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是一部由
王冀邢执导,
巫刚、
刘蓓、
汤镇宗等主演的传记电影,于2009年4月20日在中国上映。该片是庆祝
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片,讲述了邓稼先为实现
原子弹和氢弹成功
爆破而无私奉献一生的事迹。邓稼先曾担任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是中国“两弹元勋”之一。在新中国初建后,他和老一辈科学家们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不惧艰难,隐姓埋名数十年,为发展国防尖端武器事业、秘密研制原子弹、
氢弹做出了巨大贡献。该电影获得了第13届
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提名和
第16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大奖。
1996年7月29日,中国在成功地进行了最后一次
核试验后向全世界宣告,从7月30日开始,中国将暂时停止核试验。消息传到大洋彼岸时,著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杨振宁教授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为缅怀在十年前的这一天不幸逝世的“两弹元勋”邓稼先而精心选择的特殊纪念日。作为邓稼先的两代世交和终身挚友,杨振宁不禁流下了热泪。1958年,留美归国的邓稼先博士接受了秘密研制
原子弹的任务,从此开始隐姓埋名,担任中国原子弹的理论设计工作。作为理论物理学家,邓稼先带领
核弹研究院的理论设计部,在没有任何理论借鉴和技术资料的困境下,经过艰苦奋战,成功地实现了“零”的突破,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诞生提供了理论设计,做出了重大贡献。 1964年10月16日,
中原地区在西部地区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的军事科技实力,改变了
国际社会军事力量对比,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邓稼先功不可没。紧接着,邓稼先又组织领导了中国第一颗
氢弹的理论设计工作。1967年6月17日,中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震惊了世界。随后,邓稼先又为研制中子弹和
核武器小型化做出了重大贡献。公元1971年,经过周恩来总理的精心斡旋和安排,
杨振宁终于回到了阔别二十多年的祖国。他列出的最想见的人员名单里,第一个就是同窗挚友邓稼先。然而,此时邓稼先正在西北试验基地的学习班蒙受“批判”。当他接到中央通知,千里迢迢地赶回
北京饭店,见到老朋友杨振宁时,却无法回答“你从事什么工作、为什么回国后没有任何消息”等简单的问题,处境十分尴尬。于是杨振宁换了一种提问方式,提出“听说中国的
原子弹和
氢弹是两个美国人帮助搞出来的,是否属实”的问题,也让邓稼先欲言又止。
杨振宁满怀疑虑和遗憾,离开了
北京市去
上海市访问。周总理很快得知此事后,打电话告诉邓稼先并请他转告杨振宁,中国的“
两弹”完全是由中国人自己研制的,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当杨振宁在上海大厦宴会厅接到邓稼先这封信时,顿时激动得不能自持,躲进卫生间里泪流满面。他坚定地相信,才华横溢的邓稼先必定是中国“两弹”的研制者和大功臣。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为保密和战备需要,
核武器研究院秘密搬迁到
四川省北部山区,继续从事核武器的研制工作。粉碎四人帮后,院长邓稼先因受到
核辐射影响,身体已经极度衰弱,后来检查出恶性肿瘤和
癌细胞向全身扩散,但他仍然顽强地带病坚持工作,与死神进入最后阶段的赛跑。他回到茫茫
戈壁上第一次爆炸
原子弹的地方,风吹沙动,大漠苍凉,抚今追昔,
国际社会格局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惟有忠于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持之以恒。邓稼先在参与指挥了最后一次
地下核试验之后终于病倒,被送进北京解放军总医院治疗。在邓稼先隐姓埋名地秘密从事
核武器研究的近三十年里,他不仅牺牲了个人名利和个人生活,他的妻子
许鹿希和儿女们也承受了无法诉说的精神折磨和艰难困苦,但,她们始终都默默地承受下来,直到邓稼先被迫离开工作岗位,还原为一个普通的丈夫和父亲。然而一切都为之晚矣。1986年夏天,邓稼先进入了生命的最后的旅程。他向中央和同事交代了后事,坦然地面对死亡。他让警卫员陪同其来到天安门广场,向祖国和人民作最后的告别。弥留之际,他的终身挚友
杨振宁来到病床前,邓稼先已处于
昏迷状态;等他再次苏醒,杨振宁已经飞回
美国,留下了终身遗憾。留学美国的女儿在中国驻美
大使馆惊闻父亲病危的噩耗,万里迢迢地飞回到父亲身边。当她气喘吁吁地闯进危重病房,看见浑身插满管子、濒临死亡的父亲邓稼先时,父女俩都毫无控制地放声痛哭起来。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逝世。公元2009年金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六十周年
大庆市之际,“两弹元勋”邓稼先的英魂仿佛又来到雄伟壮丽的天安门广场,来到庄严肃穆的
人民英雄纪念碑。他独自坐在纪念碑的台阶上,满怀深情地眺望漫天飞舞的鸽群。鸽哨声中,邓稼先泪如泉涌。
为了确保该片中的历史、故事情节真实,导演亲自把剧本送到
杨振宁在
清华大学的一位秘书手上,然后交由杨振宁审阅。
该片在历史回溯与当代意义的交叉
坐标系中确定叙事主题,不强制人们接受邓稼先以及他所体现的人生态度,而是朴实地呈现他的生活和生命过程,让当代观众自己去思考和分辨影片的主题意义。在叙事时有意规避主旋律电影常有的宏大场面或者煽情场景,在最该渲染的时候,不表面化地宣泄激情。该片以大量篇幅表现了一个科学家的情感生活,邓稼先与妻子儿女、同事朋友,特别是他与
杨振宁的情感交流,构成了影片的主体场景,这也是影片最感人的地方。(
新浪娱乐评)
作为一部传记片,该片呈现出“以人为本”的艺术主旨,在典型人物的塑造上取得了突破。影片不懈地追求历史的质感,将邓稼先的命运交融于历史,张扬出一种历史的悲壮情怀。该片以其细致而抒情的笔触,诗化了一个科学家的强国之梦,诗化了他的人格力量、人格尊严和人格魅力,这在我们过去的一些传记片里显然是并不多见的。(人民日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