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寺位于中国
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原离石市)城西7公里的乌崖山谷,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寺坐北朝南,占地4700平方米,包含
大雄宝殿、钟鼓楼、铜塔楼等多座明清建筑。主体大雄宝殿为五间面阔、三间进深,单檐悬山顶结构。
安国寺原名安吉寺,据碑记创建于唐贞观十一年(637),曾为
李豫女昌化公主食邑地,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明、
清代经过多次重修、修缮,现存建筑为明、清代遗构。
北宋时镇西(今新疆
哈密市)人王公佐于山顶筑寨,自称“安国王”,安吉寺后遂改名安国寺。
记载安国寺历史和建筑的文献较少。进山路上有牌坊和砖塔,应是位于进山古道上,塔是宋式须弥座密檐塔,平面呈八角形,共八层,束腰部分有砖雕图案,塔身全部采用磨砖对缝仿木构筑。牌坊为三间四柱三楼坊,冲天柱,从规制上看,应不是皇家建造,而是臣民设立,坊眼内容已看不清楚。
寺院主体建筑依山势而建,整体布局错落有致,亭台楼阁、殿宇禅房比比相连。寺主院分上下两层,偏院分内外两进,共四处院落。
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布瓦顶,双翘单下昂,五踩斗拱,中间花拱。据文献记载为元代所建,多处留有
唐朝遗风。
殿宇为悬山顶,规制不高,从正脊、
鸱吻、脊兽、斗拱、雀替、柱础的风格来看,已无唐的浑厚滞重,也不似辽、金的古朴刚毅,而主要是元、明前期细腻明快的民间风格。在大雄宝殿之前,是铜塔楼。唐建寺之时,
李豫以佛牙二枚赐与昌化公主,置铜塔贮之,铜塔楼就是当年供奉、贮放佛牙之处。铜塔楼为重檐歇山顶,二层木构建筑,上下层四周有围栏设木梯可攀登上楼,下又有暗室三间。从建筑角度看,铜塔楼无论是从规制、位置上看,均要高于
大雄宝殿,是安国寺的最重要建筑。
大雄宝殿廊前石镇兽圆润细腻,姿态活泼,应是明代前期作品。殿内佛像宝座四周彩塑的力士像,虽刻画简单,但是姿态柔美,神情真切,很是可爱。铜塔楼门前一对红色
石狮,刚猛凛然,须弥座古拙大方,既不似
清代的呆板程式化,也不象明朝的活泼富有表现力。看起来似乎是金、元时期作品,但是又保持完好,也可能是现代仿品。
吕梁市虽然自然条件艰苦,但是出了不少顶尖人才。古有
武则天,
狄青,近有刘胡兰,但是和安国寺有渊源的,那必是
于成龙了。于成龙,字北溟,号于山,清山西永宁州(今吕梁离石)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卒于清
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终年67岁,谥“清端”、赠
太子太保。于成龙明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举副员,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出仕,历任知县、
知州、
知府、
道员、
按察使、布政使、
巡抚和
总督、加
兵部尚书、
大学士等职。在20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和
康熙帝赞誉,以“天下廉吏第一”蜚声朝野。
位于
吕梁市离石区城西7公里乌崖山谷的安国寺,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由于长年风雨侵蚀,安国寺严重破损,如何保护安国寺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安国寺的保护工作,当地有关部门应予以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