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内原忠雄
日本经济学者、东京大学总长
矢内原忠雄(1893-1961),日本经济学者、东京大学总长。出生于日本爱媛县越智郡富田村,毕业于东京大学政治科。著作有《殖民及殖民政策》等。
人物生平及简介
1917年,东京大学政治科毕业。后曾留学英、德研究殖民政策。
在当时,日本军部的话语权覆盖着日本社会的舆论。稍微具备理性的学者都会备受打压。不同的声音逐渐的越来越少,直到噤若寒蝉。而矢内原忠雄却依然向日本社会不加掩饰的表达自己的声音。
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矢内原忠雄“以骨头做笔,以血汗做墨水”在《中央公论》上发表文章,“国家的理想”认为日本国家的目标理想应该是正义,也就是保护弱者权益不受强者侵犯。当国家违背正义的时候国民就应该批判。文章发表后马上成为众矢之的。为此,他被迫辞去大学教授的职务。
下面是矢内原忠雄在《通信》上发表的一段演说词:
“今天,在虚伪的世道里,我们如此热爱的日本的理想被埋葬。我欲怒不能,欲哭不行。如果诸位明白我讲话的内容,为了实现日本的理想,请首先将这个国家埋葬掉!”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矢内原忠雄回到东京大学经济部。现在他可以公开的宣讲和平主义了。
1951年,当选东京大学总长。之后连任两期,到1957退休。
1952年,东京大学发现警方当局的特务活动(波波罗事件),作为总长的矢内原忠雄坚守大学自治和学问自由的立场,和当地警方关系形同水火。离职后,被授予东京大学的名誉教授。
1961年,因胃癌去世,享年68岁。
矢内原忠雄著有《殖民及殖民政策》《我走过的道路》《矢内原忠雄全集》。日本历史学家家永三郎称赞矢内原忠雄为“日本的良心”。
人物评价
有人说,日本这个大和民族是一个情绪型的民族,感性有余而理性不足,性格结构中有着令人担忧的缺陷。联系到日本人有史以来特别是近代以来的所作所为,我们不能不认为这个看法有一定道理。不过,凡事都不能一概而论。翻开尘封的历史,我们也不难发现日本人中也决不是没有具备理性的人物。只不过,比起某些国家民族来,这些具备理性的人物所受到的打压更严重一些,起到了使人们“噤若寒蝉”的作用,从而形成了不同声音越来越少的恶性循环而已。这里举出的学者矢内原忠雄(1893-1961),就是一位这样的人物。
生性耿直、一身正气的矢内忠雄原具有日本学者罕见的硬骨头。他从基督教的思想立场出发,反对日本侵占中国台湾,反对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全面侵华,竟然大胆地在报纸上放言“为了实现日本的理想,请首先把这个国家埋葬掉!”因而被迫辞去教授职务;战后的1951年,当了东京大学总长的矢内原忠雄,又因在校园内发现了警方当局的特务活动,为大学自治和学问自由,他强硬地和警方当局对着干。其硬骨头精神委实可圈可点。
矢内原忠雄出生于爱媛县今治市的一个医生家庭。在考入东京大学预备校“一高”后,受校长、基督教领袖内村鉴三的影响,他成为了一名虔诚的基督徒。考入东京大学后,又受到吉野作造的民本主义、新渡户稻造人道主义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基本思想。1917年,矢内原忠雄从东京大学政治科毕业后,因新渡户当了国际联盟的事务次长,矢内原忠雄作为后任回到母校经济学部当助教授;其后到英、德留学研究殖民政策,1923年归国升为教授。他搞的殖民政策研究,并非站在统治阶级立场,而是对殖民这一社会现象进行细致、科学、实证的分析,这是他帝国主义论中的一环。
1937年,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矢内原忠雄不顾个人安危,反对日本出兵攻打中原地区,公开呼吁执政者悔改。他“以骨头做笔,以血汗做墨水”,在《中央公论》上发表评论“国家的理想”,指出国家作为目的的理想是正义,也就是保护弱者权益不受强者侵犯。国家违背了正义的时候,国民就应该批判。该论文虽然是抽象论述,并非将矛头直指当局,但也立刻成了众矢之的,遭到群起而攻之的口诛笔伐。同时,他个人发行的杂志《通信》上登载了他的演说词,其中有非常精彩的一段:
今天,在虚伪的世道里,我们如此热爱的日本的理想被埋葬。我欲怒不能,欲哭不行。如果诸位明白了我的讲话内容,为了实现日本的理想,请首先把这个国家埋葬掉!
该段中的“埋葬掉”这句话可捅了马蜂窝,被当成了“不稳言论”,为此,他被当局逼迫辞去东京大学教授的职位。但辞职后他仍然没有停止斗争,将杂志改名《嘉信》,在自己家里开办“星期六学校”,从基督教理念出发继续宣扬和平。矢内原忠雄所办的刊物《嘉信》曾几次被勒令停刊,但他确信真理大于国法,再变一个刊名《嘉信会报》继续斗争。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这一年11月,矢内原忠雄回到东京大学经济学部,将在自己家搞的“星期六学校”搬到社会上,公开讲演宣扬和平。其后担任社科研究所所长;1951年,作为南原繁的后任,被选为东京大学总长,连任两期直到1957年。其间1952年,东京大学发生了“波波罗事件”,便衣警察手记上的校内特务活动被发现,作为总长的矢内原忠雄坚守了大学自治和学问自由的立场,东京大学和警方关系形同水火。退官(教授离开国立大学)后的1958年,矢内原忠雄被授予东京大学名誉教授称号;1961年他因患胃癌去世,享年68岁。矢内原忠雄作为一位知名学者,一生著作颇丰。
在日本举国上下一片军国扩张的声浪中,像矢内原忠雄这样主张和平、非战,将反对军国主义坚持到日本投降的人微乎其微。故而,历史学家家永三郎将矢内原忠雄称赞为“日本的良心”。诚然,矢内原忠雄也不是没有错误,比如他从基督教义出发反对东京大学校内的马克思主义思潮;在“波波罗事件”中,他坚决地和当局斗争,但却不许学生搞罢课,竟然将组织罢课的学生领袖坚决开除等等;而且,他的斗争在中世纪里并没能阻止侵略战争的发生。但是,他敢于从正面反对日本搞侵略,正表明他是有理性、有良心的日本人。他是黑暗时代里的一丝光亮。不能不指出的是,当军国侵略扩张的大潮涌来的时候,绝大多数日本人,其中包括那些知识精英,都不可避免地被裹挟进去。他们中冷眼旁观者算好的,有的或者违心地跟着喊几句口号,或者当随军记者写一些为侵略张目的文字,更有甚者,组织《文学报国会》公开为侵略战争吹捧。唯其如此,矢内原忠雄的精神才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参考资料:《硬骨头学者——矢内原忠雄》
作者:王述坤
来源:日本新华侨报网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及简介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