狴犴
中国古代神兽龙之七子
犴[àn]又名“宪章”,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其起源说法不一,有龙子说、犬说等。《升庵外集》中记录狴犴的形象:形似虎,有威力。相传它平生喜诉讼,急公好义,故立于狱门之上,为狱神,执掌狱事。
《龙经》有云:“狴犴好讼,亦曰宪章。”狴犴的遗像之所以用在监狱和官衙的大堂,不仅是它的形象威风凛凛,更在于它能明察秋毫,秉公断案。衙门里的长官衔牌和肃静回避牌的上端,都有它的图像,显得公堂肃穆正气。
狴犴既是正义的象征,又是黎民百姓的守护神。此外,上虞市上浦镇冯浦村还有“狴犴龙舞”的文化习俗,相传始于南宋,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每当庙会之时,人们就会表演狴犴龙舞,颇具地方特色,深受当地群众欢迎。2009年6月,陛犴龙舞入选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神话形象
古人对狴犴的形象描述不统一,有的说像狮子,有的说像虎。如明代人李东阳说它“平生好讼,今狱门上的狮子头是其遗像”。李东阳的学生,大名鼎鼎的学者杨慎则说它“形似虎,有威力,故立于狱门”。洪洞县有一座保存完好的明代监狱建筑,牢门的上方有一个巨大的虎头,青面獠牙,狰狞可怖,这个形象就是根据狴犴的形象而建造的。
原始起源
龙子说
狴犴属龙子之一,在中国古代传说中龙生有九子,各有所好。其实,在明代以前这种说法并不盛行,关于狴犴形象的描写也极少,在明代人们汇集了各种文献中的怪异兽形而演化为龙子,俗称神兽、瑞兽。
龙的九个儿子长得不同,爱好也各有不同:老大囚牛,喜音乐,蹲立于琴头;二子睚眦[yá zì],嗜杀喜斗,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三子嘲风,形似兽,平生好险又好望,于是成了殿台角上的走兽;四子蒲牢,受击打就大声吼叫,被充作洪钟提梁的兽钮,助其鸣声远扬;五子狻猊[suān ní],形如狮,喜烟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随之吞烟吐雾;六子霸下,又名赑屃[bì xì],似龟有齿,喜欢负重,是碑下龟;七子狴犴,形似虎好讼,狱门或官衡正堂两侧有其像;八子负,身似龙,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九子吻,又名尾或鸱吻,口润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两端的吞脊兽,取其灭火消灾之意。
关于狴犴在龙子中的排行有几种说法,并不统一,主要的两种说法如下:
一说: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赑屃|狴犴|负屃|螭吻(狴犴排第七)
另说:屃|螭吻|蒲牢|狴犴|饕餮[tāo tiè]|蚣蝮|眦|狻猊|椒图(狴犴排第四)
其他:麒麟、、貔貅,有的人将这三种神兽也加入到龙子之中
犬说
还有一种说法,狴犴的原型是犬类的代表——鬼獒。藏獒是最凶猛的家畜,有狮头型、虎头型两种,神态严肃,威风凛凛,有王者的霸气。因为藏獒勇猛异常,古代官衙和监狱养之做守卫。《集韵·去翰》记载:“犴,野狗,犬所以守,故谓狱为犴。”因此“狱”字的写法是“边上两犬,言在中间”,意指在神犬藏獒的威慑下,犯人不敢说谎言。
文化内涵
狴犴,旧时也用于监狱的婉称。如杨雄《法言·吾子》:“剑客论曰:‘剑可以爱身。’曰:‘狴犴使人多礼乎?’"封建时代,臣子对皇帝歌功颂德时会用到“狴犴空虚”这个词语,用来形容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监牢里没有囚犯。如朱晞颜的《狱空奖谕诏》:“狴犴空虚,桁[héng]杨棲[qī]卧,熟肯衝羅[chōng luó]陷,爲太平不齒之民”就是说(监牢里空荡荡,刑具被闲置,谁愿意触犯王法,去做太平盛世的不良之民呢?)
