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黄
始于秦代的妇女面饰
花黄,又称额黄、鹅黄、鸭黄、约黄等,是古代汉族妇女的一种面饰,因多剪制成各式花样,故称花黄”。花黄起源于秦朝。它可以用彩色光纸、绸罗、云母片、蝉翼、差翅亚目翅乃至鱼骨等为原料,染成金黄、霁红或翠绿等色,剪成星月花鸟等图案贴在额头上,或者在额头上涂点黄色。花黄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逐渐成为流行的妇女面饰。与花黄相近的额饰还有花钿,这种在面颊贴花钿的化妆术,称为面靥或笑靥。花钿的颜色有多种,其中红、黄、绿为多。
词义
huā huáng
ㄏㄨㄚ ㄏㄨㄤˊ
[an Ancient cosmetic,from 黄色 flowers,rubbed on women's forehead]
《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南梁费昶《咏照镜》:“留心散广黛,轻手约花黄。”
南陈陈叔宝《采莲曲》:“随宜巧注口,薄落点花黄。”
崔液《踏歌词》之一:“鸳鸯裁锦袖,翡翠贴花黄。”
妇女额饰
花黄也称花子,是古代妇女脸部的一种女性额饰,又称额黄、鹅黄、鸭黄、约黄等。它是用彩色光纸、绸罗、云母片、蝉翼、蜻蜒翅乃至鱼骨等为原料,染成金黄、霁红或翠绿等色,剪作花、鸟、鱼等形,粘贴于额头、酒靥、嘴角、鬓边等处。因所贴部位及饰物质、色状不同,又有“折枝花子”、“花油花子”、“花胜”、“罗胜”、“花靥”、“眉翠”、“翠钿”、“金钿”等名目。与花黄相近的额饰还有花钿。
流行时间
花黄是把黄金色的纸剪成各式装饰图样,或是在额间涂上黄色。这种化妆方式起自秦朝,至魏晋南北朝隋唐时始成为流行的妇女面饰。南北朝时佛教的盛行,爱美求新的女性从涂金的佛像上受到启发,将额头涂成黄色,渐成风习。
萧纲萧纲《美女篇》云:“约黄能效月,裁金巧作星。”就是指额黄。
北朝民歌〈木兰诗〉中就有对镜帖花黄一句。到唐朝时额黄更加盛行。
卢照邻诗:“片片行云著蝉鬓,纤纤初月上鸭黄。”皮日休诗“半垂金粉如何似,静婉临溪照额黄”,郑史诗“最爱铅华薄薄妆,更兼衣着又鹅黄”,经过五代十国到宋代时,额黄还在流行,如宋彭汝励诗:“有女夭夭称细娘,珍珠落鬓面涂黄。”
古时还时兴过由额黄发展而成的佛妆,张舜民《使辽录》中所说:‘胡妇以黄物涂面如金,谓之佛妆。’但这种潮流并未大范围的在汉地流行。
中华古今注》中说,“花钿”起始于秦朝始皇时代,但尚找不到晋以前存在的证据。又有说法是在三国时,孙吴一官妻(孙和邓夫人)在丈夫醉酒舞如意时被误伤,在用药治疗时,因药内琥珀过多,伤口好后,留有赤痕不褪,反被视为娇妍,于是世人纷纷效仿,都以丹点颊。
另一说法是在宋高承《事物纪原》中说花钿起源是在刘宋武帝时期,传说宋武帝的一个最受宠爱的幼女寿阳公主一日与侍女在庭院玩耍,在章含殿下小歇,合目养神迷糊欲睡之际,忽从天空飘落下梅花花瓣,数朵花片散落在公主的额头和脸颊边,经过三日方才洗去,于是宫女纷纷效仿。
还有一种说法,在高承《事物纪原》卷三中《酉阳杂俎》曰:“今妇人面妆用花子,则前此已有其矣,似不起于上官氏也”。上官婉儿原为武则天在文呈上的助手,李显时封为牛昭容,至于上官婉儿额上的梅花(梅花妆),有人说是因为激怒了武则天,因罪施刑,以刀刺面后,为掩盖刀痕而贴花。三种说法虽然难以考证哪个是实哪个是伪,但三者的共同点都是在偶然的情况下,使面部多了红点,启迪人的美感。
这在王建的诗中记得十分详细:“腻如云母轻如粉,艳胜香黄薄胜蝉。点绿斜蒿新叶嫩,添红石竹晚花鲜。鸳鸯比翼人初贴,蝶重飞样未传。沉复萧郎有情思,可怜春日镜台前。”靥钿又称“贴花子”。靥钿是在脸颊上点画出如星如月的形状,然后用胭脂、丹青涂抹上去。从新疆吐峪沟出土的绘画残片上,发现妇女面部有红花子的装饰痕迹,又从《捣练图》中看到妇女额头上有红瓣花片的装饰,《木兰诗》中“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的“花黄”即指将金箔剪刻出花形,装饰在面部贴在额头上的叫花钿,贴在两颊的是靥钿。
传说
南北朝刘宋时,宋武帝有位女儿寿阳公主,生得十分美貌。有一天,她在宫里玩累了,便躺卧于宫殿的檐下,当时正逢梅花盛开,一阵风过去,梅花片片飞落,有几瓣梅花恰巧掉在她的额头。梅花渍染,留下斑斑花痕,寿阳公主被衬得更加娇柔妩媚,宫女们见状,都忍不住惊呼起来。从此,爱美的寿阳公主就常将梅花贴在前额。
寿阳公主这种打扮被人称为“梅花妆”。传到民间,许多富家大户的女儿都争着效仿。但梅花是有季节性的,于是有人想出了法子,设法采集其他黄色的花粉制成粉料,用以化妆。这种粉料,人们便叫做“花黄”或“额花”。由于梅花妆的粉料是黄色的,加之采用这种妆饰的都是没有出阁的女子,慢慢地,“黄花闺女”一词便成了未婚少女的专有称谓了。
目录
概述
词义
妇女额饰
流行时间
传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