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麻风病人的吻》揭开了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进入创作成熟期的序幕。故事讲述了:主人公让。佩罗埃尔长相丑陋,体弱多病,无法获得异性的喜爱,他在极端自私的父亲——朗德平原上的豪门地主的驱使下,娶了年轻貌美的女孩诺埃米为妻。诺埃米非常讨厌让,只是由于父母贪图地主的财产,不得不从命出嫁。婚后,夫妻生活非常不愉快。不久后,让发现诺埃米对他就如同给“
麻风病病人”的吻一样,纯粹是出自妻子的义务和怜悯。于是,让每天去看望身患
痨瘵的朋友,希望染上重症,尽早离开人世,结束妻子的痛苦。但当他即将达到目的,奄奄一息的时候,却又因为发觉年轻、帅气的医生深爱这诺埃米而万分嫉恨。让死后,诺埃米在命运的逼迫下,拒绝了意中人的求婚。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给麻风病人的吻
序言
莫里亚克并非只是小说家。他一生的雄心壮志是成为诗人。与所有从外省到
巴黎的“文学青年”一样,他是带着自己自费出版的诗集闯荡法兰西首都的。进沙龙,看戏,成为大作家的座上客:莫里亚克的文学生涯在最典型的法兰西氛围中开始。从十九世纪中叶起,这种氛围就一直笼罩着整个法国文坛。社会学家
皮埃尔·布尔迪厄所说的“文学场”,用于这种氛围,最为贴切。在这种氛围中,
夏尔·波德莱尔拿了自己的诗集去叩见
维尼和
维克多·雨果,兰波在巴黎语惊四座,
爱弥尔·左拉在梅塘高谈阔论,
马塞尔·普鲁斯特在上流社会中孕育着自己的“似水年华”:美好年代,大抵是文学家、艺术家的美好。
安德烈·纪德在《
伪币制造者》的开头,描摹了一幅绝好的青年学子如何在
卢森堡公园中畅谈文学和人生的场景。与那个时代的大多数青年作家一样,对于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来说,重读古典,追溯文明之源,探讨人性,概括人生,成为文学的根本追求。他的周围,是巴莱斯、科克托这样的大文人。
默默无闻,也是大多数文学青年的命运。莫里亚克很幸运,在经历了长达十年之久的默默无闻后,一部《给麻风病人的吻》让他声名鹊起。
法国的文评家、读者们很快就会发现,这位年轻的作家不是一部昙花一现的畅销书的作者。一种独特的幽深洞明的激情,将一直灌注这位波尔多作家的所有作品及生活,从而照亮整整一代人的心灵。法国文坛上,将长久看到一位思维与创作同样活跃,想象与行动同样投入的大作家。
纵观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莫里亚克的人生非常全面,是典型的法兰西文人的一生。作为作家,他是诗人、剧作家、小说家、记者、政论家、时事评论家、日记撰写者;作为社会名流,他介入
法国政治的方方面面,在长时间内左右法国的舆论导向,与戴高乐将军惺惺相惜。
莫里亚克1885年生于波尔多,一个出产举世闻名的
葡萄酒的地方,同样也孕育了两位思想的巨人:
米歇尔·德·蒙田和
孟德斯鸠。父亲早亡,母亲笃信
天主教。殷实的家境使他很快就可以放弃工作,完全投身于文学创作。这种物质上的富裕并不让他对贫穷和悲惨闭耳不闻,反而深知现代社会中金钱对人心灵所能造成的腐蚀和影响,多次强调这种家境让自己感到“羞耻”。他年轻时参加了一个倾向于
左派的
基督教组织,该组织致力于将基督教与劳苦大众结合在一起,后因过于激进而被
教皇取缔。
1909年,他在巴黎自费出版诗集《双手合十》,得到著名作家莫里·巴莱斯的赞许,但公众并不知道他的存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因为身体原因,只能成为救护人员,抬担架,救伤员,却也因此而见证了战争的残酷。1922年,他的小说《给麻风病人的吻》在格拉塞出版社出版,引起轰动。他一鼓作气,创作了《母亲大人》,讲述一个被母亲的溺爱和管制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儿子的情感生活,同样受到好评。1925年,《
爱的荒漠》出版,一举获得
