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维
明朝进士,通政司观政
张天维(1593~1655年),原名飞梦、应梦,字中贲,号鹏海,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生于漳州市府云霄镇莆美堡,祖父张问明(文明)任广东孝丰县令,父亲张斐任南直隶庐州府舒城(今安徽)县令,俱以学行称于世。张天维拜黄道周为师,天启元年(1621年)中举人崇祯十年(1637年)会试,以诗经中式第七十三名、廷试刘同升榜第二甲十五名登进士,初授通政司观政,历官泽州沧州市和赣州知府
人物简介
张天维(1593~1655年),原名飞梦、应梦,字中贲,号鹏海,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生于漳州市府云霄镇莆美堡一个官宦世家,祖父张问明(文明)任广东孝丰县令,父亲张斐任南直隶庐州府舒城(今安徽)县令,俱以学行称于世。张天维弱冠之年拜黄道周为师,研读四经,天启元年(1621年)中举人崇祯十年(1637年)会试,以诗经中式第七十三名、廷试刘同升榜第二甲十五名赐进士出身,初授通政司观政,历官泽州沧州市和赣州知府
人物生平
崇祯十一年,张天维从通政司实习政事后就任山西泽州知府。任上居身端正,立政宽厚,选士择优,屡有惠民德政;次年秋闱所选4人,有3人高中进士,其文章与德行也成为引领当时的楷模。
崇祯十三年冬,张天维调任河北省知沧州。越春逢大旱蝗灾,赤地数千里,百姓流离失所,许多人缢死于田间。时河间府户吏前来提粮,责斥其缓收租税,催科不力。张天维毫不屈服地说:“年荒若此,民间父子相食,卑职不惜一官以全万民。”但持久的旱灾使他捐出私有财物,并请富民盐商筹立数家户,从登莱等地载米前来自主贸易,以平抑米价,一州赖以全活。同时,他不劳民力,改土墙为砖石修城固池,将沧州市建成巍然金汤的孔道雄镇。数月后,河间市有驸马右厂卫人盘剥凌辱州民。他执法不听,被附马府罗织诬陷罪名,遭朝廷革去官职,携带家眷乘坐粮船抵浙空手而归。弃官回籍后,他对党朋乱纲的官场已丧失信心,从此看破世俗红尘,而飘 然就道。
崇祯十六年,张天维51岁,老师黄道周书赠一幅绢质楷书中堂为其贺寿,并在莆美南山寺题写摩崖石刻“白云古道”。
崇祯十七年,张天维被朝廷重新启用,任赣州市知府,但因明末闯王李自成之祸未能赴任。在江河日下之际,他报国思君心切,遂与南山寺住持心在和尚在大雄宝殿佛龛悬挂一方环饰郑云龙图案的木雕竖匾,上题金字“皇帝万岁万万岁”,以君臣之礼祈祝大明帝业复兴,江山万年永固。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自缢于煤山遗址,消息传至闽南,民众一片哗然。八月初五,张天维长兄岁贡张君(字载辉,号光云)去世。他根据其遗嘱,立墓碑“识我处”,以坚守先朝正朔的信念。九月二十一日,他再遇母亲吴氏去世,依例在家守孝读礼,而哀毁骨立。
崇祯帝死,大明江山亡,在家中守孝的张天维已然成前朝遗臣,但心系桑梓之念却依然固我。在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下,张天维为确保东南沿海闽粤咽喉云霄县镇物流通畅,谕晓邻近颁行保约,联村防守云霄、莆美犄角两城,使数百里少受寇患荡洗,使相望三县各寨保出入相友,赖以无虞,乡绅庶士为他立石诵德;他还与生方家正、赠镇江府通判吴山出资兴建猫狮桥。此时,年届60岁的黄道周仍庐墓于北山,漳浦县诸弟子为他请构北山讲舍明诚堂落成后,张天维、林翰冲等门人“共升斯堂仰受传习”。
