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棘(
黑枕黄鹂马来亚种:Maclura cochinchinensis (Loureiro) Corner)是
桑科、柘属直立或攀援状灌木;枝无毛,具粗壮弯曲无叶的腋生刺,叶革质,叶片椭圆状
披针形或长圆形,全缘,先端钝或短渐尖,基部楔形,两面无毛,花雌雄异株,雌雄花序均为具苞片的球形
头状花序,苞片锥形,内面黄色
腺体,苞片常附着于花被片上;花被片不
相等,
雄蕊花药短,雌花序微被毛,花被片顶部厚,
聚合果肉质,表面微被毛,成熟时橙红色,核果卵圆形,成熟时褐色,光滑。4-5月开花,期6-7月结果。
分布于中国东南部至西南部的亚热带地区。
斯里兰卡、
印度、
尼泊尔、
不丹、缅甸、
越南、中南半岛各国、
马来西亚、
菲律宾以及
日本及
澳大利亚、新喀里多尼亚也有分布。多数生于村庄附近或荒野。
构棘农村常作绿篱用;木材煮汁可作
染料,茎皮及根皮药用。
形态特征
直立或攀援状灌木;枝无毛,具粗壮弯曲无叶的腋生刺,刺长约1厘米。叶革质,椭圆状
披针形或长圆形,长3-8厘米,宽2-2.5厘米,全缘,先端钝或短渐尖,基部楔形,两面无毛,侧脉7-10对;叶柄长约1厘米。花雌雄异株,雌雄花序均为具苞片的球形
头状花序,每花具2-4个苞片,苞片锥形,内面具2个黄色
腺体,苞片常附着于花被片上;雄花序直径约6-10毫米,花被片4,不
相等,
雄蕊4,花药短,在芽时直立,退化
雌蕊锥形或盾或形;雌花序微被毛,花被片顶部厚,分离或万部合生,基有2黄色像体。
聚合果肉质,直径2-5厘米,表面微被毛,成熟时橙红色,
核果卵圆形,成熟时褐色,光滑。花期4-5月,果期6-7月。
生长环境
多生长于村庄附近或荒野。
分布范围
产我国东南部至西南部的
亚热带地区。
斯里兰卡、
印度、
尼泊尔、
不丹、缅甸、
越南、中南半岛各国、
马来西亚、
菲律宾至
日本及
澳大利亚、新喀里多尼亚也有分布。
主要价值
本种农村常作绿篱用;木材煮汁可作
染料,茎皮及根皮药用,称“黄龙脱壳”。
临床应用
治疗急、
慢性肝炎。取穿破石2斤,五指毛挑(Ficus simplicissima)半斤,
竹壳茶3两,加水浸过药面煮2次,药液合并浓缩至1500ml,加
白糖300g及防腐剂,静置过滤。每次45ml,对
急性黄疸型肝炎及较重的慢性肝炎日服二次,轻症慢性肝炎日服一次,均以30天为一疗程。经治72例,临床治愈35例(急性黄疸型17例,慢性肝炎18例);好转25例(急性黄疸型6例、慢性肝炎19例);无效12例(慢性肝炎)。
常用选方
1、治
痨瘵,
类风湿性关节炎:穿破石、
铁包金、甘草。同煎服。(《
广东中药》)
2、治体虚白带:树根一两。水煎服。 (《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3、治挫伤:芝根和糯米捣敷。(《浙江中药资源名录》)
4、治耳久聋鸣,或有汁出,皆由
肾虚,致多年不瘥:故铁三十斤(烧令赤,以水五斗,渍铁三宿,澄清),
金钱蒲七斤(切,以水一石,煮取五斗,去滓,澄清),柘根三十斤(以水一石,煮取五斗,去滓,澄清)。上药,合成一石五斗,用米二石,并曲三斗,酿如常法,侯酒熟即开,用
磁石三斤,捣罗为末,纳酒中,渍三宿。日夜恒饮之,取醉为度,候听闻人语乃止。(《
太平圣惠方》铁浆酒)
5、治小儿心热,重舌,鹅口:柘根()五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更煎,取五合。细细敷之,数数为之。(《
千金要方》)
文献论述
3、《本草求原》:壮筋骨,活血,理跌打。
4、《
