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黄安(今
红安县)县檀树汪洼村人,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八十八师师长。1927年汪烈山参加
中国工农革命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军中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参加了鄂豫皖苏区4次反“围剿”和
川陕苏区的反三路及反六路围攻战役。
生平
1929年参加
中国工农红军。历任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十师二十八团团长、少共国际团团长等职。先后参加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一至四次反“围剿”作战,屡立战功。1932年10月随红四
方面军主力西进川陕,任红四军十师三十团团长。1933年7月部队扩编后担任
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军八十八师师长,率部参加反三路围攻作战。同年12月参加反六路围攻战役,在
达州市雷音铺前线指挥战斗时中弹牺牲。
事迹
汪烈山,乳名福全,1904年出生于
湖北省红安县檀树岗乡汪刘家洼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汪辉源,是一个贫苦农民,靠给地主种稞田维持全家人的生活;母亲吴氏,勤劳、朴实,且有一门好手艺——炸油条。靠卖油条攒下的血汗钱,汪烈山七八岁时被父母亲送到村里私塾读书。
生性聪颖的汪烈山,深得塾师的喜爱。但由于当时的苛捐杂税太重,加上地主阶级的剥削,他只读了四五年书,便因家境日渐贫困而不得不辍学在家,帮助父亲操持家务。
一天,顶着炎炎烈日在田间耕作的汪烈山,望着汗流浃背的父亲,想着长年忙碌不止的母亲和一贫如洗的家境,又想到耀武扬威的富人每天衣着华贵,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样子,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穷人终年不得温饱,为什么富人能山珍海味?”他不能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复,然而阶级仇恨却在心头滋长。
被迫辍学在家的还有汪烈山的几位同学。带着相同的疑问,他们经常聚在一起讨论社会上不平等的种种现象,甚至出谋划策如何对付凶神恶煞的地主。他们都渴望能改变一下农民受欺压的社会。
1923年,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火种传到
大别山,从此生根发芽。1925年,
红安县中共特别支部成立。檀树乡率先加入共产党的有程昭续、
程翰香等。受党组织委托,他们在檀树乡四处发展党员。汪烈山等一群青年人,便是他们发展党员的首批对象。
一天,程昭续会同程翰香等几名党员,来到汪刘家洼村,召集了汪烈山、汪烈富、汪宗福、汪烈操等几位知根知底的进步青年,说“告诉你们一个天大的喜讯,我们已经找到了为民众救苦救难的
尚方宝剑!”汪烈山他们一听,个个精神抖擞,急忙问道:“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程昭续一字一字地说出了这个后来在中国改天换地的神圣的党组织名字。接着,他又向青年们详细介绍了共产党的性质和特点,最后他问道:“你们愿不愿意加入这个组织?”“愿意,当然愿意!”汪烈山等人异口同声地回答。后来,他们在程昭续、
程翰香的介绍下,举行了庄严的入党宣誓仪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后,汪烈山先后发展了二三十人加入中国共产党,为鄂豫边地区革命的迅速发展做出了贡献。
1927年9月,程昭续率领汪烈山等在熊家咀发起了九月起义,处决了恶霸地主程瑞林,从而揭开了
黄麻起义的序幕。11月13日,轰轰烈烈的黄麻起义爆发了,程昭续、汪烈山率领檀树乡的农民义勇队,连夜奔向黄安城,参加了这次伟大的农民武装起义。
1929年,汪烈山参加了
中国工农红军红一军,历任排长、连长、营长等职。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创建工作,尤其对鄂豫边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做出了重大贡献,率队参加了第一至
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作战。
1931年11月7日,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在
红安县七里坪成立后,根据军委会决定,向敌人发起进攻。从1931年11月至1932年6月中旬,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向敌发起了黄安、商潢、苏家埠、潢光四次战役,取得辉煌胜利。主力红军发展到两个军6个师,还组建了独立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师和1个少共国际团。汪烈山担任少共国际团团长。
1932年6月,
蒋介石动用其嫡系部队向革命根据地猖狂发起第四次“围剿”,由于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加上张国焘的“左”倾领导以及在战略指导上的失误,广大
中国工农红军指战员虽英勇奋战,仍不能挽回反“围剿”斗争失败的局面。
1932年10月10日,鄂豫皖中央分局在河口以北的黄柴召开紧急会议,决定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大部转移到京汉路以西实行外线作战。11月,中央分局和
方面军总部,率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第七十三师和少共国际团,越京汉路向西转移。
