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口
位于石景山区中部
模式口,位于石景山区中部,东与琅山村为邻,西至模式口隘口,南至金顶北路,北靠蟠龙山,保护区面积约35.6公顷。建设控制区面积173.6公顷。模式口原称磨石口,因盛产磨刀石而得名,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1952年,中国地质学家李捷先生在永定河引水渠北侧山坡上发现一块辉绿岩,上有明显的第四纪冰川擦痕。后经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亲临模式口鉴定,确认为第四纪冰川擦痕遗迹。1957年10月28日,模式口冰川擦痕被北京市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加以保护。
2002年,模式口列入北京市第二批历史文化保护区,截至2023年也还保留着原有的空间形态,存有众多古民居和院落。其中有8座院落于2020年被列入北京市第二批“历史建筑”名单。模式口主要景点有法海寺、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承恩寺、田义墓等。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位于石景山区中部地区,是京西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2023年,模式口入选北京市旅游休闲街区。
命名
模式口,原名磨石口,因盛产磨石而得名。它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公元一千多年前,在此后的发展中,模式口更迭不止,历经无数次历史上的大事件。
历史沿革
公元前1046年,姬发姬发灭商朝,于是封帝尧的后代与(即地处石景山老城区、北辛安、庞村、石景山、模式口一带的古国名)。后来燕国逐渐强盛,蓟国逐渐衰败,燕国灭了蓟国,将燕国的首都迁到了模式口、老古城、石景山区一带。公元前284年,燕国的国力逐渐强盛,封乐毅上将军,统辖燕、赵、韩、魏、楚五国的兵马攻打齐国,齐国的珠玉财宝、车甲珍器都被掠夺到了燕国的宁台、元英磨室三个宫殿之中。据文献记载:当时燕国的宁台、磨室、元英诸宫就在今石景山区的模式口、老古城、北辛安等一带。
公元250年(魏齐王嘉平二年)六月,镇北将军刘靖为巩固边防,屯田种稻,组织千人在今模式口西南修戾陵堰。在后来的二三百年中,戾陵堰在模式口地区从生产到应用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魏书·地形志》中曰:“蓟,二汉书广阳,晋属。有燕昭王陵、燕惠王陵、狼山神、戾陵坡。”这说明一直到北魏时期,戾陵堰仍在使用。公元781年,当时的模式口应属于幽州范阳郡幽都县地。明朝正统四年(1439年),法海寺开建,历时五年建成。明正德五年(1510年),承恩寺开建,历时三年建成。公元1593年,宛平县令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记载了磨石口村,还和当时的过山总路联系了一起。
磨石口联结蟠龙山和黑头山,是北京通往门头沟区张家口市的主要通道。京西出产的煤炭、石材等货物运进京城,要通过磨石口,口外出产的皮货要进入北京贩卖,还是要通过磨石口。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田义墓建成。1919年至1921年,磨石口村成为北平市市郊第一个通电的村庄同时办起了小学,而且一部分村民当上了炼铁工人。1923年春天,磨石口正式易名为模式口。模式口,意为诸村之模式。解放后,模式口地区先后属北平市第二十七、第十九、十五区辖境,后属丰台区石景山区等区辖境,现归属石景山区金顶街街道办事处管辖。1989年,建起了世界第一座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
2002年,模式口被划定为历史文化街区,同时制定了一版相关规划,其中确定了其保护区范围,还包括历史文化遗迹分布、土地使用规划、道路改造、周边环境景观分析等方面。虽然有较为详细的规划,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执行和监管策略,该保护规划并未实施落地。2016年,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与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团队合作对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改造更新,围绕文物修缮、特色挖掘、基础设施改造、环境提升等问题推动历史文化保护区渐进式更新发展。目前模式口尚在更新过程中,只改造了模式口大街及数条较为宽敞的街巷建筑立面、基础设施等,而内部的民宅建筑、街巷环境、基础设施等仍未开始改造。2023年,模式口入选北京市旅游休闲街区。
地理环境
模式口位于石景山区中部、翠微山麓,东与琅山村为邻,西至模式口隘口,南至金顶北路,北靠蟠龙山,保护区面积约35.6公顷。
景区布局
模式口位于石景山中部,是北京市公布的第二批历史文化街区。模式口历史文化保护区总用地面积35.6hm2,现状总建筑面积11.65万m2,是以文物古迹及传统居住风貌为特色的保护区。基地位于北京市西北山区与中心平原地带过渡的浅山区。基地北侧的西山山脉是京津冀区域重要的生态屏障及北京市重要的生态控制区。
重要景点/建筑特征
法海寺
