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能,男,1943年8月生,2022年3月17日逝世。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生前为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文艺学博士生导师,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
学习工作简介
1962~1967,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1967.11~1978.10,大冶冶炼厂子弟中学语文教师。1978.10~1981.10,
复旦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师从
蒋孔阳教授,专攻西方美学。1981.10~1993.3,华中师大中文系讲师、副教授。1993.3~1995.12,华中师大美术系主任,教授。1995.12~1996.10,
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1996.10~1997.10,
奥地利维也纳造型艺术科学院艺术史研究所访问学者,师从安东尼·格拉夫教授。1997.10~华中师大文学院教授。1999.11.
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文艺学博士生导师。
主要学术成果
1982—1989年(17篇)
1、《浅论共同美的生理心理基础》,《复旦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
新华文摘》1982年第5期
2、《试论“实践-精神的”把握方式》,《马列文论研究》第1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年
3、《虚幻而神奇的审美王国》,《美育》1984年第5期,
湖南人民出版社4、《艺术形式美的本质在表现的自由》,《
美学与艺术评论》第1集,
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
5、《再论共同美的生理心理基础》,《
学术月刊》1985年第3期。江西文联编《文艺新方法论》一书收录,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1985年第5期,《美学》1985年第4期。《
新华文摘》1985年第5期全文摘录
6、《评黑格尔关于自然美的论述》,《荆州师专学报》1985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1985年第12期
7、《试论心理学方法在美学和文艺学中的运用》,《
文艺研究》1986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1986年第2期,《美学文摘》第6辑,
钱谷融、
鲁枢元《文艺心理学教程》视该文为文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倾向的代表,见该书第28页
8、[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贝格瑙《论德国古典美学》,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
文汇读书周报》1989年3月25日摘要介绍
9、《从心理学看文艺问题》,《当代文艺思潮》1982年第3期
10、《试论审美心理动力结构》,《
学术月刊》1986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1986年第3期,《
光明日报》1997年11月11日
童庆炳《世纪之交:中国现代文艺心理学发展的重新审视》认为该文“比较有见解和学术质量”
11、《试论审美过程中的意志活动》,《
文艺研究》1986年4期,《文艺理论研究》1986年第6期摘要,引起争论:《文艺研究》1987年第2期
王长安《审美与意志之思考》提出商,《文艺研究》1987年第7期周本成《林黛玉听戏及其他》和1988年第5期曾永成《对传统美学观的一次冲击》表示赞同
12、《论蔡元培和席勒美育思想之关系》,《
中西美学艺术比较》论文集,
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
13、《席勒的崇高论》,《
美学与艺术评论》第3辑,
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杨成寅主编《美学范畴概论》第13章崇高引述,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1年
14、《艺术本体与艺术形式》,《
江汉论坛》1987年第4期
15、《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新成果》,《
文艺研究》1987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1987年第10期
16、《由两本文学心理学教材引发的思索》,《文艺研究》1989年第3期
17、《秀美与尊严——人类自我生成的中介》,《外国美学》第7辑,
商务印书馆,1989年
1990-1999年(24篇)
18、《美与自由》,《华中师院学报》1990年第3期,《中国文学年鉴1991-1992》美学研究综述摘要介绍该文观点
19、《中国当代美学》第6章“审美经验的描述和探究”,
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该书获“光明杯”社会科学优秀著作
三等奖(1991)
20、《对文学中“向内转”的反思》,《
人民日报》1991年1月3日,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1年第1期
21、《审美意志的功能剖析》,《
文艺研究》1991年第5期,《
文艺理论研究》1992年第1期“文论信息”摘要
22、《“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透视》,《
文艺报》1992年2月1日,人大复印资料《美学》1992年第3期
23、《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与中国当代美学》,《华中师大学报》1992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1992年第5期,《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92年第4期。《哲学年鉴1993年卷》评述摘要
