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人民政府是贵阳市的行政管理机关。
2022年11月30日,贵阳市人民政府与
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工作机构
市政府办公厅
市发展改革委
市教育局
市科技局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市民族宗教事务委
市公安局
市民政局
市督办督查局
市司法局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市生态环境局
市交通委员会
市商务局
市水务管理局
市农业农村局
市文化和旅游局
市卫生健康局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市应急管理局
市外事办
市市场监管局
市医疗保障局
市人防办
市林业局
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市投资促进局
市公安交通管理局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市住房公积金中心
市供销合作联社
市直机关事务局
市政务服务中心
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
行政区划
贵阳市现辖
云岩区、
南明区、
花溪区、
乌当区、白云、观山湖6个区和
修文县、
息烽县、
开阳县三个县及清镇市;4个国家级开发区(
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贵阳综合保税区、双龙航空经济区)。全市总面积8043平方公里,75个乡镇(26个乡,49个镇),635个社区居委会,912个村民居委会,96个社区服务中心,2228个社区服务机构。
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至汉初,在巴蜀以西、以南地区,散布着众多部落,史称“西南夷”。西南夷分为七大族群,
夜郎最大。《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由夜郎族群各部组成的部落联盟,谓之“部落方国”,地域辽阔,北抵巴蜀,东临荆楚,南至
南越国,贵阳地区属古夜郎。
刘彻元鼎六年(前111),“平南夷(指夜郎)为
牂柯郡”,纳入行政建置。郡(汉)是汉初在边疆设立的“边郡”,治理上与内地郡县不同,土地、人口不入簿籍,因俗而治。牂牁十七县以夜郎各部落为基础建立,既设
知府、
都尉、县令等官,又封部落首领为王、侯、邑长,谓之“郡国并存”。为了有效控制边郡,汉朝派兵驻扎要害地方,又移“三蜀”(
蜀郡、
广汉郡、
犍为郡)大姓率民屯田以实边疆。贵阳地区大抵属且兰县,因且兰部落在“平南夷”时已被灭亡,称为“故且兰”,是牂牁郡治所。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王朝衰落,地方势力崛起,汉代移入的三蜀大姓、
汉军将领与当地土酋结合,形成“
牂牁郡大姓”,以龙、傅、董、尹及谢氏势力最大,控制牂牁。三国时,
蜀汉将汉代所设
牂柯郡一分为三,以同并、毋单、谈稿、漏江四县设
益州郡,以宛温、句町、漏卧、镡封、西随、进桑六县及益州郡的律高等四县合设
兴古郡,而以夜郎、且兰、谈指、毋敛、、平夷六县为牂牁郡,其地在今贵州境内,贵阳仍属且兰县。
晋朝怀帝
永嘉五年(311),
宁州刺史王逊又将三国时的牂牁郡一分为三,以北部的
平夷、鄨二县地置平蛮郡,以西部的
夜郎、广谈、谈指、谈乐等县置夜郎郡,而以南部的且兰、万寿、晋乐、丹南等县为牂牁郡,万寿、晋乐二县系由且兰县分出。
南齐时,将西晋
牂柯郡分为南牂牁郡和东牂牁郡,南牂牁郡领且兰、万寿、晋乐、毋敛、绥宁、丹南六县,故《
贵阳府志》称,贵阳府地为且兰、万寿、晋乐等县。
唐朝,今
贵州省之地属
黔中道,因其地为唐朝与
南诏角逐之地,设黔州都督府统摄,在
乌江以北设立如同内地的经制州(即
正州),在乌江以南广大地区设五十羁州(又称边州),在西部则存在若干相对独立的“藩国”,形成“经制州、羁縻州与藩国并存”的局面。乌江以南的少数民族部落为大姓控制,有“东谢蛮”“西谢蛮”“南谢蛮”“
西赵蛮”“牂牁蛮”等称,归附后,唐以其地置“羁縻州”。黔中地区,以南谢首领
谢强之地置庄州,
谢法成之地置矩州,清州、蛮州为宋氏所据,史家认为矩州在今贵阳。
北宋时,
宋景阳占据黔中,开“水东宋氏”基业,“
昆明市”(
彝族先民)罗施鬼国势力达于黔中。
赵匡胤开宝七年(974)普贵入京朝贡,太祖敕曰:“予以义正邦,
中原地区蛮,罔不率服。惟尔
贵州省,远在要服。……尔若挈土来廷,爵禄、土地、人民世守如故。”以此而有“贵州”,其地在今贵阳。唐宋时期的“
跌州”,是“羁縻”政策的体现,对归附中央王朝的少数民族,“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
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