法海寺位于北京西郊翠微山南麓,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完成于正统八年(1443年),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至正德元年(1506年)曾进行过重修。修建者是朱祁镇朱祁镇的御用监太监李童,英宗亲赐“法海禅寺”匾额。当时的寺院包括大雄宝殿、伽蓝、祖师二堂、四天王殿、护法金刚殿、钟楼、鼓楼等,现只存大雄宝殿一处。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位于石景山区模式口,坐落在北京西郊翠微山南麓与八大处公园山脉相连,与法海寺灵光寺承恩寺田义墓等人文景观互为毗邻,永定河引水渠从门前经过。距北京城区20公里。是中国乃至亚洲唯一一座建立在第四纪冰川遗迹上的自然科学类的专题性博物馆。
承恩寺
承恩寺位于石景山区图书馆模式口,始建于明正德五年(1510年)。虽然历史上经过多次修缮,但仍然保持着明代的格局,保留有不同时期的旋子和苏式彩画遗迹。
田义墓
田义,乃朱翊钧统治后期最具影响力的一个实权太监,曾经“官拜”南京守备兼司礼监掌印太监、北京司礼监掌印太监兼掌醋酒面局印。可以说是“无宰相之名,而有宰相之实”的政坛重要人物之一。1605年病逝于京,享寿72岁。悲痛不已的皇帝下旨,将模式口承恩寺西侧的一大片土地,都赐给田义作地。这样,便出现了明朝难得的一处能“寿终正寝”、“盖棺定论”的太监总管之墓。按照大明规制,太监的最高等级,亦不过四品。但田义死时,享受的是很高的待遇。
开发与保护
保护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自2003年起开始启动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的相关规划研究工作,在持续跟踪和了解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更新发展状况后,在区委区政府和区规自分局的组织下,于2016年开始启动石景山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修缮整治相关规划研究工作,主动搭建规划协作平台,联络相关专业设计研究团队,探索符合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特点的风貌保护方案、修缮与整治工程做法、以及城市更新社区营造的路径。经过不断深化积累,形成了以保护规划为核心、以建筑风貌、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社区营造、业态提升等专项规划为支撑的规划研究工作体系。
为了持续引导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性更新实践,及时发现并解决保护更新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推动模式口保护更新工作的落地实施,在石景山区委区政府和市规自委石景山分局的组织下,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于2021年启动新一轮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深化工作,石景山区政府批准建立了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专家委员会制度,专家委员会制度的建立对确立保护规划工作的细致方法和模式口历史风貌特色的深化挖掘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开发
2023年11月,石景山区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改造提升项目(一期)正式开工建设,计划于明年年底前建成。项目建成后,将促进模式口公共空间“连点成片”和街区业态进一步提升,打造一处独具特色的露天文化会客厅,实现区域公共空间品质和街区景观整体提升。
文化活动
2021年9月,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节将在石景山区开幕,活动包括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京西打卡地文化之旅”的冬奥公园、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首钢文化产业园等地点。
2023年4月,石景山模式口举办“邂逅京西·遇见美好—模式口国潮体验季”活动。此外,来自国内多个旅游团接连到访模式口,体验驼铃古道的文化底蕴与京西生活。
相关文化
模式口于2002年列入北京市第二批历史文化保护区,地区内不仅古迹众多,包括国家级文保单位法海寺承恩寺、市级文保单位第四纪冰川擦痕和田义墓,明清时期古京都通向塞外的龙形古道至今也还保留着原有的空间形态,现存众多古民居和院落中有8座院落于2020年被列入北京市第二批“历史建筑”名单。此外,模式口还有很多历史文化资源尚处于不断挖掘、考证和整理的过程中,地区整体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重要事件
2023年12月30日,11号线西段剩余段模式口站开通。南京地铁11号线西段一共4站,此次开通的模式口站是11号线最北端的一站,车站周边有模式口北里、模式口西里等社区。模式口站共有3个出入口,A口和B口位于石门路东侧,其中A口紧挨着模式口大街西口,未来将成为游客观光首选出入口。
目录
概述
命名
历史沿革
地理环境
景区布局
重要景点/建筑特征
法海寺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
承恩寺
田义墓
开发与保护
保护
开发
文化活动
相关文化
重要事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