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林——青纱帐
现代诗人郭小川创作的新诗
《青纱帐——甘蔗林》,是现代诗人郭小川于1962年创作的一首自由诗。当时,中国人民正在党中央领导下,战胜了连续三年的严重困难。正需要一种拼命精神。郭小川满怀革命激情,访问了祖国的北方和南方,广泛地接触了工人、农民、战士深深为人民群众伟大的精神和气魄所激动,接连写出了一些基调高昂、激人奋进的诗篇。这首诗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这首诗在构思上运用了象征手法,诗句一韵到底,并采用了大量的对偶和排比句式。借助丰富而合情理的想象,以诗人强烈而庄严的感情,把时空距离那么遥远的青纱帐和甘蔗林联系在一起,作为两个革命时代的象征,勾画了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的革命战斗画面和如花似锦,充满欢快与幸福的社会主义建设画面。
这首诗,诗人把“青纱帐”与“甘蔗林”巧妙联系起来,相互映衬,反复咏叹,抒发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歌颂了继往开来、代代相传的革命传统,抒发了对老一代永葆革命青春,新一代健康成长,新老两代并肩战斗,建设和保卫祖国的欣慰之情。
作品原文
看见了甘蔗林,我怎能不想去青纱帐!
北方的青纱帐啊,你至今还这样令人神往;
想起了青纱帐,我怎能不迷恋甘蔗林的风光!
南方的甘蔗林哪,你竟如此翻动战士的衷肠。
哦,我的青春、我的信念、我的梦想……
无不在北方的青纱帐里染上战斗的火光!
哦,我的战友、我的亲人、我的兄长……
无不在北方的青纱帐里浴过壮丽的朝阳!
哦,我的歌声、我的意志、我的希望……
好像都是在北方的青纱帐里生出翅膀!
哦,我的祖国、我的同胞、我的故乡……
好像都是在北方的青纱帐里炼成纯钢!
这里却是南方,而不是遥远的北方;
北方的高粱地里没有这么甜、这么香!
这里却是甘蔗林,而不是北方的青纱帐;
北方的青纱帐里没有这么美,这么亮!
北方的青纱帐哟,常常满怀凛冽的白霜;
南方的甘蔗林呢,只有大气的芬芳!
北方的青纱帐哟,常常充溢炮火的寒光;
南方的甘蔗林呢,只有朝雾的苍茫!
北方的青纱帐哟,平时只听见心跳的声响;
南方的甘蔗林呢,处处有欢欣的呤唱!
北方的青纱帐哟,长年只看到破烂的衣裳;
南方的甘蔗林呢,时时有节日的盛装!
何必这样问呢——到底更爱南方,还是北方?
我只能回答:我们的国土到处都是一样;
何必这样问呢——到底更爱甘蔗林,还是青纱帐?
我只能回答:生活永远使人感到新鲜明朗。
风暴是一样地雄浑呀,雷声也一样地高亢,
无论哪里的风雷哟,都一样能壮大我们的胆量;
太阳是一样的炽烈呀,月亮也一样地甜畅,
无论哪里的光华哟,都一样能照耀我们的心房。
露珠是一样地明澈呀,雨水也一样地清凉,
无论哪里的雨露哟,都一样是滋养我们的琼浆;
天空是一样的高远呀,大地也一样地宽敞,
无论哪里的天地哟,都一样是培育我们的温床。
啊,老战士还不曾衰老,新战士已经成长,
啊,老一代还健步如飞,新一代又紧紧跟上,
我们的人哪,总是那样胸宽、气壮、眼睛亮。
看吧,当敌人挑衅时,甘蔗林将叫他们投降;
那甜甜的秸秆啊,立刻变成税利的刀枪!
看吧,当敌人侵犯时,甘蔗林将把他们埋葬;
那密密的长叶啊,立刻织成强大的罗网!
北方的青纱帐啊,你为什么至今还令人神往?
因为我们的甘蔗林呀,已经是新时代的青纱帐!
