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健兰,女,戏曲研究者。江西九江人。大学毕业后,在中国戏剧家协会《剧本》月刊任编辑,1981年退休。其后一直关心着祖国的中小学教育事业,曾一再资助贫困少年受到教育。2004年3月曾就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实情况上书温家宝总理,温总理批示:“如反映问题有代表性,建议教育部认真研究,继续推进中小学教育改革,减轻学生负担。”陈至立同志批示: “要采取综合、有效的措施解决,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简介
蒋健兰,1952年在九江二中毕业,
1956年在
武汉大学文学院毕业。生嗜戏剧,曾在学校业余演出《求婚》、《升官图》等话剧。参加《小剧本》的创编。
1959年支援文教工作,调到北京市立第十二女中任语文教师。
1963年9月调
北京市东城综合高中,从事高中语文教师及教研组长等工作。在教育岗位上22年,在教学方面颇有创新,特别是对作文教学有所突破,总结收入北京市教师进修学院广播教材。
2002年,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为她颁发了
高中教师资格证书。退休后,她离开了教育岗位,自动回到了戏剧战线,投身戏曲事业的建设。她过去只是在抗战期间离开家乡、转徙于
四川省、
福建省等地时,看过一些
川剧、
越剧、闽剧、滑稽戏等地方戏曲,引起了兴趣;在《剧本》编辑部工作期间,又对话剧、
歌剧和戏曲的创作和演出都有所关注,特别是1957年与久已从事于新中国戏曲改革工作的戏曲编辑
刘乃崇结婚后,有机会接触戏曲界的人和事,也曾写过一些小的戏曲评论文章发表。至此,《
戏剧报》编辑部约她采访、撰写一些有关戏曲艺术家的文章,也有戏剧表演艺术家请她帮助写下总结自己艺术经验的文章。
中国戏剧出版社也约请她写戏曲艺术家的传记。她一方面努力学习、钻研,一方面关心戏曲工作的实际,开始与一些
京剧和地方剧的艺术家交上朋友,把看戏感受、访问所得、研究成果,都写成文章。并在刘乃崇的协助下,写成了《袁世海的艺术道路》(1983年5月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1985年5月第二次印刷)。其后二十多年间,她与
刘乃崇一起担任过《中国新文艺大系·戏剧卷(1949 -1966)》的主编助理,参加过《文科知识百万个为什么·戏剧卷》、《
中国京剧史》、《中国戏曲志·北京卷》等书的撰稿工作。并与刘乃崇合著了《老两口谈戏——梆子及其他》、《老两口谈戏——川剧》;他们合著的《老两口谈戏——京剧、昆曲》列入了《中国文联晚霞文库》。她还与刘乃崇一起协助川剧名丑李笑非写成《川剧的好老板——李宗林》、《丑而不丑——李笑非川剧表演艺术》。编成《为京剧艺术鞠躬尽——袁国林、谢锐青戏剧生活》;协助
吉林市戏曲学校编成《一代名伶毛世来》;指导
鞍山市艺术研究所研究人员
张晖写成《在金开芳老师跟前学戏》、《金开芳艺术研究》二书;并为著名戏曲导演
李紫贵记录整理了《忆江南》一书。该书也列入了《中国文联晚霞文库》。因为她在学习运用祖国各地方言有
特殊能力,又在戏曲方面虚心好学,知识积累丰富,所以在为各剧种老艺术家记录整理艺术经验方面,有内容非常翔实、语言非常生动的特点。获得过不少戏曲和语言学专家的赞赏。
她还曾帮助蒲剧剧本的修改工作,改编的《杀狗》,由
临汾蒲剧院青年蒲剧团演出;与
刘乃崇共同改编的
京剧本《掘地见母》,由
大连市京剧团演出,他们还一起改编了蒲剧剧本《蝴蝶杯》(上下本)、《
周仁献嫂》,创作了京剧本《庄妃》等。
她十分关心青年戏剧工作者文化水平提高的问题,曾为多位在戏剧刊物工作的年轻编辑人员补习
文言文,以提高他们审稿、写作的水平。她还和刘乃崇一起向文化部艺术局和
中国戏曲学院负责人提出提高青年戏曲教师和学员文化水平的具体意见,并接受艺术局前局长俞琳的委托,研究、编选为青年戏曲演员讲授语文的教材和教学方案。为了实践这一工作的设想,还在
刘乃崇的协助下到
临汾市蒲剧院为青年剧团的青年演员
任跟心、
郭泽民等讲授语文课,在两年之内讲了六个月时间,提高了他们的文化水平,取得了一些在剧团内教学的经验。
她的父亲蒋彝先生是旅居英美四十多年的学者,海外知名的书画家、文学家、诗人,是将中国独有的珍稀动物大熊猫画入
中国画的第一人。曾在
伦敦大学、
牛津大学任教,任
哥伦比亚大学的终身教授。曾以“哑行者”笔名写成游记十二种出版。但因多年在海外活动、写书、作画,国内识者甚少。她父亲于1977年回国探亲访问时病逝在北京。之后,她为了把父亲介绍给国人,争取
中国美术家协会为蒋彝先生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画展,她又把画展移到家乡
江西省的
南昌市、九江和
庐山展出。她在
刘乃崇的协助下,编成了《海外赤子蒋彝》、《蒋彝诗集》出版,并促成了蒋彝的著作《金宝游动物园》、《
中国书法》、《
儿时琐忆》等书的翻译出版。
“文化大革命”中,她在教学之余带领学生到医院学习,培养“红医员”,藉此机会学会了当时流行的快速针灸治病方法。然后钻头觅缝地向一些医疗机构、医生求教,并在至亲好友有病求医时于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医术。在37年的岁月中,亲友、同事、邻里、学生等来求医的人日众。她精研取穴、用针的办法,并在北京中医院老医师李铭瑞的指导下,终于在治疗脊椎病、妇科病、串腰龙等常见病方面取得较为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与戏曲演员的交往中为他们解决嗓音失润、声带水肿等方面的病痛,多次解救了演出中的急难。她身揣针包,走到哪里就为哪里的亲友、甚至火车上素不相识的人义务医病,约略统计达十万人次以上,受到大家的赞扬和感谢。著名戏剧家