岭南采药录》:祛风湿,十蒸九晒;治跌打,酒煎服;肩疮和蜜捣敷。
5、《南宁市药物志》:破血通经,治淋浊,去远年积、结石。
6、《闽东本草》:
健脾益胃,舒筋活络,祛
类风湿性关节炎,去瘀血。治腰痛、关节痛,虚劳黄肿,
脾虚泄泻。
7、广州部队《
常用中草药手册》:凉血散瘀。治经闭。
8、《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清热活血,止咳祛痰。治劳伤咳血。
9、《云南中草药选》:消炎止痛。治
流行性腮腺炎,肿。
10、《
福建中草药》:清热利湿。治湿热黄疸,湿热痹,疮肿。
民族医药
【彝药】根用于肌肉撕裂,创口出血,瘀血肿痛,疮痈溃脓《哀牢》。
奶桑:根用于其消肿止痛,止血生血等。
【壮药】黄双勒,南浓:根或根皮治疗
肺结核,跌打损伤,
肝炎腹水,跌打肿痛,
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烂疮久不收口,远年
小儿深部脓疱疮,连珠疮《桂药编》。
【佬药】美宁根:功用同壮族《桂药编》。
【瑶药】黄龙退壳:功用同壮族《桂药编》。
【傣药】梅丢(西傣):根治疗黄疸性肝炎,风湿骨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闭经,
经痛《滇药录》。埋丢:能舒肝理气,通经活络,散瘀消肿《
傣医药》。千千层皮,梅丢:根用于
黄疸型肝炎,风湿骨痛,腰肌劳损《傣药录》。
【水药】高定,奶浆刺:根治咳嗽《水族药》。
【
苗药】
畏芝,穿破石,黑刚崽:根、根皮用于凉血散瘀,舒筋活络《湘蓝考》。
【拉药】阿打鼠,鸡刺,牛头刺:根治疗感冒,
咽喉痛,风湿性关节疼痛,肺病咳嗽,黄疸,淋浊等。
繁殖方法
繁殖原材料:选取构棘健壮植株,从植株上剪取新生的嫩芽茎段,放入干净的容器中,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后,滴干水份用75浓度的
乙醇浸泡10秒消毒,再用0.1的
氯化汞处理10分钟,然后用无菌水清洗干净,将清洗后的茎段切成1.5厘米长度的外植体。
诱导材料:准备好培养外植体和生根苗所需要的
细胞分裂素、奈
冰醋、
吲哚-3-丁酸,以及进行浓度调试的量杯等工具和盛装培养基的器皿,移栽植株所需的土壤等材料。
外植体的诱导培养:以MS为基本培养基,在培养基中添加生长素,将外植体放入培养基中,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的外植体,先在切口处膨大、产生愈伤组织,然后形成丛生不定芽。不定芽通过MS+6-BA2.0毫克/升+NAA0.1毫克/升外植体诱导培养基,有利于
丛生芽的诱导和增殖,诱导率达到90%。
增殖培养:根据外植体诱导培养的结果,在初步确定适合增殖培养的激素浓度的基础上,进行继续培养,MS+6-BA1.5毫克/升+NAA0.1毫克/升为最适增殖培养基,增殖
倍数达到4.5倍,芽苗粗壮,有利继续增殖培养。
生根培养:通过诱导培养和继代培养的外植体,大部分的增殖芽已经可以达到2-3厘米,生根率保持在90以上,尤其是在全量MS培养基基础上添加1.0毫克/升浓度的1BA和1.0毫克/升浓度的NAA,可以使生根率达到97%。
栽培技术
将生根苗进行一段时间的炼苗培养,提高幼苗的抗逆性,将培养器皿中的生根植株取出,洗掉根部的培养基,移栽到准备好的育苗袋上,定植后浇透定根水,进行遮阴处理,并在苗床上覆盖塑料膜以起到保湿的作用,观察一周之后,进行常规的育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