24、《悲剧性探本》,《外国美学》第8辑,
商务印书馆,1992年
25、《创造美学的建构与发展》,《当代中国美学新学派——蒋孔阳美学思想研究》,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
26、《当代文学与传统审美心理》,《
文学评论》1992年第6期,《文学世界》1993年第1期摘转
28、《中国特色与文艺学建构》,《华中师大学报》1993年第6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94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4年第2期。
29、《审美王国探秘——席勒美学思想论稿》,
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文艺研究》1995年第2期,
黄念然《审美王国探秘》评介,《书城杂志》1995年第2期
朱立元《读〈审美王国探秘〉》评介,《
武汉晚报》1994年1月25日“新
书架”:“我国第一部
席勒专论出版”,《
中国文化报》1994年2月2日“文化短波”:“我国论席勒专著出版”。《
湖北日报》1994年2月13日,立正《填补空白,打开宝库——评张玉能的〈审美王国探秘〉》。《
长江日报》1994年3月17日“新书架”:《审美王国探秘》出版。《
人民日报》1994年7月1日“大地书讯”。《
文艺报》1994年11月19日
蒋孔阳《读\u003c审美王国探秘\u003e》。
刘纲纪《德国美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专段评介
30、《坚持实践观点,发展中国美学》,《
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1994年第11期
31、《反映论、创造论与文艺学建构》,《
学术月刊》1994年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4年第11期
32、《美学的中国特色在哪里》,《华中师大学报》1995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1995年第6期
33、《评所谓的“后实践美学”》,《
云梦学刊》1995年第1期,《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95年第4期
34、《论席勒的喜剧理论》,《
文艺研究》1995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戏剧研究》1995年第9期
35、《席勒诗歌的美学价值 》, 《武汉教院学报 》 1995.4(高校文科学报文摘 1996.1)
36、《当代中国美学应该高扬人文精神 》,《华中师大学报》 1996.1(人大复印资料《美学》1996.5)
37、《曼海姆的古代艺术珍品陈列室(译文)》,《文艺研究》 1996.3
38、《自然美与自由》,《
云梦学刊》 1997.1(人大复印资料《美学》1997.5)
39、《再论中国画论的人文精神》 ,《华中师大学报》, 1997.5(人大复印资料《造型艺术研究》1998.1)
40、《展望21世纪中国美学》,《武汉教院学报》, 1998.1(人大复印资料《美学》1998.4)
41、《皮萨列夫的现实主义与“美学的毁灭”》,《华中师大学报》, 1999.3 (《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99.5 人大复印资料《美学》1999.7)
2000年(2篇)
42、《实践美学:超越传统美学的开放体系》,《
云梦学刊》, 2000.2(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0.6)
43、《蒋孔阳美学体系的动态立体构成》,《武汉教院学报》, 2000.5(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1.1)
2001年(5篇)
44、《实践的结构与美的特征》,《华中师大学报》2001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1年第5期
45、《重树实践美学话语的威信》,《民族艺术》2001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1年第7期
46、《形式美的基本特点》,《益阳师专学报》2001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1年第8期
47、《审美人类学与人生论美学的统一》,《
东方丛刊》2001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1年第10期
48、《实践的类型与审美活动》,《
吉首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2年第2期
2002年(4篇)
49、《后现代主义与实践美学的回答》,《华中师大学报》2002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2年第5期
50、《新实践美学与实践观点》,《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51、《后现代主义与实践美学的同步》,《
江汉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52、《美学分析与语文教学》,《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2002年第10期
2003年(6篇)
53、《实践的自由与美的范畴》,《华中师大学报》2003年第1期
54、《席勒论艺术的人类学根源》。《
三峡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3年第6期
55、《西方美学关于艺术本质的三部曲——艺术本质论:从自然本体论美学到认识论美学》(上)(下),《
吉首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第3期
56、《时代需要这样的国学读本——评王先\u003c国学举要·文卷\u003e》,《
文学评论》2003年第6期
57、《席勒论美的批判功能》,《
江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3年第10期
58、《奥地利造型艺术一瞥》,《当代美学评论2003年》,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
