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发明的“
火箭溜”、“制电”、“鹰扬炮”等,在当时抗倭战斗中发挥了强大的作用,他著的《
神器谱》、《备边屯田车铳仪》等书,受到
英国著名学者
李约瑟高度评价。
在明代
火器发展史上,涌现过一大批对火器生产、制造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他们对火器的发展和进步的影响不可低估。
朱翊钧万历年间的赵士祯,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位。他曾对多种火器加以改造,经他改造过的火器更加实用,杀伤力更强。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 年),赵士祯仿西域
鲁密铳火绳枪制成新式火枪,改良了发火装置,在枪床的尾部装上了钢刀,近战时作斩马刀用。同在这一年,赵士祯还发明了迅雷铳,其特点是转轮发射。还是在这一年,赵士祯参照西洋鸟枪和佛郎机制成
掣电铳单兵火绳枪。这种火枪采取后装子铳式,共有 5 个子铳,各 6 寸长。子铳事先装好,作战时轮流装入枪管中发射,射击速度明显加快。
赵士祯还发明了一种发射火箭用的
火箭溜,形状象一支短铳,上面有溜槽,可按规定的方向发射火箭,避免了火箭在运行时偏离方向,增加了火箭射击的准确性。
赵土祯胸怀大志,才兼文武,善书能诗,喜谈兵事。一次,游寓京师,偶然题诗于扇上,扇为宦官所得,进献
赵顼皇帝,深受赞赏。遂于万历六年(1578)“以善书徵,授鸿胪寺
主簿”。
士祯素性倜傥不群,
耿介刚直,因而久居下位不得升迁。八品衔的鸿胪寺主簿竟做了18年之久,直到万历二十四年(1596),才得晋升为从七品衔的
中书舍人。
士祯生长于海滨,少经倭患,深知增强国防力量,改善武器装备的重要,决心研制出精良的
火器装备官军,
卫国保民。他深入调查火器使用情况,广泛走访火器专家和御倭将领。万历二十四年他在
温州市籍游击将军
陈寅恪那里见到西洋番铳,深受启发。当时,一个名叫朵思麻的土耳其人寓居北京。士祯获知他原是
土耳其一位专门管理火器的官员,特意登门求教。朵思麻将自己收藏的
鸟铳拿给士祯看,并且详细讲解了制造和使用方法。就这样,士祯搜集和积累了火器研制方面的大量资料和经验。
万历二十五年,士祯给皇帝呈上了《用兵八害》的条陈,建议制造番鸟铳。经兵部议交京营试制,京营官员又来向他请教,他唯恐京营“制造打放两不如法”,就自己出资(在奏疏中他表示“于金坐散而不顾"),并请朵思麻协助,召集工匠进行试制,终于在万历二十六年研制出四种
火器,其中“
掣电铳单兵火绳枪”、“迅雷铳”为当时最新式的火器,前者兼具西洋铳和
佛郎机的优点,后者并有
鸟铳和三眼铳的长处。首批共制造了十余架。士祯将其中七架绘了图样,并撰文对其构造、制法、打放架势等作了详尽说明,上呈皇帝。这一图样和文字就是《
神器谱》。此后士祯不断精益求精。万历二十六年进呈的迅雷铳只能连发五弹,至万历三十年经过改进的迅雷铳“战酣连发”,可以一气发射十八弹。
万历三十年六月,士祯研制的火器在北京宣武门外西城下进行试验。试验由
刑部尚书萧大亨主持,参与其事的还有兵部、工部等部门的官员。会审报告建议皇帝将土祯“所制车铳式样随发京营,依法成造,责令的当官员加以教演,传示各边,以究其防边制虏之用”;报告还请求皇帝对士祯“朝夕讲究,殚力倾资制造利器,用备不虞”的事迹给予嘉奖。
之后,士祯又借鉴
日本人使用的大鸟铳发明了“鹰扬炮”,这种新式
火器具有威力大、命中率高的优越性能,胜过了日本的大鸟铳。他还发明了“
火箭溜”,这一发明,是中国火箭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赵士祯虽然世途坎坷,终生潦倒。同乡诗人
何白有“散尽干金空四壁,秋风萧瑟卧文园”之叹,但他在火器研制方面的辉煌建树,他的《
神器谱》、《备边屯田车铳议》等著作,却功在国家,彪炳千秋。
王重民教授将他与
李时珍、邢云璐、
宋应星、
徐光启、
李之藻、
王征等并列,认为是对中国传统的科学做了总结工作的科学家。
英国学者
李约瑟的论著《
中国科学技术史》,也高度评价了赵士祯《神器谱》一书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上的地位。
著有《神器谱》、《续神器谱》、《神器谱或问》、《备边屯田车铳议》等著作,其中有
火器图式24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