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神
中国神话中地方保护神
土地神,又称“福德正神”“社公”“土地真君”,俗称土地、土地爷、土地公,是中国神话中地方保护神。作为乡土保护神,其意是祭祀土地神即为祭祀大地,就是祈福、保平安、保收成之意。
最早的土地神多以石块为之,并无神像。人格化后有的地方土地神变成男女两性的神像,男性土地神的配偶神,俗称土地婆、土地奶奶,与其共享香火,并无特殊神职。后来人们建了土地庙,中国南方常贴有对联:“公公做事公平,婆婆苦口婆心。”
土地庙里土地神的形象大都是白须白发、和蔼慈祥的老人。
名称
中国各地的土地神崇拜极为普遍,如人们常见的“一方水土一方神祇”,所以土地神的数量多、名称也多。
土地神简称“土地”,亦称“土神”“福德正神”,俗称“土地公公”。 古代汉族民间信仰的神祇,流行于全国各地。原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管理一小地面的神,古称“社神”。清翟《通俗编·神鬼》:“今凡社神,俱呼土地。”
土地神,又称“社公”,就是现在常说的“土地爷”,过去有人或称为地祇、土祇。国家祀典中的国社、社稷坛,地方上的官社,民间的里社或土地祠,都是不同级别的土地。不仅乡里有土地,住宅亦有土地,寺观亦有土地,甚至坟墓、山岭、桥梁、花园都有土地。
土地神,又称土地真君,俗称土地、土地爷、土地公,流行于中国南北各地。
神职
中原地区民间对大地的崇拜是原始的自然崇拜之一,也必然是有地区性、民族性的,主要是对自己所居住、生存、依赖的这片土地的崇拜。这种地神不仅仍具有自然属性,也带有社会职能,并逐渐人格化。最后,随着城市的出现,各地区的土地神逐渐失去其自然属性,成为管理各地区的地方守护神,并为国家祀典及道教按封建官府的组织形式,纳入其神谱之内。
古有以二十五家为一社之说,又有十家五家共为田社之说,是社为乡里组织之最小单位,而一社之神亦为神明世界中最卑者。社公亦有甚显赫者,如宋刘义庆幽明录》言社公之出,云:有人著帻,捉马策,罗列相随,行从甚多,卤簿导从如方伯,但多属小说家言,不足为据。所以由社公演变而来的乡里土地爷,也是正神中职位最低的一级。但后世的“土地神”之职,又非往昔之“社神”之职所能包容。因为土地于乡里有保护之责,瘟鬼散疫,里社之神或拒之,有为之而争斗者,甚而有土地向城隍抗颜请命者。
汉族民间信仰的掌管一方的土地神,为乡土保护神。清翟《通俗编》(无不宜斋本)卷十九引《孝经纬》载:“社者,土地之神。土地阔不可尽祭,故封土为社以报功也。”古时社神,位高隆崇,而后世之土地神位卑权微,且渐被人格化。
谱系
土地神有配偶神,俗称土地婆、土地奶奶,与其共享香火,并无特殊神职。
形象
中原地区各地崇拜的地祇没有一个统一的土地形象,土地神具有多个形象:
土地庙所供形象大都是白须白发、和蔼慈祥的老人;也有白面、黑须、头、圆领,似城隍打扮,因他亲切慈祥,善助乡里,民间对土地神敬而不畏。
土地神之相貌, 在初时当各有不同,某些土地既以乡贤名宦当之,则其像亦大致相类。而地方无名之土地,或有如农夫之状者,宋人《夷坚志》曾记有土地神布衫草履,全如田夫状,而宋时土地又已多有为白首老人者,或云“为白须翁,坐小凉轿,仆从三十辈",或云为一“布袍草履之老叟”。由此可知, 近世“土地公公”的形象是由来已久了。
土地神的形象是一个慈善和蔼的老头,头戴乌帽、身穿旗袍、慈眉善目、躬背弯腰,因而民间对其多敬而不畏。
信仰
中原地区夏历每年二月初二日,为神诞辰,家家作祭,庙宇中除供拜外,还演戏娱神,为土地公公祝寿。
土地神祭祀,如清翟灏《通俗编》(无不宜斋本)卷十九引 《孝经纬》云:“社者,土地之神。土地阔不可尽祭,故封土为社以报功也。”意思是社神即土地神,土地广阔无法完全用来祭祀,所以人们将土地封为社,以此来报答土地的恩惠。另因受佛教影响,后世将土地神与城隍连在一起,成为阴司驻民间的里社之神。过去北方有死人之事,必于土地庙前“报庙”,进而向城隍神注销阳间户口,以便死者能进入冥府。
土地神是中原地区民间最普遍的供奉的神祇之一,大小土地庙遍布全国城乡各地。旧时民间家家户户常常供奉土地神。
中国民俗活动
海南省
每年农历正月十九日西堡公期,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遵谭镇西堡庙土地庙前都会张贴写在红纸的《颂本堡土地福德正神诗》,诗里讲该庙所供神灵不少,但"文曲星"韩愈被供奉为"土地公"最引人瞩目。
广东省
