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影片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八路军进行“百团大战”,联合广大人民群众齐心协力,与日军就阵地展开了激烈的反复争夺,最终获取胜利的故事。
《百团大战》是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献礼片,于2015年8月28日在中国大陆公映。2016年,该片先后获得第16届
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第13届
中国长春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第13届
俄罗斯邦达尔丘克国际军事爱国主义电影节故事片大奖。同时,主演
刘之冰获得俄罗斯联邦电影家协会
特殊贡献奖。2017年,影片荣获第14届精神文明建设“
五个一工程奖”优秀作品奖。截至2024年8月9日,该片累计票房4.1亿人民币。
剧情简介
故事背景
1939年冬,侵华日军推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隔绝八路军总部、第
八路军第129师活动的
太行山抗日根据地与
晋察冀的联系,并以此为依托进攻抗日根据地。而
第二次世界大战也进入最艰难时期,
欧洲战局急转直下,东方主战场腹背受敌。
枣宜会战中,张自忠将军以身殉国,
江汉平原以至
华中地区大部又落入日军之手。汪伪政府在南京的成立,一时间更使得投降论调甚嚣尘上。在此艰难形势下,八路军总部决定从1940年8月20日起,在华北敌后发动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
影片以
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将军和副参谋长左权将军指挥著名的百团大战为主线,选取了“娘子关之战”“西营坞战役”“
关家垴战斗”三场作战方式、场景规模不同的重要战役,为观众呈现了一幅气势恢宏的战争全景。
中国陕北延安,在日军
轰炸机频繁的轰炸下,毛泽东(
唐国强 饰)、朱德(
王伍福 饰)等中共领导人为中国的前途命运忧心忡忡。在
山西省敌后的八路军总部,副司令员彭德怀(
陶泽如 饰)和副参谋长左权(
刘之冰 饰)为打破日军的囚笼政策,开始周密、细致、紧张地筹划、准备。
八路军战士姚尚武(
印小天 饰)等参与其中,他们开始攻击日军占据的铁路线要冲娘子关。
八路军在正太铁路发动全线进攻后,
晋察冀军区
右派纵队的两个团直扑娘子关。经过激战,八路军以优势兵力很快消灭了关上的日军守备中队,占领了娘子关。
八路军计划对西营坞发起奇袭,按理说占尽了先机,但日军火力强大,战斗陷入胶着状态。关键时刻,姚尚武等人缴获了一辆坦克,这辆坦克成为了扭转战局的关键因素。
日军冈崎大队误打误撞闯进
八路军重要兵工厂
黄崖洞附近,彭德怀等决定消灭这股日军,他下达打不下关家垴就撤销部队番号的死命令。日军占据高地和优势地形以及坚固工事,八路军战士从山下往山上冲锋,造成巨大伤亡。整个华北地区,八路军105个团、20余万人全线出击,扑向日军控制的车站和据点。经过一系列战斗,八路军打击了日军,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左权将军和很多战士不幸牺牲。
角色介绍
参考资料:
影片制作
历史背景
1940年8月,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肆意践踏着中国土地,中国人民遭受着巨大的苦难。在这个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战役,因参战的兵力共达105个团之多,故称“百团大战”。它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百团大战”共分为三个阶段,包括两个主动进攻阶段和一个反“扫荡”阶段:第一阶段,摧毁正太路交通;第二阶段,继续破坏日军交通线,摧毁日军主要据点;第三阶段,反击日军的报复性“扫荡”。战役重击了日伪军的反动气焰,振奋了全国的抗战信心。
创作背景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0周年,出于纪念目的拍摄了此片。史料中的百团大战不仅对
