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白
龚同文写作组成员,杂文作家、诗人-梅白
梅白(1922-1992年),又名梅国宝,学名国定、号明正,笔名龚同文(之一)、王月圣孙福熙、沈沉等,男,湖北省黄梅县人,杂文作家、诗人。
梅白1922年出生于湖北省黄梅县,曾就读于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离校后继续从事革命工作,长期战斗在湖北农村。梅白于1944年开始写作,文章散见于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人民日报》、山东省大众日报》等报纸上。梅白擅长写杂文、政论文,曾是“龚同文”写作组副组长,1955年至1959年间,就写了220余篇杂文、政论文。除此之外,1954年他和张水华郭小川等人合写的电影剧本《土地》,于1955年搬上银幕。1960年梅白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同年兼任荆门县委书记。1992年,梅白在黄州府逝世,享年70岁。
梅白被誉为杂文论坛二十八宿将之一,他的杂文具有迅速及时、短小精悍、结构紧严、逻辑严密、语言生动、感染力大、战斗性强的特点。梅白还长于古诗词,为毛泽东诗友之一,毛泽东常到武汉开会或考察,接待工作多由梅白负责,在此期间,两人多次论诗,相传修改过对方的诗词,如梅白曾建议毛泽东将“别梦依稀哭逝川”这一句改“哭”为“咒”;毛泽东视察三峡时曾修改过梅白的《夜登重庆枇杷山》诗。但这些说法也被一部分人的质疑,认为是流传谬误。
人物生平
梅白1922年生于湖北省黄梅县,曾就读于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1936年参加革命,1938年在学校高中部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离校后继续从事革命工作,长期战斗在湖北农村。
梅白于1944年开始写作,主编中共长江分区政治机关报《铁流》。文章散见于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人民日报》、山东省大众日报》、鄂豫边区《七七报》《七七日报》和新四军第五师的报纸上。1947年后主编鄂东军区第五分区政治部《战斗报》、五地委机关报《农民报》。梅白除擅长写杂文、政论文外,仅1955年至1959年间,就写了220余篇杂文、政论文。除此之外,梅白也写剧本、通讯和诗歌。1954年他和张水华郭小川等同志合写的电影剧本《土地》,于1955年搬上银幕。梅白于196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同年5月,梅白到荆门市兼任县委书记,后在黄州府休息。20世纪80年代后,梅白撰写回忆文章《我对毛泽东的回忆》。
1992年,梅白在黄州逝世,享年70岁。
主要作品
杂文
梅白在1955年至1959年间,就写了220余篇杂文、政论文。其中96篇收入湖北人民出版社编辑的《什么思想在作怪》(1957年)、《必须粉碎豺狼集团》(1957年)、《百宝箱的钥匙》(1958年)《如何“打百分”?》(1958年)、《大江东去(共三部)》(1959年)、《论压力》(1959年)、《百炼成钢》(1960年)、《公与私》(1960年)等龚同文的八本杂文集里。其他如《集体写作五年》《象韩英同志那样对待生活》《有的放矢》《共产主义者的时间观念》《热烈和冷靜》等篇,分别发表在《人民日报》《新闻战线》《中国妇女》《湖北日报》《七一》和《长江文艺》报刊上。
梅白的杂文具有迅速及时、短小精悍、结构紧严、逻辑严密、语言生动、感染力大、战斗性强的特点。
诗词
梅白写的一百余首新、旧体诗,曾在《诗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长江文艺》《湖北日报》等处发表,著有《梅白诗集》。
电影
人物任职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梅白曾历任区委书记、副科长、督导员、教导员、地方工作队长、县委秘书、人力部长、干校副校长,黄冈地委青委书记、团地委工委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梅白历曾任团省委委员、团地委书记,省文联委员、地区文联主席,省农委处长,省委办公厅处长、副主任兼书记处办公室主任,省委候补委员、省委副秘书长兼县委第一书记。
毛泽东和梅白
1956年7月,毛泽东南巡到湖北,住在东湖客舍。当时毛泽东身边需要一个本地人帮助做点资料工作。省委书记王任重就派了梅白去。梅白当时是中国共产党湖北省委员会副秘书长、省委书记处办公室主任。自此,梅白来到毛泽东身边。从1956年至1960年,,毛泽东每次来湖北,都下榻于东湖客舍。梅白则在毛泽东身边帮办事务,梅白熟悉秘书工作,擅长诗文,是杂文作家,又是诗人,还懂英文、俄文。他与毛泽东配合默契,深得毛泽东的信任。他们两人都爱好诗词,常在一起谈诗论词。
改诗争议
