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再思
唐朝武周时期宰相
再思(634年-709年),名綝,字再思,郑州原武(今河南原阳西)人,东汉太尉杨震之后,唐朝武周时期宰相。
杨再思出身于弘农杨氏原武房,早年以明经及第,历任玄武县尉、天官员外郎御史大夫等职,并在武则天李显年间两次担任宰相,初授同中书门下三品,之后进拜中书令、侍中,爵封郑国公。他极力迎合皇帝,阿谀奉承,毫无作为,但却官运亨通,在政治斗争中始终屹立不倒。
景龙三年(709年),杨再思升任尚书右仆射,是年六月病逝,时年七十五岁,追赠太原市大都督,谥号恭。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杨再思早年参加科举,以明经及第,被授为玄武尉,累迁至天官员外郎,后任左肃政台御史大夫(一作御史中丞)。
两拜宰相
延载元年(694年),武则天升杨再思为宰相,授为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证圣元年(695年),杨再思改任凤阁侍郎,仍加授同平章事,后又兼任太子右庶子。
圣历二年(699年),杨再思被免去宰相之职,复任左肃政台御史大夫
长安四年(704年),武则天在台阁寺监诸司中挑选官员二十名,充任地方刺史。其中,杨再思出任洛阳市副留守。他于当年七月再次拜相,担任内史。后来,杨再思又以宰相的身份兼任京兆府长史
神龙元年(705年),李显复辟。杨再思被任命为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西京留守,封弘农郡公,不久又兼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后来,杨再思升任中书令,又改任侍中,进爵常茂,并充任顺天皇后奉册使。
神龙二年(706年),驸马都尉王同皎谋诛武三思,结果消息泄露,被诬以谋反。唐中宗命杨再思与吏部尚书李峤刑部尚书韦巨源一同审理。杨再思毫无作为,致使王同皎被处斩,天下无不称怨。
景龙元年(707年),杨再思再次担任中书令、吏部尚书。
得以善终
杨再思历仕两朝,前后担任宰相近十年,但却唯唯诺诺,从未举荐人才,只是一味的迎合皇帝,因而深受武则天李显的宠信。他也因此在政治斗争中保全性命。
景龙三年(709年),杨再思升任尚书右仆射,仍加同中书门下三品衔。是年六月,杨再思病逝,追赠特进太原市大都督,谥号为恭,并陪葬乾陵
个人作品
全唐文补遗》收录有杨再思所撰写的《唐故仪同三司董府君墓志铭》。
家族成员
宗族
根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杨再思出身于弘农杨氏原武房,是东汉太尉杨震后裔。杨震九世孙杨结,出仕于南燕清河公主,担任中山相。杨结五世孙杨岐,担任吕州刺史,徙居郑州市原武。杨岐生杨行表,杨行表生杨再思。
妻子
根据岑羲所撰《大唐故尚书右仆射赠特进并州大都督郑国公杨恭公之碑》(即《杨再思墓碑》)记载,杨再思生前娶过两任妻室。元配出身河东裴氏,继室出身清河张氏。
轶事典故
不究盗贼
杨再思担任玄武尉时,赴京公干,在客栈遇到小偷偷取行李。小偷被他当场抓获,只得认罪。杨再思却道:“你也是因为贫困才来偷东西的。你把我的公文留下,其他的都拿走吧。”此后,杨再思也没向人提及此事,只是借钱返回县里。
车夫骂宰相
杨再思担任宰相时,长安发生水灾,城中泥泞不堪。他毫无对策,只是闭门祈福。一日,杨再思上朝途中,遇到一辆牛车陷在泥中拉不出来。车夫不禁口出怨言道:“痴宰相不能调和阴阳,招致水灾发生,又闭门不出,使得我们行走艰难。”杨再思听到后也不生气,只是派随从去对车夫道:“这主要是因为你的牛瘦弱无力,可不能全怪宰相啊。”
