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桥镇是
保山市腾冲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位于东经98°5′21″~98°25′23″,北纬25°6′1″~25°37′43″。全镇面积1086平方公里,下辖9个行政村,人口25919人(2020年)。猴桥镇地处
腾冲市西部,东邻滇滩、固东、
马站乡三乡镇,南接中和镇,西与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盏西镇、
支那乡毗邻,西北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72.8公里。
猴桥口岸位于猴桥镇,对面为
克钦邦密支那县甘拜地镇。2013年,全镇生产总值完成7.02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5215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完成2.77亿元。猴桥镇以发展林业、边境贸易及旅游为主,木材加工、物资集散、
交通运输和第三产业为辅,是一个山川秀美、历史悠久的边关重镇。
历史沿革
1950年10月,设
腾冲市第八区(辖古永、中和,区公所设于中和郭家营),古永范围为第六村至第十村。
1952年12月,村改乡,古永境内共设7个乡。
1955年底,调整乡级政区,古永缩编为5个乡。
1957年1月,中和从第八区划出归人第三区j’以古永为第八区。
1958年10月,实行人民公社体制,古永取名“乐园人民公社”。
1959年3月,改名古永公社,1961年4月增设轮马公社。
1963年1月,古永、轮马两公社合并改为古永区(大公社)。
1970年12月,复改为古永公社。
1984年11月,取消人民公社体制,古永公社又改名古永区。
1988年1月,改名古永乡,同年8月,改设古永族乡。
2000年6月,经
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古永傈僳族乡,改设猴桥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猴桥镇位于东经98°5′21″~98°25′23″,北纬25°6′1″~25°37′43″。地处
腾冲市西部,东邻滇滩、固东、
马站乡三乡镇,南接中和镇,西与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盏西镇、
支那乡毗邻,东距腾冲城区52公里,西北与缅甸接壤。有南1~4号界碑,北1~2号界碑,国境线长72.8公里,全镇面积1086平方公里。
气候
猴桥镇由于百分之九十以上属高、中山区,印度洋孟加拉湾西南来的暖热季风至此被抬升,形成降水量多、气候寒冷的特点。虽属
亚热带,但其综合气象指标具有明显的
温带特征。猴桥镇全年最高气温32℃,最低气温-2℃,平均气温13.7℃。年均降雨量1500毫米,霜期130-170天。
地貌
猴桥镇全镇地势北高南低,南北长54公里,东西宽28公里,
平均海拔2139米,最高的
狼牙山3664米,其次是
五台山、尖高山、野牛坡等山峰,最低是拉卡河交槟榔江处1040米,海拔差2624米,镇政府所在地海拔1715米。全镇多为山区、半山区地带,面积占90%以上。
自然资源
矿产
猴桥镇物产资源丰富,
硅矿储量较大。矿产资源丰富,品位较高,有金、铁、锡等多种金属、非金属矿种,尤其是硅矿储量丰富,品质优良,具有较大的开采价值。
林业
猴桥镇林业资源丰富,活立木蓄积达450多万立方米。
水利
猴桥镇水利资源丰富,主要以槟榔江水系为主,有古永河、轮马河、胆扎河、三岔河、黑泥塘河、灯草坝河、奇沟河、松山河、拉卡河共九条支流,水能蕴藏量约85万千瓦。
动物
猴桥镇境内物种丰富,生活着熊、鹿、猴、
鳞甲目、上树鱼等珍稀野生动物。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0年10月,古永设箐口(第六村)、上街(第七村)、东村(第八村)、胆扎(第九村)、黑泥塘(第十村)五个村。
1953年12月,古永改设田心、箐口、金家寨、董家村、下小街、黑泥塘、胆扎等7个乡。
1955年底,古永缩编为田心、上街、下小街、黑泥塘、胆扎5个乡。‘
1958年,下分设田心、上街(包括今上街:箐口、金家三村)、下街(包括今下街、东村两村)、胆扎(包括今胆扎、轮马两村)、猴桥等5个管理区,管理区下分设中队、小队。
1961年4月,分设轮马公社,辖轮马、胆扎、蔡家寨、猴桥四个大队。
1963年1月,改设古永区(大公社),下辖下街、上街i东村、箐口、田心、猴桥、轮马、蔡家寨8个小公社。
1970年,古永公社辖田心、箐口、上街、东村、下街、轮马、胆扎、猴桥8个大队。
1979年,增设金家大队:田心大队改称崩麻大队。自此至今,无论称谓怎么变化,古永始终保持了9个村级政区的格局。
1984年11月,古永公社改古永区,下辖崩麻、箐口、上街、金家、东村、下街6个小乡和轮马、胆扎、猴桥3个
傈僳族乡。1988年1月,区改乡、小乡改村公所。
1994年8月,崩麻村改为永兴村。
2000年6月,古永傈僳族乡改为猴桥镇,下辖9个村。
区划详情
2013年,猴桥镇下辖个行政村,110个村民小组。
人口
2005年,全镇人口5548户,25362人,其中
汉族20669人,占总人口的81.5%;傈僳族4373人,占总人口的17.24%;
回族166人,占0.65%;其他民族154人,占0.6%。人口自然增长率8.41%o。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3.35人,为
腾冲市人口密度最低的乡镇。
2013年末,总户数7093户、人口28844人,人口密度仅为26.55人/平方公里,其中
傈僳族1095户4978人,占总人口的17.25%。
截至2017年,常住人口29613人。
2021年6月25日,腾冲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发布,猴桥镇人口数为25919人。