南方的甘蔗林哪,你为什么这样翻动战士的衷肠?
因为我们的青纱帐呀,埋伏着千百万雄兵勇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962年3月,6月至9月在中国海防前哨改成。当时,中国人民正在党中央领导下,战胜了连续三年的严重困难。1962年初,中原地区共产党召开了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分析了中国的国内外形势,总结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号召发扬战争年代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拼命精神。诗人满怀革命激情,访问了祖国的北方和南方,广泛地接触了工人、农民、战士深深为人民群众伟大的精神和气魄所激动,接连写出了一些基调高昂、激人奋进的诗篇。这首诗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这首诗,作者巧妙地将青纱帐和甘蔗林这南北互不相属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并赋予深刻的象征意义,相互映衬,体现了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的内在联系,歌颂了继往开来、代代相传的革命传统,抒发了对老一代永葆革命青春,新一代健康成长,新老两代并肩战斗,建设和保卫祖国的欣慰之情。
全诗12节,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是全诗的总冒。这一节是从总的方面抒发了诗人对青纱帐和甘蔗林的深厚感情,并表明了青纱帐和甘蔗林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节两处用了“怎能不……”反问句,突出了“青纱帐——甘蔗林”的内在联系,充分表达了诗人浓郁的革命激情。“至今还这样令人神往”,说明青纱帐留给诗人的记忆是深刻的、美好的、永远难忘的。“竟如此翻动战士的衷肠”,说明诗人的深广的思绪,是从使人迷恋的甘蔗林所引起的。这样写,自然地展开了以下的丰富联想和开阔的想象。在全诗中有总起下文的作用。
这一节在修辞上也很有特色,用了排比、对偶句来铺陈抒写,形成了一种酣畅淋漓的语言气势。诗中1、3句与2、4句是两两相对的。这种大体上的相对,既保持了语言的形式美又可不受形式的约束,可以尽情地表达思想、抒发感情。这样写,可一下子把读者带入诗的意境,启迪读者去思考青纱帐和甘蔗林二者间的内在联系,紧扣题目,统领全诗。
第二部分(第2至第11节),尽情铺陈青纱帐与甘蔗林的异与同,指出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时代的必然联系,说明自己之所以如此激动的原因。这部分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第2至第3节)赞颂了青纱帐对自己的哺育之情和对祖国、对革命的丰功伟绩。这两节诗说明了青纱帐为什么“至今还这样令人神往”的原因。使用的是排比修辞方法。诗中两节的1、2句和3、4句相排列,语意连贯,轻重相称。诗人把“青纱帐”看作是新中国的摇篮,千千万万革命战士锻炼成长的熔炉,表达了诗人心往神驰和衷心怀念、感激与自豪的思想感情。
第二层次(第4至第6节),赞颂新时代的美好生活,追忆老一代革命者创业的艰苦,高歌革命传统的可贵,进一步抒发了对革命传统的自豪之情。这三节诗使用了对比的修辞方法点明了甘蔗林为什么“竟如此翻动战士的衷肠”。用南方的甘蔗林和北方的青纱帐相对比,青纱帐象征了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甘蔗林象征了美好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想起了青纱帐,忆起了老一代革命战士在那战争年代里,在那饥饿与死亡的威胁中,经受了血与火的严峻考验。当年的青纱帐,为我们开辟了今天的甘蔗林,看见了甘蔗林,看到一代新人正在茁壮成长。在这火红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年代里,甘蔗林是那样的“香、甜、美、亮”。老一辈还和当年一样健步如飞,新的一代又迈步紧紧跟上。作为一代革命战士之一的诗人,看到这一切,就采用对比的修辞方法,抒发他欣慰和自豪之情。