谄媚张氏
武则天晚年宠幸面首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杨再思作为宰相,竟对二张及其亲属阿谀奉承,丑态百出。
张昌宗以美貌著称,时人都称他面似莲花。杨再思却道:“不是六郎(张昌宗小名)似莲花,而是莲花似六郎才对。”
司礼少卿张同休是二张的兄长。他在司礼寺宴请公卿大臣,酒酣之时笑对杨再思道:“您长得很像高丽人。”杨再思不但不怒,反而满面欣然。他将剪纸贴在头巾上,反披紫袍,竟然摇头晃脑地当场跳起了高丽舞。满座公卿无不鄙笑。
两脚野狐
司刑少卿桓彦范曾弹劾罢免张昌宗武则天欲为张昌宗开脱,便问宰相道:“张昌宗对国家有功劳吗?”杨再思迎合圣意,答道:“张昌宗曾炼制神丹,皇帝服后圣体安康,这是莫大的功劳。”武则天大喜,让张昌宗官复原职。时人皆为此鄙视杨再思。后来,左补阙戴令言作《两脚野狐赋》,以此嘲讽杨再思,竟被贬官降职。时人对杨再思更是讥笑不已。
诚负天下
韦巨源担任吏部尚书时,主持选,选拔了十名官员担任朝廷要员,除杨再思外皆是宰相们的近支亲属。杨再思叹道:“我等实在是有负于天下。”
屈折全身
杨再思两次拜相,从未有一语谏诤,只是一味的迎合皇帝。曾有人问他:“您名高位重,为何要如此屈折,贬抑自己。”杨再思答道:“世路艰难,直者受祸。我不这么做,如何保全自身。”
史书记载
《旧唐书·卷九十·列传第四十》
《新唐书·卷一百九·列传第三十四》
陵寝墓地
杨再思墓位于乾县,是唐高宗乾陵陪葬墓。其墓碑于文德元年(888年)建造靖陵时被用作棺床底座而埋入靖陵墓室中,1995年出土,是乾陵陪葬墓所出的第一批墓碑,现藏于乾陵博物馆。墓碑为青石质,无首、无座;顶部原刻六现仅残存五首,螭身、碑圭及底榫皆被凿掉。碑文隶书,凡32行,满行67-69字,现存约1000余字。
人物评价
北宋统一全国后,再思公子孙拥护统一,纳土归附。当了解了再思公的高尚人品及历史功绩后,历代王朝都深慕其德,先后六次追封他为侯,两次追封其为王。杨再思在武陵五溪地区各族人民心目中的历史地位,仅次于文圣和武圣。他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五代十国乱世,始终坚持中华大统思想,并影响其后近千年,西南相对稳定发展,五溪地区的各族民众世世代代把他当作保卫和平、开创和谐社会之“和圣”“和神”敬奉。
李显:①侍中杨再思,衣冠旧齿,廊庙宏才。寒暑不易其心,始终弗亏其度。在明时而有立,居暗室以无欺。投水陈谟,迈汉朝之三杰;沾沙作相,掩虞日之五臣。森乎抱松柏之心,凛乎贯冰霜之气。(《授杨再思检校左台大夫制》)   ②郑国公杨再思,河岳粹灵,庙堂神器,率由百行,能具九德。自弼谐庶绩,师长群,清白所以树风,丹青所以成化。有若巫咸之保拢,傅说之钦承,故能宣慈惠和,迈迹垂宪。(《册赠杨再思并州大都督文》)
赵彦昭:两光天秩,三朝奉帝熙。何言集大鸟,忽此丧元龟。坐叹公槐落,行闻宰树悲。壑舟今已去,宁有济川期。(诗作《哭仆射鄂公杨再思》)
李乂:端揆凝邦绩,台阶阐国。方崇大厦栋,忽逝巨川舟。白日铭安在,清风颂独留。死生恩命毕,零落掩山丘。(诗作《哭仆射鄂公杨再思》)
李翱:所谓奸邪之臣者,荣夷公费无极伯嚭、王子兰、王凤张禹许敬宗、杨再思、李义府李林甫卢杞裴延龄之比是也。
刘昫:① 再思自历事三主,知政十余年,未尝有所荐达。为人巧邪媚,能得人主微旨,主意所不欲,必因而毁之,主意所欲,必因而誉之。然恭慎畏忌,未尝物。② 杨再思佞而取贵,苟以全身,掩不善而自欺,谓无十目十手也。
宋祁:为人佞而智,居宰相十余年,阿匼取容,无所荐达。人主所不喜,毁之;所善,誉之。畏慎足恭,未尝忤物。
