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华
中国内地男导演、编剧
水华(1916年11月23日—1995年12月16日),原名张番,出生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中国内地男导演、编剧。
1933年,水华考入复旦大学法学系进行学习,后到日本留学,学习戏剧相关知识。1940年与王滨联合执导《带枪的人》《神手》等话剧。1950年与王滨一起将歌剧白毛女》拍摄为电影,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这也是水华个人执导的首部电影,荣获第6届卡罗维·伐利国际电影节荣誉奖、中国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一等奖,此后开始了水华电影生涯的辉煌历程。
1954年到1959年,水华先后执导电影《土地》和《林家铺子》,其中剧情电影《林家铺子》获得第12届葡萄牙菲格拉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该电影成为水华电影生涯的另一个高峰。
1961年,水华将畅销600万册的革命书籍《我们的一家》进行再创作,拍成经典革命电影《革命家庭》,该剧获得第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编剧奖。1981年为纪念鲁迅诞辰100周年执导的剧情电影《伤逝》获得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奖。1984年,水华与马秉煜联合执导剧情电影《蓝色的花》,这也是水华生前执导的最后一部影片。
1995年,在纪念世界电影100周年、中国电影90周年“世纪杯”评奖中,水华被评为中国电影最佳导演之一。同年12月16日,新中国电影开拓者之一的水华因病在京逝世,终年79岁。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16年11月23日,水华在江苏省南京市出生,祖籍钟祥市。水华原名张毓番,年轻的水华在取笔名时,因为他喜欢纯洁自然的“水花”,后来想到“花”与“华”在古汉语中相通,于是就自称“水华”。水华出生在一个官吏家庭,幼年所受的教育新旧参半,他既读过私塾,也上过新式中学;在中学阶段,水华结识了许多热爱文艺的同学,且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大家一起组织了“胎儿艺社”。当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之时,水华内心的民族大义激起了他的斗志,将组织改名为“磨风艺社”。随后一心扑在阅读宣传抗日小说、剧本和诗歌中,作品中的爱国精神使他斗志昂扬,并开始排演一些相关话剧内容。
九一八事变”之后,1933年水华考入复旦大学法学系学习,入学一个月之后弃学,投入了左翼戏剧运动,导演并参加演出了《三江好》《最后一计》《放下你的鞭子》等剧目,还做了许多宣传辅导工作。1935年因剧组主要成员被捕,剧组被迫解散。1936年,水华在朋友的帮助下留学日本,在从事戏剧活动的同时,观摩了大量外国电影,其中演员们的表演艺术给他留下深刻印象,这对水华成为电影导演有着深刻影响。
创作经历
话剧时期
1940年,水华来到延安市,在鲁迅美术学院实验剧团任职导演的工作,参加了多部话剧的创作和演出,曾被评为延安文教战线模范工作者。新中国初期,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此次发表的内容中强调和倡导的深入生活对水华这样的艺术创作者来说是一个契机,对他艺术观的形成具有很大影响。随后1942年水华参加中国共产党。因受《讲话》的影响,水华选择了“化大众”路线,从最初与大众基本脱离的知识分子圈内的戏剧创作到演剧队时期和民众的直接接触,使自己在艺术上能更进一步。期间与王滨联合执导了话剧《带枪的人》《神手》以及秧歌剧《周子山》(也叫《惯匪周子山》),其中《周子山》当中应用了山西梆子、、秦腔、小调等传统文化。为了使自己更加了解相关文化,深入基层与民众切身感受和吸收,更好的使之与话剧融合。水华于1946年跟随鲁迅美术学院实验剧团来到东北地区,并于1948年担任东北鲁艺文工团团长,随之开展了一系列的话剧演出活动。
电影时期
因组织需要,水华于1949年调任东北电影制片厂(现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导演,该电影厂是在接受日本的“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的基础上成立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电影制片基地。来到之后水华接受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与王滨歌剧白毛女》改编为电影,这是水华电影执导生涯的开始。影片上映后获得了巨大反响,是当时传播范围最广的一部作品。该片在1951年捷克斯洛伐克举行的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放映时,座无虚席,同时《白毛女》也获得了第6届捷克斯洛伐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特别荣誉奖。1957年该片又获得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一等奖,在水华的电影导演生涯中具有重要意义。
随后水华被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独立执导拍摄了个人的首部影片《土地》,为之后的创作积累更多的经验。1959年水华执导影片《林家铺子》,该片根据茅盾先生的同名小说改编。作为“迎接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献礼作,影片用一间商铺体现出30年代中国社会的尔虞我诈,街边的一隅是那个时代的缩影。该片故事生动、风格突出,实现了水华从戏剧到电影的转变,给观众呈现一部不朽之作。该片在1983年葡萄牙第12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获评委奖,并作为唯一一部中国电影参加1986年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举办的“世界经典影片展”。这是水华执导的第三部作品,同时也是新中国影坛上的一部力作。
1961年至1984年间,水华相继执导了《革命家庭》《烈火中永生》《伤逝》《蓝色的花》多部电影作品,并多次获得奖项。其中《革命家庭》是由水华联合作家夏衍根据《我的一家》二次创作的产物,主要讲述了女革命者舍小家为大家的动人故事。影片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洋溢着强烈的革命激情,水华凭借该片获得了第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编剧奖,也是水华执导生涯里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了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周年而执导的《伤逝》,在1981年获得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奖
1995年,在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时,作为新中国电影的开拓者之一的水华获得中国电影世纪奖—导演奖。
个人生活
1995年12月16日,水华因病在京逝世,终年79岁。水华作为电影工作者,为乱世中的中国贡献了属于艺术柔情而又有力的力量。同时,水华以其独特的风格,化为灯塔一般引领着现代文艺工作者。
主要作品
执导作品
数据来源
编剧作品
数据来源
获奖记录
数据来源
人物评价
水华的影片不是那种大跌大宕、充满悲欢离合、善恶分立的情节剧;他亦不长于酣畅淋漓、有声有色地讲述故事,使观众同啼同笑,忘其所在。在我看来,水华是一位学者型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尤其是他的佳作,呈现为一种严谨、工整的格局,一种朴素几近平淡的基调,一种深沉、冷峻的探究精神。他的诗情与梦幻深埋在冷静的散文叙事之下。如果我们将成荫导演的影片比作豪放的泼墨,那水华导演的影片则如同细腻的工笔。——戴锦华电影艺术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创作经历
话剧时期
电影时期
个人生活
主要作品
执导作品
编剧作品
获奖记录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