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红甸彝族苗族乡(以下简称通红甸乡),地处
玉溪市华宁县城东北部,东隔
南盘江同
弥勒市西二镇相望,东南接
盘溪镇,西北、北部连
青龙镇,西南毗邻
宁州镇。乡人民政府驻地通红甸村距县城51公里。地形纵长横短,西高东低,略呈
菱形。东西最大横距10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0公里,幅员面积114.50平方公里。境内峰峦起伏,气势雄浑,形成山高、坡陡、箐深、岭谷相间的亚高山、中山、低山河谷地貌。最高峰么波冲大水井岩头,海拔2624米,最低点小滴水村,海拔1170米,两极高差1454米。
地理气候
通红甸乡境内属典型的立体气候,可分为南亚暖热低山区,
中亚温暖低山区,
北亚冷凉中山区三个区域。三个区域气候垂直、集中分布在偏狭的坡面上,使不同海拔高度的各个区域热量,光照、降雨等气候呈现出明显的差异,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年平均气温15.7℃左右,气候最炎热月均温23.3℃,最冷月均温11.8℃,极端低温-7.4℃,
日照市年平均达2100小时左右,无霜期260天左右。雨季一般在5—10月份,年平均降雨量800毫米左右,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西北风。
行政区划
通红甸乡是
华宁县第一个人民政权诞生地(1949年6月1日成立新西区人民政府),属革命老区。全乡辖6个村委会、60个村民小组、84个自然村,主要居住着汉、彝、苗三种民族,2006年底总人口10853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4224人。全乡有耕地面积18033亩(其中田3481亩、地14552亩),农民人均占有耕地1.8亩。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等;经济作物以
烤烟为主,特色种植有
附子及各类蔬菜;同时大力发展
柑橘属、核桃、
柿子三种经果。水资源相对贫乏,有6条小河依山流淌,有较大的泉点12个分布于境内。境内有少量矿产资源,主要为
磷矿、
铅锌矿、
重晶石、铜、
石膏等。西南么波冲有卡斯特地形地貌,石头千姿百态,形态万千,形成奇峰异石,
草甸延绵,颇似“石林”风光,景观奇特。东北
南盘江畔小婆左箐小溪的两侧分别出有冷热两泉,溪水左边为冷泉,右边为热泉,称鸳鸯温泉。两泉相距约10米,热泉水温49.5℃,平均出流量0.2立方米/秒,晴天平静自然,阴天热气腾腾。热泉热情豪放,冷泉清纯如玉,甘甜可口;两泉之水相融方可沐浴,甚为神奇。通过历届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努力,贫困乡通红甸经济社会有了较大发展。2001年实现了沼气化乡,成为
云南省第二、
玉溪市第一个沼气化乡;2004年财政收入首次突破百万;2006年小水窖建设达9619口,基本达到农业人口人均一口小水窖;2007年,龙洞河至大婆左370万元的“南水北调”烟区
水利工程项目正在实施。目前,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乡党委、政府正按照确定的发展思路,以结构调整和科技推广为主线,坚持实施“生态立乡、农业活乡、
科学教育兴乡”三大战略,狠抓“烟、畜、果、菜”四大产业,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历史沿革
通红甸彝族苗族乡(以下简称通红甸乡)因政府驻地在通红甸村而得名。该村得名据《华宁县地名志》引用通红甸村旁碑文记载说明:该村下有一温泉,且地处交通要道,明、清两朝,曾设驿站于此,往来人员很多。当地有一
家姓“拖”的和一家姓“洪”的,在此开设两个客店,方便行人食宿,人们便把此村叫做“拖洪店”,后演变为“通红甸”,就沿用至今。辖区内西北部与
青龙镇接壤的大龙树、大婆左两个村委会的全部,小得勒村委会的大部分地区,建国前归青龙区的中法乡管辖;通红甸村委会现辖的部分村落,则属青龙区的玉泉乡管辖。建国初,原中法乡改称则勒乡;玉泉乡所属的通红甸一带,则并入矣则乡。1950年,上列地区均划归盘溪区管辖。1953年,则勒乡划回青龙区。1959年,该乡再次划归盘溪人民公社。辖区内南头的山羊母、所梅早两个村委会的全部和小得勒村委会的冬瓜林、苟崩竜等部分地区,过去统称“西北山”,原来归
盘溪镇管辖。1913年,婆兮(盘溪)下设4个保:内南保、外南保、内北保和东保。
西北山区属内北保管辖。1930年,
黎县(
