比增4.48%。财政收入157万元,比增10.56%。农民人均纯收入3533元,比增1.09%。
2018年,珊瑚乡有工业企业4家,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家。
文化
民族融合
早在
夏商周时期,已有古越族人在珊瑚境内农耕渔猎,引火烧陶;尔后有
畲族先民在此刀耕火种,架茅以居。宋元时期,南迁
汉族渐次进入珊瑚。千百年来,族先民与汉人和睦相处,共同开发山区,建设家园。
客家围龙屋
珊瑚乡下珊瑚村田心组有一座客家围龙屋,为
陈姓上祖所建,有130多年的历史,楼名佚传,占地面积12000多平方米,以平房为主,后栋二层,高仅6米,由黏土垒成,可见当时并非“大户人家”独建,是由同族各户商议统一规划共建而成,反映客家人群体聚居的生活方式。围龙屋采取“抬梁式”和“穿斗式”相结合形成,按“一进二厢三厅一围”结构设计,大门之内分上、中、下三个大厅,左右分两厢,从两厢向后伸延,形成马蹄形后围,屋内厅堂宽敞,天井明亮,有“十厅九井百间”之说。屋的后堂尚存古老的磨盘、风车、石臼、等农家用具,西厢房设有碓房,存有一把“百年老秤”。屋前是碎石铺成的晒谷坪,之外为半月形池塘,旁存二口水井,可积水灌溉、防火,周边都是广阔的稻田。
方言
珊瑚乡通行客家方言。
旅游
圆通山坐落在珊瑚乡境内,海拔1024米,因
圆通寺,圆通塔林,红军演练场等而闻名乡境内外。其中
圆通寺及
塔林更是宗教圣地。
获得荣誉
2012年6月,珊瑚乡被
福建省环境保护厅授予“福建省生态乡镇(街道)”称号;5个行政村均获“福建省生态村”命名。2014年9月30日,珊瑚乡获环境保护部“国家级生态乡镇”命名。
人口民族
2015年末,珊瑚乡总人口8426人。
2017年,珊瑚乡常住人口6385人。
2018年,珊瑚乡户籍人口8584人。
2021年8月,
龙岩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发布,珊瑚乡常住人口数为3212人。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