中原地区抗日战场上的局势意义重大,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同样意义重大,改变了整个抗日的格局。制作组选择用电影的艺术手段,让更多年轻人了解这段历史。
选角表演
陶泽如在该影片中首次出演彭德怀,他坦言这个角色与以往不同且极具难度。他之前对彭德怀的了解几乎空白,只能边拍边积累,通过阅读大量关于彭德怀的传记来丰富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此外,陶泽如平时几乎没骑过马,该片第一场戏便是骑马奔腾的场面,由于马的颠簸幅度大,他险些跌落马下,最终不得不找专业马师在前方引领。
导演认为
邓超在气质上与张自忠将军很像,为塑造张自忠这个形象,邓超事先细查资料,鉴于张将军的年龄问题,他两天没刮胡子,若导演不需要便现场刮掉。由于影片中角色左手受伤,邓超只用一只手扳开保险再打枪。片中张自忠在日军未攻上来时,看到身边战死的士兵便扶正其军帽、轻轻抚摸士兵脑袋这一情节,是邓超临场发挥。
拍摄过程
《百团大战》于2015年1月开始取景并筹备,广电总局电影剧本中心、
八一电影制片厂、电影局的相关人员一同研讨,曾耗时16个小时思考如何将战役融入电影剧本,电影局长张宏森还亲自修改剧本。4月10号正式拍摄时剧本尚未完全确定,拍摄
伍六七日后台词仍在更改。在打法和人物塑造方面,导演进行了诸多二度创作,像
吴越饰演的梁山和
印小天饰演的姚尚武的戏份,在二度创作中展现了人物个性,在“西营坞战役”中添加了剧本未有的老班长角色及相关情节,让人物更为丰满动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某
坦克团受邀参与影片拍摄协助工作。由于时间限制,影片无法按常规依据剧本设计场景、道具,只能“借力”完成。例如因一线天(北京
门头沟区地区)与
黄崖洞相似而成为重要场景,摄制组在拍摄期紧张的情况下,搭建枕木铁路以还原铁路场景。影片拍摄历时66天,于6月15号杀青,后期制作用了近两个月时间。
该影片除了在北京进行取景外,还在中国多个地方如
张家口市宣化、
宣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老厂区、
涿州市、
黄羊滩、辽宁铁岭、
调兵山市等地进行取景拍摄。
道具
影片中使用的国军机炮兵装备包括:德式PAK式战防炮、炮弹及炮弹箱、九二重机枪、皮子
弹带弹夹、垫肩、
马克沁重机枪、捷克轻机枪、六零
迫击炮、八二式山炮、七五式山炮等;日军的机炮兵装备有:歪把子重机枪、九二重机枪、马克沁重机枪、捷克轻机枪、七五式山炮、九二
步兵炮、六零迫击炮、九二式改良型步兵炮等。
影片中用刀的装备道具20多套、假枪2000多支、假炮60多门、各种弹药箱3000多个,还有一些陈设的大小道具等,一共出库道具60多卡车,占用库房3000多平方米,诸如像铁轨装甲车,日式微弹筒,还有国军的战防炮、
八路军的辣椒弹等反映双方军备实力差异的特殊道具都经过精心设计和考究。
幕后花絮
影片中的爆炸戏针对拍摄现场以及故事实际发生地的环境、土质状况,进行了反复的效果实验。其中,西营坞战役所在区域以黑黄土质为主,关家垴以沙黄土质为主,在
调兵山市拍摄的娘子关火车站一役周边以黑色土质为主,
黄崖洞则以白石灰色为主等等。通过这样的精心实验,确保了爆炸效果既真实又具有高质量。
导演在现场教会
印小天炮兵的专业手势。在拍摄战争戏过程中,印小天的腿被群众演员所持的道具枪枪托砸中,流血不止,虽经军医现场处理,还是留下了一块伤疤。
吴越表示,她每天在片场与十多名战士一同顶着酷暑风沙进行工作,唯一的想法是不能给女演员丢脸,每当面临
太阳晒、风沙吹的情况时,她就背过脸去站着。她告诫自己,虽然这只是在拍电影,但经历了这些之后,希望所有人都能更加珍惜没有子弹的天空。
影片音乐
参考资料:
主题与特色
影片以百团大战的史实为依据,择取了娘子关、西营坞和关家垴的三次激战,有力呈现了
中原地区人民军队和抗日民众在抗战过程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与重大历史贡献。毛泽东、朱德等领袖人物高瞻远瞩,姚尚武、梁山、黄之政、王大敢等为代表的
八路军官兵浴血奋战。影片全景式呈现了百团大战的整个过程,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齐心协力、无惧强敌、奋勇杀敌的英雄壮举和不朽功勋。