经济
综述
2006年,全镇经济总收入达到8254.66万元。其中,二、三产业收人2697.98万元,占总收入的32.68%;其他收入738.6万元,占总收入的8.95%。此外,还有外出劳务收入207.22万元不计在内。农民人均纯收入1729元。
2013年,全镇生产总值完成7.02亿元,较上一年增长20.7%;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为28:39:33。财政总收入完成5215万元,增长35.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866万元,增长18.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24亿元,增长138%,其中三岔河水电开发完成投资4.4亿元。
第一产业
2006年,全镇粮食总产量1148.7万公斤。
种植业收人2206.3万元,占总收入的26.73%;畜牧业收入1386万元,占总收入的16.79%;
渔业收入154.5万元,占总收入的1.87%;林业收人1071.28万元,占总收入的12.98%;
2013年,全镇农业总产值完成2亿元,增长9.2%;农村经济总收入完成2.77亿元,增长22.1%;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7233元,增长19.6%。种植
烤烟3149亩,烟农收入1200万元;特色经济林总规模达14.2万亩;新植
麻栗坡草果1000亩,总规模达3.4万亩,农民增收880万元;探索发展龙胆、
重楼、
金银花、
天麻等中草药2200多亩,产值5200万元。
第二产业
木材、石材、农副产品等加工、采锡和制硅工业是猴桥的主要工业行业,其中,木材加工是当地的优势产业。2006年,木材加工户达到135户,总计固定资产达5223万元,净增资产4767万元,每年上缴税收420万元,从业人员941人。
2013年,全镇工业总产值完成36420万元,较上一年增长57.3%。
第三产业
至2006年,猴桥镇的商业企业形成了了国有、集体、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共同发展的局面,共有国有商业企业26户,私营商业企业29户,个体工商户725户,仅在全镇4个集贸市场上,商品成交额就达1.38亿元。
2013年,全镇第三产业产值完成15788万元,增长8%。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69亿元,贷款余额2.85亿元。全年出入境人员92632人次,出入境交通工具31088辆次,进出口货运量188.5万吨,进出口货运值3009万美元。
交通
猴桥与缅甸山水相连,距缅甸甘拜地镇31.5公里,距
克钦邦首府
密支那155公里,距印度雷多549公里,国境线长72.8公里,是国家级一类对外开放口岸,有7条通往缅甸的边境通道,是著名的
中印公路通往中南半岛的要冲和最后一站。
社会
教育事业
2006年,猴桥镇全镇有小学32所(其中完小12所),12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138人;教师147人,其中获得小教高级职称37人。
2006年,猴桥镇有中学一所——猴桥镇民族中学。学校占地2866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912平方米,学校总资产346.4万元。拥有物理、
化学、生物一类实验室各一个,光盘播放室、远程教育接收室各一个,25台、30台学生
计算机教室各一个,多媒体教室一个,打印、复印室一个,藏书1.5万余册的图书室一个、数十种报刊阅览室一个,200米跑道运动场一个,标准篮球场三个。学校有教学班21个,在校学生1063人;当年招收新生324人,毕业班学生371人。有教职工65人,其中教师58人,职工7人。
医疗事业
猴桥镇有卫生院1所,全院占地面积3429.5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1565.8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面积1143平方米,住院床位20张。2006年共有职工23人。其中学历:本科1人,专科6人,中专7人,职高8人,
高中1人;
主治医师1人,
主管护师1人,医师2人,护师1人,医士9人,护士3人,药剂士1人,后勤1人,会计员1人,未定职称2人;职业医师3人,职业助理医师5人,职业护士5人。
旅游
琅山
琅砑山位于古永北部胆扎村境,横亘中缅边境,危岩峭壁,
狼牙山巨齿,排插云天。其最高峰海拔3741.4米,为
腾冲市境内第二高峰。一年四季,山顶忽晴忽雨。清乾隆《
腾越州志》评论:“雄武莫奇于古勇之琅砑。”民国元老
李根源先生称它为“腾冲之祖山”。山半腰建有琅讶、莲花两座寺庙。民国15年,董官村名士董友芹避地于此,留下了“董采庭观云处”石刻。
石华洞温泉
北京石花洞国家地质公园位于轮马大寨与羊肠河傈僳寨之间山冲的田坝边,
左派山岩陡峭嶙峋,有许多大小不一的石洞。其中最大的一个高丈余,奇形怪状的
钟乳石自洞顶垂下,“石花洞”因之得名;洞的最深处有一石,深不可测。石花洞有四片温泉群。众多温泉或生在田坝里,或生于山麓下,或流于石壁,或涌自石缝,随处可见,最高温度可达69.5℃。
得胜
得胜碉位于猴桥村西南7公里槟榔江与棕包河交汇处。
爱新觉罗·旻宁三年(1823年),为防野匪入侵骚扰边境,
腾越街道知州胡启荣在腾越州沿边设立77座碉堡,得胜碉是其中之一,也是
全州县77座中至今唯一保存完整的碉堡。得胜碉占地1759.7平方米,全用条石筑就。碉与堡相连构成一体,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周长176.6米。碉高7.2米,顶部筑有雉,碉内有斗状射击孔两层共12个。碉门开于西面,门宽2米,高5米,门头嵌石匾,书刻“得胜碉”三个大字。1984年6月1日,
腾冲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