华宁县)分5个区。盘溪为第五区,领3镇8乡,即兴文镇、临江镇、龙泉镇、醒狮乡、麟凤乡、
龙田乡、联珠乡、明旗乡、玉案乡、文笔乡和云屏乡。西北山区属玉案乡和文笔乡。1940年,
中国国民党政府废区建置,扩建乡和镇,全县分为13个乡镇。盘溪合为
兴文县和临江两个镇,西北山归
临江镇管辖。此建置一直延续到盘溪解放。1949年4月,中共华宁县委成立,在西北山
矣则村建立了西北山区委,并开辟西北山游击区。6月1日,在
新发寨宣告成立新西区人民政府。西北山区成为
华宁县第一个人民政权的诞生地。
1961年,西山公社建立。西山公社的建立是通红甸乡在历史上第一次以一个独立的区级行政机构出现于华宁县,公社驻地设在山羊母村,而管辖区域已包括现属的全部地区。1963年初,西山公社和盘溪公社合并,成立二区区公所。1968年4月,第二区区公所改为革命委员会,1969年10月,第二区革命委员会改为盘溪公社革命委员会。1970年初区划调整,全县4区1镇调整为城郊、东山、新城、
盘溪镇、红山、红旗、华山、华溪8个人民公社,通红甸为红山公社。同年1月,正式成立红山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公社驻地通红甸村,各管理区调整为新寨、所梅早、山羊母、长麦地、冬瓜林、小得勒、大婆左、则勒、大龙树、通红甸10个大队。从此,红山公社成为
华宁县一个区级行政机构。1972年1月,经中共玉溪地委批准,建立了红山人民公社党委会。1981年8月,红山公社更名为通红甸人民公社。1983年12月,通红甸公社改称通红甸区公所。原l0个大队调整为6个乡。其中,新寨、所梅早合为所梅早乡;长麦地、山羊母合为山羊母乡;冬瓜林、小得勒合为小得勒乡;则勒、大婆左合为大婆左乡;通红甸、大龙树各独立为一个乡。在此期间,把1967年划归所梅早大队的小寨,重归盘溪平坝乡管辖。1987年3月,
华宁县召开第十届人代会,决定对区级以下行政机构作进一步调整,撤销区公所建置,建立乡人民政府,为县政府的派出机构。原区所辖乡政府改为村公所,作为乡政府的派出机构。同年11月,通红甸区改为乡,辖6个村公所,60个合作社。同年,由于境内
彝族、
苗族等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大,达到总人口的37.8%,经上级领导机关批准,成立通红甸彝族苗族乡。1999年11月,根据县委的安排,以《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等为依据,依法进行了村级体制改革,通红甸乡所辖的6个村公所改为村委会,所辖区域不变。
中共地方组织建设:1949年2月,中共
华宁县地下党组织派党员杨大明、
杨丕德、熊正华等人深入西北山区进行革命宣传组织工作。同年4月,建立中共华宁县西北山区委员会。建国后至1972年,通红甸地区党员归盘溪区(公社)党组织领导。1972年1月,成立中共红山人民公社委员会,1988年3月,成立中共通红甸彝族苗族乡委员会。2002年,全乡有7个基层党支部、7个党小组、281名党员,党员中男255名,女26名,少数民族96名。1961年,成立西山公社,建立公社管理委员会。1970年成立红山人民公社,建立革命委员会。1983年,成立通红甸区公所。1984年1月,召开通红甸区首届人民代表大会,出席代表111人。1988年1月5日,在通红甸召开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建立通红甸彝族苗族乡人民政府,建立乡人大主席团,代表115人。从第四届开始,代表人数改为50人,其中女代表14名、
彝族代表15名、
苗族代表5名。中共领导下的群众组织1970年1月红山公社成立后,通红甸便成立了相应的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
人口卫生
通红甸乡是一个以
汉族、彝族、苗族为主体的
民族乡,少数民族主要以彝族、苗族为主。2020年通红甸乡常住人口为8777人。
有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8人,村级卫生室6所,村级医务人员10人。到2006年累计参加农村养老保险386人。享受低保人数176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339户,参保人数8024人。
农村建设
简介
通红甸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目标,立足乡情实际,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体目标