梅白为毛泽东“改诗”争议
相传,1958年3月,梅白随毛泽东到三峡视察,写了一首诗《夜登重庆枇杷山》:“我来高处欲乘风,夜色辉煌一望中。几万银灯流倒影,嘉陵江水晶宫。”毛泽东看后,对梅白说:“如果把‘辉煌’二字改为‘苍茫’则能显出夜色之动态,也为‘水晶宫’作伏笔,显得‘辉煌’而不那么露,诗贵有含蓄和留有余地。第三句‘几万’改为‘百万’以显示山城新貌,这里应鲜明,而不应含糊。‘流倒影’则不如‘摇倒影’,这也是为了显示夜影之动态。采取对比手法,写嘉陵江不平铺直叙,要写得风翻浪卷,以显示嘉陵江之性格。因此,第四句的‘比’改为‘似’好些,这又是用虚笔写实。总之,诗贵意境高尚,尤贵意境之动态,有变化,才能见诗之波澜。这正是唐诗以来格律诗之优越性。这样,你这首诗就成为这样之组合:‘我来高处欲乘风,暮色苍茫一望中。百万银灯摇倒影,嘉陵江水晶宫。’”毛泽东征求梅白的意见说:“如何?你比较一下,有比较才能鉴别。诗要改,不但要请人改,而最主要靠自己改。写完后,放它一个时候,看了,想了,再改,就有可能改得好一些。这就是所谓‘推敲’之好处。当然,也有经过修改不及原作的。”梅白反复吟读几遍后,觉得改得好,于是接受了毛泽东的修改意见。后来,这首词被收入1958年的《中国诗选》。
1959年6月,毛泽东回到了离别已有32年的故乡韶山市。抚古追昔,毛泽东感慨颇多,遂作一首七律《到韶山》:“别梦依稀哭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要使人民百万年。”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期间,毛泽东印发了这首诗,并虚心向梅白征求意见。梅白说:“‘别梦依稀哭逝川’这一句应改‘哭’为‘咒’更好。这样似诗意更积极深刻,感情也更鲜明强烈些。最后一句‘要使人民百万年’有口号之嫌,不妥。”毛泽东欣然接受了梅白的意见,将“哭”改成了“咒”,将“要使人民百万年”改为“遍地英雄下夕烟”。因为这件事,毛泽东后来尊称梅白为“半字之师”。
梅白为毛泽东“改诗”的说法流传甚广,许多作品对此都有刊载。如,刘汉民编辑的《毛泽东谈文说艺实录》、公木等编著的《毛泽东诗词·掌故佳话》、田圣德编著的《毛泽东与文化人》等书中,都采纳了此说法。此事真实与否也引发了质疑。中共中央党校教授、毛泽东诗词研究专家胡为雄撰写了《毛泽东在韶山市让梅白改过诗吗?》一文,刊登于《毛泽东思想研究》2015年第9期。文章认为梅白“不可能在1959年庐山会议初期为毛泽东改诗”,主要理由有:第一,梅白没有资格参加庐山会议,这一点从参加过会议的人的相关回忆录中均可得到证实;第二,梅白的回忆像是创作小说,与史实不符;第三,1959年7月4日毛泽东与王任重、刘建勋谈诗,梅白不在场;第四,梅白所谈陪毛泽东游九江及处理有关郭小川事也是虚言。
从目前留存下来的有关这首诗的两幅手稿看,毛泽东确实有将“哭”改为“咒”的情况。这种修改是如何发生的,目前尚没有直接材料说明。有据可查的是,1959年9月7日,毛泽东将这首诗和《七律·登庐山》一并抄送给胡乔木,并写了一封短信:“诗两首,请你送给郭沫若同志一阅,看有什么毛病没有?加以笔削,是为至要。”郭沫若反馈意见后,9月13日,毛泽东又致信胡乔木:“沫若同志两信都读了,给了我启发。两诗又改了一点字句,请再送郭沫若一观,请他再予审改,以其意见告我为盼!”至于将“哭”改为“咒”是不是在这个过程中郭沫若提出来的,就不得而知了。
毛泽东为梅白“改诗”争议
自1980年代中期以来,梅白发表回忆文章,说毛泽东视察三峡时修改过自己的《夜登重庆枇杷山》诗。《江西诗词》1987年第2期的文摘“毛泽东与梅白谈诗”,文中说:毛泽东帮梅白改诗是据梅白自己的回忆。此后,毛泽东改梅白诗一说广泛流传开来。1990年代,《毛泽东谈文说艺实录》(长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 410-411页)一书据《每周文摘》以“为梅白改诗说改诗”为题编入了这段文字。继之,《毛泽东诗词大辞典》(中国妇女出版社,1993年,第1517-1518页)亦编入了这段文字。同时,不少有关毛泽东诗词研究类作品,如《毛泽东与诗》《毛泽东诗话》《毛泽东颂》《毛泽东的情趣》《中国现代名人珍闻轶事》等书都编入了此类文字。在流传过程中,一些毛泽东诗词爱好者将梅白的这首诗收编入书,进而变成了毛泽东的诗。
有研究认为,梅白1958年发表的诗本身证明毛泽东并未为他修改。毛泽东乘江峡轮视察三峡,梅白只是众多的普通随员之一。从毛泽东在江峡轮上的具体活动情况看,梅白没有机会近距离接触毛泽东并请他改诗,故毛泽东为梅白改诗一事不实。而把梅白的诗收编入毛泽东诗词集更属不当。
参考资料
当年“抱团”写杂文.新浪财经.2024-06-29
市场星报电子版.市场星报社.2024-06-29
土地.豆瓣电影.2024-07-04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主要作品
杂文
诗词
电影
人物任职
毛泽东和梅白
改诗争议
梅白为毛泽东“改诗”争议
毛泽东为梅白“改诗”争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