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眉歌鸫体长20~24厘米,
翼展33~34.5厘米,重50~75克。雄鸟与雌鸟相似,背部呈褐色,上身呈白色有褐色斑点。它们最特别的是两侧及翼底呈红色,眼睛上有奶白色斑纹,故以“白眉”为名。浅色眉纹明显,下体多纵纹,两胁及翼下锈红色。有2个
亚种,
欧洲亚种全身羽毛颜色较深,体型稍大。白眉歌鸫与红尾型的
红尾鸫、
白眉鸫及
白腹鸫的区别在下体具纵纹,与雌
乌灰鸫的区别在下体具纵纹而无点斑,且浅色的眉毛明显。雌雄相同。幼鸟背上有斑点。和成鸟的区别主要是体羽两侧没有强烈的红色。虹膜褐色;
鸟喙黑色,基部黄色;脚爪灰褐色。幼鸟和成鸟大致相似,但上体、翅上覆羽和内侧次级飞羽具茶黄色纵纹。背、肩具黑色端斑。下体暗白色具黑色横斑和斑点。虹膜暗褐色或褐色,嘴黑褐色,基部较淡,脚黄色或肉灰褐色,幼鸟黄褐色。
存在(繁殖地):
格陵兰、哈萨克斯坦、
挪威、
俄罗斯帝国(东亚俄罗斯、中亚俄罗斯、欧洲俄罗斯)、斯瓦尔巴和扬马延。
白眉歌鸫通常栖息于针叶林和
冻原。巢最好是建设在针叶林中,但也很容易营造于桦树林,甚至在该地区的杨柳树上。往南该物种占据了优先
植被生长在湿地,沿河岸或
热带雨林的边缘。在迁移过程中,可以发现在沿海岸或山顶上的任何位置。在冬季的几个月里,它们出现在树林和灌丛,更加开放的
栖息地,如农田、牧场、公园和果园及国家边缘。在
北非,发现在橄榄树和雪松森林。当天气情况很严酷时,也会进入城市园林和城市。主要栖息于针叶林、针
阔叶混交林、阔叶林、
桦木林、白杨林等各种类型的森林中,也栖息于
北极冻原灌丛。
白眉歌鸫筑巢于树木或灌木中,但在北方苔原区,往往直接在地面上
产卵。雌雄共同建巢,但通常由雌鸟单独孵卵。每次生4~6枚卵。卵一般大2.6 × 1.9厘米及重4.6克,当中
蛋壳占了5%,一般会在12~13日孵化。幼鸟成长迅速,
早成雏于出生后的12~15日
换羽即可出巢,然而父母仍继续照顾幼鸟一段时间,再过14天幼鸟就会独立。一年中通常可以繁殖两窝,除了在北部地区和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
阿尔卑斯山脉山区。繁殖期5-7月。通常营巢于白杨林、桦树林、针叶林和混交林中。巢多置于树权或树桩上,也在灌丛上和地上营巢,距地高0.3-3.0米,但在欧洲北方苔原区,往往直接在地面上
产卵。巢呈杯状,主要由细枝、枯草茎和枯草叶等编织而成,内壁糊有少许泥土。巢的大小为外径11-14厘米,内径8-10厘米,高11厘米,深4-6厘米。每窝产卵4-6枚。卵蓝绿色、被有红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23.5-27毫米×17.5-20.0毫米,平均25.8毫米×18.7毫米。孵化期13-15天。
早成雏晚成性,雏鸟于出生后的12-15日
换羽即可出巢,然而父母仍继续照顾幼鸟一段时间,再过14天幼鸟就会独立。
行为:繁殖期间单独或成对活动,非繁殖期多成群。常沿河流沿岸柳树灌丛或杨、桦灌丛中活动,也在树上或地上活动和觅食。白眉歌鸫是候鸟,迁移。冬天几乎分布于全
欧洲、英伦三岛和
土耳其。出发一般是集群进行。即使是在大城市中,也未必能观察到北方的白眉歌鸫迁移。在夜间可以听到它们的鸣叫,这些鸟在飞行中用彼此的呼叫沟通,从而保持联系。它们更爱交际,尤其是在冬天,会形成超过200只的大群。受惊扰时,它们会去开放一个新的领域,很快飞向最近的树,当确认危险已经过去了才会返回原地。在
法国只有冬天才出现,有时组成在田野、草原、果园觅食的大军,从3月起向欧洲北部分散越冬。
食性:白眉歌鸫的饮食多样化,吃昆虫,蚯蚓和水果和无脊椎动物。有蚂蚁、
鞘翅目、
蟋蟀、蚯蚓、
蚱蜢、
苍蝇、
唇足纲、
蜗牛、蝓、
王黎伟。还有植物:树莓、
沙棘、
车厘子、
黑醋栗、接骨
番石榴、山楂、冬青、
爬山虎、杜松子、
茜草、梨、
橄榄、野生草莓、
红豆杉等。也在地面上寻找食物,但很少用它的喙挖而只是啄食。
白眉歌鸫的分布地很广,达1100万平方公里,加上群落很大,单在欧洲数量就达310~420万只,所以它们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无危。严冬会影响它们的数量,而寒冷及潮湿的夏天则会减低其繁殖率。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
栖息地质量,
种群规模,分布区域
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白眉歌鸫在欧洲的数量估计为13,200,000-20,100,000对,相当于26,300,000-40,300,000只成熟个体(国际鸟类联盟,2015)。
欧洲数量约占全球范围的40%,因此对全球种群数量规模的初步估计是98000000-151000000只,尽管这一估计还需要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