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团
位于焉耆盆地西北部
二十一团位于焉耆盆地西北部,处天山支脉霍拉山冲积扇北缘与开都河河漫滩低阶上的开都河三角州中上部,地形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全团规划面积31646.67公顷,其中耕地5200公顷,山区草牧场16667公顷,地跨巴州和静、焉耆两县。垦区受开都河、博斯腾湖影响,冷热变化不十分剧烈。团部所在地为开来镇,是全团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信步218国道由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七个星镇向西,翻过一座绵延起伏的山坡,视线豁然开朗:开阔的平原上,铺展着一块果红柳密的绿洲。一条白玉缎带般的河流平缓流过,绿洲静卧在蓝天白云下,如一块玲珑剔透的翡翠,晶莹圆润里折子戏从容和灵气。这块“翡翠”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二十一团场。
历史朔源
二十一团垦区所在地依山傍水,地理条件得天独厚且历史发展悠久。据资料考证,2500—3000年前即有人类在这一带活动,其经济形态以畜牧为主,兼有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从两汉至中唐,这里成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焉耆国属地,是丝绸之路的重镇之一。唐咸通以后,地属回鹘,宋属西辽,元属别失八里省,明为察里斯城所辖,清代为准葛尔部占据。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营部土尔扈特台吉渥巴锡举义东归后,清政府将这—带土地赐封予满汗王渥巴锡。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土尔扈特汉策愣纳木扎勒督率汗旗下牧民修渠垦荒,发展农耕,以各旗的名称或自然沟壑命名所修的渠道,故有开来烈渠(后称开来渠)、大小巴伦渠、查通沟等。1949年11月5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前身步兵第六师师长张仲瀚率十七团副团长谢高忠一行50人抵达焉耆后,开明的满汗王福静邬静彬在共产党的政策感召下,将开都河沿岸一部分封地(即采邑)捐献给部队建立家业,美丽的小镇从此诞生。
历史沿革
二十一团前身为1947年2月在山东渤海地区组建的渤海军区教导旅二团;11月部队到达武安市后,归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建制,改称第二纵队独立第六旅十七团。这支部队组建以后,即转战西北战场,参加厂运城市宜川县黄龙山、荔北等大小三十余场战斗,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丰功伟绩。1949年2月,中央军委将独六旅十七团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十七团。1950年,部队进驻新疆,承担了战斗队、生产队、工作队的三重任务,1953年集体整编转业,改称农二师第五团。1969年7月1日,兵团下达改变番号的命令,五团农场易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二十一团。在长达50年的垦植过程,二十一团经历了四次搬迁,发展中又遭遇“文革”挫折,但全团职工在团党委的领导下,抓住机遇,把二十一团屯垦事业再次推向辉煌。二十一团现下辖基层单位29个。2005年底,全团总人口11203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438公顷,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3100万元。如今的二十—团,地肥水美,物产丰饶:春天,百花齐放,春风拂柳,现代化大型机械在农田里驰骋;夏天,满目苍翠,绵延的响叶杨直插云霄,群鸟在枝叶间欢唱.——望无际的田野生长着各种庄稼,像巧手精心编织的地毯,整个农场是那么安静、辽阔、富有生气。秋天,果树的枝头挂满了银色的硕果,丰收的喜悦堆满了人们的笑脸,像田野中盛开的菊花。整个农场一派生机,令人陶醉。
戈壁呼绿出
1950年,十七团进驻开都河畔,这里除了1人高的芨草滩外,一棵树都没有。远山近冈,光秃裸露。生命的绿色成了人们的奢望和梦想。而今,勤劳勇敢的二十一团人经过50余年的不懈努力,在这片昔日荒滩上勾划出一片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风光。1986年二十一团获得了国务院“三北防护林建设领导小组和林业部”授予的全国植树造林先进单位。1994年二十一团捧回了全国绿化委员会颁发的“全国部门绿化300佳单位”铜牌,同时获得“兵团绿化50佳团场”荣誉称号。1996年全国绿化委员会再次授予二十一团‘全国部门绿化造林400佳单位”称号和兵团标准林业单位。2002年获兵团标准化林业单位。二十一团现拥有林地1372公顷,耕地林木覆盖率达26.08%,农田林网化程度达99.8%。进入新世纪,二十一团将建设绿色生态经济林纳入发展大计之中,以不占用耕地为原则规划发展到2000公顷。2003年初春,天空中还带着北风的呼啸,冬雪未曾消融,垦区西面的戈壁滩上,人们一字形排开,在沉积千百年的砂砾石层中栽下了杏树、毛白杨葡萄、红枣……,占地494.53公顷的绿色经济生态林展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同时防护林、加压滴灌系统、电路等配套设施也相继完成。绿色如涛,绿色如海,绿色改变了戈壁荒漠,也调节了团场的小环境。置身其中,林渠如画,绿树摇曳,苍翠如盖,鲜花艳丽夺目,道路四通八达,宛若塞外的避暑庄园。