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1927年,发表《苔蕾丝·德斯盖鲁》,同样由格拉塞出版社出版,好评如潮,被视为经典作品,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正式身于人们关注和尊敬的大作家之列。1932年,他得了
声带癌,治愈之后,声音变得嘶哑,从此成为他著名的个人标志。1933年,莫里亚克进入法兰西学院,成为“不朽者”。在这前后,他保持了旺盛的创作精力,先后创作了《
蛇结》《弗龙特纳克的神秘》,并为《苔蕾丝·德斯盖鲁》创作了续集《黑夜的终止》。随后,他尝试了一些戏剧创作,但除了第一出戏《阿丝莫黛》获得成功之外,其余均无太多影响。
1939年,
法国向
德国宣战之后,莫里亚克回到
波尔多自己家族留给他的马拉加尔庄园,但
德军很快就征用了这一庄园。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开始了以笔抵抗的生活,尤其在1941年发表《法利赛女人》,1943年以笔名“弗莱兹”发表《黑色手记》,并为此不得不到处躲避德军的搜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莫里亚克呼吁宽恕那些被称为“法奸”的作家,尤其是著名作家勃拉齐亚克,但最终勃拉齐亚克还是被处以死刑。他拜会了
夏尔·戴高乐,并终其一生拥护戴高乐。1952年,他获得
诺贝尔文学奖。在颁奖评语中,
诺贝尔奖评委们高度赞扬他的小说作品,认为他在这些作品中“以强烈的艺术表达手段,在人情世态中挖掘了深刻的精神层面”。
二战以后的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虽然还发表了《加里加伊》《羔羊》等小说,但主要以政论家、杂文家、回忆录作者的面目出现,关注
法国乃至全世界的各种时事。他不仅像
安德烈·纪德那样出版了好几册《日记》,还在《
费加罗报》《快报》等刊物上发表《备忘录》,并接连出版《内心回忆录》。1969年,具有自传色彩的小说《昔日一少年》发表,几乎是莫里亚克的“临终遗言”。1970年,莫里亚克辞世。
莫里亚克与纪德构成了二十世纪上半叶法国小说的两个半圆。阴与阳。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在中学时代就读纪德的小说,尤其是《
背德者》和《
人间食粮》,并受到很深影响。纪德仿佛是莫里亚克的反面,两人却有着一种惊人的共性:对人的灵魂与肉体的冲突持有最诚实的观察与最真诚的反省。
莫里亚克的人物处于精神的
荒漠之中。烈日下的孤独,旱季中的彷徨。痛苦万分,却不肯就此沉沦,一边呻吟着,一边在求索。所以,对莫里亚克来说,“
基督教的最大益处之一就是给人类的痛苦带来了一种意义”(《羔羊》)。当人们身处深渊之底,却又隐约看到一线天空之时,真正的精神危机就产生了。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不愿意放弃的,是基督教的信仰,而非基督教教会。在他看来,现代基督教会中充斥了“伪善之人”,徒知教条,而乏真正的基督之爱。法国教会在
德雷福斯事件上的反应,让莫里亚克看到了许多
基督教徒其实缺乏正义感,而教会人士对金钱的贪婪,更让莫里亚克从小就感到“惊诧”。他一生追求的,是一种类似帕斯卡尔的宗教神秘主义激情,以及带有冉森教派痕迹的神恩的缺席所带来的悲剧感。所以,他一生都与拉辛和帕斯卡尔对话,创作了《帕斯卡尔和他的妹妹雅克琳》,以及《让·拉辛的生平》。
基督教的善恶二元之分,如同在
维克多·雨果作品中一样,以一种强烈的对比同时呈现,从而赋予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的作品一种自始至终的
浪漫主义色调。信仰与堕落,灵与肉,
夏尔·波德莱尔所说的“上升的愉悦和坠落的畅快”,在他作品中以人物的对立方式体现出来,所以,在他的作品中,总是可以同时看到病人膏肓的赢弱之人和追求快乐、身体健康的强者,拘谨的知识分子和充满动物蛮力的农民,毫无经验的腼腆的外省人和左右逢源的巴黎情场高手。他的人物仿佛永远在天使和野兽之间搏斗,在精神性和“母狗性”之间摇摆。
虽然
诺贝尔奖评委们认可的是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的最大成就——小说,但他富有诗人气质的天赋一直未变,而且他直到去世之前还自认为是诗人。这种诗意在小说及散文作品中均有表露。就小说而言,他对气氛的描写十分精湛。照莫里亚克本人的说法,创造氛围的天赋,就是诗的天赋。正如老一辈翻译家,莫里亚克的最好译者之一