1、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极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3、加强培训,培养新型农民
4、整治村容村貌,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5、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基础设施
水利设施
通红甸全乡总体水资源较为贫乏。有小(二)水库2个,小坝塘5个,沟渠98条(含土沟),提水工程5件,水浇地工程9件,人畜饮水工程24件。现已建成小水窖9619口。现已开工建设全长13232米的南水北调工程。这些
水利工程的建成,将大大缓解通红甸乡水利资源紧张的局面。
“五通”情况
境内已实现村村通公路,全乡通车里程260公里,但是由于路面等级低,抗灾能力弱,晴通雨阻,通车率低。6个村委会60个村民小组已完成电网改造。架通了有线电视网络,覆盖4个村委会,有551户农户安装使用。移动电话通信网覆盖全乡。
能源情况
通红甸于2002年实现沼气化乡,到2006年末已建成沼气池2517口,建池率达到93.4%。安装
太阳能394户。
文化教育
华宁县第九中学设在通红甸乡,在校初中学生282人,教职工30人(中学专职教师26人、工作人员4人)教学班7个。小学6所,在校小学生1085人,教职工80人(小学专职教师65人、工作人员15人),教学班40个,入学率100%。文化站1所,村级党员活动室6个,文艺宣传队14支。能收40套电视节目的有线电视用户551户,电视机2237台。电话机1252部,其中:移动电话机1116部。
农村经济
2006年全乡实现(现价)乡内生产总值3682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27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42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013万元,人均3393元。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689万元,工业产值100万元,农业产值3589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3170万元,比去年增长5.3%。农民人均纯收入1834元,比去年增长5.5%。固定资产396.2万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本级)231.73万元,财政支出(本级)262.95万元。全乡
种植业主要以
烤烟、水稻、玉米、小麦、蔬菜、
柑橘等为主,2006年粮食总产量462.97万公斤,人均产粮461公斤。烤烟总产量95.99万公斤。水果产量42.28万公斤。养殖业主要以猪、牛、羊、鸡为主,2006年大牲畜年末存栏4506头,出栏357头;生猪存栏12771头,出栏10851头;羊存栏5337只,出栏2225只;家禽存栏20506只,出栏15053只。
民风民俗
通红甸乡是
彝族、
苗族、
汉族大杂居小集居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8.9%,其中:彝族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8.84%。有苗族村寨5个,彝族村寨10个。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每年正月初三至初五的“苗族
花山节”,是通红甸最热闹的日子,到时各地来客纷纷涌到通红甸,参加盛大节日,载歌载舞,尽情享受苗家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生活。鸳鸯温泉是本乡宝贵的地热资源,位于通红甸村东北约1公里的小婆左沟,原名火龙泉,因在同一位置冷热泉眼相伴,故名鸳鸯温泉。经省水文地质大队
抽样化验表明,该温泉平均出流量达0.2立方米/秒,水温为49.5℃,属硫磺泉,内含硼、锂、等多种有利于人体健康的
化学元素,沐浴后对
关节炎,筋骨疼痛,
消化不良等疾病有较好的疗效。温泉清纯如酒、波光粼粼,泉外有小溪、清凉如冰汁,可供浴者调温解渴,二水相伴东流注人
南盘江,当地群众称之为鸳鸯矿泉水。么波冲小组海拔2440米,是
华宁县海拔最高的自然村,属冷凉区,植物种类多、山奇石古怪,景色优美,民族文化丰富,被称为“小石林”和“华宁的
香格里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