1644年,鲁王弘光帝被拥立于南京市,改元"弘光",建立弘光政权,以马士英大学士,推黄道周为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并册封福建省总兵官、署都督同知郑芝龙为南安伯、福建总镇,负责抗清军务。
弘光元年(1645年)六月,清军攻克南京,弘光政权覆灭。郑芝龙、郑鸿逵兄弟奉朱聿鐭朱聿键福州市称帝,建号隆武,封南安侯郑芝龙负责军务,封黄道周武英殿大学士兼吏、兵部尚书等。黄道周毅然受命于危难,不顾一切地扛起积弊深重的南明,但因兵权落入郑芝龙手中,只得利用门人自请募兵筹粮。当时丁忧在家的张天维积极协助黄道周募兵,募的家乡莆美张姓子弟八十八人随黄道周北上抗清,张天维则因丁忧并筹措父母合葬事宜,未随黄道周带兵出征。
顺治二年(1645年)九月十九日,黄道周率众出仙霞关抗击清兵三路皆败;十二月初六,率队进发婺源县,被徽州守将张天禄俘获。顺治三年(1646年)三月初五,在江宁东华门就义。恩师黄道周就义的消息传至云霄,张天维朝北长跪,痛哭数日。
顺治七年(1650年)四月七日,张天维偕邺山弟子崇祀黄道周于漳州邺山讲堂三近堂。在他的发起下,黄道周长子与其门客赵之璧北上迎回乃父魂骸,归葬于漳浦北山。同年十一月,南明郑成功攻陷莆美城,清参将包泰兴自缢身亡。明朝灭亡,亲人离世,恩师就义等等使张天维对世事心灰意冷,决定“晚岁归田,放怀诗酒,心在高僧,结空门友”。
顺治九年(1652年)初,张天维以云霄镇寇扰举家迁居漳州市。初寓漳州城,就遇郑成功围城之厄。他典衣鬻产,饷抚将士固守城池长达七个月。直到十月,清将金砺率师于古县大破郑军,才得以解围,直至清将金砺率师解围,海澄县南靖县漳浦县诸县悉定,已然心力交。顺治十一年,张天维与原宁波市知府河南省副使张士良一同赴诏安官陂,为万五道宗庆贺长林寺开光。
顺治帝十二年(1655年),张天维劳累成疾,病中唤来诸子侄受戒并立下遗嘱:“吾安吾素不足恤也,传家唯一经耳。惟德惟礼,可以持身,可以涉乱,尔曹勉之!”希望他们持戒念经、德礼持身,旋而逝,享年63岁,谥曰默。葬于今云陵开发区马山村,穴名“姑鲐出穴”。
张天维的仕宦政声,有其裔侄孙、清末贡生张存诚为其故居厅堂《寿像》配题楹联,作出了中肯评语。他赞道:“惠泽政声追龚渤海,乌纱紫绶是鲁灵光”,生动而贴切!
张天维故宅
张天维宅始建于明代中后期,重修于清代末期。这座古宅具有鲜明的明代闽南古建筑风格,主体建筑保存较完整,而且规模宏大,在云霄县乃至周边地区并不多见。
张天维古宅坐落在莆美古城堡内,占地超过1000平方米,由大小10多间组成,属于云霄县新发现的明代古宅。古宅坐西向东,属于庭院式建筑,由厅堂、二侧室、天井、耳室等组成,呈传统闽南民居“一厅二房三伸手”格局。古宅主体建筑梁架采用穿斗抬梁式,其屋顶由硬山燕脊顶构成,墙体主要由三合土夯筑或青砖砌成,建筑面积约240平方米,是典型的闽南古建筑。古宅主堂属于面阔三间的明堂式,进深三间;明间的厅堂与次间的侧室均以木屏为墙,厅堂设木屏案桌台供祖宗牌位,作祖厅使用;厅堂与侧室均开设三扇门,连通前廊,公共廊道铺设青砖,屋檐由木柱支撑;走廊两侧耳门连接莆美古堡巷道,厅堂大门前的台阶由巨型条石铺砌,拾阶直通天井条石御道。庭院两侧为两耳室,耳室的墙体半土半木,耳室的门与廊道相通,厅堂对面为一三山式向内单坡顶门楼。古宅大门前均建有照壁和旗牌杆。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