张唐英:再思姿性邪巧,不畏不义,舞高丽以悦同休,喻莲华以媚昌宗,王同皎而不明其枉,绌戴令言而憾其有讽,附宗楚客而贬魏元忠,偷合冒宠,不顾廉耻,自始至末,无一可称。附于张昌宗传,可也,而使同李杜诸公,是盗与夷齐联,斯高与伊皋并,岂非白相混哉?自古君子常少,而小人常多,若小人得与君子同等,则愚恐君子之道愈剥而不振矣。
邓肃伯夷饿,柳下惠黜,孟子不用于战国之末,韩愈不得安其身于朝廷之上,比干剖心,子胥抉眼,真卿卿碎其身于贼手,是为直必穷矣;端木赐得驷马,苏秦得六印,宇文士及得安其职,张禹得全其身,崔日用得学士,宋之问得馆职,杨再思得宰相,是则为佞者必达矣。夫为直者必穷,为佞者必达,自古及今莫不皆然,夫岂天哉。
洪迈李峤、杨再思相李显,皆以谀悦保位,为世所诋,然亦有可称。……神龙初,要官阙,执政以次用其亲。韦巨源秉笔,当除十人,再思得其一,试问余授,皆诸宰相近属。再思唱然曰:“吾等诚负天下!”再思此言,自状其短,观过知仁,亦足称也。
魏了翁:再思贵为宰相,一善无闻,而有两足狐之号。自无知者观之,必以谓贤于张柬之崔玄暐之徒矣。彼其自处,亦必曰:白璧不可为,吾宁以偷合而全身也。呜呼!天地久远,人以一身生死其间,何白驹之过隙。君子所以异乎小人者,勉勉于为善,不与草木俱腐耳。使柬之、元暐之徒无善可称,而又罹冤横,是诚再思之不若也。故君子不较荣辱成败于一日,以千载自期而已矣。
人物争议
卒日争议
关于杨再思的去世时间,史载为景龙三年(709年)六月,但具体卒日却颇有争议。
六月十八日(7月29日):持此说的主要有《旧唐书》、《新唐书》等。
六月二十三日(8月3日):持此说的主要有上海唐人电影制作有限公司岑羲所撰的《杨再思墓碑》。
封爵争议
关于杨再思最终的封爵,大体有两种说法。
鄂国公:杨再思去世后,中书侍郎赵彦昭监察御史李乂分别作有《哭仆射鄂公杨再思》以示怀念。
1.
郑国公:《旧唐书本传》载“自弘农男累封至郑国公”、“以宫僚封郑国公”,《新唐书本传》载“改侍中,郑国公”,《唐会要》载“赠并州都督郑国公杨再思”,李显颁发的《册赠杨再思并州大都督文》称杨再思为“故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上柱国郑国公”,唐人岑羲撰《杨再思墓碑》也作“赠特进并州大都督郑国公”。
2.
鄂国公:杨再思去世后,中书侍郎赵彦昭监察御史李乂分别作有《哭仆射鄂公杨再思》以示怀念。
艺术形象
2014年电视剧《上官婉儿》,汪坚辛饰演杨再思。
施政举措
杨再思第一次担任宰相期间,突厥默啜可汗曾上疏朝廷,求取丰州等六州降户与单于都护府所辖领土,以及谷种、农器等物。凤阁侍郎李峤极力反对,认为会增强突厥的实力。但杨再思出于抗衡辽朝的考虑,与宰相姚璹建议武则天答应默啜的请求。武则天遂将六州数千帐降户交于默啜,并赏赐大量的谷种、杂彩、农器、生铁。结果,突厥的实力由此得以增强。
参考资料
全唐诗:卷一百零三.www.guoxue123.com.2020-01-08
全唐诗:卷九十二.www.guoxue123.com.2020-01-08
旧唐书:列传第四十.www.guoxue123.com.2020-01-08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两拜宰相
得以善终
个人作品
家族成员
宗族
妻子
轶事典故
不究盗贼
车夫骂宰相
谄媚张氏
两脚野狐
诚负天下
屈折全身
史书记载
陵寝墓地
人物评价
人物争议
卒日争议
封爵争议
艺术形象
施政举措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