桂裕芳先生所说,莫里亚克善于赋予自然景物以人性,使之与人物同呼吸,共哀乐。春夏秋冬、白昼黑夜,无不带上人性的色彩。风暴、烈日、淫雨都与人物激烈的内心活动,汹涌翻滚的激情或孤独哀怨相互烘托,对应。在形容苔蕾丝的孤独时,作者这样描写当时的气候:“一直到十二月底都必须生活在这黑暗中,仿佛这数不清的
松树还不够似的,雨又下个不停,在阴暗的屋子四周竖起了几百万条活动的栅栏。”“雨落在瓦片上,模糊的玻璃窗上,荒凉的田野上,一百公里的荒原和沼泽上,最后几座活动的沙丘上,
大西洋上。”对于人物的外貌,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的描写高度简洁。同样是苔蕾丝:“深陷的双颊,颧骨,干瘪的嘴唇,还有那个宽广而秀丽的前额。”仅此而已。在问及她的下毒动机时,苔蕾丝回答说:“我想要什么?我不想要什么可能还容易说清楚。我不想扮演角色,装腔作势,说些俗套话,总之,每分钟都背叛另一个苔蕾丝……”
波尔多在他的文学世界中占了重要的位置。他本人承认:“波尔多地区的那片土地和那片天空永远在我心中,因此也在我的书中。”他的人物是“马拉加尔的黏土和圣孚里安的
砂岩土捏成的”。所以,在他获得
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有人惊讶,一个世界性的文学大奖,怎么给了一个地方性、区域性的作家?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对此类评论毫不介意。
四
在
法国二十世纪文学史上,有一次最为著名的讨伐,由于双方身份的特殊,以及深远的影响而成为经典,那就是
萨特对莫里亚克的文学讨伐。这两位都是
诺贝尔奖得主,都是法国文坛的领袖级人物,而且这一讨伐改变了后来文学创作的方向。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作为小说家,莫里亚克一直探索小说的本质和创作手法问题。1928年,他发表《论小说》,1933年,发表《小说家及其人物》,全面阐述自己对小说的理解。在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看来,小说必须同时符合两个要求,一方面,作品必须是“逻辑的,理性的”,另一方面,必须让人物具有“不确定性和生命的神秘”。小说家从现实中汲取原材料,再运用自己“变形和放大的权利”,创造出活生生的男女众生相,从而形成完整的小说世界,其中充满了人性,但人物不是“由骨肉构成”,而是人在变形之后的、风格化之后的形象。这些形象构成一张张“道德的解剖图”,以区别于“人体的解剖图”。
从这一小说理念出发,莫里亚克提出了“创造物的自由与创造者的自由。”在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那里,作品中人物的“自由”,源自于他们身上作为
雅威所造之物的“神秘”。这种神秘使得人物本身具有一种抗力,如同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人物一样,总是令人担忧最终命运会将其引向何方。小说家作为“上帝拙劣的模仿者”,不能任意、随机地介入,去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人物本身的
张力会反过来引导小说家,将其带向未知的领域。只有这样,创造物的自由与创造者的自由才能很好地协调起来。
这些论述,即便从今天来看,依然闪烁着真知灼见。这是对小说的一种深层理解。但这种理解同时也是非常古典式的认识。因为这种理解建立在“折射”之上。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人物的神秘,是对神性的一种折射,而小说人物,归根到底,在“折射”一种现实。或者反过来说,现实在折射着人性深处的东西,而小说家的任务,就是去探索这现实所“折射”的深层的东西。既然是折射,就还是脱离不了
亚里士多德的“
摹仿说”,归根到底归属于古典体系。
莫里亚克根据自己的小说理论,在《黑夜的终止》中,身体力行,极力营造苔蕾丝的神秘与自由。
但就在这一点上,年轻的