影片着重对几位主人公进行了刻画,彭德怀、左权等指挥将领睿智勇敢、果断坚毅,善于作战,多点进击,重现了“从师到团,从团到连,纵横上千里,你扒铁路,我炸桥梁,你攻车站,我拿矿山”的战斗情景。除了对英雄人物的群像描绘之外,影片当中还存在诸多宏大场面与细节刻画。影片开篇,坦克履带碾压过士兵的头盔,空气中四处弥漫着腐烂的尸臭,炮弹声仿若死亡的号角般隆隆震响,那满目疮痍的景象,以一种极为血腥的方式展现了
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伤痛。
获得荣誉
上映与票房
前期宣传
2015年6月16日,《百团大战》发布“对峙版”海报;7月1日,该影片在北京举行发布会;7月31日,片方宣布将上映档期提前至8月28日,同时发布了“点燃复仇之火版”预告片及“谁与争锋”版海报;8月5日,影片首推1分17秒的“迎着炮火前进”版预告片;8月10日,片方发布
李健主唱的主题曲《
等待黎明》;8月19日,片方发布了导演特辑,
宁海强、
张玉中导演讲述了电影拍摄时的片段;8月25日,该影片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和全国首映式;在影片正式上映前夕,156位知名电影人自发为《百团大战》呐喊助威。其中包括
张艺谋、
冯小刚等资深导演,
大鹏、
郭敬明、
陈思诚等导演新力量,
江志强、
王中磊、
于冬、
叶宁等制片人,以及
饶曙光、周星等
电影理论评论界代表等等。8月27日,《百团大战》
广东省地区首映式在
中华广场电影城举行。
上映信息
展映活动
2021年3月,该影片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影片展映展播活动》,并于2021年4月至12月展映展播。
票房收益
该影片在上映首日以3360万元位居票房排名第二位。3天破亿,上映8天票房累计3亿元。截至2024年8月9日,累计票房4.1亿人民币。
作品评价
大众评分
数据截至2024年8月9日
媒体评价
这部影片不论将领还是战士、老兵还是新兵、男性还是女性,人物魅力和神采皆来自活泼泼的真实感。彭德怀、左权等指挥将领睿智果敢,几个富有人情味的小道具让人物形象更立体、有温度。战争片的类型元素让电影《百团大战》抵达“好看”的观赏层面,这群充满真实感的英雄群像则让电影实现了“走心”的沟通功能。(中国电影报评)
该影片采用了大量珍贵的影片史料,全面展示了中华民族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抗
日本法西斯侵略的艰苦卓绝的历程,真实记载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经历,记载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所付出的巨大牺牲。(
云浮市郁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评)
该影片以战争为背景,以彭德怀元帅为主线,通过上至毛泽东、朱德、彭德怀,下到共产党八路军姚尚武、梁山、黄之政、王大敢、冯师傅等,将每个人物形象都塑造得圆润饱满、鲜活接地气。(解放军报评)
该影片有力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和抗日民众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和重大历史贡献,主题鲜明、视野开阔、制作精良。(南方日报评)
该影片让观众感受了英雄前辈们用生命写下的那段壮怀激烈的岁月,为战争的残酷与惨烈感到心痛悲愤的同时,被抗日英雄们视死如归、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感动得热泪盈眶。(审计署武汉办评)
电影《百团大战》以类型片的形式展现了浓厚的主旋律色彩,既有对战争场面的刻画,也有对“百团大战”军事、政治意义的解释。演讲、战前动员等情节与战争戏份融为一体,保证了影片的思想感染力,又丰富了画面可看性,在中国抗日战争题材电影的序列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荔枝新闻评)
影片中战场上士兵个体的特写真实细腻,撼动人心。宏大战争场面的广角度
俯拍,场面宏大,战火纷飞,令人窒息。(
1905电影网评)
该片从战略、战役、战斗三个层面,再造了司令部决策的真实,也再现了战壕中战斗的真实,描绘了一幅气势宏伟的战争全景。(齐鲁晚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