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宰均,畜牧学家,农业教育家。在我国农业院校中首次创设动物营养实验室,进行营养科学研究。翻译世界畜牧名著《饲料与饲养》,传播畜牧先进科学,是我国动物营养科学的奠基者。他针对我国劳动人民的膳食结构,进行营养研究,对平衡膳食营养(
蛋白质氨基酸)作出重要贡献。
陈宰均传略
求学经历
陈宰均,字孺平,1897年3月17日生于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镇。1912年入杭州安定中学,二年后考入上海南洋中学,于1916年毕业,考入
清华大学,1918年毕业后,得官费留美。他认为中国以农业立国,而农业反落人后,改良农业实为图强当务之急,故留学美国时,毅然入
伊利诺大学专攻畜牧。1921年毕业,获农
学士。复入
康奈尔大学研究院,研究营养
化学及家畜饲养学,二年获科学硕士学位。
农业改革
陈宰均在美国学习期间,特别关注祖国农业生产的改革,曾撰写《中国农业革命论》发表于《
东方杂志》上。他于研究之余,在美国
纽约州农场兼职,略有积蓄。鉴于
化学工业对国计民生极为重要,1923年又由美赴德,入
柏林洪堡大学研究院,从师生物化学名家阿布德海丹(Abder-halden)教授学习。1924年归国,任青岛农林局畜牧组主任技师,于青岛李村农事试验场兴建种猪舍和种禽舍,进行科学试验,推广良种,造福于民,牧场规模与设施为当时全国之冠。他以
山东省本地猪种为主进行饲养试验,表明山东地方猪种晚熟,即使多食甘薯藤等青粗饲料,亦能生长,而早熟的
巴克夏猪则难以生长。因此,早熟的猪种,需用浓厚饲料,而晚熟猪种,则能利用青粗饲料。此后,因经费困难,难以继续,1926年去
保定市,任
河北大学教授。
河大校务
当时,河大校务正待建设,举凡课程的设置,农场的规划,皆须他谋划;同时北京农业大学亦敦请任教。(北京农业大学前身为清朝
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1923年3月改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1927年8月北京各大学改组为国立京师大学校,北京农业大学并入为该校农科,1928年京师大学校改为国立北平大学,农科为该校农学院。)20年代中期军阀混战,教育经费毫无保障,教授薪俸积欠甚多,而他奔走京汉道上,不以为苦。不久,直奉战起,时局混乱,他南下任
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数月后,战事停止。1926年秋,他应北京农业大学与
河北大学电促,重返北京任教。课余时,发表文章于《
东方杂志》与《
甲寅杂志》,倡导国人重视农业生产与教育之改革,主张中国农业既要农化,也要工化,盛赞
苏联土地国有化,以发挥农民的积极性。曾撰文《农化解》,载
章士钊先生(当时章任
国民政府教育总长兼北京农业大学校长)主办的《甲寅杂志》,引起各方重视。他曾一度加入
中国国民党,被选为中国国民党北京特别党团执行委员。1927年国共分裂后,他退出国民党,致力于教育事业。历任
浙江大学农学院、
河北农业大学和
北平大学农学院等院校教授,以在北平大学农学院任教时间最久。他除教课外,翻译了亨利·莫礼逊著《饲料与饲养》世界畜牧名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42年出版)。这是我国最早翻译的一部畜牧名著,它对我国畜牧科技和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929年春,陈宰均在北平大学农学院主持成立了动物营养实验室,指导学生进行动物营养科学的研究,着重于
蛋白质的品质及
维生素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关评价
陈宰均性格敦厚,胸怀磊落,待人接物和蔼可亲,不仅同事喜欢与他交往,而且青年学生也都乐于接近他。他授课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重视实习,力求学生对课程的基础知识和重点有系统的了解;他对工作勇于负责,克贯始终;他对教学,循循善诱,鼓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我国营养学家陈朝玉、
罗登义等人,皆是在他亲自培养下成才的。他素患胃疾,青年时代体质颇强,后因家庭经济负担沉重,加以教学辛劳,大损健康。1934年2月父
伯庸病故,奔丧南下,以悲哀过度,宿疾突发,北上后又因竭力补课,病情加重。同年8月15日病逝于北平协和医院,年仅37岁。
悼念文章
陈宰均病逝后,陈朝玉教授于1936年撰写的悼念文章《纪念先师略述威达敏(按即维他命)研究之新趋势》一文中说:“余于1927年从先师陈宰均先生受家畜饲养学,1928年毕业留校任助教,专攻动物营养学,复受先生指导5载。共同发表研究成果4种,分别刊载于《北平大学农学院学术研究报告》。从先生研究学业者甚多,然能持续6载,朝夕侍教者,仅余与
罗登义2人,得先生启迪者独厚。先生作古,余正留学海外,听之下,不胜悲痛。敢就‘威达敏’年来研究之新趋势略为叙述,以作纪念。念余之学‘威达敏’自先生启之。‘威达敏’系先生所译之名,余年来发表营养方面文章率沿习名‘维他命’,今用‘威达敏’三字乃纪念先生教诲,期于此方面努力钻研,不负先生之厚遇。先生常谓饲料中除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矿物质外,更含少量的其他物质,总称谓威达敏(Vitamine)。威达敏对于营养,甚为重要,并可防除各种缺乏症。故吾人从保持动物体的健康而言,必须着重这一课题的研究。因此,在他的这种思想指导下,在
北平大学农学院建立了动物营养实验室,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和探讨。”