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羁縻州大抵以三五百户为一州,“寄治山谷之间”,无城郭,“官府唯有短垣、木栅”。羁縻州与中央王朝关系松弛,“来者不拒,去者不追”。来朝的部落便以其地赐名某州某县,封其首领为刺史、知县,多年不朝便将其名号取消,时兴时废,故
唐朝所设的
跌州约有三分之一在宋代已不见记载,又新增许多羁縻州,如矩州到宋代已无,贵州乃宋代新增。
元代始设行省,今
贵州省之地分属湖广、
四川省、
云南省三行省,省下设路、府、州、县。又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宣尉司、宣抚司、安抚司、长官司及蛮夷长官司,因以土人做官,故名“土司”。至元十九年(1282),“改贵州为顺元”,表示归顺
元朝。“顺元城”是贵阳建城之始,在此设立八番顺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辖顺元路军民安抚司、“八番”九安抚司及管番民
总管府。顺元路军民安抚司领二十二蛮夷长官司;贵州等处,明改贵竹长官司,治今贵阳;茶山白纳等处,明改白纳长官司,在今
花溪区境;水东等处,明改水东长官司,在贵阳东北;武当等处,在今乌当区;落邦扎佐等处,明改扎佐长官司,治今修文扎佐;六广等处,明改贵州宣慰司六广渡,在今修文六广;底寨等处,明改底寨长官司,治今
息烽县底寨乡;青山远地等处,明改青山长官司,治今息烽县
青山苗族乡;养龙坑宿徵等处,明改养龙坑长官司,治今息烽养龙司;雍真乖西葛蛮等处,明改乖西长官司,在今开阳县境;骨龙龙里清木楼雍眼等处,明改
龙里长官司;骨龙等处,明改大谷龙、小谷龙二长官司,在今龙里县境。“八番”九安抚司,明改程番、小程番、大龙番、小龙番、卧龙番、金石番、罗番、方番、洪番、韦番、卢番、上马桥等长官司,均在今
惠水县境。管番民总管府所属金竹府,在今
长顺县。以上各土司,大抵均属明清时期的贵阳府。
明朝对
贵州省实行“土流并治,军政分管”,既保留土司,又设府州县,还设立许多卫所,以府州县管“民户”,卫所管“军户”,土司“治土民”。
洪武五年(1372),水西宣慰霭翠、水东宣慰宋蒙古歹(即
宋钦)归附明朝,令将二土司合为贵州宣慰司,设司署于顺元城,改称“贵州宣慰司城”。贵州宣慰司辖地辽阔,领有贵竹、中曹、白纳、水东、青山、底寨、养龙坑、
扎佐镇、乖西、龙里十长官司;水西安氏亲辖“十三则溪”,在今
毕节市、大方、水城、
织金县、
纳雍县、
黔西市、金沙、清镇、
修文县等地;水东宋氏亲辖“洪边十二马头”,在今
开阳县及
乌当区北部;后又将程番、小程番等十三长官司隶属贵州宣慰司。洪武年间,在贵阳地区设立贵州卫、贵州前卫、龙里卫、
新添卫(今
贵定县)、威清卫(今清镇),卫所自成区域,隶于贵州都指挥使司。
永乐十一年(1413)设贵州布政使司于宣慰司城,改称“省城”。
成化十二年(1476)设程番府,统领程番、小程番等十三长官司。
隆庆二年(1568)移程番府入省城,次年改贵阳府,贵阳以“
贵山之阳”得名。万历十四年(1586),以贵竹、平伐二长官司地置
新贵县,同年又以原程番府地置
定番州。二十九年(1601)升贵阳府为贵阳军民府,三十六年(1608)析新贵县及定番州边地置
贵定县。四十年(1612)改金竹安抚司为广顺州,
崇祯四年(1631)以“洪边十二马头”地设开州(今开阳),并将宋氏在贵阳附近之地改为贵阳府亲辖地,皆隶于贵阳军民府。又以水西安氏“水外六目地”改设镇西卫和敷勇卫,安氏土司退出贵阳。
清代以巡抚为全省军政长官,设巡抚衙门于贵阳。为统一行政建置,归并事权,将卫所并入州县。
康熙十年(1671)裁龙里卫改设
龙里县,二十六年(1687)改贵阳军民府为贵阳府,以
贵州省卫、贵州前卫地设
贵筑县,裁敷勇卫置
修文县,将
新添卫并入
贵定县,以威清、镇西二卫地置
清镇县,清镇县属安顺府,其余各县属贵阳府。三十四年(1695)将
新贵县并入贵筑县,以原新贵县地编为东、西、南、北上下八里,贵州、贵前二卫地编为捕属、红边等九里,府亲辖地编为蔡关、麦西、水边、巴香四里及中曹、白纳、
青岩古镇、养龙等六司。
雍正五年(1727),平定长寨苗民,以贵阳府同知分驻其地,置长寨厅,又将南笼厅
永丰州罗地方划归
定番州。
乾隆二年(1737),添设扎佐巡检司,直属贵阳府。光绪七年(1881),移贵阳府同知驻罗斛,改为罗斛厅。
宣统三年(1911)
辛亥革命爆发,10月10日
武昌起义,继
湖南省、
陕西省、
江西省、
山西省、
云南省之后,贵阳于11月3日响应武昌起义,建立大汉贵州军政府,在全国居第七位。中华民国建立后,于民国三年(1914)颁布《划一现行各省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将府、厅、州一律改设为县,以贵阳府亲辖地和
贵筑县改设贵阳县。四年(1915)分全省为
黔中道、贵东道、贵西道,贵阳县属黔中道,黔中道撤销后直属于省。二十四年(1935)属第一行政督察区,两年后仍直属于省。三十年(1941)撤销贵阳县,以贵阳城区及近郊设立贵阳市,而将市区以外之地设贵筑县,移驻
花溪区。
战略合作
2022年11月30日,贵阳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签订《贵阳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