科技富开来
秋天,当你走进二十一团,就仿佛进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眼前,果园里散发清香的果子令人驻足;远方,那山坡上、院落间、屋顶上铺满了火红火红的辣椒,更是抢人眼目,连流淌而过的开都河,都映满了喜悦的红色。开都河,又称通天河流沙河,是一条具有神活色彩的河流,传说《西游汜》中的沙和尚据此为妖,后随唐僧西天取经。就在这里,二十一团的几代军垦人,同样创造着现代神话。由于南有霍拉山,北靠开都河,使二十一团形成个独特的“小气候”,非常适合种植辣椒、番茄等经济作物。经过20余年的科学种植,如今二十一团种植的番茄已成为新疆中基公司最大的原料供应基地之一,也是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基地之一。不仅如此,二十一团这个以农、业为主的团场,依凭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更加注重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从2003年起,二十一团大力推广精准灌溉,番茄育苗移栽,新品种推广,番茄、辣椒开沟、铺膜、点种、敷土一条龙机械化作业四项新技术。2005年辣椒种植1930公顷(28950亩),亩单产370公斤,比2003年提高75.3公斤。其成品铁皮椒、韩光312、亚萍、绿宝等品种商品率高,个大、色红;番茄种植1270公顷(19050亩),亩单产8.382吨,比2003年提高1.268吨。其成品产量高,皮厚肉多,色泽鲜艳,固形物含量高,耐贮藏。不仅受到中国人的青睐,而且出口远销东南亚、韩国日本。红色的小辣椒樱桃番茄,筑就一条红色的通道,让二十一团职工看到了外面的大世界,让他们靠勤劳就过上了火红的小康生活。
小镇新貌
楼房林立,绿树环抱,街道宽敞,生活富裕是二十一团几代军垦人的期望,如今,这一切在几代人辛勤耕耘的土地上实现了。从1999年起,团党委就着手铺筑场内四级省级公路,使场内公路连连通,柏油公路通车率已达100%。在不断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增加职工收入的同时,团场把职工的安居工程也放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在兵团“团部城市化,连队园林化”的政策推动下,二十一团投入巨额资金,改变着开来镇面貌。2004年,二十一团进入兵团首批38个小城镇建设序列,总投资2200万元拉开了小城镇建设帷幕。在小城镇建设中,二十一团结合地缘、资源优势突出军垦特色,规划中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团部以团办公大楼为主体,街道两旁以职工文化中心和招待楼为两冀,镇区街道植花种草,夹道风景树木更为镇区增添了园林野趣。银行、邮电局、中小学校、幼儿园错落有致,掩映其间。投资20多万元的老年门球场、休闲广场,掩映在婆娑垂柳下,露天健身器械更是老人和孩子们休闲、嬉戏的天地,老人们在朝霞中跳起优美的扇子舞,练起柔中带刚的长剑,英姿飒爽不失当年的风范。夜晚,在迎宾路、人民路、外来路宽阔的街道上人们散步、纳凉。路两旁的夜市,宾客满座,谈笑声被夏日的微风带向远方。造型优美的街灯与天空闪烁的星星交相辉映,使团场的夜晚华丽又不失田园的纯朴宁静,二十一团党委在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同时,注重拉动团场二、三产业和城镇经济发展。2003年引资300余万元,建设了占地30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现已开始笑迎八方宾客,外地经营者已占到30%,成为团场周边相邻乡镇农民推销农产品的集散地,有力地推动了城镇经济的发展。
未来蓝图
随着“十一五”经济发展规划的启动,二十一团党委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的要求,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兴团之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围绕“十一五”规划,二十一团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高新技术推广应用为突破口,因地制宜,以独特的地理条件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继续巩固种植业的基础地位和支柱作用,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加快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大科技推广力度,重视优良品种的引进和推厂。在建立完善良种繁育体系的同时,加快良种的推广和繁育技术,重点抓好“加工番茄良种繁育基地”、“制干辣椒3333公顷(5000亩)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装备水平,初步实现精准农业模式,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完成“万吨制干红辣椒基地”及“批发市场”项目建设,走“公司+基地+农户”的种植、经营模式,实现生产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历史朔源
历史沿革
戈壁呼绿出
科技富开来
小镇新貌
未来蓝图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