传说农历二月初二日是土地公公的诞辰日,以前的人们会在这天祭社,以祈求丰收。2020年2月24日,广东省中山市一些镇区乡村在这一天举行土地诞或龙抬头的传统,并将这一传统“盘活”,如三角镇蟠龙村,村民们将土地诞延伸为敬老活动,通过创新的形式,很好地发扬了尊老爱幼中国民族传统美德,赋予传统节日习俗以新的内涵。
华侨华人民俗活动
马来西亚
在马来西亚华都村里有一个超过一甲子历史、被喻为“地头老爷”的华都村大伯公庙,经华人村民1年半的重修后,于2012年5月6日上午举行隆重的金身晋庙仪式。在晋庙仪式上,在童请神指点下,由理事会同人抬进庙宇安奉在神,完成晋庙仪式。在晋庙庆典仪式上,龙狮团表演,潮州市八音献唱,场面热闹。除此之外,配合庙宇重修落成庆典,将有超过一个月时间的歌舞剧团献唱活动。
柬埔寨
为配合农历辛卯年(2013年)十二月十六日福德正神(本头公)宝诞,柬埔寨华侨华人举行岁末谢神。柬埔寨华人华侨在每年十二月初一起至二十四日前赴各个本头公庙举行岁末谢神,以答谢本头公一年来保佑子孙平安和事业发达。
福德文化节活动
中国台湾海峡两岸福德文化节已形成由中国大陆、台湾省省及东南亚国家三方轮流举办的机制。自2008年起至2023年10月止,15年来在中国福建省厦门市、台湾省以及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轮流举办,成为促进台湾海峡两岸及海内外同胞交流交往的重要品牌活动。
土地公的民间信仰已成为福建省、台湾省民间百姓一个共识,借着福德文化民俗资源优势,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建构起对台湾省文化交流新的渠道、新的平台,2008年第一次在仙岳山福德文化广场举行福德文化节活动。从2010年的第三届福德文化节起,每届文化节都被中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列为对台湾省重点规划交流项目。
建筑
各乡多有土地庙,或设村头,或设村中,多很简陋。有的乡村里,仅用4块石片,一片作顶,三片作墙;或用一只破缸覆在地上。
土地神绝大多数没名没姓,居于各地之土地庙中,或于村头,或于村中,居处颇为简陋。
艺术
年画
在中国年画艺术中,土地神是一种常见的主题。年画土地神形象丰富多样,既有庄重神圣的一面,也有亲切朴素的一面。如正月初四日土地神,剪纸年画闹新春。
石雕
石雕土地神像,承载艺术文化,体现更多社会价值。石雕土地公的造型几乎都是白须、白发,笑容可掬,地方员外打扮,一手拿元宝,一手执如意或拐杖,表现出慈祥温和的长者风范。
曲艺
2023年2月春节期间,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胜利与孙女陈尚恩通过短短几分钟表演河南坠子《土地爷过年》,用明快的节奏、丰富的唱腔、直观的讲述,呈现出了土地爷风趣幽默的形象,将“扶犁深耕”“勤政为民”这种精神力量传递给广大观众。
相关著作
宝卷
《土地宝卷》又名《先天原始土地宝卷》,二卷二十四品,明清间所刊梵本。宝卷将白发苍苍的土地公公作为一个敢与玉皇大帝抗争的英雄来塑造,这是从未有过的一种传说。宝卷是在写“天”与“地”的斗争。大地化身的土地神大闹天宫,与诸佛、诸神斗法。其神通广大,败天兵天将,胜诸仙,令玉帝胆战心惊,成为除《西游记》中孙悟空以外的最顽强的“天”的敌人。作品塑造了土地神幽默顽皮、机智和勇敢的形象。宝卷中大胆地提出“先有土地后有佛”的说法,把土地神提到了极高的地位。《土地宝卷》(明清间无名作者作)所写大闹天宫之土地神,则颇不同寻常。此说依据较少,故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云:“把白发苍苍的土地公公作为一个与玉皇大帝斗法的英雄,这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一个传说。”
文学作品
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里描写有众多的土地神形象。如第五回云:“(孙悟空) 即人蟠桃园内查勘。本园有个土地,拦住问道:‘大圣何往?’大圣道:‘吾奉玉皇大帝点差,代管蟠桃园,今来查勘也。’那土地连忙施 礼。”益见其形象。
影视剧
由明代吴承恩小说《西游记》改编而成的电视剧(1986年版电视剧《西游记》),剧里有众多的土地神形象。
目录
概述
名称
神职
谱系
形象
信仰
中国民俗活动
海南省
广东省
华侨华人民俗活动
马来西亚
柬埔寨
福德文化节活动
建筑
艺术
年画
石雕
曲艺
相关著作
宝卷
文学作品
影视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