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书告身》,楷书纸本,凡三十三行,二百五十三字,结衔小字十三行,传为
颜真卿所书的墨迹。今藏日本中村不折氏书道博物馆。
该帖端庄朴厚,苍劲有力,用一种高古气象和庙堂之气,为其晚年风格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品。
《自书告身》为内府旧藏之物,前有纯庙前有御书十余行,隔水绫上复嵌御书数小行,后有米友仁、蔡襄、董其昌三跋,又朱朗白一跋,颜书墨彩已脱。后为清宫石渠宝之物。
作品内容
《自书告身》是颜真卿于
李适建中元年(公元780年)被委任为太子少保时自书之告身。告身是古代授官的文凭,相当于后世的委任状(任命书)
颜真卿写这篇告身时已是七十二岁高龄。他的书法也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这一年他还书写了《颜氏家庙碑》,和《自书告身帖》同是他晚年的力作,历来为世所珍重。《自书告身帖》,结体宽舒伟岸,外密中疏;用笔丰肥古劲,寓巧于拙。字多藏锋下笔,点画偏于圆,除横细竖粗的特点之外,有些竖笔,中间微微向外弯曲,因此显得骨肉亭宏,沉雄博大。尤能反映出颜书的丰采。詹景风称此书:“书法高古苍劲,一笔有千钧之力,而体合天成。其使转真如北人用马,南人用舟,虽一笔之内,时富三转。”
董其昌谓:“此卷之奇古豪放者绝少。”真迹原藏清内府。今在日本,藏中村不折氏书道博物馆。
此帖又称《自书太子少师告》,后面有
蔡襄、
米友仁、董其昌跋。蔡跋:“鲁公末年告身,忠贤不得而见也。莆阳蔡襄斋戒以观,
至和二年十月三日。”米跋:“右
颜真卿自书告。
绍兴九年四月七日,臣米友仁恭览、审定。”董其昌跋:“官告世多传本,然唐时如颜平原书者绝少。平原如此卷之奇古豪荡者又绝少。米元晖、蔡君谟既已赏鉴矣,余何容赞一言。
董其昌。”是帖曾收入宋内府,后又曾为韩 胄、
贾似道,明韩逢禧,清
梁清标、
安歧以及清内府收藏,后赐与恭亲王奕訢。而从《翁同龢鉴藏大系略稿》知,此件为1861年英法联军攻入
圆明园之后散出宫外的。
有“绍兴”、“内殿秘书之印”、“安歧之印”、“乾隆御览”、“恭亲王章”等鉴藏印。帖前有乾隆“唐颜真卿之告”六字。此帖《云烟过眼录》、《清河书画舫》等均曾著录,南宋留元刚刻《忠义堂帖》拓本为所见早期刻本,后世丛帖、汇刻亦多收入。由于《告身》流传有录,又经历代丛帖刻入及部分书画典籍著录,所以历来被人视为颜真卿真迹。但今人曹宝麟、朱关田经过考证,各自认为此帖并非真迹。启功认为“自书己告,实事理之难通者”(《启功论书绝句百首》之四十九首自注)。
翻译注解
自书告身
肃宗“授颜真卿太子少师敕”。告身也称告身状,是委任官职的诏告公文。颜真卿该墨迹作品一般简称“自书告身”,也有的称为“自书太子太师告”。
敕:国储为天下之本,师导乃元良之教。
诏曰:太子是天下的根本,太子之师对其施行教导。
国储指太子,元良也是太子的代称,因为元良本义是大善,至德,指大贤之士。
将以本固,必由教先,非求忠贤,何以审谕?
要想根本牢固,必须先有好的教导。若非忠贤之人,如何可以教诲太子?