存在主义者
萨特开始对莫里亚克发难。1939年2月,萨特在著名的《新法兰西杂志》上发表《莫里亚克先生及自由》一文,后来收入《境遇种种》(第一卷)。对于萨特来说,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扼杀了人物的意识”,“在创作之前,就已经铸就了他们的本质。他已经下了命令,他们必须这样或那样”。萨特指责莫里亚克将苔蕾丝转化成了物,她被一种命运所笼罩,这种命运虽然是在自然之中,却代表着超自然的力量。连苔蕾丝的自由都是可以被预见的。而且这种自由只是在价值上而非在本质上与奴役相区别。因为在莫里亚克那里,所有向上、向善的意图就是自由的,而所有向下、向恶的意志就是非自由的,受到束缚的。因此,对
萨特来说,“《黑夜的终止》在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的脑子里,想必是一部关于自由的小说,但对我们来说,却是一部关于奴役的小说”。萨特认为,莫里亚克的小说创作手法陈旧,老套,尤其在人物视角方面,莫里亚克“选择了神圣的全知全能。但是,小说是一个人写给众多人看的。
雅威的眼睛可以丝毫无碍地穿透表象,所以,在上帝眼中,没有小说。上帝的眼中也没有艺术,因为艺术是靠表象存在的。上帝不是艺术家。莫里亚克先生也不是”。
这篇文章对莫里亚克是巨大的打击。因为,对这位
基督教作家来说,他所一直致力的,正是要展示一点:“即便是那些最受宿命打击的人,也具有一种力量,可以向那些压垮他们的法则说不。”而
萨特的文章则表明,至少在
新生代的眼中,他的这种努力完全失败了。
颇有意味的是,最具论战精神的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作为功成名就的大文学家,面对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萨特的讨伐,却保持了沉默。这也是莫里亚克的人格伟大之处。对于他心目中的政敌,他可以极尽讽刺、攻击之能事,然而对于后进,尤其是理性的批评,他即便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还是保持克制。他甚至认真思考了萨特的批评。在后来的创作中,可以看出,他也开始注重人物的视角,以及人物所处的特殊的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
他这样做,一方面是由于其人格光芒和宽恕之心,另一方面,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他本人也意识到,文学开始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
五
其实,
萨特本人也很清楚,他之所以对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如此关注,也是因为莫里亚克在很大程度上是
存在主义者们的先驱,正如
安德烈·纪德,正如
安德烈·马尔罗。莫里亚克不光直接通过他的接触,影响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新一代小说家,如著名的“轻骑兵派”(最重要的代表为罗杰·尼米埃),也以自己的榜样为年轻的存在主义者们指明了方向。我们完全可以说,
阿尔贝·加缪是莫里亚克的某种继续,虽然在许多问题上——尤其在是否赦免勃拉齐亚克的问题上——两人也曾激烈论争。因为,虽然莫里亚克是个
基督教信徒,但他最为关注的,还是人。作为
基督教徒,即便在最为黑暗的
德国法西斯主义占领
法国时期,他还鼓励人们“不要躲到
雅威那里以逃避世人,而要从世人身上重新找回天主”。他有一个著名的说法:“我们何曾见过一部杰作,来自一颗对人漠不关心的心灵?”“小说如果不是对人的研究,就什么也不是。如果在有关人心的知识方面,小说不能帮助人向前迈进一步,那么它就没有存在的理由。”所以,他后来坚决反对著名的“新小说”,认为新小说中“既没有性格,又没有典型,也没有用有力的线条刻画出来的人物形象”。也正是对人的关注,使他投身到了记者职业中。与忠实记录自己的个人私生活长达六十年之久的