清代学者对狴犴及其它八个龙子曾有过具体的表述,如明·杨慎的《升庵外集》载:“俗传龙生九子,各有所好:一曰赑屃,二曰鸱吻,三曰蒲牢,四曰狴犴,五曰饕餮,六曰,七曰睚眦,八曰狻猊,九曰椒图。其形象多用于古建筑或器物上。龙生九子各有其才,均成大器。”清代学者高士奇的书对狴犴也有记录,如《天禄识余·龙种》:“俗传龙子九种,各有所好……四曰狴犴,似虎有威力,故立于狱门。”
在牢狱门头上、公堂两侧、法官审讯犯人或出巡时分立两边的肃静回避牌上,是狴犴所在的地方。传说狴犴继承了[xiè zhì]的神威,又生得威风凛凛,能够增加肃穆的氛围,被画在牢狱的墙上以象征法律的威严。
狴犴等神兽被安插在民间传统建筑的器物或重要场所,来装饰纹样,让其“各司其职”,孕育吉祥、免祸消灾。
信仰与民俗
狴犴龙舞
狴犴龙舞原是上虞市上浦镇冯浦村的旧时民俗。上浦是舜的故乡,这里至今流传着不少关于舜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其中的狴犴龙舞,即是一种在祭祀舜时表演的舞蹈。
龙舞所用的狴犴龙为9节布龙,长16米左右,由龙头、龙尾、龙身等组成。表演时,由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的旗手,执4面分别印有“风、调、雨、顺”文字的三角旗,和1面高3米宽1米的犴龙幡旗,组合成梅花阵布局,进行纵横旋转、左右缠绕、上下起伏,龙头和龙尾一开一合与龙珠呼应。另有5个戴着蜈蚣蝎子、毒蜂、毒蛇、毒蜘蛛头饰面具的表演者和五旗流动呼应,与狴犴龙互动表演。狴犴龙舞的表演形式丰富多样,手法灵活多变。
之前因种种原因,狴犴龙舞没有得到传承和保护,直到2008年,在狴犴龙舞传承人冯占龙老人的指导下,狴犴龙舞传承才在我市举行的“娥江之春”文艺晚会上得以重视。
2009年6月,陛犴龙舞入选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关传说
犴裔的化身
相传,南宋时有个叫犴裔的人,专门负责监牢工作。犴裔从不虐待囚犯,还经常教导他们要洗心革面,做个良民。渐渐地,犴裔的声望传到了皇帝的耳朵。犴裔的行为遭到贪官们的忌惮,他们早就盘算着除掉犴裔。
据说皇帝赵构崇尚道教,身边时常聚集着许多道士,最受信任的是一名叫封咒的道士。谁承想,封咒早已被贪官收买。
有一次,封咒为赵构占卜时,龟甲突然裂成两半,他故作大惊失色状。赵构见此情景,连忙问他为何如此慌张,封咒“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假言道:“臣刚才占卜时,龟甲显示六个字‘犴裔乃是瘟神’,假如不除掉犴裔,后果不堪设想啊!”赵构听后深信不疑,立刻降旨由奸臣秦桧全权处理此事。
秦桧领旨后立刻让人把犴裔抓来,打算午时问斩。通往刑场的道路上,百姓们纷纷为犴裔鸣不平。刑场之上,犴裔说:“我犴裔毕生为国为民,问心无愧。我不畏死,只盼皇上勿听谗言,否则江山不稳,百姓遭殃啊!”百姓闻言,无不落泪。犴裔又转过头,对奸臣们喝道:“汝等衣冠禽兽,草菅[jiān]人命,危害百姓,我犴裔纵是化为野兽也要报仇雪恨!”说完便被处死了。百姓们见此情景,放声大哭,声闻于天。正在此时,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一头神兽立于云头。这神兽长着麒麟的头和硕大的翅膀,它嘶叫一声,一阵龙卷风便把奸臣们都卷上了天,又摔死在山头。这头怪兽叫狴犴,是犴裔的化身。这当然是一个民间传说,但也代表了百姓渴望正义心声。
助力大禹治水
相传大禹在治水时遭遇毒虫攻击,蜈蚣、蝎子、水蛭、蜘蛛、鳄鱼、蟾蜍等组成“反抗大军”,公推蜈蚣为“大元帅”,它串通洪泽沼洼地区其它虫豸毒物,阻挠大禹疏导治水。大禹手下不乏骁勇悍将,但也没有克敌制胜的办法。这时,舜推荐会稽郡人陶皋带领一支狴犴大军迎战。狴犴虽长相丑陋,奇懒无比,浑身还分泌出一种腥臭的蜒汁,但它却专食蜈蚣、蝎子等毒物。等到两军对垒,斗得天昏地暗,地动山摇,蜈蚣的毒汁遇到狴犴的蜒汁,非但不起毒性作用,毒牙、毒蝥[máo]和脚爪等反而纷纷脱落。在这场战斗中狴犴立了大功。
影响及评价
狴犴,是我国先民的人文动物化身,它与龙一样,同为我国先民的原始图腾,特别是越地余姚的先民们更是把它尊为至上,寄于希冀,加以神化.作为越地先民的原始崇拜图腾,犴在越地称之为“犴龙’、“露龙”。在先民们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无法抗拒的灾难时,犴被视为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神,这种图腾崇拜满足了人们宣泄情感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历史的发展,狴犴这个词语和监狱产生了联系,其形象也用在牢门之上,甚至成为了监狱的代称。明人胡侍在《真珠船》中曾说:“狴犴好讼,今狱门上兽吞口,是其遗像也。“我国西南一些地方民间至今仍流行在门上饰物,挂吞口于门楣,用来辟邪。这些文化现象本质上都是人们对己身之外的自然力量的神化,是人们的一种情感寄托和心理崇拜,并最终成为文化留在民族的记忆里,影响着民族的行为与心理,并对民族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参考资料
..2023-12-05
..2023-12-05
目录
概述
神话形象
原始起源
龙子说
犬说
文化内涵
信仰与民俗
狴犴龙舞
相关传说
犴裔的化身
助力大禹治水
影响及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