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胺类(propylamines)包括正丙胺(n-propylamine)、
异丙胺(isopropylamine)、二正丙胺(n-
二正丙胺)、
二异丙胺(diisopropylamine)和三丙胺(tripropylamine)。均为无色易燃的液体。对眼、皮肤和呼吸道有不同程度刺激作用,直接接触液体可引起眼和皮肤灼伤。
物理性质
物性数据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03
饱和蒸气压(kPa):33.06(20℃)
临界温度(℃):233.8
临界压力(MPa):4.74
爆炸上限%(V/V):10.4
引燃温度(℃):318
爆炸下限%(V/V):2.0
分子结构数据
2、摩尔体积(m3/mol):81.7
3、等张比容(90.2K):180.5
5、介电常数:
6、偶极距(10-24cm3):
7、极化率:7.72
化学性质
稳定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
混合物,遇明火、高
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
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具有腐蚀性。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
LD50:370mg/kg(大鼠经口);400mg/kg(兔经皮)。
LC50:2310ppm(大鼠吸入,4h)。
2.刺激性:
家兔经眼:720μg(24h),重度刺激。
3.亚急性与慢性毒性:大鼠吸入968mg/m3,每天每天7h,共50d,1/10死亡,其他动物生长迟缓;1936mg/m3,使动物体重减轻,角膜混浊,10/10死亡。
生态学数据
1.非生物降解性:空气中,当
羟基自由基浓度为5.00×105个/cm3时,降解半衰期为12h(理论)。
2.其他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制备
1、其制备方法是以
丙醇为原料,经
催化脱氢生成
丙醛,然后正丙醛再与氨加成,脱水得丙基亚胺,再加氢而得。催化剂为-铜-
氧化铝(Ni-
铜Al2O3),压力49kPa,反应器温度为190℃,丙醇和氨的
摩尔比为1:1.5。
C3H7OH[-H2]→C2H5CHO[NH3]→[-H2O]C2H5CH=NH[H2]→C3H7NH2
2、正丙醇与氨反应,
丙腈或
丙烯腈加氢,或者由丙醛还原氨化都可以制备丙胺。反应得到
一正丙胺、二正丙胺、
三正丙胺的
混合物。经
分馏而得各纯组分。
丙醇与氨反应的方法是工业上采用的方法。1.正丙醇法以正丙醇为原料,在催化剂镍-铜-
氧化铝(Ni-
铜Al2O3)作用下,在190±10℃温度下进行反应,脱氢生成
丙醛,与氨加成脱水得
亚胺,通过丙醇和氨的比例控制,再加氢可得产品正丙胺,但同时还有二丙胺、
三丙胺生成(参见“三丙胺”)。
应用
正丙胺为有机合成原料,用于药物、涂料、农药、橡胶、纤维、纺织品及
没药树的整理剂、石油添加剂和防腐剂,还用作试剂等。在农药方面,可生产除草剂氯乙灵和环丙氟灵。
一正丙胺的用途不如二正丙胺重要。
注意事项
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吸入该品对呼吸道有刺激性,引起
支气管炎、
肺炎、
肺水肿。能引起眼部严重损害。皮肤接触可致灼伤。口服腐蚀胃肠道。
燃爆危险:该品极度易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
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消防措施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
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
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
氧化剂、酸类接触。充装要控制流速,防止
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