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文渊,(1881—1944),字仲源,
中将。1881年出生于
云南省富源县黄泥河镇一贫苦农民家庭,1902年县试五榜第一名;1909年毕业于陆军部保定陆军军官速成学堂,1913年毕业于
陆军大学;历任陆军连长、团长。1919年任浙江第一师第二旅旅长。
人物生平
伍文渊(1881—1944),字仲源,云南省平彝县(富源)黄泥河镇人。
8岁入私塾,后因家境贫困,弃学务农。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从戎,入云南武备学堂。
三十一年(1906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速成学校,随后又入军谘府军官学校。
清
宣统三年(1911年)参加“重九起义”。
云南省光复后,伍文渊曾代表云南考察滇邕铁路,后入陆军大学第三期学习。
民国2年(1913年)陆军大学毕业后调浙江陆军第一师二十四团任团副。
民国4年(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
蔡锷在云南发动讨袁,伍文渊在
浙江省积极响应,并率领所部配合浙江其他部队,赶走拥袁的浙江督军
朱瑞。伍文渊因功升任第四团团长。
袁世凯死后,
段祺瑞掌权,全国形成军阀争战局面。
7年(1918年),粤系军阀进攻
福建省,浙江
总督命伍文渊率部入闽支援福建督军
李厚基。伍入闽后,连战告捷,粤军败溃,伍文渊擢升浙军第一师第一旅旅长。
13年(1924年),
直奉战争爆发,曹命
孙传芳率兵北上,孙传芳率部进犯仙霞岭。当时伍文渊任浙江第一师师长,率部驻守
仙霞森林公园。由于面对十倍于己的敌人,加之
浙江省警察厅长
夏超、浙军第二师四旅旅长汪镐基等人反戈,伍文渊腹背受敌,退守
绍兴市、
宁波市等地。孙传芳占领
衢州市后,被任命为闽浙巡阅使。孙为了加强实力,收编了伍文渊等浙军5个师,并邀伍继任师长。伍文渊谢绝出任,遂离开
杭州市回滇。
15年(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翌年,伍文渊出任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军第一师师长,在江西战场上,伍率部攻克九江,配合友军击溃了
孙传芳的主力。接着,伍文渊奉命率部进入
上海市、苏北等地,先后负责警备
淞沪会战,卫成
南通市、
如皋市,曾受到国民革命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李济琛的表彰。后曾在樊松浦部七十九师担任高等顾问、高级参谋等职。
1927年2月该军1师师长由参谋长伍文渊接任,何葆森接任参谋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伍文渊曾多次请求带兵赴前线参战,均未获批准。
民国29年(1940年)李济琛任军事委员会广西行营主任时,聘请伍为行营办公厅高级参谋,同时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任命伍为
中将参谋。
32年(1943年)初,日军侵犯缅甸时,中国西南局势紧张,
中国国民党当局号召组织
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与日军作战,军事委员会在
昆明市组织参谋团,负责对远征军作战指导,伍文渊被任命为参谋团参谋,曾亲赴缅甸参与对日作战。
33年(1944年),伍文渊因患
脑出血病故,终年64岁。
评价
在北伐战争中,他拥护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国民革命政府,出任国民革命军师长,为北伐立下战功;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他站在抗日反蒋的立场,支持李济深等建立的福建人民革命政府,并同情共产党,冒着生命危险对“剿共”的
蒋军进行策反;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不顾
蒋介石的排挤、压制,坚决主张抗战,参加抗日战斗,直到逝世。2005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为在抗日战争中作出贡献的少将军衔以上的党外抗日将领颁发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
富源县两位抗日已故将领王甲本、伍文渊荣获此
勋章。
作品
伍文渊题岳飞庙墓 万里坏长城,叹息北征将士;中原半壁,伤心南渡君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