审谕指太子的师傅对太子的明白开导。语本《礼记·文王世子》:“大傅审父子君臣之道以示之;少傅奉世子以观大傅之德行而审喻之。”喻通“谕”。
光禄大夫行吏部尚书充礼仪使上柱国鲁郡开国公
颜真卿,
此句可这样断句:光禄大夫,行吏部尚书,充礼仪使,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
光禄大夫:光禄大夫为散官名,(散官是表级别的,而职事官是实际行政职务),在当时为从二品。
行吏部尚书:“行”表示高级别任低级别的职事官。吏部尚书在当时是正三品,因其为二品,故曰行。
充礼仪使:充是充任的意思,其实有特派的意味,因为颜真卿有行政职务(吏部尚书),再特别指命他为礼仪使。礼仪使是专管大典礼仪等事宜的官职。
李隆基天宝九年始置此职,以后数度停置。六十多年间,
唐朝共任命过七位礼仪使,大都是兼任,
颜真卿是最后一位礼仪使。“
李豫晏驾,朝廷以公鸿儒,详练典故,举充礼仪使。护陵寝,率礼无违,加
光禄大夫、太子少师,使如故。”(
令狐峘《光禄大夫太子太师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神道碑铭》)
上柱国:上柱国是勋位中的最高级,共十二级。
鲁郡开国公:开国郡公是
爵位中的第四等,属正二品.唐朝国公(第三等)以下爵位前规定加“开国”二字。
颜真卿:人名。
立德践行,当四科之首;其品德操行,四科均优。懿文硕学,为百氏之宗。
立德践行,当四科之首:这里说的四科,指
李治时举荐人才的四条标准,即,孝悌力行﹑经史儒术﹑藻思词锋﹑廉平强直。(见宋
王应麟《小学珠·制度·四科》)其文章学识,可作众人之师表。
其品德操行,四科均优:他的品质﹑德行,才华,按四科的标准来评价,都是每一科最优秀的。
懿:音yi(去声),美好的意思,多指德行。
忠谠罄於臣节,贞规存乎士范。
作为臣子,其志忠诚,其节正直;道德贞正,可为士之模范。
谠:音dang(上声),正直的。罄:音qing(去声),器皿已空,尽,用尽意思,如,告罄,售罄,罄竹难书.
述职中外,服劳社稷。
曾在中央和地方供职,为国家辛勤操劳。
述职本为“向上级报告在职时的所为”之义,这里代指供职。中外,朝中和地方。“服”指服役,从事,劳指勤劳。
静专由其直方,动用谓之悬解。
由于平时重视修德,沉静专注,气量宽宏,执法办事之时,则能解决难题。
静专,语本《易·系辞上》:“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
朱熹注:“静体而动用。”直方当出自《易·坤》:“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悬解犹言解倒悬,谓在困境中得救。
山公启事,清彼品流;叔孙制礼,光我王度。
晋朝
山涛,多有启奏,品评推举廉洁高尚的人才。汉初
叔孙通,曾制订礼仪,以光大帝王法度。
山公谓晋山涛。史载,涛为吏部尚书,凡选用人才,亲作评论,然后公奏,时称“山公启事”,比喻公开选拔人才。清,高洁,高尚,高明,形容词动词化。
叔孙指叔孙通,又名叔孙何,西汉初期儒家学者,曾为汉高祖制订汉朝的宫廷礼仪,先后出任太常及太子太傅。
惟是一有,实贞万国,力乃稽古,则思其人。
这样的人才一旦拥有,就可以规范天下人的操行。由于想到古人(之事),遂念及(颜真卿)其人。
惟,发语词,无实义。贞,正,动词化。万国,指万邦,天下,各国。《礼记·文王世子》云:“一有元良,万国以贞。”
力,功效,作用,结果之义。稽古,考查古人之法。《书·尧典》:“曰若稽古。”《后汉书·桓荣传》:“荣大会诸生,陈其车马印绶,曰:‘今日所蒙,稽古之力也,可不勉哉!’”