第三层次(第7至第9节)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深情和干革命以四海为家的战士胸怀。这三节诗写了老一代革命战士既爱甘蔗林,也爱青纱帐的深厚感情,进一步回答了第节中“令人神往”、“翻动战士衷肠”的原因。诗人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使诗行整齐对称,易于记忆,音节和谐匀称,铿锵动人,有助于突出共同点,加强语言的感染力。如第8、9节中“太阳是一样地炽烈呀,月亮也一样地甜畅”、“露珠是一样地明澈呀,尔水也一样地清凉”等等。这种对联,词性相对(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这样工整的对偶,使表达的意思互为补充,完整缜密,表露的感情,高度集中,淋漓尽致。
第四层次(第10至第11节),诗人歌颂新老战士的新的战斗风貌。这两节诗,诗人抒写了战士的伟大性格,说明了甘蔗林是消灭敌人的战场。连同上面的两节,(第7至第11节)这五节诗,从三个方面揭示了甘蔗林和青纱帐的共同点:①自然环境(风暴、雷声太阳、月亮、露珠、雨水、天空、大地——第8、9节);②战士性格(胆大、心细、性子刚、胸宽、气壮、眼睛亮——第10节);③杀敌战场(叫他们投降、把他们埋葬、变为锐利的刀枪、织成强大的罗网——第11节)。
第三部分(第12节)总结全诗,点明“青纱帐”与“甘蔗林”的象征意义。结尾这一节应开头一节提出的问题,使首尾两节遥相呼应,把青纱帐与甘蔗林两条线索有机地交织在起,是全诗感情的凝聚点,是画龙点睛之笔。
名家点评
全国语文板书学会副会长李凤平:“这首诗抒发了老一代革命者对光荣革命传统深深怀念,对新一代革命者健康成长由衷喜悦的激情。号召人们永葆革命青春,坚定不移的进行人民革命事业。指出革命事业不可战胜。”(《初中语文图形板书·简明教案》)
牡丹江大学教授申殿和:“抒情诗。……本诗主题、描写对象、艺术形式与《甘蔗林——青纱帐》基本相同,两篇可称为姊妹篇。”(《简明中国当代文学辞典》)
河南大学教授董长纯:“《青纱帐——甘蔗林》是诗人郭小川同志一九六二年春天写的一首理深情浓,脍炙人口的好诗。”(《〈青纱帐——甘蔗林〉试析》)
全国高师语文教学法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松泉:“这是一首感物咏怀的抒情诗,将青纱帐和甘蔗林联在一起,赋予深刻的象征意义,体现了战争年代和建设时期的内在联系,歌颂了继往开来、代代相传的革命传统,抒发了对老一代永葆青春,新一代健康成长,新老两代并肩战斗、建设和保卫祖国的欣慰之情。诗的第一部分是全诗总冒,第二部分尽情铺陈,最后一部分回应开头提问,结构浑然一体。板书宜体现这一特点,并选用象征、拟人以及直抒胸臆的词语反映诗人的思想感情。”(《中学语文导读图示全集》)
作者简介
郭小川,原名郭恩大,1919年出生于河北省凤山镇(原属热河省)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均系教师。他幼年在家乡读书,随父读过两年私塾。1933年春,日寇进攻热河,全家逃亡到北平市。1933年夏,考入官费的北平蒙藏学校。1934年春,考入北平东北中山中学。1935年夏,考入该校高级师范班。1936年夏,考入北平国立西北工学院补习班。1937年七七事变后离开北平到达太原市,同年9月20日报名参加八路军,被分配到一二零师三五九旅。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至1945年,在延安马克思列宁主义学院、中央党校三部等单位学习,进修马列主义和文艺理论。1948年至1954年,先后任冀察热辽《群众日报》副总编辑,兼《大众日报》负责人、《天津日报》编辑部主任。1955年至1961年,任中央作协党组副书记、作协书记处书记兼秘书长、《诗刊》编委。1962年调《人民日报》任特约记者至文化大革命。1970年,随中国作家协会咸宁市五七干校劳动锻炼。1976年10月,因意外引起的火灾不幸逝世,终年57岁。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创作背景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名家点评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