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故居
四川省成都市的历史遗迹
巴金故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正通顺街98号,又称李家院子。1904年,巴金出生并在此度过了他的少年和青年时代。巴金在这里居住了两年,随后随父亲前往旺苍县。1923年春天,巴金离开故居前往南京读书。巴金故居是一所深宅大院,包括五进三重堂砖木平房建筑、大厅、堂屋、桂堂和院墙。在桂堂天井里有两株桂树,故居的中线位于两株桂树之间,大门位于中线的东边。院墙由青砖砌成,南北总长约80米。 解放后,巴金故居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战旗歌舞团的驻地之一。然而,遗憾的是,巴金故居未能完整地保存下来,于1971年被拆除。
上海寓所
上海武康路113号是巴金在上海最后的寓所,也是巴金先生在上海定居住得最长久的地方,这座小楼始建于1923年,曾为苏联商务代表处,从1955年起,巴金和女儿李小林一家就住在这幢三层小洋楼里,庭院里种满了白玉兰,巴金在此楼居住了40多年。
生平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年11月25日出生在四川成都正通顺街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家庭(祖父李、父亲李道河,均做过清代官员,母亲陈淑芬,是一个才貌兼备的女子,巴金从小就跟着她读书识字)。四川成都人,无党派,在家排行第四。1909年5岁进私塾认字,1921年16岁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期间阅读《新青年》、《每周评论》等革命刊物和彼得·克鲁泡特金的《告少年》等外国作品。1921年参加编辑《半月》刊,组织“均社”,参加些革命性的社会活动,并在报刊上发表文章。1923年春,离开四川省上海市,考入东南大学附中。1927年1月赴法国留学。1928年12月归国回到上海,是年翻译的《托尔斯泰论》载于《东方杂志》,首次署名巴金。1929至1933年辗转上海、南京、北平市等地,出版《家》、《雾》、《雨》等代表作品,译完克鲁泡特金的《我的自传》等。1934年底赴日本。1935年8月回国,任上海文化生活社总编辑,出版“文化生活丛刊”、“文学丛刊”、“文学小丛刊”。1936年与靳以创办《文学月刊》。抗日战争时期,与茅盾创办《烽火》,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后辗转武汉、重庆市成都市昆明市等地,完成《春》、《秋》等大量作品。1944年5月在贵阳与萧珊(原名陈蕴珍,1917生,浙江宁波人)结婚。1949年6月被选为文联常务委员和文协(后改为作协)常务理事,9月在京参加政协会议,当选政协委员。1950年后,历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主席,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网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代主席、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文艺月报》、《收获》、《上海文学》主编,中华文学基金会会长。“文革”中遭批判,被关进“牛棚”,在上海奉贤区“五七干校”劳动两年半。1972年夫人萧珊病逝。巴金老人曾写过一篇叫做《小狗包弟》的文章,现已收录在高中课本中。
文学桂冠:
1982年 获意大利国际但丁·阿利吉耶里
1984年 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1985年 获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外国院士称号
1990年 获苏联人民友谊勋章
2001年 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主要著作:
长篇小说《灭亡》、《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抗战三部曲》(《火》之一、之二、之三),中篇小说《春天里的秋天》、《憩园》、《寒夜》,散文集《新声集》、《赞歌集》、《随想录》(5集)。译作有长篇小说《父与子》、《处女地》,回忆录《往事与随想》。
政治生涯
1983年后任第六、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是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出版了《随想录》之《病中集》、《无题集》等作品。2005年10月17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上海寓所
生平
政治生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