奠基者
出国留学
1919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当时陈宰均在美国留学,每月领取官费美金70元,自用甚俭,又兼职于某农场,故于康奈尔大学毕业时,尚有积蓄,遂去
德国学习
化学。当时,国外刚刚开始研究
维生素,他就致力于探索动物所需辅助的营养物质并考查防止某种营养“缺乏症”的物质的性质。
科学研究
1929年春,在陈宰均的主持下,北平大学农学院成立动物营养实验室,进行动物营养及维生素之研究,成为我国农业院校中最早从事动物营养研究的机构。他指导学生结合当时国情进行选题和研究,特别着重于工农大众的营养问题。在20年代要了解不同食物中各种维生素及其含量至为重要。当时尚无适宜的
化学方法可用于分析食物中维生素,而必须进行动物试验。他是我国率先进行
维生素和动物营养试验的先驱者。他指导学生陈朝玉、
罗登义等先后进行动物营养研究的课题有:
单纯或混合之动植物
蛋白质饲料对于
白鼠生长、生殖、寿命之影响;中国常用食物中维生素之测定;
大麦蛋白质与米糠蛋白质之互补的功效;某种新营养素缺乏病之研究;
豆饼蛋白质之营养价值及甲种维生素之含量;华北常食的9种粮食(
糙米、南京米、糯米、江西米、西贡米、新稻米、小站米、涿州米、
碎米方便食品)
中国足球协会乙级联赛种维生素含量的比较;华北产叶菜(
中国大白菜、洋白菜、
莴苣及其叶、菠菜、油菜、
芫荽、
香椿等)中
维生素含量之研究;窝头的营养价值之探究;
黑小豆中
蛋白质及
无机盐类之探究;中国食用植物油类中甲种及丁种维生素含量之研究;
糜子与糜米中蛋白质及维生素之研究。
以上各项研究报告,在《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调查研究报告》第四号《动物营养专号》集中发表。
撰写论著
根据这些多年来的科研成果,他们撰写了多种有关营养学方面的论著、丛刊,计有《窝头之现代营养学识观》、《北平农民膳食之营养问题》、《华北膳食中蛋白质问题》等。由此可见他十分关心人民的生活,他所研究的是华北工农群众赖以生活的高粱、小米、
黑小豆、
莜麦、玉米、窝头、爬山豆等杂粮。通过生化分析这些杂粮
蛋白质的成分,发现它们蛋白质品质比较低,动物体
必需氨基酸种类不全,所以营养价值不太高。通过进行动物饲养试验,发现黑小豆与黄小米、黑小豆与
糜子米,彼此间蛋白质具有显著的互补作用。将它们混合食用,互相取长补短,氨基酸便可搭配齐全,从而大大提高其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跟随他进行营养科学研究的陈朝玉、
罗登义等人,后来都成为国内外著名的营养学家。他们研究营养学及
维生素,是从实际出发,结合国家及劳苦大众需要,使科学技术能真正为人民服务,造福人类。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风,使广大学生深受教益,同时也推动了我国营养科学的发展,为我国营养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他除进行人类营养学研究外,还重视动物营养科学研究,并积极传播国外家畜营养的先进科学技术。他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有选择地介绍世界畜牧名著。1925年他应
河北大学聘任畜产学教授时,即开始翻译亨利原著、莫礼逊重著的《饲料与饲养》一书,全书共1300余页。1926年他在北京农业大学任教授时,继续进行这本世界名著的翻译,耗时4年,始克完成。1929年春他在《饲料与饲养》一书“译序”中写道,《饲料与饲养》一书虽是
美国人为美国的畜牧业而著的,然而美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形不同,与我国类似。所以这本书更适于我国的情况。我国读者,尽可用自己的评判力,选择参考。饲料及饲养是畜牧生产中最重要的部分,这是译者翻译此书的原因所在。在当前我国振兴
西北畜牧业时,这本书也具有参考价值。
陈宰均早年生活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和在短暂的年
华中地区,从事动物营养科学的研究,取得了如此成就已属不易,料不幸早逝,实为我畜牧界的一大损失。
个人简历
1897年3月7日,生于浙江杭州临平镇。
1916年,毕业于上海南洋中学。
1922年,毕业于美国
康奈尔大学,获
农学硕士学位。
1923年,在
德国柏林大学研究院就读于生物化学,从师于Abder-halden博士。
1927年,任京师大学农科教授。
1928年—1934年,任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教授。
主要论著
1 陈宰均.中国农业革命论.东方杂志,1921,18(24).
2 陈宰均.工化与农化.甲寅杂志,1926,1(29).
3 陈宰均.农化解.现代评论,1926,3(68).
4 陈孺平译.
帝国主义对华政策的内幕和冲突.上海:北新书局,1926.
5 陈孺平译.
欧洲列强武力对华的开端.上海:北新书局,1926.
6 陈宰均.畜产学通论.北京:北京农业大学,1928.
7 陈宰均.牛种之选择——纯种乎抑杂种乎.北京:北京农业大学,1928.
8 陈宰均.家畜遗传学原理.北京:北京农业大学,1930.
9 陈宰均.养猪学.北京:北京农业大学,1930.
10 陈宰均.养牛学.北京:北京农业大学,1930.
11 陈宰均.养禽学.北京:北京农业大学,1930.
12 陈宰均.
大麦蛋白质与米糠蛋白质之互补的功效.
北平大学农学院动物营养报告第四号,1931.
13 陈宰均.
西北之危机.世界日报,1932年12月24日.
14 陈宰均译.世界畜牧名著——饲料与饲养.上海:
商务印书馆,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