红四方面军西越京汉路之后,尾追之敌迅速赶到,在枣阳新集、土桥铺与红四方面军主力打了两个硬仗。战后,为加强主力,将少共国际团分别补充各师,汪烈山调任红四军第十师第二十八团团长,红四方面军也被迫离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同年12月中旬,经过两个多月、行程近1500公里的战略转移,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胜利粉碎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到达了陕南,然后进军川北,从而开始了
川陕苏区的创建工作。
1933年2月,红四方面军入川仅月余,就解放了
通江县、
南江县、
巴中市三县绝大部分地区,开辟了通南巴地区。2月7日,中共川陕省委成立,同月中旬,
川陕省苏维埃政府成立。川陕边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了。
2月中旬,四川军阀
田颂尧发动了对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三路围攻,兵力达38个团,近6万人,分组为左、中、右3个纵队,以副军长
孙震为前敌总指挥,设总部于
阆中市。
这次战役共分3个阶段,从2月中旬至3月中旬,敌人发动全面进攻,
中国工农红军节节抗击;3月下旬至4月25日,敌我双方出现对峙局面;4月26日至5月上旬,为战役第三阶段,田颂尧部在全线发动猛烈进攻,至5月14日,敌以8个团的兵力抢占竹峪关,威胁红军左侧背。
这时,红军经过三次收紧阵地,摸清了敌情,熟悉了地形,主力已全部集中,士气旺盛,为全面反攻创造了良好条件。总部决定首先歼灭入侵竹峪关之
刘存厚部,尔后回师消灭空山坝西南之敌。并作了具体部署,其中红十二师一部和红十师第二十八团以及部分
地方武装,继续坚守小通江河以东及鹰龙山、鸡子顶、九子坡一线正面阵地,牵制敌中、右两纵队。
竹峪关位于
大通江和
万源市交界处,镇西有包台山,峰峦挺拔,易守难攻。根据总部命令,汪烈山率领第二十八团与第十一师负责主攻包台山。为了顺利突破天险包台山,汪烈山派出小分队侦察,发现距敌主阵地只有几十米的山崖上长满了降香藤,可供攀登。于是,他组织了
特别行动队,在夜幕掩护下顺藤登上山顶,潜伏下来。15日凌晨总攻开始,突然间枪炮声震山谷,守敌惊慌四逃,在
中国工农红军内外夹击下,全线溃退。
竹峪关反击战获得全胜。
红军占领竹峪关后,留下汪烈山率领第二十八团继续监视
刘存厚部,其余回师空山坝地区,取得空山坝大捷。至此,历时4个月的反围攻作战,宣告胜利结束。
粉碎敌围攻后,川陕根据地和红军取得很大的发展。1933年6月底,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木门召开军事会议,总结了反三路围攻的作战经验,并根据以后更加严峻的斗争形势和红军与
地方武装发展的实际情况,作出将4个师扩编为4个军和重建彭杨军政学校的决定。汪烈山升任红三十军第八十八师师长,下辖第二六二团、第二六三团和第二六四团。
为了进一步将
川陕苏区发展壮大,红四方面军从1933年8月至10月底,举行了仪(陇)南(部)、营(山)渠(县)、宣(汉)达(县)三次进攻战役。
汪烈山率领第八十八师3个团参加了
营渠战役,取得胜利。营渠战役历时14天,计歼
杨森部敌团长以下官兵3000余人,缴枪2000多支。
在宣达战役中,红三十军第八十八师及第九十师第二六三团为第一梯队。1933年10月20日,
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军先后占领
达州市城北15公里的蒲家场和罗江口后,直抵达县城郊。汪烈山遂派第二六三团两个营以正面佯攻凤凰山,以吸引敌人的注意力;以第二六四团控制罗江口,防敌东逃;另以一个营利用夜暗,绕道奇袭吴家桥,迅速将敌击溃,并跟踪追击,攻进达县城关。第二六三团在城内
中国工农红军的配合下,向凤凰山之敌发起猛攻,歼敌大部,俘虏敌团长温少康以下官兵500余人。10月21日,达县城全部解放。汪烈山在这次战斗中,指挥得非常出色。
1933年11月,
刘湘向川陕革命根据地发动六路围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根据反三路围攻的经验,决定仍采取“收紧阵地”、“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以运动防御大量消耗敌人,在条件成熟时,实施反击,各个击破。
11月上旬,东线敌第五、第六路分左右两个纵队向
宣汉县、
达州市进攻,红四方面军第八十八师、第二十五师、第十二师以及第三十三军,据险予敌以沉重打击。
12月中旬,刘湘以第五路为主,全线发起第一期总攻,企图侵占宣汉、达县、
仪陇县和旺苍坝,压迫
中国工农红军退向
大巴山脉,实施严密军事围困和经济封锁,然而待机围歼。
12月15日凌晨,敌人利用浓雾作掩护,强渡前河、州河、渠河,红军发觉后,乘敌半渡之际,重创敌廖雨辰师、王陵基师。16日,敌军在飞机掩护下继续强渡。
州河北岸,机轰炮鸣,敌我相搏,杀声震天,红军第八十八师在汪烈山的率领下,在达县城东南雷音铺等地,给敌左路军第二十一军范绍增第四师以大量杀伤。
敌强登北岸后,汪烈山率第八十八师第二六三团退守石鼓寨。他组织全团所有人员,包括炊事员、饲养员、卫生员等全部搬运石头守寨。又考虑到子弹不多,每人发一根
长矛。战士们就凭着手中的长矛、身边的石头和仅有的子弹,在师长汪烈山的亲自指挥下,打退了敌人的轮番进攻。
战斗持续到傍晚时分,敌军又向石鼓寨发起疯狂进攻。正在前线巡逻指挥的汪烈山不幸中弹,倒在血泊中。面对扑过来抢救他的指战员,汪烈山留下了最后一句话:“战斗……直到胜利!”
汪师长牺牲的消息传遍了阵地,战士们都悲愤异常,许多同志失声痛哭,他们高呼着为师长报仇的口号,化悲痛为力量,抵挡住敌6倍于己的强攻,胜利地守住了石鼓寨阵地。
晚上,第二六三团奉命转移,战士们轮流抬着自己最敬爱的师长,一直抬了几十公里,才依依不舍地把他安葬在大巴山麓。
“我八十八师师长汪烈山,不幸牺牲。他是黄安人,任过排、连、营长,少共国际团团长,是个很能打的干部。八十八师能攻善守,作战勇猛顽强,屡建战功,是同他的指挥分不开的(徐向前 在《
历史的回顾》一书中评价)”