2004年(12篇)
59、《席勒论审美形式的人类学功能》,《
云梦学刊》2004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美学》2004年第7期全文转载
60、《世纪之交审美文化的反思》,《
粤海风》2004年第3期
61、《实践美学与生态美学》,《
江汉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62、《主体间性是后实践美学的陷阱——与杨春时教授商榷》,《
汕头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4年第5期“学术卡片”摘录
63、《实践的自由是审美的根本——与杨春时同志商榷》,《
学术月刊》2004年第7期
64、《汉语话语实践的意象性与信息时代的文学性》,《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65、《论艺术起源的游戏和模仿中介》,《
江汉论坛》2004年第9期
66、《中华民族永远需要崇高——“非典”引发的美学反思》,《走出困扰——“非典”引发的人文思考》(石挺,何金晖主编),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
67、《实践美学是不该这样去理解的——与章辉博士商榷》,《
河北学刊》2004年第6期
68、《康德的美学范畴体系》,《
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69、《早期浪漫主义的美学原则》,《
厦门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5年第2期
70、专著《西方美学思潮》,
太原市:
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
2005年
71、《实践的超越性与审美》,《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72、《马克思主义文论教程》,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主编
73、《蒋孔阳晚年美学思想的发展》,《
文艺研究》2005年第2期
74、 《席勒的美学范畴体系(上)》,《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5年
75、 《席勒的美学范畴体系(下)》,《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76、《理性化的英国经验主义美学》,《阳师专学报》2005年第1期
77、《黑格尔的美学范畴体系(上)》,《
吉首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78、《评“主体间性”美学——兼答杨春时先生》。《
汕头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79、《实践美学与现代性》,《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美学》2005年第4期
主要科研项目
1、1991-1999,参与
蒋孔阳总主持的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八五”重点项目《西方美学通史》(7卷本)(KL51024),任第4、5卷负责人。
2、1998~2003,承担留学归国人员科研项目《奥地利造型艺术简史》。(教外司留[1997]832号)。1.2万元。
3、2001~2005,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范畴体系》(01BZX044)。已结项,最终成果为《
新实践美学论》。5万元。
4、2001~2005,承担
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审美与精神文明建设》。0.5万元。
5、2001~2005,参加
广西壮族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审美人类学研究》(
王杰主持),张玉能的成果为《席勒的审美人类学》。总经费7万元,张玉能支配1万元。
6、200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世纪德国文学思想史》(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曹卫东主持)(项目批准号:05JJD750.11-44207)。总经费20万元,张玉能支配2万元。
7、2005-2006年度
华中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反思-实践教学模式初探》。已结项,获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二等奖。0.5万元。
8、200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中国当代文论建设》(06JA75011—44015)。5万元。
获奖情况
1、《美学的中国特色在哪里》,张玉能,论文,获第一届
湖北省文艺理论论文评奖
三等奖,1996年
2、《再论中国画论的人文精神》,张玉能,论文,获第二届湖北省文艺理论论文评奖二等奖,1999年
3、《
西方美学通史》第4、5卷,由张玉能主持并参编专著,获
上海市1999年社科优秀成果
一等奖。获2002年教育部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4、《后现代主义与实践美学的回答》,张玉能,论文,获第三届湖北省文艺理论论文评奖三等奖,2002年
5、《西方文论思潮》获第13届全国城市优秀图书奖
二等奖,2002年
6、2003年10月获
湖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
湖北省教育厅颁发的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奖,所指导2001届硕士研究生刘水平的学位论文《精英艺术:神的诞生与隐退》被评为湖北省优秀硕士论文
7、任第一副主编,参编2章共5.5万字的《美学》(
王杰主编,高教出版社,2001年6月版),获2003年度广西普通本科院校优秀教材二等奖(2003年12月24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颁发奖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