按:自“山公启事”至“则思其人”一段,是肯定指
颜真卿有
山涛,
叔孙通那样的成绩。即作为吏部尚书,能推举贤士,作为礼仪使,能规范国家法律。
况太后崇徽,外家联属,
况且(正值)为皇太后尊封徽号,连带惠及其亲属。太后指沈太后,既
李豫之皇后。
安史之乱中身陷贼营,其后不知其踪。德宗尊为皇太后。《
旧唐书》列传第二后妃下代宗睿真皇后沈氏:“
建中元年十一月,遥尊圣母沈氏为皇太后,陈礼于
含元殿庭,如正至之仪。上衮冕出自东序门,立于东方,朝臣班于位,册曰:“嗣皇帝臣名言:恩莫重于顾复,礼莫贵于徽号,上以展爱敬之道,下以正《春秋》之义,则祖宗之所禀命,臣子之所尽心,尊尊亲亲,此焉而在。两汉而下,帝王嗣位,崇奉尊称,厥有旧章。永惟丕烈,敢坠前典,臣名谨上尊号曰皇太后。”帝再拜,唏不自胜,左右皆泣下。仍以睦王述为奉迎皇太后使,工部尚书
乔琳副之,候太后问至,
升平公主宜备起居。于是分命使臣,周行天下。明年二月,吉问至,群臣称贺,既而诈妄。自是诈称太后者数四,皆不之罪,终
贞元之世无闻焉。”崇徽指“崇奉尊称”,即尊封徽号。外家,指娘家。这里说太后娘家与颜家有亲戚关系,但具体关系不详。
顾先勋旧,方睦亲贤。俾其调护,以全羽翼,
基于关怀故旧的考虑,正要好好照顾亲友、贤人。让他调教维护(太子),以使(太子)羽翼丰满。
这一句意义不甚明了,只好猜测。顾,顾念;先,旧,均为故旧之义(如同今天人们常说的“沾亲带故”);勋,功劳,此处当动词化。睦,和睦相处之义,此处形容词动词化。
一王之制,咨尔兼之。可令其任太子少师。依前充礼仪使,散官勋封如故。
根据国家法律,(可)让他兼任。可以命他出任太子少师,原礼仪使一职照旧,其散官、勋阶
爵位不变。
一,统一,谐调,并不违背之义。咨尔,表示祈使的词。《
论语·尧曰》:"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
邢昺疏:"咨咨嗟;尔女也……故先咨嗟叹而命之。"后常以"咨尔"用于句首表示赞叹或祈使。兼之,指让
颜真卿身为吏部尚书和礼仪使的情况下再任太子少师。
太子少师,在唐时为从二品。而原先的吏部尚书是正三品,所以说这次鲁公的官职(职事官)名义上是升了。但太子少师说是职事官(理论上其职责是监督太子太师),其实是个虚街。太子
太师,甚至太师都是只设其位不谋其事的,并不是真的让太师去教导皇帝,让太子太师去教育太子的。所以鲁公的这次升职只是名誉上的。
作者简介
颜真卿(709-784,一说709-785),字清臣,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唐琅临沂(今
临沂市),
唐朝书法家。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
柳公权、
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苏轼曾云:“诗至于
杜甫,文至于韩退之,画至于
吴道子,书至于
颜真卿,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尽矣。”(《
东坡题跋》)
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颜真卿举进士,登甲科,曾4次被任命
御史,为监察迁殿中
侍御史。因受到当时的权臣
杨国忠排斥,被贬黜到平原(今属山东德州陵县)任
知府,人称“颜平原”。
建中四年(783年),遭宰相
卢杞陷害,被遣往叛将
李希烈部晓谕,被李希烈缢杀。他秉性正直,笃实纯厚,有正义感,从不阿于权贵,屈意媚上,以义烈名于时。
颜真卿为
临沂市颜氏后裔,家学渊博,五世祖
颜师古是
北齐著名学者,著有《颜氏家训》。
颜真卿少时家贫缺纸笔,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初学
褚遂良,后师从
张旭得笔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
北魏笔意,完成了雄健、宽博的颜体楷书的创作,树立了
唐朝的楷书典范。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