刘厚生称赞“她的针灸医道已达到开业医生的水平。”著名美术家
华君武说:“我称为神针蒋”。并引为自己的“保健医”。
她青年时曾加入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经其父老友许德珩介绍加入
九三学社。她是
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曾任北京市京剧史研究会会员、王瑶卿学术研究学会秘书、梅兰芳艺术研究会会员、周信芳艺术研究会会员、黄桂秋艺术研究会顾问、北京市老年教育工作者协会会员。她的成就见于《中国戏剧家大辞典》、《东方之光——共和国英才全集》、《辉煌成就世纪曙光》等辞书。 1994年
中国艺术研究院当代文艺研究室授予她“艺术家名人”荣誉称号。她孝亲持家、相夫教子,为街道、邻里所称许,她的家庭因此被评为
西城区“五好家庭”。
蒋健兰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一生勤勤恳恳、终日矻矻,奋力前进,敬业有成。她关心祖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关心下一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她对事业的忠诚努力,对人的亲切热情得到多少亲友的赞许,成为她自己的学生、后辈和广大青年、戏曲界的青年朋友们的榜样。
她终日为他人忙碌、积劳成疾,2005年12月突发大面积
心肌梗死,住进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终因抢救无效,于年底逝世。
出生:1931年5月12日,农历辛未年三月五日
逝世:2005年12月31日,农历乙酉年十二月初一日,14时40分
活动年表
1990年4月22日,农历庚午年三月廿七日:纪念
高盛麟逝世一周年艺术研讨会暨专场演出举行
4月22日至4月25日,为纪念高盛麟逝世一周年,由文化部及武汉市、
中国戏曲学院共同举办了“高盛麟表演艺术研讨会”暨专场演出。文化部高占祥副部长提词:“艺德双馨桃李芳香”。中国剧协副主席
郭汉城、
中央戏剧学院院长
朱文相、文化厅长龚笑岚及武汉市文化部门等等领导同志及京、沪、鲁、鄂、汉的戏剧专家、学者、文艺界知名人士、高的弟子、学生、亲属200余人出席了会议。
主持者致词后,梁斌和高小麟以高门弟子和家属代表身份向与会各位致欢迎词,表示感谢。
三天的会议由朱文相主持,先后有
钮骠、尚长春、苏移、
胡金兆、陈国卿、孙毅、
蒋锡武等20多人作了发言,
刘曾复、
刘乃崇、
陶雄、蒋健兰、朱文相、苏移、周笑先、赵斐、胡金兆宣读了论文。
这次会议开得十分热烈,众多发言者深切缅怀和充分肯定了高先生的技精功深、艺德双馨一代武生大家的业绩,深入探讨了高先生的独步一时的个性化艺术实践和教学实践,会上还正式提出“高派”武生艺术的概念,许多专家在发言或论文中论述“高(盛麟)派”的形成及个性化特点。受到了会议肯定。也为后来的
京剧武生界所接受。会上,许多学者。专家表示,这样的研讨会必将对弘扬京剧艺术事业产生深远影响。这次会上将部分名家发表的论文、回忆、研究文章等,编辑成《高盛麟表演艺术》一书出版。
研讨会上,还播放了高生前表演的多部电影、录象、录音,展览了高先生的舞台表演、教学、艺术活动的图片资料。
三天晚上的专场演出由高门弟子及向高请益过的武生名家参加,演出了高先生生前代表作,在武汉江夏剧院举行,一千多人的剧场场场暴满,受到观众热烈欢迎。
演出剧目
《走麦城》(高德春)
《武松打店》(李景德,刘淇)
《闯潼关》(白士林)
1995年1月26日,农历甲戌年十二月廿六日,下午:北京市京剧昆曲振兴协会成立十周年大会召开
北京市京剧昆曲振兴协会在中山堂召开协会成立十周年大会,
马少波、
欧阳中石、
刘乃崇、蒋健兰题词祝贺,并贺诗,老首长荣高棠、马少波、
夏淳、王大明,市政协副主席封明为,全国剧协书记处书记
齐致翔、文化部少儿司司长范崇燕、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牧,财政局副局长李晓明以有关单位领导、著名艺术家、各剧团负责人、各票房负责人、分会负责人、各少儿团负责人及协会理事、会员到会,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强卫代表市委副书记李志坚,副市长何鲁丽到会祝贺并做了重要讲话。
大会由会长李筠致词。常务副会长李天绶主持,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晓晨做了十年工作概要及1995年计划报告,并宣读了调整增补后的名誉会长、顾问、会长、副会长和理事名单。由名票、专业演员和少儿代表作了清唱表演。大会给每个来宾赠送了协会出版的
京剧丛书:《艺坛桃李录》、《戏曲艺术管理纵横》和会刊以及纪念品。调整后的京昆协会计有名誉会长11名,顾问38名,会长1名李筠,副会长5名李天绶(常务),钟鸿、周述曾、
丛兆桓、张晓晨,秘书长由张晓晨兼任,常务理事32名,各票房负责人共11人补选为理事,理事71名,会员总计415名。正式注册的京昆分会计有:东城京昆分会、西城京昆分会、宣武京昆分会、崇文京昆分会、丰台京昆分会、海淀京昆分会、朝阳京昆分会。此次盛会得到电视台、电台、各报刊新闻媒体的重视和及时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