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袁檄文
孙中山创作的檄文
《讨袁檄文》是1914年5月由孙中山创作的反封建爱国篇章。据《孙文檄文》,载自一九一四年六月三日上海市生活日报》第十页。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南京临时政府仿效资本主义国家的形式,实行总统制,仅仅过去三个月,革命胜利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他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起军事独裁统治,并着手为复辟帝制做准备。他的倒行逆施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孙中山发表了这一篇激昂愤慨的檄文。
《讨袁檄文》体现出民主性和反封建性,使得檄文本身成为维护民主的工具,为讨袁运动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创作背景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给整个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组织形式上,南京临时政府仿效资本主义国家的形式,实行总统制,并且还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政令,扫除封建专制的残余,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在思想上极力倡导平等、民主、自由。与之相对应,为政治制度服务的公文,也逐渐摒除封建社会的“皇权至上”、维护正统的观念,为以实现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文化为己任的政府服务,逐渐建立起与资产阶级民主、平等精神相适应的新的公文体系。然而,仅仅过去三个月,革命胜利的果实为袁世凯所窃取,他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一职,建立起军事独裁统治,并着手为复辟帝制做准备。他的倒行逆施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以“反对君主专制、维护共和政体”为目的的“讨袁运动”逐渐开展起来,并一直持续到1916年袁世凯病亡。孙中山梁启超蔡锷等人为此作出了不懈努力,期间发表了许多激昂愤慨的檄文,以力援讨袁运动。这些檄文对推动讨袁运动,开展民主教育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作品原文
壬子之五[二]月国民悯搆兵之惨,许清室旧臣自新,竭诚志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付袁世凯。四海之内,莫不走相告曰:息兵安民,以事建设,是大仁大义事也。吾民既竭诚以望袁,今袁所报民者何如哉?辛亥之役,深正流)血万里,人尽好生,何为而然?若知袁之暴戾更甚于清,则又何苦膏血万户,以博一人皇帝之雄哉!所以宁死而不悔者,誓与共和相始长耳。   今袁背弃前盟,暴行帝制。解散自治会,而闾阎无安民矣;解散国会,而国家无正论矣;滥用公款,谋杀人才,而陷国家于危险之地位矣;假民党狱,而良懦多为无辜矣。有此四者,国无不亡,国亡则民奴,独袁与二三附从之奸,尚可执挺衔璧以保富贵耳。呜呼!吾民何不幸,而委此国家生命于袁氏哉!自袁为总统,野有饿莩,而都下之笙歌不彻;国多忧患,而郊祀之典礼未忘。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妄[忘]共和,即称民贼。吾昔以大仁大义铸此巨错,又焉敢不犯难,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今长江大河,万里以内,武汉京津,扼要诸军,皆已暗受旗帜,磨剑以待。一旦义旗起,呼声动天地。当以秦陇一军出关北指;川楚一军规画中原;闽粤旌旗横海,合齐鲁以捣京左。三军既兴,我将与诸君子扼扬子江口,定苏浙,以树东南之威。掣【犁】庭捣穴,共戮国贼,期可指日待焉。书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又曰:“绉有臣亿万,惟亿万心。予有臣三千,惟一心。”正义所至,何坚不破?愿与爱国之豪俊共图之!
注:据《孙文檄文》,载一九一四年六月三日上海市生活日报》第十页,一九一四年五月三十日晚,上海警察在小沙渡破获革命党机关,逮捕拟于当夜举事反袁的党人五名,并搜获《孙文檄文》及《孙文六言告示》交闸北警厅(后一文件本书未收)。按此檄文无年月,因同时被警察搜获的《孙文六言告示》末署“民国三年五月”,所标时间同此。“壬子’’为一九一二年,下述有关清帝退位、改选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之事均发生于二月中旬,故将五月订正为二月。
作品赏析
语言特色
语言上渐趋粤语,传播更快。中华民国成立后,民众逐渐接受了民主共和的观念,社会的风气也逐渐开明,这为民主人士的讨袁运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了更好地唤起民众的反抗意识,民主人士在撰写檄文时,语言上逐渐由文言文白话文过渡,甚至有全白话文的檄文,普通民众更易理解和接受,民间的传播速度也更快,这大大促进了讨袁运动的发展,也是社会的一大进步。
表达方式
讨伐目标明确,内容上强于明辨。魏晋之后,微文逐渐被定性为只用于军事的战争檄文,用于声讨敌方,以达到溃散人心甚至不战而胜的目的。古代的文中,因为被讨伐者的不明确,讨伐的对象往往从敌军的将领到君主甚至祖上,讨伐的内容从军队到治国方略、政治形势甚至宗庙、礼节、地理等方面。而民国初期的讨袁檄文多是以大篇幅直接描写袁世凯的暴行和残酷的统治,直接表达了推翻袁世凯、恢复民国的强烈愿望,讨伐的对象和目的十分明确整篇檄文的目的性和思辨性更加强烈。
写作特点
民国初期的讨袁檄文,是民主人士发出的战斗最强音,在写作上既继承了古代檄文“事昭而理辨,气盛而辞断”的特点
作品影响
对民众
檄文中出现纲领性目标,实质成为讨袁运动宣言。在这些讨袁檄文中,增进了民众信心,推动运动的发展,撰文着会列出具体的纲领性目标,提出总括性目标,刻画运动成功的美好蓝图。这也使得战斗檄文成为讨袁运动的宣言。檄文反复细数袁世凯的罪行,以消除民众的顾虑,坚定了他们反抗袁世凯统治的信心。
对国家
讨袁檄文往往气势恢宏而说理明辨具有极强的鼓动性和号召力,又能将古代文体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呈现出民国初期檄文的时代性特征,体现出民主性和反封建性,使得檄文本身成为维护民主的工具,为讨袁运动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作者简介
中山市(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德明,号日新,改号逸仙,在日本化名中山樵,后遂以中山名,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
孙中山于1866年11月12日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早年求学于火奴鲁鲁,接受西方资本主义教育。1894年创建兴中会,1905年组建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学说。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市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2月14日,被迫辞职。1913年3月因宋教仁被刺,筹划起兵讨袁,旋即失败。1917年在广州市组织护法军政府,当选为大元帅,誓师北伐。1919年,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21年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1924年1月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市病逝,终年59岁。1929年6月1日,按照孙中山生前遗愿,将其遗体安葬于南京市紫金山南麓墓地,称为“中山陵园”。
孙中山的著述颇多,如《三民主义》《建国方略》《国民政府建国大纲》等,遗著编有《孙中山选集》《孙中山全集》《孙文选集》等。孙中山的一生领导建立了兴中会、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建立了中华民国,改组中国国民党,实现了首次国共合作。他领导的革命运动,推动了中原地区近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为中国社会开拓了前进的道路。孙中山把自己和领导的革命,与世界政局以及亚洲各民族的解放事业联系起来,使华族的独立和解放带有直接的世界意义。中国近代史研究专家尚明轩评价孙中山:“孙中山既是中国的世纪伟人,也是世界的伟人。”
参考资料
讨袁檄文.孙中山故居纪念馆.2024-01-27
孙中山.辞海.2023-08-23
目录
概述
创作背景
作品原文
作品赏析
语言特色
表达方式
写作特点
作品影响
对民众
对国家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