安德烈·纪德不同,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蔚为大观的《备忘录》浓缩了对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法国社会的忠实记录和思考,他也因此而被视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论战家之一。在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如“正义”上,莫里亚克与
阿尔贝·加缪心灵相通。所以,当比他年幼的加缪因车祸不幸去世的时候,莫里亚克在自己的《备忘录》中写道:“接到电话:阿尔贝·加缪去世了。在刚解放时我们有过几次笔战,有礼貌的笔战,此后没有来往。但我此刻的悲痛表明他当时给我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他能帮助一代人去意识到自己的命运。
德国焚尸炉和
约瑟夫·斯大林的清洗运动使世界变得多么荒谬。他以热情追求正义的名义去揭示这种荒谬——虽然他从不愿意给这种热情,给这种爱一个名字,一张面孔。”事实上,对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来说,这个名字就是
雅威,这张面孔就是
耶稣。在莫里亚克的眼中,
阿尔贝·加缪面对世界的荒谬,虽无
基督信徒之名,却行基督教徒之实。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莫里亚克对现代
荒漠的揭示,已经预示了后来文学上的物质主义以及形式主义倾向。他的长子克洛德·莫里亚克也成了新小说的代表之一。一切都证明,莫里亚克已经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接下来的文学史,将是全新的一页。
米歇尔·福柯吹响了“人将消失在地平线上”的号角,
法国小说全面走上了现代美学的道路。小说家们似乎都听从了
萨特的分析,将艺术聚焦在表象之上,开始拒绝深度,从而也放弃了对人性的深度的探索。
然而,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以其全部作品,阐明了一点,即人性的深度只有在神性之光的照耀下才能显示出来。他所挖掘的人性的幽暗及深不可测,代表着人类某种恒定的东西,所以,在讲述波尔多葡萄庄园内发生的种种家庭戏剧的同时,莫里亚克触及到了永恒。
这套丛书的最大亮点,在于将“德斯盖鲁”系列完整地呈现了出来。《苔蕾丝·德斯盖鲁》是莫里亚克最经典的著作,也是最深入人心的形象。《黑夜的终止》是它的续集,而莫里亚克还创作了另外两个短篇,《苔蕾丝在诊所》和《苔蕾丝在旅馆》,从情节发展先后来看,处于这两部长篇之间。无论是试图通过精神分析,还是通过新的情感诱惑,苔蕾丝都没有能够得到解脱。而在《黑夜的终止》中,由女儿的情事所掀起的内心波澜,终于在苔蕾丝去世之前,得到最后的终结。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的人物,往往只有在去世之后,才能得到完全的解脱,这是一种深深的冉森主义影响的结果。
但莫里亚克往往还是留下一个“光明的结尾”。家庭,这个被
安德烈·纪德最为猛烈抨击的社会单元,最终如宗教一样.为灵魂的游子提供一个栖身之处,免其遭受万劫不复的命运。从某种程度上讲,苔蕾丝的故事,打破了一种对称结构。长长的、无法解释的罪恶感与孤独,一直持续到了小说的终结,才伴随着黑夜之终结而告终。这与《给麻风病人的吻》中男主人公让的去世及时转变了他的妻子,《母亲大人》中母亲的去世改变了儿子的习惯,尤其是《
蛇结》中妻子的去世改变了男主人公的所有计划等等,非常不同。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种非对称性,反倒为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的人物带来了更大的
张力,正如在另一部小说《
爱的荒漠》中,十七年的别离,丝毫未能改变女主人公对男主人公父子俩的情感。这种恒定性,尤其是黑暗的恒定性,为莫里亚克的作品在强烈的反差对比之外,带来了一种不可测量的幽深,也为他的作品披上了一种现代悲剧色彩。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